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青海特产有什么瓜 青海最好的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青海特产有什么瓜 青海最好的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11-23 04:14:32

一. 青海省 海西州 乌兰县 青海翻跟头

翻跟头是青海的民俗食品,是一种两头翻出中间切缝的油炸面食。将发面擀薄,切成约1寸宽、3寸长的面条;从中间切一道缝不出两头,再将两头从中缝翻出,投入沸油炸5分钟左右即成。干黄薄脆,适口易存,一般逢年过节时制做。

二. 青海省 西宁 城北区 花花

花花是青海回族妇女们最拿手的面食,其外形美观,像极了美丽的花瓣,图案考究,样式纷繁,有石榴、莲花、菊花形状的,也有辣椒、茄子、蒜瓣、刀豆状的,它的主要原料是面粉、鸡蛋、蜂蜜、枣泥、红糖等,先将各种食材按其颜色的不同分别混入面中,做成一张张面饼,然后叠在一起,撮成五厘米直径的长条后,切成薄片入锅炸透即成,还有各种树木、花草、鸟兽状的。技法有塑、挽、切等,再经炸制。此食外形美观,入口香脆,是茶余饭后不可多得的小点心,也是回族朋友最常制作的美食之一。

信息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

三. 青海省 海南 共和县 藏靴

藏靴是生活在牧区的藏族、蒙古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用品。从出土文物的考察中发现,早在新石器晚期,青海都兰县一带就有革履靴鞋了。这种原始的靴鞋,原料为牛皮,用较厚的牛皮作底,薄一点的作面,底和面的缝合则用牛羊皮条,鞋口前端还有带毛的牛羊皮装饰。这种靴鞋或许可以说是藏靴的祖先吧。不过,它的后代经过漫长的发展变化,已经更为精致、美观、合理、实用,能适应牧民群众在特殊的自然条件下生产、生活的需要,从而深受欢迎。


青海藏靴,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它造型美观,形式多样,隔潮保暖,防水耐磨,而且久穿不易变形。这和生产过程中选料考究、加工精细的传统工艺技术是分不开的。一张生牛皮要经过熟皮、染色,变成手感柔软,不干裂,无皱纹,色泽透亮的缝靴革,然后按图形分片裁出,用定形木植头依型缝制,靴底用牛皮5至7层,用麻绳缝制,纳靴底时不仅要求计码均匀、前后端正,而且每只靴底的针码不能少于57至58针。总之制作工艺要求严格,十分讲究。


由于各地区间条件的不同,藏靴生产从材料到样式形成不同的规格和品种。从用料的不同,有全牛皮藏靴、条绒腰藏靴、花措稳腰截靴之分;形式上有长腰、短腰之别;用途上又有单、棉之不同。此外,还有骑马穿的长筒靴,定居穿的毡靴,喇嘛穿的中筒红布腰靴等。玉树地区称为"山巴"的长筒藏靴很有特点,装饰味浓,黑色靴面正中有金色线条,两侧有对称的红色或紫色条饰,长筒上没用彩色疆精条装饰,靴头尖向上翘,不仅实用,而且美观。

四.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土安西瓜

大羊乡土安村位于风光秀丽的凤凰山下,很久以前,这里草木茂盛,野兔成群,因而村名叫做“兔湾”。环山之坳,土地肥沃,清泉甘冽,气候宜人。二百多年前,有位姓杨的村民种西瓜而富庶,村民们便争相效仿,种瓜为业,生活富足,怡然自乐,于是村名改为“土安”。土安者,土肥水美安居乐业之谓也。

土安西瓜主要有绿皮瓜和黑皮瓜两个品种,瓜皮上有条状花纹,俗称“核桃纹子手巾条”。这种西瓜瓤金黄(或红),籽大而黑。以个大、皮薄、沙瓤、味甜、汁水多而久负盛名。一般个体重10—15公斤,最大可达30公斤,素有“瓜王”之称。

土安西瓜外形周正美观,无斑痕、裂损;带瓜柄,柄青绿;瓜皮薄而均匀,一般均在1.2厘米以下,皮坚韧,耐贮运。生理成熟度八成半至九成半,剖面颜色均一,美丽,无黄白粗筋、结块,种子较少,肉质细嫩沙脆,汁甜如蜜,含糖份在10%以上,无酸味、异味、无污染。具有解热散毒,润肺利尿等功能,是传统的消暑佳品。

