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绍兴市有什么特产吗 绍兴什么特产最有名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绍兴市有什么特产吗 绍兴什么特产最有名的更新时间:2022-11-18 06:21:11

一. 浙江省 绍兴 诸暨 诸暨乱弹

产品名称:诸暨乱弹

产品别名:西路乱弹

产品产地:浙江省绍兴市诸暨

产品简介:诸暨乱弹又名“西路乱弹”,是以演唱乱弹为主,常与杭嘉湖水路班合流,兼演徽戏、梆子和少数调腔剧目的多声腔地方剧种,演员多为诸暨艺人,主要流行诸暨周围一带,如杭州、绍兴、金华等地区的部分县区

产品历史:诸暨乱弹以[三五七]、[二凡]为基本唱腔,部分剧目演唱[扬调]或调腔徽戏以演唱[西皮)t二簧]为主。有吹打曲牌数十字。以笛定调,分尺调及正宫调两种。表演剧目多以家庭题材为主,故有“宜路(绍兴乱弹)为天下,西路(诸暨乱弹)为人家,小歌班(女子越剧)为老嬷(老婆)”的民间谚语,虽然俚俗,却把这三种地方剧种表演内容作了区别概括,传统剧目有《双贵图》、《日旺牌》、《铁灵关》、《九件衣》、《药茶记》等。演唱语言以诸暨地方官话为基本语音,表演动作强烈夸张,乡土气息浓郁。戏班一般24人,有三花脸(大面、二面、丑)、四白脸(老生、小生、老外、副末),五包头(正旦、花旦、老旦、作旦、小包头),五后场(鼓板、正吹、副吹、大锣、小锣),四厢房(头担、二担、三担、值头)和班主、成头、管饭。诸暨乱弹全盛之时,有戏班数十,著名戏班有老长春、老红福等,清末至抗战前夕,戏班急剧减少,仅存文明长春、文明阳春等三四个戏班,1949年仅存文明红福一班,且时演时辍,勉强支持。建国后,省文化部门拨款抢救。1962年成立“诸暨乱弹剧团”。

二.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绍兴平水珠茶

    驰名中外的绍兴平水珠茶,其外形浑圆紧结,色泽绿润,香味浓郁,经久耐泡,被誉为 绿色的珍珠活。。珠莱炒制的方法十分讲究。杀青、揉捻、干燥是制珠条重要的传统工艺,仅 干燥的工序就有“炒二青”、“炒三青”、“炒对锅”。“炒大锅”等一套精制作业法。运用 这传统方法炒制出来的茶叶确非一般,嗜茶者赞叹为“江南第一名茶”。会糟山区的平水一 带;。早在唐代就是邻近各县的茶叶集散之地。这里以盛产珠菜而出名,因而,人称“珠荣之 乡”平水珠条中的日铸茶,历来是“贡品”,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名茶之一。 1984年,“天坛 牌”特级珠条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 1985年岑月,在西班牙优质食品评比中,又夺得世界金质奖.( 绍兴)

三.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青鱼

产品名称:青鱼

产品别名: 螺蛳青

产品产地:绍兴

产品特征:体似圆筒,尾部侧扁,腹部微圆,背显青黑,腹露乳白

产品功效:肉厚刺少,富脂肪,味鲜美,有“荡鱼以此为最美”之赞誉

产品简介:主产于境内鉴湖、西小江、瓜渚湖、??湖、贺家池、铜盘湖和小越湖等水体,系绍兴一大家鱼。体似圆筒,尾部侧扁,腹部微圆,背显青黑,腹露乳白,多生长于水域之中、下层,以螺、蚬等贝壳类软件动物为食。青鱼生长快,个体大(有达50公斤以上者),肉厚刺少,富脂肪,味鲜美,有“荡鱼以此为最美”之赞誉。

绍兴各档酒家之“过酒坯”,不乏三味:茴香豆、五香豆腐干和茶油青鱼干。其中以青鱼干为上品,从后街小酒店至名牌大酒家,无不挂上数尾,招徕酒客。抗日战争以前,青鱼干和绍兴黄酒同时销往南洋、港澳等地,为华侨所喜爱。今绍兴各大渔场所产茶油青鱼干,由于企事业单位业务交往和亲友间相互馈赠等需要,造成价格昂贵,一般居民已难得吃上.

