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开封的土特产都有啥东西 开封适合带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开封的土特产都有啥东西 开封适合带走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11-16 16:55:30

一. 河南省 开封市 顺河区 汴京烤鸭

[主料]填鸭1只(2500-3000克)。

[配料]蜂蜜30克,京冬菜50克,菊花葱、蝴蝶萝卜各100克。

[作料]盐水10克,小磨油5克,甜面酱50克。

[制法]1、将鸭子宰杀放血后,放在六七成熟的热水里烫透、捞出用手从脯部顺长向后推,把大部分毛煺掉后,放在冷水盆里洗一下,用镊子镊去细毛,裁去爪和膀的双骨,抽出舌头。由左膀下顺肋骨开一个小口,取出内脏。从脖上开口取出嗉囊,里外洗净,用开水把里外冲一下。京冬菜团成团,放入腹内。皮部先用盐水抹匀,再用蜂蜜抹一遍,用秫秸节堵住肛门。在腿元骨下边插入气管,打上气,放在空气流通处晾干。

2、用秫秸将炉烧热,再用烧后的秫秸灰,将旺火压匀,用鸭钩勾住喉管。另一头用铁棍穿住,拌在外边,将鸭子挂在炉内,封住炉门,上边的口盖住。烤至鸭子全身呈柿黄色即可出炉。食用时,先由鸭脖下部、嗉右上边开始,将全身的肉片成片,放在盘内。蝴蝶萝卜、菊花葱、甜面酱各放一碟,随鸭子上桌佐食。再把鸭腿瘦肉顶刀片成片,放在盘内。油挖出,切碎,放在瘦肉的一边。鸭头破开,放在瘦肉两边,把鸭肚里装的京冬菜,放在盘边上,上菜食用。鸭骨架可滚汤,下绿豆面条。

[特点]皮酥脆,肉嫩香,色泽柿红。

二. 河南省 开封市 羊肉烩馍

“羊肉烩馍”是开封的传统风味小吃。系由牛肉泡馍演变而来。

相传,当年赵匡胤穷困潦倒,流落长安,身无分文,饥饿难忍,在身上摸来摸去找到两块干馍,因太干无法下肚。恰好路边有一家牛肉铺正煮牛肉,便上前讨了一碗肉汤,把干馍跑进肉汤里,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真香啊!吃得他浑身发热,头上冒汗,精神倍增。数年后,赵匡胤当了皇帝,一次外出巡视,行至长安,路经当年吃过的那家牛肉铺,铺中正在煮肉,香味四溢,使他想起数年前讨肉汤泡馍的情景,便令人停下来,叫店主再来一碗牛肉泡馍。这下可忙坏了店主,因为小铺早已不再卖馍了,马上做来不及,用啥泡呢?店主灵机一动,立刻叫老婆烙了几张死面饼,但又怕皇帝吃出味来,便把馍掰碎烩了烩,烩后还放上几大片牛肉,精心加了调料。赵匡胤吃后,大为赞赏,连声称赞,当下赏给店主100两银子。

这件事很快在长安传开了,一些人好奇,请求店主烩做一碗,尝后味道果然不错。一时“牛肉烩馍”风闻全城,成为人们争相品尝的美味。后来,牛肉烩馍传到开封,由于牛肉一时供应不上,做时就改用羊肉代替,味道也异常鲜美。慢慢地,“羊肉烩馍”便成了开封有名的风味小吃。

如今,开封经营羊肉烩馍的有许多家,其中以新生饭店、中兴楼的烩馍最为著名,尤以开封名厨缑克宾及其徒弟郑柏松最为拿手。羊肉烩馍,汤鲜味美,馍筋肉烂。吃时再入香菜,外带辣椒油、糖蒜,风味更佳。

2000年,新生饭庄烹制的羊肉烩馍被国家国内贸易局认定为“中国名点”;是年,中兴楼烹制的羊肉烩馍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第二届全国“中华名小吃”称号。

三.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东西湖葡萄

东西湖葡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东西湖葡萄

武汉市东西湖区巨龙海葡萄种植协会

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葡萄的植物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地层中,说明当时已遍布于欧、亚及格陵兰。 葡萄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世界各地的葡萄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葡萄为著名水果,生食或制葡萄干,并酿酒,酿酒后的酒脚可提酒食酸,根和藤药用能止呕、安胎。