土安西瓜种植有特殊的地理环境,以村南一片叫“桃园地”的土地上种植的瓜品质最好,桃园地广约四百多亩,壤质为黄土中略呈黑土头。这里有一眼山泉,叫“阴阳泉”,泉水甘甜清冽,长期以来,就被当作种瓜浇地的水源。旱地种瓜,水好,光照充足,所以种的西瓜格外甜、脆。同时,瓜农们具有丰富的栽培经验,无论选种、用肥,都很讲究。种西瓜从不施用化肥,而是多用人粪尿、鸡粪和豆饼等含氮量较高的有机肥,这样种出的西瓜生长势强,根系发达,蔓粗叶肥,果实硕大。

西瓜喜“生土”地,要不断换茬种植,土安西瓜每年的种植面积一般在一二百亩,亩产约2000公斤左右。因为瓜好,数量少,常常一入市即被抢购光。

西瓜原产非洲南部,后传往西亚各地,五代时引入我国,先在新疆栽培,以后又传到中原地区。因西瓜种由西域传入,故名西瓜。

西瓜甘甜多汁,消暑解渴,营养价值十分丰富。据现代医学分析,西瓜含丰富的水分及果糖、葡萄糖、蔗糖、维生素C、苹果酸、氨基酸、钾盐、胡罗卜素等20余种有益健康的物质。祖国医学认为,西瓜甘淡性寒,能清热解暑,止渴解烦通利小便。《日用本草》中说,西瓜可消暑解渴,宽中下气利小水,治四痢。《滇南本草》中说,西瓜汁、西瓜皮、西瓜籽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对人体颇有裨益。

五. 青海省 黄南 雪莲茶

雪莲花采自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线附近,是一种名贵的青海土品。本品是以雪莲花为主,配以红茶等原料,采用科学工艺提取浓缩精制而成,无任何毒副作用,饮用方便,其特点:科学提取雪莲花的有效成分,较常规食用更易于人体吸收,达到事半功倍之目的,适用妇女经期饮用,风湿关节患者。用于闭经、痛经、解留、除寒、除湿、0、咳嗽等症。

六. 青海省 西宁 城中区 青稞饼

青稞饼是用青稞面调制烘烤而成的一种食物。色泽金黄,香甜可口。是九寨沟藏族人民喜爱的食品。

制作过程:

青稞饼是用先将青稞磨成面粉,后将青稞面粉加入发酵粉用水和好,放置三小时左右,等面团发酵后,再加入菜籽油和香豆沫,放入烤箱烤好,香喷喷的青稞饼就做好了,它的口感极好,吃起来酥酥的,如果细细咀嚼,就可品出它独一无二的醇香。

味道:

香甜而又有青稞味

功效:

青稞饼有助于消化,经常食用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青稞面调制加烘烤而成,色泽金黄,香甜可口。

青稞饼可以长期露在空气之中而不易变坏,因此,出远门的人们都可以将它带在身上,饿了可以吃一些。

信息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

七. 青海省 果洛 久治县 肝肠

肝肠

肝肠,藏语称“青尤”在切碎的肝脏中,加入油脂,放入盐、花椒粉等调料拌匀,装入花肠封口,放入锅中煮至五成熟即可食用。

八. 广东省 佛山 三水区 乐平雪梨瓜

乐平雪梨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乐平雪梨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乐平雪梨瓜”是继“三水黑皮冬瓜”后,三水的第二个农产品证明商标。“乐平雪梨瓜”是指产自三水区乐平镇现辖行政区域范围内,按照《乐平雪梨瓜生产技术规范》标准要求种植,其品质符合《地理标志产品乐平雪梨瓜》标准要求的雪梨瓜。

三水乐平雪梨瓜遐迩闻名,但市民以后要注意了:不是所有产自乐平的雪梨瓜都叫“乐平雪梨瓜”!三水区日前颁发了《乐平雪梨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乐平雪梨瓜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以下简称专用标志),必须按规定程序申请;三水区质监局还将对专用标志的使用实行年审制度。