四. 浙江省 绍兴 新昌 越鹅

产品名称:越鹅

产品产地:绍兴

产品类别:家禽

产品特性:全身羽毛洁白,体型紧凑,饲养方便,生长快,精料省,收益高。鹅肉营养丰富,肉质鲜嫩,油而不腻。

产品功效:全身是宝,鹅肝为高档营养保健食品,鹅羽可以做保暖用具。
产品简介:越鹅又称绍兴白鹅,是中国白鹅中的一个优良的地方种。体型中等,结构紧凑,体躯长而平直呈长方形,全身羽毛洁白,紧贴体部,部分鹅的头、背、尾部有灰褐斑点状杂毛,喙、蹼、肉瘤均呈桔红色,肉瘤突出呈半球状,眼突金黄色,虹彩蓝灰色。成年公鹅体型高大魁伟,肉瘤高突红显,昂首挺胸,行走摇摆,鸣声宏亮,追咬行人,很显高傲。成年母鹅性情比公鹅温顺,肉瘤较低,色偏黄,腹部宽大下垂,叫声低沉。

产品典故:古有王羲之爱鹅,其爱鹅并非因为他喜吃鹅,而是所写之鹅字一笔过,不离手不回笔,活似一神态十足之大鹅。传说有一老道为得王羲之写的老子作品《黄庭经》,养群鹅赠之,得。后人以此戏称《黄庭经》为《换鹅帖》

五. 浙江省 绍兴 越城区 绍兴大菱

产品名称:绍兴大菱

产品产地:浙江绍兴

产品特性:繁衍于水下,因长尖角,才免受鱼类吞食

产品成分:内含淀粉、蛋白质、葡萄糖、脂 肪和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

产品季节:9月中、下月采摘

产品功能:能治腰腿筋骨疼痛、周身麻木不仁、风湿入窍之症、老人长食菱粉粥, 能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

产品历史:绍兴栽菱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越州栽菱已甚普遍,唐代诗人朱庆余 有诗曰:“湖上微风,小榄凉,翻翻菱荇满回塘。”描绘了古鉴湖的菱荡 景色。清《嘉庆山阴县志》记载:“菱,产莫盛于山阴,每岁八月,菱舟 环集鉴湖中。”

产品简介:绍兴大菱是我市的传统之一。绍兴系水乡泽园,江河纵横,湖泊广布,水质肥沃,生态环境十分适宜大菱生长。早在唐、宋时期,绍兴栽菱已很普遍,朱庆馀(唐)有一首咏鉴湖的诗中写道“湖上微风小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又据《嘉泰会稽志》记载:“四角、三角白菱,其花紫色,昼合宵开,随月转移,犹葵之随日也。越中所产,罗文菱最大即所谓腰菱也。”可见当时人们对菱已很熟悉,对其生物特性也有所研究。明、清两代,绍兴菱事仍盛。《嘉庆山阴志》这样写迈:“越人谓小者为刺菱,巨者为大菱,四角者为沙角菱,产莫盛于山阴,每岁八月,菱舟环集鉴湖中。”刺菱即野生菱,50年代初,狭茶湖一带,尚繁茂,乃至船路堵塞。解放后,绍兴大菱生产又有新的发展,先后引进了不少新品种,每年种菱面积不下万亩,多的年份达二三万亩,成为水乡农民一笔可观的副业收入,近年面积缩减。约维持在5000亩上下。主要分布在绍兴县的鉴湖、马山、皋埠、袍谷、胜利等区乡。另外上虞、诸暨“湖区”的部分乡村也有少量栽种。

六. 浙江省 绍兴 新昌 大佛茶

大佛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大佛龙井产于中国名茶之乡---浙江省新昌县,主要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山茶区。

特定品质

其外形扁平光滑、尖削挺直,色泽绿翠匀润,香气嫩香持久、略带兰花香,滋味鲜爽甘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嫩绿明亮,具有典型的高山茶风味。

文化典故

产品选用高山无公害良种茶园的幼嫩芽叶,经摊放、杀青、摊凉、辉干、分筛整形等工艺精制而成。

七.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兰花

绍兴兰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绍兴是我国植兰最早的地方之一。据史籍记载,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曾在兰渚山下植过兰。《越绝书》云:“勾践种兰于兰渚山”。据初步考查,由绍兴人定名的兰花名种达27种。