四. 河南省 开封市 顺河区 西瓜豆豉

西瓜豆豉开封一带盛产西瓜、大豆,因而很早之前西瓜豆豉就成为开封的。

西瓜豆豉选用黄灿饱满的优质大豆及优质西瓜为原料,以面粉、精盐、鲜姜、陈皮、小茴等作配料,经过对黄豆的浸泡蒸煮、拌面制曲、室外晾晒、入缸制豉及封缸发酵等工序而成。一般是盛夏生产,秋后出缸,俗称"伏过豉成"。

西瓜豆豉色泽酱褐,味逸香,鲜美可口,佐食调味,荤素皆宜,居民家庭大都会制作。开封酿造厂生产的产品质优价廉,畅销省内外,1982年被评为全省同类产品第二名。

五.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九九夜来香鸭脖

九九夜来香的鸭脖子味道很不错,特别是辣味卤得很进,所以就算是微辣的就能让人辣得受不了,要是吃辣的说不定就会辣得跳脚了。这里除了鸭脖子还有不少卤菜的选择,比较喜欢吃这里的鸭舌,如果说鸭脖子是一道下酒的好菜的话,我个人认为鸭舌要比鸭脖子更适合下酒,因为鸭舌更脆更有嚼劲,而且这里的鸭舌肉还比较多,吃起来辣得很够味。这里的鸭肠也不错。这里的卤藕也很好吃,和周黑鸭的有的比,还有卤香干也不错,卤鸭汤的味道全渗进去了,很好吃。在这里的鸭脖子也有真空包装的,不过好像还是精武路的外地人买得比较多,毕竟那里对于外地人来说算是比较出名的。九九夜来香的鸭脖子的价格和精武路的一样,10元三根,不过要送人的话,还是牌子响亮点比较好!

六. 河南省 开封市 鼓楼区 开封灌汤包

开封灌汤包是河南省开封市的特色小吃。开封小笼灌汤包外形美观,小巧玲珑,皮薄馅多,灌汤流油,味道鲜美,清香利口,还被人说为“放下像菊花,提起像灯笼”这样一种称法。以开封第一楼的小笼包最为出名。

开封小笼灌汤包是河南省开封市一道著名地方风味小吃。已有百年历史,创始人是黄继善。现有国营第一楼包子铺经营,是著名风味面点。开封小笼包子历史悠久,它是由北宋时期“在京第一”的“王楼山洞梅花包子”经历代厨师逐渐改制而成。色、香、味、形具佳,别具一格。开封小笼灌汤包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

精粉一斤、猪后腿肉一斤、小磨油二两半、味精一钱、绍酒、姜末、盐各三钱、酱油八钱、白糖八分。

做法:

1、把肉剔骨、去皮、剔筋后切成条,再用机器绞成碎肉;

2、将碎肉放在盆里,下入作料,顺着一个方向搅上劲,使其入味。然后陆续对入清水约七至八两,搅打上劲,最后下入小磨油,搅成馅;

3、把面放在盆内,先用少许水,把面抄成面穗,和成硬面块;然后蘸水拃面,拃成不软不硬的面块即可;

4、将和好的面放在案子上反复揉、摔、盘叠,直至光滑柔软,下成五十个面剂,擀成边薄中间厚的皮,上馅后揑成十八至二十一个褶的小包子;

5、蒸时用大武火。六至七分钟可熟。

吃开封灌汤包子,看是一个重要的过程。灌汤包子皮薄,洁白如景德镇细瓷,有透明之感。包子上有精工捏制绉折32道,均匀得不行。搁在白瓷盘上看,灌汤包子似白菊,抬箸夹起来,悬如灯笼。这个唯美主义的赏析过程,不可或缺。吃之,内有肉馅,底层有鲜汤。开封人吃灌汤包子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先开窗,后喝汤,再满口香。”

吃灌汤包子,汤的存在列第一位,肉馅次之,面皮次之。汤如诗歌,肉馅是为散文,面皮为小说。因为小说是什么都包容的,散文精粹一点 ,诗歌便就是文中精华了。故此,吃罢灌汤包子,率先记住了汤之鲜,肉馅是近乎于汤进入味觉感观的,面皮除去嚼感,几乎可以忽略。此便是南人吃北国之体验,未知北人是否列面为第一位。

