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吕梁名优特产展销 吕梁特产必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吕梁名优特产展销 吕梁特产必买更新时间:2022-11-21 17:11:47

一. 山西省 吕梁 兴县 兴县黄豆

兴县黄豆是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的。兴县黄豆呈圆形状,极象鸡肾脏,当地俗称为鸡腰子黄豆,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很高的蛋白质、脂肪,是制作豆油、酱油、豆制品的最佳原料。

兴县黄豆因其呈圆形状,极象鸡肾脏。当地又俗称为鸡腰子黄豆,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很高的蛋白质、脂肪,是制作豆油、酱油、豆制品的最佳原料,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科学鉴定结果表明,脂肪含量为17.91%,蛋白质含量高达46.2%以上。经豆制品生产厂家化验,兴县黄豆出腐竹率为46.5%,比一般品种高5.31%,在我国南方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年销量达2000万公斤。

兴县黄豆产品2000年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2002年获山西省名优产品称号,并通过山西省地方标准质量体系认证。

二. 山西省 吕梁 孝义 孝义面塑

面塑,顾名思义,是用面经过造型艺术加工后美化的民间蒸面食品。

孝义的面塑俗称面花,它不仅是香甜美味的面食,而且还是一年当中所有重大节庆必不可少的参与者,是孝义人联系感情的纽带。

当过节或有婚嫁生日等活动时,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会聚到主家,奶奶、婶婶、阿姨、姑娘们将一团团的面放在灵巧的手中,又捏又揉一番,再点缀上红的绿的,赋予了面塑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孝义的面塑,是将发好的面揉匀,精心捏塑,放在一边晾半个小时左右再上笼蒸,蒸熟的面塑要白而不变形。

面塑作为礼仪、岁时等民俗节日中馈赠、祭祀、喜庆的信物或标志,是一种由风俗习惯而演变成的地方文化,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面塑的内容丰富,形式各种各样。走兽类有狮、虎、猪、兔、羊、鸡、鱼、龙灯,飞禽类有凤凰、喜鹊、鸳鸯等,人物类有八仙、孙悟空、猪八戒等,植物类有石榴、苹果等,象形类有寿桃、枣花、月饼等,还有花馍、花糕等。

什么时候捏什么样的面塑是有传统和讲究的,如喜庆节日的枣花、面羊、花馍等,婚丧嫁娶的供献、寿桃、吉兔等,春节的枣山、清明节的燕子、蛇盘兔等。

面塑有大有小,大的高达一尺多,甚至两尺多,小的只有一寸至两寸。制作面塑得有一定的技艺水平,水平越高,制作出的面塑越有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比如做花糕,要先做一个一尺五寸至两尺大的铺有红枣的圆面饼,将红枣嵌在塑成如意、盘龙等样的面条中,然后把它们放在面饼上拼成山状,再点缀一些盘云、鱼龙、盘兔和花果、元宝之类,用五谷杂粮点眼镶口,这些工序完成后才能上笼蒸。

再比如捏面燕,先用白面团捏出头部和鸟身,再用刀分开翅膀,切出嘴巴,眼睛的位置嵌一颗小黑豆,马上变得栩栩如生。

孝义面塑灵活生动,富有想象力,而且大胆夸张,是孝义民俗风情的又一种表现方式。

三. 山西省 吕梁 方山 山西肘子

肘子也叫蹄膀,古又称彘肩。最早吃肘子者,有史记载的当数樊哙了。他入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史记》)。由此出成语“斗酒彘肩”,形容人有英雄豪壮之气。

与生彘肩相比,2200年后的今天,山西人吃肘子不仅要经过煮、炸、蒸等多道熟烹环节,而且从晋北到晋南工艺相别、吃法相异,形成带把肘子、干烧肘子、燎毛肘子、冰糖肘子、虎皮肘子、糖烧肘子、红扒肘子、糊肘子、酱肘子等多种山西宴席名肴。

