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安甘棠特产有哪些 福安市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安甘棠特产有哪些 福安市特产更新时间:2022-11-24 08:35:40

一.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泥钉冻

泥钉冻。每年秋收后,退潮时,福安白石镇荷屿一带的乡民挎个小鱼篓,带上特制的短柄小木锄,到海边滩涂上去寻找一种长约5-7厘米的明状动物,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泥钉”。“泥钉”刚挖出土时,呈深灰色,与滩涂的泥巴色泽相同,很不易分辨;用水洗干净后,则呈灰白色。它主要生活在滩涂的表层,群集而居。人们只要找到它的聚居点,就可以一口气拾到一大碗“泥钉”。拿回家后,人们把捕捉到的泥钉,端到井边,倒入土箕中,一边用井水不断冲洗,一边用手使劲压榨,直至把“泥钉”腹内的泥浆挤尽。把洗净的“泥钉”放入锅里煮熟后加入七八倍的水和适当的食盐。待水烧滚后把“泥钉”连同浓浓的汤汗装入碗中,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由于“泥钉汤”含有较高的胶原特质,八至十二小时后,整碗的汤汁就冻结起来了,当地乡民把这种东西叫做“泥钉冻”。

二.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福安光饼

福安光饼是直径约8厘米的圆饼,正面颜色似铜,丰腴饱满,底部如铁似的硬而脆,而饼心却松软如棉,略带咸味,是福安历史悠久、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食品。亦称继光饼,相传这是戚继光在闽浙一带平倭时,戚家军的干粮,其实就是将面粉加上精盐、芝麻、葱丝烤制成的小圆饼,香脆可口。

三.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四.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蜜沉沉酒

福安市。用优质糯米,经多道工序酿制而成,香甜醇厚,荣获国家银质奖。

五. 广西 南宁 宾阳县 甘棠粉利

“甘棠粉利”是广西宾阳县甘棠镇的。大多数的甘棠粉利做成圆柱形,半径大概是4厘米,长25厘米左右,呈白色,为了美观,甘棠人们常用几个小穿心筒绑成花状,拌“红花粉”后如盖章一样,在粉利顶表面盖上几朵“花”。 其制作原料主要采用甘棠镇的优质稻米,制作时纯采取古老的手工操作方式,所以成品以细腻、嫩滑、爽口、久煮不烂而享誉区内外,成为宾阳甘棠镇人们过年的美味食品。

宾阳粉利是用上好大米细磨成浆,搓搜成小圆柱状,蒸至八成熟,取出晾干即成。 宾阳粉利的食用方法既可以清淡,也可以重口味。可以作为一个清淡的方便早餐或者过年时候调节过多食用油腻食物的清口食品。也可以用干炒的方式,在炒的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调料,如:油、盐、酱油、辣椒、醋、蒜、葱花等,还可以放入些许事先炒好的青菜肉片混炒。

另外粉利的寓意也是很好。对与庄稼人来说,秋后粮食入仓,天气阴冷,年前已无事可忙,大伙儿围坐在火堂旁,嬉笑着准备每年必不可少的“年货”---粉利,还一边兴高采烈地谈论着一年的辛劳、一年的收获、一年的喜悦。对于他们来说,粉利代表着大家的和睦,邻里的互敬互爱。“粉利”这一名词的由来是:粉利是用米粉做成的,为了年前讨个吉利,也为了新的一年更加顺利,前人便把这样一种淳朴的愿望寄予到这种食物上取名“粉利”。

六.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福安穆阳水蜜桃

福安穆阳水蜜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福安穆阳水蜜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穆阳水蜜桃是我省水蜜桃名品,闻名省内外。当地土壤优良、气候环境适应,生产出的水蜜桃形成了果大、核小、味甜、外形美观、色泽鲜艳、肉质柔软多汁等风味特点。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穆阳水蜜桃,产地总面积2002亩,年总产量约2000吨,销往福州、上海、厦门、广州、深圳等地,产值800多万元。( 福安)

福安市位于闽东沿海,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南方桃品种最适宜栽培区之一。全市现有水蜜桃15000多亩,每个乡镇均有分布,其中以西部的穆云、穆阳、康厝、溪潭及南部的赛岐、溪柄等乡镇最为集中。目前,全市“穆阳水蜜桃”栽培总面积已近万亩,不同的海拔地区品种形成了早、中、晚三个成熟系,年产“穆阳水蜜桃”约5000吨,产值1500万元,产地主要以我市西部地区各乡镇为主,其中穆云乡栽培面积最大,约占一半。