乐平雪梨瓜典故一

乐平民间流传着雪梨瓜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旗头古村的一段典故。大旗头古村是清光绪兵部尚书衔、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和四子及家族的故居。话说大口金(郑绍忠原名郑金)降清后,清剿有功,得慈禧器重和重用,加封振威将军。公元一八八九年,因其母辞世,返乡守孝,慈禧下旨拨款赐建豪院即现在的大旗头古村。豪院落成庆典之日,四方-、乡绅皆来祝贺,大口金大排宴席款待。酒过三巡后,大口金已有醉意,此时一同宗族人献上一瓜给大口金解酒。切开全屋飘香,食之满口清凉,甜如蜜汁且酒意消失。问同族人此仍何物,出自何处?同族人答此物有叫香瓜、有叫甜瓜、有叫蜜糖埕,未有统一称谓,是本地出之。大口金稍作思考后讲,此物既香甜又醒神,且形似北方雪梨,就称之为雪梨瓜吧!逐请四方宾客品尝,人人赞之,雪梨瓜之名从此在本地不胫而走。后有传闻,大口金连夜命人准备两担雪梨瓜日夜兼程送往京城,请慈禧太后品尝,由于路途遥远未能送达,此仍成了大口金一大憾事,未能借此机会表达忠心。

乐平雪梨瓜典故二

郑金幼时家贫,缺衣少食,十岁那年夏天害了一场大病,饮食难以下咽。乡里一位略通医道的塾师属意其家人以清凉温补的果蔬食之。家人遂买雪梨给郑金当饭。三日后郑金病情好转,十日后奔走如故。后来机缘巧合,郑金仕途铿锵,飞黄腾达,官至两广水师提督。慈禧授懿郑金回乡建府邸,加封振威将军。振威将军府落成之后,四方-乡绅皆往祝贺,饮宴不断。时值盛夏,郑金旧病复发,米水不能下。家人欲依旧方,以雪梨药之。同村一瓜贩闻讯,特献香瓜为药引。一食之下,口角生津,郑金精神大振。因思幼时为雪梨所救,现在此瓜功效固然,而香甜过之,遂有感而发,曰:“同为救命之药,但此瓜集雪梨与香瓜特色于一身,就名之雪梨瓜吧。”从此,乐平雪梨瓜之名不胫而走。

乐平雪梨瓜生产概况

雪梨瓜(又名甜瓜、香瓜)在乐平生产有较长的历史,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有一定的种植规模,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雪梨瓜生产成为了该镇最主要的农业产品之一,是该镇知名的特色农业。特别是从九十年代中后期以后,雪梨瓜生产年年有长足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6年种植面积有10000多亩;2007年种植面积达14000多亩;2008年春植约8000多亩,预计全年种植面积超过18000多亩,总产量超过2.25万吨,产值达7650多万元。产品销往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大中城市,而且供不应求。乐平镇雪梨瓜的产区是在经省级认证无公害生产基地内,主要种植农友公司出品的银辉雪梨瓜,该品种卖相好、品质佳,深受消费者欢迎,是经广大农户多年优选出较具竞争力的品种。雪梨瓜在乐平镇一年可种植三造,种植时间是每年的二月底至十月初,果实收获收期是四月底至十一月初,最短的收获周期是由移植到果实采收只需45天。单造亩产量约2500斤,近年的价格在1.5元至2元/斤。雪梨瓜又叫香瓜,雪梨瓜是多年形成习惯的叫法,无论是广大种植户还是消费都认同,形成固定的认知,已深入人心。据调查乐平镇雪梨瓜的种植面积在珠三角,甚至是全省是最大的。2006年种植面积达10000多亩,2007年14000多亩,预计2008年超过18000亩,是全省最大的雪梨瓜种植基地。而且乐平镇出产的雪梨瓜比周边的镇、区、市的口感更佳,更香甜,独具风味。据权威部门测定,七成熟的雪梨瓜糖度达到了15度,完全成熟的雪梨瓜糖度超过18度。乐平雪梨瓜的香、甜是由于乐平的特殊气候、地理条件(东经112°49′05″— 113°03′05″、北纬23°12′30″— 23°20′30″),特殊的土壤环境(沙壤土、红岗土、酸碱度在4.9—6.5度),优良的水质(引北江水灌溉)和农户成熟的栽培技术等结合决定的,由于优良的食用品质,使乐平雪梨瓜在珠三角消费者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在20世纪初,随着雪梨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雪梨瓜不能连作的缺点逐步凸现出来,严重制约着该镇雪梨瓜种植业的发展。为解决这问题,在镇农办牵头下,联合区农业局、省农科院,争取区科技项目的资金支持,经过几年的研究实践,得出通过嫁接育苗技术(即以白瓜苗为砧木,以雪梨瓜苗为接穗,能彻底解决由于连作而发生枯萎病,有效率达95%以上。嫁接育苗技术在2006年初研究成熟,并在镇农办的大力推广下,当年种植嫁接苗5000多亩。2007年该镇已发展起四个雪梨瓜嫁接育苗场,雪梨瓜种植面积超过14000亩;2008年春植雪梨瓜8000多亩,预计全年种植面积达18000多亩,已发展起六个雪梨瓜嫁接育苗场,年产雪梨瓜嫁接苗600万株。雪梨瓜嫁接育苗技术的推广为该镇雪梨瓜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乐平雪梨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现辖行政区域。