带把肘子,以晋南万荣制法最为有名,其典故渊源却来自大同。据传明朝弘治年间,抚台巡视至大同府,传名厨李玉山做菜,不料大同府管家买了一堆带骨的猪肘子为难他。肘子如果剥皮去骨,肉不整齐难成菜;如果整做,又费时费力很麻烦。李玉山灵机一动,做成了一道上肉下骨的肘子菜。巡抚大人问此何菜,李玉山答曰:“肉中有腿,形似把柄,叫带把肘子。”巡抚理解其意,赏银十两,暗查管家罪恶,予以严惩。后来带把肘子传到万荣,经过改良,成为一道色红形圆、肥而不腻、味美醇厚的晋南民间菜,是百姓实惠而解馋的百吃不厌美食。

在晋中百吃不厌美食则有干烧肘子,因出自太谷曹家,又称曹家肘子。太谷曹家是明清以来的富商大族,特别是清末其经营的帐庄“用通五”名冠晋中、誉享江南。有一首流传极广的民谣“天上神仙府,地上用通五”,道尽曹家财大食奢。《名食掌故》记,为调换口味以博取主人欢心,厨师们绞尽了脑汁。一日厨师将肘子烧出,手忙脚乱,未加高汤就配以两张饼皮给端了上去,主人食后却赞不绝口。后来这种不加高汤的肘子,名曰“干烧肘子”,即将炸好的肘子肉切小块,撒上椒盐,加入炉饼而食。“七七事变”前,太谷“隆盛长”、“德胜园”等饭庄,均以“干烧肘子两张皮”而名噪一时。

肘子制作,一般情况下有一个重要环节是炸后要蒸,最后浇上高汤。如果将蒸好的肘子以清水、蜂蜜、冰糖熬成的浓汁来浇,则是晋味名食冰糖肘子。此菜肴讲究火功,其色红润透亮,其味甜而不腻。但山西民间还有不炸而蒸的,叫烂糊肘子,咸鲜中含烟糊余味,风味又异。

烟糊香味从何而出?即是肘子初起加工时,将褪毛的肘子叉好,皮朝下在火上燎,待皮燎糊后,放入热水中泡透,用小刀将糊面刮净,再入锅煮至七成熟。糊味已入肉内,如果煮后不炸,糊味尚存。长治地区更有一绝,直接将卸下来的肘子叉住,放在无烟旺火上,燎毛并反复烧烤成黑焦色,再放入温水中浸泡后刮去黑焦,清水浇净,不煮而炸,再蒸上汁,味极鲜美,被称为“燎毛肘子”,是长治十大碗酒席之一。过去无论贫富,凡男婚女嫁皆有此菜,有的也称上党糊肘子。

集燎毛肘子、冰糖肘子之优于一体的,即是山西传统名菜“虎皮肘子”,因色如虎皮而名。《特色菜肴》记其1987年曾在烹饪大赛中夺魁,被誉为晋式高档筵席精品,有的还以油炸馄饨围边,称为云吞虎皮肘。此外山西菜中的莲子糖烧肘子、海参扒肘子等,亦为菜中精品。太原全晋会馆在肘子传统制作技法上创新的“家乡坛子肉”,是将肘子蜜渍油炸后,去骨切成菱形块,皮不切透保持原形,放入火腿等料调制好的坛子汤里蒸透,肉质酥烂,味道鲜香,别出心裁。清代时肘子进入满汉全席,多以火腿相伴,如有热菜中的火腿肘煨蹄肘、凉菜中的金银肘 (火肘半边、肘子半边)等。

若是精品之外精细吃法的,太原的酱肘花需大提一笔。酱肘花可远溯到唐代宫廷名菜“缠花云梦肉”,《烧尾宴食单》记其制法为“卷镇”,《中国历代御膳大观》释曰“将肉卷起来,并用重物压住”,并断此“即卷蹄之片,北方的酱肘花”。太原六味斋制作的酱肘子,在清乾隆年间即为贡品,解放后工艺进一步改进,1988年还曾被评为部优产品。食时,横断顶刀切薄片,蘸调味料或凉拌而食,最为太原人喜爱。