“穆阳水蜜桃”是天然的保健食品,富含人体所需的糖类和维生素等,营养价值很高,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穆阳水蜜桃”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汁、果酱、果酒及饯等多种美味佳品,不管是鲜果还是加工制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喜受,特别是闽东各县市有将“穆阳水蜜桃”视为高档的馈赠礼品的习惯,市场销量农年增大。

地域范围

福安市现有穆阳水蜜桃22612亩,年产22500吨,是“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市”。穆阳水蜜桃地域保护范围为福安市行政区域内的穆阳溪流域(东经119°27′00″至119°41′50″,北纬26°57′57″至27°06′11″之间,东西长23公里,南北宽16公里)5个乡镇即穆阳镇、穆云畲族乡、康厝畲族乡、溪潭镇、坂中畲族乡。保护区总面积368平方公里,域内水蜜桃面积近2万亩,年产2.1万吨鲜果,是“全国科普示范基地”。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品质特色 果实椭圆形或近圆形,单果重110~160g。果皮薄,易剥离,淡黄绿色,向阳面有大块鲜红晕,缝合线明显,果肉乳白色,果汁多,味浓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6%),特别芳香。肉质柔软多汁, 易消溶,可食率87~90%,粘核,维生素C mg/100g 10.0-20.0。 2、质量安全规定 ①质量安全卫生要求应符合宁德市农业标准规范NDS/T007-2011 《穆阳水蜜桃综合标准》、NY5112-2005《无公害食品落叶核果类果品》以及“良好农业规范-GAP”,规定要求。 ②标识:产品包装物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和商标、产品标准号、质量等级、果实净重、采收日期、包装日期、产地或企业名称、检验人员和标准编号。要求字迹清晰、完整、准确。

七.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八.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福安刺葡萄

福安刺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福安刺葡萄是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的。福安刺葡萄鲜果,汁丰味甜,不酸不涩,深受青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福安刺葡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福安刺葡萄是福安当地的一种野生葡萄,明万历(公元1597年)版《福安县志》记载:“葡萄,白者为水晶。”说明在当时福安就种植多个葡萄品种。清光绪版《福安县志》亦载:“葡萄有紫、碧二种,白者为水晶”。福安市穆云乡高岭村现留存一株葡萄古树,相传,后唐时黄巢起义,战乱百年,当地先人为逃避战乱在此建村时,就发现这里的葡萄林,历经多年砍伐仅剩这株古葡萄。上世纪50年代,穆阳乡溪塔村民开始驯化栽培,利用溪涧逐渐建起一条葡萄沟,被全国葡萄专家学者认为是全国三大葡萄沟之一。福安刺葡萄具有含酸低、风味甜、抗病虫、耐粗放管理、耐高温高湿、耐贮运等优点,是我国珍贵野生葡萄种类,是东亚种群中最好的酿酒品种,果实的白藜芦醇、原花青素的含量远高于种群内的其他种类,经常吃刺葡萄有助于软化心血管、美化皮肤。是具有鲜名的地方特色水果,可利用溪岸、路沟旁、房前屋后边角地等各种非耕地发展2万亩多刺葡萄,成为地方区域名特优水果。 福安刺葡萄果穗长条形,果粒着生疏,平均重185g,果粒椭圆形,平均粒重3.1g。果皮为紫黑色,果粉厚,果肉绿黄色,有肉囊,多汁,味甜,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14%~16%,酸0.3%,可食率76%,出汁率66%。属鲜食加工兼用型品种。与湖南等地刺葡萄相比,具有果皮薄、果粉厚、转色好、可溶性固形物高及含糖量稍高等特点,综合性状更好。

福安市葡萄产业带以溪塔刺葡萄沟为主产地,遍及虎头、玉林、高岭等16个村,面积1200多亩,年产量逾1500多吨。畲族群众在种植野生刺葡萄中,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和具体情况,沿溪边种植,在溪面搭架,充分利用溪面空间,让刺葡萄藤交叉穿插,形成独具特色,绵延近5公里的南国“刺葡萄沟”,沟上绿荫蔽日,沟下流水潺潺,两边设置的砂石小路,别具一番情趣。

2014年,福安市经济作物站申报的“福安刺葡萄”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福安刺葡萄地域保护范围(东经119°27′14″至119°35′56″,东西宽14公里,北纬26°09′22″至27°01′46″南北长13公里,区域总面积182平方公里,包括1个开发区和5个乡镇,即穆阳畲族开发区、穆云乡、穆阳镇、康厝乡、溪潭镇、坂中乡等5个乡(镇)的溪塔、穆阳、凤阳等37个行政村,1.1万亩福安刺葡萄,年产1.5万吨鲜果,属“福安刺葡萄”种植地域范围。