七. 河南省 开封市 禹王台 开封西瓜

开封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开封西瓜植株生长健壮,匍匐生长,蔓粗叶大,主蔓长达2米有余,分枝能力很强,主蔓可生出许多侧蔓或子蔓,子蔓再生出孙蔓,节间长10厘米左右,粗8毫米左右,功能叶为掌状深裂,膨瓜期绿叶数达到59-67片;根系由主根、多级侧根、不定根和众多根毛组成,主根入土深达1.5米,横向半径1.5-2米;产品果皮分为黑色皮、青色皮、条文及黄色皮等多种,果形有椭圆、圆形、长椭圆形等,果个整齐均匀,果面光亮清晰,瓜瓤呈均匀一致的鲜红色、黄色,果内结构松紧适度,清香爽口,无异味,汁多籽少或无籽,无粗纤维,香甜适度,耐贮运。品种抗逆性强,长势良好,平均单产2860公斤,最高达3500公斤;综上所述,开封西瓜外形优美,瓤色鲜艳,清香爽口,品质极佳。

地域范围

开封西瓜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全市五县二区近50个乡(镇),重点分布在开封县的西姜寨、范村、朱仙镇、半坡店、万隆、袁坊、仇楼、陈留、兴隆等乡(镇);通许县的邸阁、大岗李、厉庄、玉皇庙、四所楼、朱砂、竖岗、长智、城关等乡(镇);尉氏县的水坡、张市、庄头、永兴、邢庄、十八里、大营、门楼任、小陈、岗李、洧川等乡(镇);兰考县的仪封、葡萄架、堌阳、谷营、张君墓、城关、爪营、南丈等乡(镇);杞县的城郊、柿园、高阳、葛岗、阳堌、平城、沙沃、邢口等乡(镇);金明区的杏花营乡、西郊、水稻乡;鼓楼区的仙人庄、南郊乡等地域保护范围面积26.78万公顷,生产面积为4万公顷,年总产量近180万吨。河南省开封市地处东经113°52′-115°02′,北纬34°12′-35°01′之间,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是黄河冲击平原的尖端,北依黄河,南接黄淮平原,东连华东诸省,西距省会郑州72公里,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部位,市区面积362平方公里,南北宽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开封市处于黄河自孟津县宁咀峡口向东所形成的巨大冲击扇的西南部,是黄河、淮河合力营造形成的冲击平原的一部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坡降1/1000-1/2000,地势平坦,组成平原的沉积物主

要是冲积物并夹有风成堆积物及黄河频繁决口、改道形成了许多冲积、风积沙地、沙丘沙岗、丘间低地及沙间洼地、滩地等。全市土壤分为潮土、盐土、风砂土和新积土四大类、3个亚类、6个土属、42个土种。土壤分布总的概况是西砂、北碱、中南壤(壤质潮土)、局部洼地也有粘(粘质潮土)。全市地势平坦,生态环境良好,土地资源丰富,地力肥沃,平均土壤pH值7.5-8.5之间,有机质1%,全氮0.09mg/kg,速效磷10mg/kg,速效钾80mg/kg。土壤肥沃,土质疏松,非常适宜开封西瓜的生长。

(2)水文情况:全市河流分属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其支流在开封有涡河、惠济河、贾鲁河、红卫河四个水系。水源为地下水,灌溉多井灌,种植业灌溉水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相应标准的要求,水质质量合格,适宜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3)气候情况:开封市地处北暖温带地带,冬季受极地大陆冷气团控制,夏季受太平洋孟加拉湾暖气流影响,四季转换分明,“春干大风多,夏热雨充沛,秋爽日丽和,冬冷雨雪少”,是较典型的季风性大陆性气候。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3.24℃,元月份平均气温-0.5℃,7月份平均气温27.1℃,年平均气温14.24℃,极端最高气温42.9℃,最低气温-16℃;湿度:绝对湿度1.98mm,相对湿度79%;日照:年均日照时数2267.6小时,年日照率为51%,年均无霜期213-215天;降水:年均降水量670毫米,最大降水量260毫米,元月份降水量7.5毫米,七月份降水量156.5毫米;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1925.3毫米,元月份平均蒸发量62.1毫米,六月份平均蒸发量331.5毫米。最大冻土层深度29cm,最大积雪厚度35mm,最大积雪压力20㎏/㎡,沙暴日数(平均)9.3d,雷暴日数(平均)23d;风向NGN频率12.75%,N频率12.04%,SSW.S频率9.97%,C频率100.85%,平均风速4.5cm/s,风压35㎏/㎡;积温:平均在0℃以上的积温5162.5℃,年均305天;5℃以上的积温4972.6℃,年均255天;10℃以上的积温4611.2℃,年均215天;15℃以上的积温3942.5℃,年均167天。以上积温完全可以满足当地农作物一年两熟,更能满足喜温作物开封西瓜生长期内的温度需要。