山西肘子制法多、味道美、名气大,且多用于筵席。筵席中,两千年前“斗酒彘肩”豪壮,在今人食肘举杯间,已化作亲情、友情、爱情的浓浓祥和之气。

四. 山西省 吕梁 孝义 葱油花卷

葱油花卷

用料:

1、中筋面粉3杯,泡打粉1.5茶匙,葱2根切碎,拌匀。

2、温水1.5杯,糖1大匙,快速发酵粉2茶匙,面粉1大匙,搅拌均匀。静置10分钟。

3、玉米油,盐适量。

做法:

面团:盆内放1料,加入2料,揉成软面团。揉面时面团沾手,可往手上涂点玉米油。放在暖和的地方保温,等到面团发至原来的两倍大。把发好的面团分成两块,每份赶成长方形厚0.5厘米的薄皮(尽量少加面粉),涂上薄薄的一层玉米油,再均匀撒上3/4茶匙的盐。赶好的薄面皮卷成筒(这样花卷才有层次),每隔5厘米切一刀。将切成的小条略撑长些,捏着两头拧成花卷。做好的花卷坯放在铺了层纸巾的盘上,放入烤箱内醒40分钟。醒好的花卷坯放入铺了湿布的蒸锅内,锅内装冷水。置炉上开大火,等到水开蒸气上升,再用大火蒸14分钟,转中火(电炉放5)蒸2分钟,小火再蒸1分钟。离火后等2分钟再揭盖。

五. 山西省 吕梁 临县 稍梅

稍梅

以羊肉、西葫芦及佐料、调料制馅,以菊花瓣状面皮包馅,捏成梅花形,笼蒸即成。皮薄、馅大、香醇、利口,食后齿颊留香。

六. 山西省 吕梁 岚县 岚县莜面

这次来说说岚县另外一种——莜面。大家都知道莜面是莜麦磨成的,为什么不说是莜麦而是莜面呢?想知道,那您就往下看吧。

要说莜面那得首先来说莜麦。它是一种禾谷类作物,学名裸燕麦。营养丰富,在禾谷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且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组成也较平衡。由于莜麦营养丰富,耐饥抗寒,在自治区西部被誉为一宝。征麦含糖分少;蛋白多,是糖尿病患者较好的食品。又因脂肪中含有较多的亚油酸,是老年人常用的疗效食品。莜麦的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平均达15.6%,高出大米100%、玉米75%、小麦面粉66%、小米60%,8种氨基酸组成较平衡,赖氨酸含量还高于大米和小麦面粉;脂肪和热能都很高,脂肪是大米的5.5倍,小麦面粉的3.7倍。此外,维生素和磷、铁等物质也比较丰富。莜面出粉率高,一般可达九成以上,吃水量大,0.5公斤莜面可做1公斤成品。内蒙古、山西(晋西北)是我国莜麦的主要产区,而且山西的莜麦绝对是全国最好的。

虽然岚县也属金西北,也产莜麦,但由于莜麦性喜寒、旱,在岚县莜麦大都种在山火丘陵的最顶端,这样就使得种植面积缩小,播种收割也不是很方便而且每年可以种两季的莜麦成了一季,所以产量不是很大,但也正是由于在这种条件下长成,所以岚县的莜面有着其他地方品种无法比拟的味道,也是绝对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如果你想尝一尝岚县莜麦的味道,恐怕要亲自去了岚县才能够吃到,因为当地人从来就没有把它作为经济作物来种,跟本就是为了自家吃才种,甚至很多岚县人都无法吃到地道的岚县莜面,本地莜面价格都是很贵的。

好了,莜麦的介绍就到这里了,看到这相信很多人都吧满意。怎么跟搬教条一样讲了半天,却没有一点实质的东西来说明?嘿嘿,这篇文章只是为了说明岚县莜麦整个生长过程中的特点,具体和吃相关的,那就放到吃里面讲吧,那个时候将的就不是莜麦了……