绍兴兰花养(植)历史悠久,据宝庆《会稽续志》记载:“兰,《越绝书》曰,句践种兰渚山;旧经曰,兰渚山,句践种兰之地,王谢诸人修禊兰渚亭”。说明春秋时期,绍兴已开始种植兰花。晋代,会稽一带养兰渐盛。王羲之曾邀友人谢安、孙绰等41人聚会山阴兰亭,修禊作诗,王羲之作《兰亭集序》。宋代,绍兴民间庭园普植兰花,屡见于宋代诗歌与文献。谢灵运撰《山居赋》曰:“风生浪于兰渚,日倒影于椒涂”。陆游诗《稽山行》中曰:“会稽多名山,开迹自往古。家家富水竹,处处生兰杜。”说明会稽山兰花茂盛。明代,会稽山区盛产兰花。万历《绍兴府志》与万历《会稽县志》皆称:“兰,会稽山甚盛。”清代,绍兴兰业更盛,康熙《会稽县志》曰:“兰,今会稽山甚盛,凡山皆有,而出自南镇、秦望山者最佳”。绍兴兰花先后在国际国内各级兰展和兰博会中获得400余个金银铜奖,其中金奖、特别金奖140余枚。

据统计,全市现有兰圃20多个,其中绍兴县占70%以上。绍兴县现有兰花8000余盆,主要分布在漓渚、棠棣一带,而以漓渚花圃为最多,有兰花3000余盆,100余个品种。有奇种“绿云”,属国家级保护的珍稀资源。另外如“宋梅”、“程海”、“两神梅”、“翠盖荷”、“金岙素”等都是兰花中的珍品。绍兴兰花行销全国各地。在北京中山公园、上海植物园、杭州花圃3家专业“国兰园”里都有绍兴兰花品种。绍兴兰花不仅在国内享有声誉,而且还远销日本、香港、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绍兴)

地域范围

绍兴兰花生产地域范围是绍兴市柯桥区,地理坐标为北纬29°42′02"至30°19′15",东经120°35′至120°46′39"。东与绍兴市越城区交界,南到稽东镇,西到杨汛桥镇,北到滨海工业区,涉及马鞍镇、柯桥街道、柯岩街道、华舍街道、湖塘街道、钱清镇、杨汛桥镇、齐贤镇(柯开委)、福全镇、安昌镇、夏履镇、漓渚镇、兰亭镇、平水镇、王坛镇、稽东镇等16个镇(街道)370个行政村,总面积约1040平方公里。2014年底全区兰花培植面积200亩,培植量80万盆约600万苗。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春兰,株型较为矮小,肉质根,叶一般4至6枚,丛生,假鳞茎卵球形,较小。花单生,少数一茎2朵,以淡绿色和黄绿色为主,花期2月中旬至3月中旬,香气清幽。 蕙兰,株型较为高大,肉质根,根系发达,叶一般5至8枚,丛生,无明显的假鳞茎。花通常一茎5至18朵,以黄绿和翠绿为主,总状花序,花期3月底至4月底,香气清远。 绍兴兰花以香气纯正、瓣形端庄、开品坚挺、质感醇厚、色泽清糯、株型秀美、具有仙风神韵而著称于世。特别是绍兴兰花香气清幽,时有时无,久闻不腻,而叶花的走艺走俏变幻莫测,新赏点层出不穷,品种繁多,其中的春兰和蕙兰名种,在兰界享有盛誉。 绍兴兰花外观特征: 兰花由根、茎、叶、花、果实等组成。 兰根为肉质根,圆柱形,长条状,无根毛,每桩(筒)兰草有根3~7条不等。 兰茎短粗,春兰为卵球形,蕙兰不明显,植物学上称假鳞茎,俗称芦头、蒲头,是生长兰根、兰叶和花葶的器官,兰花的叶芽和花芽均发自茎基部。 兰叶呈条带状,无明显叶柄,常绿,硬草质。按其外形有阔叶、窄叶、线叶、长叶、中叶、短叶、深坑(叶的中脉深陷,叶片的横切面呈V字形)、浅坑、平坑等之分。按其叶态有直立、中垂、垂叶、卷叶、旋转叶、鼠尾、蟮尾、圆尾等之分。 兰花从假鳞茎上抽出花葶,又在花葶上生花。一朵兰花由中萼片(主瓣)、侧萼片(副瓣)、花瓣(捧)、唇瓣(舌)、合蕊柱(鼻头)、鞘、苞片及花葶等8部分组成,其核心是合蕊柱,俗称鼻头,是生成、蕴藏和散发香气的主体。 兰花果实为蒴果,俗称兰荪,果内种子数量众多,细若尘埃。 由于绍兴兰花在自然界的分布面比较广,加上几千年的人工采掘、驯化、栽培,在自然杂交和人工驯化条件下,变异性很大,品种繁多,种以下有变种,变种以下有品种,所以不同地区和不同兰人,对绍兴兰花品种的划分标准也不一致,有按照叶形分类的,也有按照花形或花色分类的。 按照花形分类,绍兴兰花主要为瓣形花,按其主瓣、副瓣、捧及唇的形状、质地等的不同变化分为荷瓣、梅瓣、水仙瓣、蝴蝶瓣、奇种与素心等。 荷瓣花表现为外三瓣短圆宽大,质地厚,收根放角,先端宽而突尖,捧瓣不成兜,唇瓣较润、阔、大、微反卷,名种有环球荷鼎、大富贵、翠盖荷、盖圆荷等品种; 梅瓣花表现为外三瓣短圆,质地较厚,稍向内抱,基部狭窄,捧瓣肉质肥厚、先端内曲成兜,唇瓣短而硬,花初开时微向上,名种有宋梅、十圆等品种; 水仙瓣花表现为外三瓣稍长于梅瓣,先端渐尖,捧瓣质地厚,先端也成兜,唇瓣微垂或反卷,名种有龙字、汪字、漓渚第一仙等品种; 蝴蝶瓣花,分外蝶和内蝶;外蝶表现为两副瓣部分唇瓣化,内侧质地变厚,成波状绉,并有红色块斑,名种有珍蝶、五彩蝴蝶等品种;内蝶表现为捧瓣舌瓣化,名种有蕊蝶、大元宝、虎蕊等品种; 奇种花表现为花瓣的某一部位发生奇变,或花瓣增多或减少,或多舌、多鼻等,常有牡丹型、菊花型,名种有绿云、余蝴蝶、多朵蝶等品种; 素心花表现为全花同一颜色,常见的有白苔、红苔(赤苔)、绿苔、黄苔;名种有张荷素、老文团素等品种; 按照叶艺分类,绍兴兰花有中缟(如绍兴之光)、中透(如兰中宝)、虎斑、蛇皮、覆轮、水晶、矮种等。