(4)人文历史情况:开封是全国西瓜三大主产区之一,西瓜种植历史悠

久,始于五代,广种于宋,距今已有1000多年栽培历史,南宋诗人范成大曾在他的《西瓜园》诗中云:“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长卷亦有三处摊卖西瓜的场景,可见当时的京都--开封周围西瓜栽培之广泛。多年来,经过开封人民的精心栽培,选优汰劣,发展至今,开封西瓜已成为享誉省内外的名优产品。生产水平日益提高,面积由1980年的3.8万亩发展到目前的60多万亩,单产由1500公斤提高到近3000公斤,产品品质也显著提高,科研水平、品种资源优势均位于全国领先地位。1991年开封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优质西瓜良种繁育基地”,1992年开封西瓜被授予“河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在历届全国西瓜评比中,开封西瓜多次获奖。优良的品质造就了每年1/3以上的产品远销到湖南、江苏、广东、浙江、安微、上海及香港等全国20多个省、市和地区,其中仅销售到香港的西瓜旺季每年都在600吨以上,占整个香港市场份额的8%。全市拥有一大批国内外的客商,已形成较为稳定的西瓜购销网络。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开封西瓜产地选择在远离市县区各工业园区的地域,该地域不受工业各种污染源的污染,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土质肥沃,降水均匀,光照充足,具有适宜西瓜生长的良好生态条件。拥有良好排灌设施和优良品种,生产技术规范,瓜区农民能按照西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无公害西瓜。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品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质高产抗逆性强为标准加以选择,合理早中晚熟品种布局,早中熟品种以甜宝、汴早露、开杂二号、京欣系列、郑抗系列及部分礼品西瓜为主,晚熟品种以无籽系列中的翠宝五号、黑蜜系列,台湾新一号,开杂系列等品种为主。

(3)生产过程管理:开封西瓜生产按照西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要求进行,宜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忌重茬。在农业投入品方面,肥料运用以有机肥为主,控制使用化肥,实行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上提倡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化学防治上采用生物农药为主,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配农药,

其栽培关键技术为:A、育苗:采用在小拱棚加地膜,天、地膜保护栽培模式,以超丰F1或农家葫芦作砧木,进行嫁接育苗。当气温稳定在10℃以上,棚内10厘米地温稳定在13℃以上时进行移栽。移栽时浇足底水。B、采用双蔓或三蔓法整枝,只留主蔓和两条子蔓,并用树枝固定,引导瓜蔓定向生长。C、瓜果管理:选留主蔓上第二、第三朵雌花座瓜,进行人工辅助授粉。D、肥水管理:实行平衡施肥,重施底肥,底肥以腐熟的优质圈肥和豆粕为主,亩施3000-4000公斤,并配以复合肥50-60公斤/亩;追肥以速效磷钾肥为主,巧施催苗肥亩施5公斤氮肥,伸蔓期追施硫酸钾复合肥20公斤,浇水一次;膨瓜期追施硫酸钾复合肥30公斤,每次施肥后根据天气情况合理浇水,一般生长期浇水3-5次,收获前5-7天停止浇水。D、综合防治病虫害,提倡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措施,化学防治严禁使用高毒剧毒农药,轮换使用高效低毒的规定农药品种,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制度。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规定:当西瓜出现该品种固有特征时适时采摘。杜绝生瓜上市。一般有籽西瓜于授粉后28-33天、无籽西瓜于授粉后35-40天采摘,采摘前对药肥残留及糖度进行抽样检验。采摘时按瓜个商品外观进行分级包装,需暂存时宜选择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

(5)生产记录要求:如实记录生产投入品,特别是化肥、农药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西瓜果实生育期及收获日期;质量检测情况;销售情况。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开封西瓜分黑皮、青皮(网状)、条纹及黄皮等多种皮色及多个品种,果形有椭圆、圆形、长椭圆形等,果个整齐均匀,果面光亮清晰,具有本品种应有的果形、色泽和条纹,无机械伤,无病虫害和干疤,蜡粉已褪去,果柄上茸毛脱落,脐部凹陷。