九. 安徽省 安庆 潜山 天柱山瓜篓籽

天柱山瓜篓籽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天柱山瓜篓籽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品种。产于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一带。是纯天然绿色食品,营养成份极高,其味润绵、脆香特异、风味独特。

概述

天柱山瓜篓籽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品种。产于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一带。是纯天然绿色食品,营养成份极高,其味润绵、脆香特异、风味独特。

产地范围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抚顺林下参、三块石大果榛子、天柱山瓜篓籽、蒲江弥猴桃、新津黄辣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总局2010年第109号公告)规定:

天柱山瓜篓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安徽省潜山县王河镇、油坝乡、梅城镇、黄泥镇、黄铺镇、痘姆乡、天柱山镇、水吼镇、五庙乡、槎水镇、余井镇、龙潭乡、黄柏镇、官庄镇、源潭镇、塔畈乡等1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产品特点

天柱山瓜篓籽,俗名野葫芦籽,系天柱山方圆数百里独特的纯天然绿色食品,瓜篓籽含营养成份极高,其味润绵、脆香特异、风味独特,据《本草纲目》记载,瓜蒌籽炒食:“补虚劳口干、润心肺、治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手面皱”、“面黑全白”为“治消渴之神药”,现代医药学证明:瓜蒌籽含钙、铁、锌、硒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食用瓜蒌籽有扩张心脏冠脉,增加冠脉流量作用;对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离体绒癌细胞增殖和艾滋病毒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能提高肌体免疫功能。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另外,经现代科学检测,内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营养极为丰富。明清时为古皖贡品,如今成为天柱山一大,风靡四方。

十. 青海省 海南 高原花蜜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海拔高,夏季气候适宜,日照时间长,空气清爽,特别适宜种植油菜。因而每年6月至8月,万千养蜂人朔河湟谷地,沿青藏公路,绕环湖四周,将数清的蜂箱放置于开遍黄花的漫山遍野之中。一时,牛羊声声,群蜂嗡嗡,青烟袅袅,牧歌阵阵,大有"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欣喜之感。偶而钻入养蜂人的帐篷,喝一口清亮亮的蜂蜜,品一点银闪闪的王浆,则余香满口,甜味不绝,心胸顿觉豁朗,精神倍增,宛若置身于天上人间。

青海蜂蜜,系比较单一的油菜花蜜,质纯味正,液清色亮,呈浅琥珀色。又因日光辐射强,杀菌灭毒,空气少污染,品质优良,糖粉高,重金属含量低而蜚声海外。其中所含的淀粉酶值高达29.4%,葡萄糖在30%以上,果糖占还原糖50%以上,还含有人体健康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有机酸,不含脂肪,因而柔润适口,甜而不腻,无副作用,且营养价值很高,被人们称为"不含脂肪营养丰富的食品",堪为上品。

蜂蜜不仅是较好的补养品,而且是具有多种疗效的药物。它对精神衰弱,高血压,肺结核,肝硬化,急慢性肝炎,低血素性贫血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津液缺乏的口干,咽喉干燥、干咳、久咳、便秘、胃溃疡和十二指溃疡均有一定疗效,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天然的药材",大众的补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