八. 浙江省 绍兴 诸暨 绿剑茶

产品名称:绿剑茶

产品产地:诸暨

产品特征:形若绿色宝剑,色泽嫩绿,滋味 清醇,香气清高,汤色清澈,叶底全芽嫩绿明亮。冲泡时芽头笔立,犹如绿剑群聚,栩栩如生。细细品赏,杯中的绿剑茶犹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饮上一口,顿觉心旷神怡,回味深长。

产品简介: 绿剑茶因其独特的风味,而形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风韵,又因其与五泄毗邻,以“绿剑茶、西施情,杯杯清香忆故里;绿剑茶、五泄水,好茶好水好人生”为中心主题的茶艺、茶宴、问茶等茶文化活动悄然兴起在暨阳大地,绿剑茶绘添了茶艺大观园里的奇葩,构塑了西施故里诸暨人民的坦然风范。当来西施故里、五泄旅游的客人悠悠坐在竹楼中;当您与知心朋友相对而坐,侃天说地时;忙碌一天享闲时,沏上一杯绿剑名茶,看茶杯中轻雾缥缈,茶芽朵朵、亭亭玉立、栩栩如生,在那氤氲的茶香氛围里,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仿佛是一种身心的宁静和安适。

产品历史:绿剑茶于一九九四年开发生产,它是一种集饮用和观赏为一体的中高档名茶;一九九六年获绿兴市名茶评比质量总分第一名;一九九八年获浙江省首批优质农产品银奖;一九九九年获浙江省一类名茶证书;’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99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推荐产品;’2001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指定用茶;产品经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九. 浙江省 绍兴 新昌 新昌板栗

新昌板栗果大味美,甜糯香脆,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等营养物质,栗的药用价值在古药籍《崐名医别录》中列为上品,有“益气”、“补肾气”、“治腰、脚不遂”以及疗“筋骨断碎”、“肿痛阏血”等效用。“新昌糖炒栗子”历史悠久,在周边县市有较高的声誉。新昌板栗在短短的几年大发展后,一举成为浙江省板栗大县,面积已达十万亩,1998年总产量已达300万公斤。板栗已成为新昌农业产业化的一项主导产业。

新昌产板栗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目前,也是浙江省板栗的主产县之一。

新昌板栗以颗粒大、色泽鲜艳、甜糯香脆而闻名,并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等营养物质,曾被评为最佳板栗品种之一。在新昌本地以“糖炒栗子”风味极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