(2)内在品质:开封西瓜植株生长健壮,匍匐生长,蔓粗叶大,主蔓长达2米有余,分枝能力很强,主蔓可生出许多侧蔓或子蔓,子蔓再生出孙蔓,节间长10厘米左右,粗8毫米左右,功能叶为掌状深裂,膨瓜期绿叶数达到59-67片;根系由主根、多级侧根、不定根和众多根毛组成,主根入土深达1.5米,横向半径1.5-2米;产品果皮分为黑色皮、青色皮、条及黄色皮等多种,果形有椭圆、圆形、长椭圆形等,果个整齐均匀,果面光亮清晰,瓜瓤呈均匀一致的鲜红色、黄色,果内结构松紧适度,清香爽口,无异味,汁多籽少或无籽,无粗纤维,香甜适度,耐贮运。品种抗逆性强,长势良好,平均单产2860公斤,最高达3500公斤;综上所述,开封西瓜外形优美,瓤色鲜艳,清香爽口,品质极佳。

(3)安全要求:开封西瓜在生产工程中严格执行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13/453-2001无公害蔬菜生产农药使用准则,GB16175.1-1996瓜菜作物种子瓜类,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检测通则,NY51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等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开封西瓜同一品种、果形周正、大小一致的西瓜为合格品。果形小、畸形或有机械损伤、病虫伤的不合格另行处理。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西瓜,必须包装销售。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包装前每个西瓜套袋,然后装入包装袋或包装箱。标志使用人上市西瓜应在产品或包装上统一使用“开封西瓜”和公共标识图案,注明西瓜品名、产地、生产者或销售者等内容。西瓜搬运要轻拿轻放。西瓜不宜较长时间保存,需暂存时宜选择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或入恒温库码垛保存。西瓜运输应当使用专用车,并防止日晒雨淋。

八. 河南省 开封 通许县 通许花生

通许花生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许花生个头大、籽粒饱满、果型长、纹路清晰、粒重好、形状整齐、色泽洁白、口感无渣滓、细腻香甜、味道纯正、无异味。

九. 河南省 开封市 兰考 脂油火烧

传统风味小吃,以死面摔打成宽条,抹上葱花,板油丁、卷起后再烙成饼,入炉烘烤,边烤边抹油,黄焦喧大。民国以来,以王景泰制作的最著名。

十. 河南省 开封市 金明区 河南斗鸡

【品种类型及原产地】

属观赏型鸡种。产于河南省开封、郑州、洛阳等县(市)。

1主要特性特征体型分为4种:粗糙疏松型、细致型、紧凑型、细致紧凑型。头半棱形,冠型以豆冠为主。喙短粗,呈半弓形。羽色以青、红、白三色为主色,三色羽之间相互0形成青、红、紫、皂、白、花等色。河南斗鸡骨骼比一般鸡种发达,最突出的是脑壳骨厚,是普通鸡的二倍厚。胸骨长,腿裆较宽。

2保种方式原产地建立保种场保护,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于2001年引种进行异地保护。

【生产性能】

1成年体重与产肉性能成年鸡体重:公鸡平均3500克,母鸡2000~3000克。180日龄半净膛屠宰率:公鸡为82.9%,母鸡为84.1%;全净膛屠宰率:公鸡为77.9%,母鸡为76.6%。

2繁殖性能平均开产日龄240天,年产蛋数82~121个,蛋重50~60克,蛋壳以褐色、浅褐色为多。当公、母鸡配种比例为1:6时,受精蛋孵化率为85%左右。

【开发利用情况】

河南斗鸡在我国斗鸡品种中数量最多,且体大肉多、肉质鲜美,是河南省的地方良种。利用斗鸡改良肉鸡在国外已有成功的经验,特别是日本已有较多的报道。我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河南省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利用河南斗鸡和艾维茵杂交,结果表明其杂交一代生长速度较快,饲料报酬高,产肉性能良,特别是胸腿肌率高,肉味鲜美,达到了我国优质肉鸡的各项指标要求。今后应进一步开展肉质改良方面的研究,以加强河南斗鸡的开发和利用,探索优质肉鸡育种的新方法。

信息来源: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