七. 山西省 吕梁 临县 临县驴

【主产区与分布】 山西西部沿黄河一带的丛罗峪、小甲头、克虎、八堡、开化、兔板、雷家驮、水草沟、石白头、曹峪坪等12个公社

【形成历史】 临县的养驴历史悠久,临县驴的来源系由陕北引起,与佳米驴有血缘关系。在当地生态条件下经群众的长期培育选择下形成了临县驴的地方品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①良好的草料条件②重视选择培育③精心的饲养管理

八. 山西省 吕梁 孝义 石头干饼

 孝义的石头干饼别具风味。制作石头干饼是世代家传,是孝义城乡妇女的拿手绝活。逢时过节,大部分的户家都要做些石头干饼。如今城里有制售石头干饼的摊点。孝义人把石头干饼当作礼品馈赠亲友,也是老人做寿、小孩做满月的礼品之一。原料是白面、麻油、盐碱、酵母等,工具是石子、。石子要选用大小均匀的,不要大过拇指头。石头干饼是营养保健食品,一嚼就酥,易消化,人人爱吃,男女老少皆宜食。

九. 山西省 吕梁 兴县 软米

软米

软米系由兴县传统种植的黄黍子碾造而成,米粒浅黄色,较一般米大而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用其制成的油炸软糕,食之酥软可口,是山西有名的小吃之一。该产品曾在1996年山西省优质小杂粮畜产品评销会上荣获铜奖。

十. 山西省 吕梁 兴县 兴县冒汤

兴县冒汤

兴县冒汤咸麻酸辣,鲜香可口,是远近闻名的风味小吃。

兴县冒汤兴起的时期,史料里面没有记载。据说,清代乾隆九年,在京做高官的兴县籍人孙嘉淦回兴县探亲。探亲期间,他访亲问友,朋友们招待他的就是粉汤和饺子。当时的粉汤就是细粉条内调以辣椒、花椒、胡椒、葱、芜美、食盐、醋等调料。饺子是羊肉馅饺子。孙嘉淦吃到老家的两种风味食品,赞不绝口,直吃的肚子鼓胀才罢休。吃毕,孙嘉淦沉思片刻说:粉汤吃起来虽香鲜可口,但品种太单调,若能把饺子与粉汤融为一体那该有多好。次日,朋友就有意把煮熟的饺子混在粉汤内,端给孙嘉淦吃,孙嘉淦吃后感到两种混在一起吃比分开吃要可口。

此后,人们在做粉汤出售时,总要配以饺子。

兴县冒汤的原料为细粉丝、小扁食、青红丝、海带丝、葱丝、鲜芜要、香油等。粉丝多自制,山药捣碎,过筛,做成淀粉,淀粉内配以适量自矾,用极细的小孔(香头粗细)的漏瓢,漏入滚沸的锅内,熬约十分钟,捞出,搭在木架上,半干后收起,晾干。青红丝多用鸡蛋制作,鸡蛋放入炒瓢内,摊薄,待焦黄时取出,切成细丝。小扁食馅有素荤之分,素馅多用白菜、粉条、豆腐拌以香油等调料做成,荤馅有羊肉、猪肉之分,羊肉馅多用萝卜,猪肉馅多配白菜、粉条。制作冒汤先把水烧开,把事先准备好的细粉丝、小扁食按吃食人数,适量下锅,一般一碗冒汤下饺十个。煮熟后措在小碗内,舀点汤,撒上青红丝、海带丝、葱丝、鲜芜蔡,灌以胡椒、花椒、生姜、食盐、醋,辣椒等调料汤,即可食。食时配以拉丝烙饼更是可口。

兴县冒汤的名字,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粉条上盖了饺子,形同人戴了帽子;一种是取其谐音“冒”、“茂”同音,说明冒汤生意越来越兴隆;一种是寓意吃冒汤的人,吃了之后,家庭兴旺发达,能广进财源。

兴县冒汤制作技艺越来越精湛,四十至五十年代,城关刘杨控所制的冒汤名冠兴县,八十年代传至省城,深得省城人民的喜爱。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