九.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官埔油扇

样式独特的官埔油纸扇堪称“中国一绝”。它的制作大致五道工序:一是取料,选用匀称篓竹,根据扇径取料;二是做扇骨,先“开丝”,后“剥白”留青,穿上一根篾条为“扇骨”,篾青末端用细线连成扇骨;三是裱纸;四是题诗作画;五是上油、晾干。

官埔油纸扇演绎出一种独特的地方民俗,过去福安民间迎新娶媳,油扇是不可少的礼品。

在电风扇没有普及之前,油扇也是消夏的必备用品。在福安,城北的官埔村是这一传统产品的唯一产地。

做这种扇子要选用长势匀称、大小适中、竹节较疏、厚薄相宜的竹。取料时还要注意多出把手的一段,这一段的上方要正好在竹节上。然后是“开丝”,即将把手上方那段竹子开成细丝,再把竹丝的“篾白”剥去,留下“篾青”。然后在扇把上方的竹节两边各开一个小孔,穿上一条稍微粗一些的篾条作为“扇肩”,扇肩的长度大约是扇子周长的一半。接着用细线分别依次将这些篾青的末端和中段连缀在一起,并且都固定在扇肩的两端,绷紧,使扇肩两端弯成弓形。这样,由于扇肩的弹力作用,就形成一个圆形的“窝”,“窝”的顶部恰好就在扇把与扇肩交叉的竹节上。扇子的骨架就这样做好了。

其后的工序是褙纸。所用的纸是吸水性和韧性较好的“棉纸”。裱褙时,先褙扇面,晾干后再褙上扇底,尔后用干的棕刷将扇子的两面整平,再晾干后用利剪修理。这样就出现了扇子的雏形。

尔后是美化和上油了。所谓美化,就是在扇面上画一些简单的花草虫鱼,或写上“清风徐来”、“心平气和”、“莲叶何田田”之类的“雅言”。字画都用墨色,有的花卉也用红、黄、蓝、绿点缀一二,但都极简练。这是民间书画家一展艺术才华的最好机会,也使得扇子这一生活用品成了一件艺术品。有些文人雅士还定做扇子馈赠亲友,这时往往亲自抓笔题诗作画,艺术品位就更高了。美化后就上油。上完油,晾干,油扇成品就出来了。夏令来临,每个人手上都有一把心爱的扇子,上面写着自己喜爱的“佳句”,看一眼就感到惬意,暑气也自然消褪了一半。笔者至今还记得小时候常见的一首扇子诗:

扇子时常在手中,五龙摇动引清风;

暑气消褪人快活,今夏逍遥在其中。

这种扇子的特点是风力大,耐用,而且一物多用。大人们最喜欢用直径40厘米上下的大扇子,既可扇风又可遮阳,还可以用它驱蚊逐蝇挠痒痒;上街买东西,没带篮子,就用扇子盛着回来。小姐们则喜爱小扇子,直径大约只有20厘米,直可谓“小巧玲珑”。老一辈人说,旧时还有一种“贡品扇”,做工极细,扇面的下方饰有祥云剪纸图案,把手的末端还缀以彩色丝绦,雅致至极。

官埔油扇甚至成了福安的标志:拿着油扇到外地去,明眼人一看便知你是福安人或者是打从福安来。

有意思的是这扇子还演绎出一种独特的民俗现象。过去福安民间迎亲娶媳,油扇是不可少的礼品,女方的所有亲属人人有份;而且大、中、小各种规格都要齐全,隐喻一家老小数代同堂。婚后还要继续送,汉家送三年,畲家送一年。福安风俗,每年端午节娘家都要给女儿“送节”,五月初一送节的人家最多,这一天官埔村也最为热闹。一担担的红布袋和红礼担装的是小孩子过节的新衣和大大小小的扇子,也装着外婆对小外孙的疼爱和母亲对女儿的祝福。这种风俗延续至今,虽然没有先前那样普遍,那样传统,那样“礼数周全”,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那一股浓郁的亲情和对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人生的祈盼。

近些年用扇子的人越来越少,但是福安人仍然没有忘记它们。官埔人仍然还在做他们“祖上流传”的油扇,并且还要一直做下去。

十.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福安茉莉花茶

福安茉莉花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