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凉山州的特产介绍 凉山的所有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凉山州的特产介绍 凉山的所有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11-25 17:10:51

一. 四川省 凉山州 西昌市 黄金大饼

将发酵面团加白糖、苏打扎成正碱,用手揪成面剂,揿压成饼,下油锅炸制而成。此菜色泽金黄,形状饱满,入口酥松,香甜可口。此菜来源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二.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依安 太东乡的干豆腐

太东乡的干豆腐

干豆腐知识介绍:

豆腐丝也叫云丝,豆腐丝是半脱水制品,属于豆腐的派生食品。

干豆腐营养分析:

1.

豆腐丝中含有丰富蛋白质,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较高;

2.

豆腐丝含有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

3.

含有多种矿物质,补充钙质,防止因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促进骨骼发育,对小儿、老人的骨骼生长极为有利。

干豆腐适合人群:

一般人皆可食用

1.

适宜身体虚弱,营养不良,气血双亏,年老赢瘦之人食用;适宜高血脂症,高胆固醇,肥胖者及血管硬化者食用;适宜糖尿病人食用;适宜妇女产后乳汁不足之人食用;适宜青少年儿童食用;适宜痰火咳嗽哮喘(包括急性支气管炎咳喘)之人食用;适宜癌症患者食用;

2.

老人、缺铁性贫血患者尤其要少食。

干豆腐食疗作用:

适宜体虚,营养不良,气血双亏,年老赢瘦之人、适宜糖尿病人、高血脂症、高胆固醇、肥胖者、血管硬化者、妇女产后乳汁不足、痰火咳嗽哮喘、癌症患者食用。

三.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的“麻布衣”

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麻布衣”。

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的头戴瓜皮小帽或以青布包头,或不戴帽而喜蓄一咎发辫缠于脑后。头人及个别富庶人家的男子,则爱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以表示自家富有,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上享有的荣誉、尊严和地位。大多数男子脚穿自家编织的草鞋或用麻线编织的麻草鞋。特别不可缺少的是,成年男子都要左腰配腰地右腰挂一个用熊等兽皮制成的箭包,用来盛箭,身背导弓,犹如一名武士,给人有一种粗护、洒脱、刚毅、威武的感觉。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又与男子截然不同,它给人的感觉又是美观、大方。妇女习惯在前额打一种人字形状的叠式包头,头缠丈二长的黑布绕子。而年轻妇女的头饰打扮要分三层底为黄色或蓝色,二层用花毛巾,三层为青包布。傈僳族妇女不论老少,都喜爱戴银耳环,手戴镯子,年轻妇女则显示自己年青漂亮,再配戴一些贝壳、银币等装饰品,有的还成串挂于胸前,妇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制作的百格裙,裙长及地,走起路来人如在云中,蹲下裙散开,又如人在花中。妇女多数腰系自制的白麻布腰带,带上绣有花、叶图案。脚穿布鞋或胶鞋。这种装束使傈僳妇女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购娜多姿,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使人见之不忘。

1949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傈僳族人民的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朴风雅的服饰添进了现代风采,让傈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就象那开放的马樱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四. 四川省 凉山州 喜德县 喜德阉鸡

喜德阉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彝族人民养鸡的历史悠久,在《凉山州喜德县彝族民间文学作品选》中有一段关于养鸡的生动而古老的记述:“母鸡下蛋30个,孵蛋20个,孵鸡21天,孵出小鸡共10个,雌雄各5个。公鸡红彤彤,母鸡圆溜溜,婚事要用鸡,祭祀要用鸡。雄鸡为抗敌之用,母鸡为还魂之用,阉鸡为待客之用”。 据《喜德县畜牧志1949-1985》记载:喜德土鸡的适应性和抗病力较强,个大体重较丰满,腿粗胫长眼有神,耐粗饲和寒冷。其羽色有红、黄、黑、白多种,尾羽和翅羽较发达,活泼好动,善于觅食,肉蛋兼用,偏于肉用,肉质鲜美。其中有一种乌骨鸡(彝语称四鸡瓦),紫冠,皮、骨、肉、眼、喙均为乌黑色,群众常作为药用,易销售。据《喜德县畜牧志1986-2006》记载:喜德阉鸡中心产区为喜德米市、洛哈等相邻乡镇,分布于巴久、洛莫、贺波洛、博洛拉达、两河口、东河、西河等县境内24个乡镇的中、高山村社。 生活在山区的彝族人民,各自依据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用途,生产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因而存在母鸡、公鸡、阉鸡等活鸡产品。在消费市场上人们习惯性地将60-70日龄,体重在0.75-1.25公斤,已有踩踏母鸡行为的喜德本地公鸡,经外科手术摘除-去势后,经育肥供屠宰和食用的鸡称为喜德阉鸡。故将此产品定名为喜德阉鸡。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黑色”食品成为人们的时尚消费,喜德阉鸡产业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依靠独特的资源优势、旺盛的市场需求,努力打造喜德阉鸡精品——喜德乌骨阉鸡。 1997年以来在喜德县境内开展了喜德本地乌骨鸡区域布局的调查、划定保种区域、实施保种选育和良种繁育推广等工作;2004年以来,大力推广喜德阉鸡生产技术,培育养殖大户、实施“一村一品”和养殖小区建设;进行了喜德阉鸡(乌骨阉鸡)生长、产肉、繁殖性能及产品成分测定。并制定了《喜德山地乌骨阉鸡生产技术规程》和《喜德山地乌骨鸡(活鸡)》品种(类群)和产品标准;用彝汉双语注册的“山地牌”畜禽商标已经公示;取得了省级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建立了喜德土鸡良繁场和二级选育户;开展了大规模技术培训,加强了产业宣传力度。喜德县委、县政府提出“一薯一鸡一花椒”的农业发展战略,着力打造阉鸡特色品牌,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典型带动、项目启动、科技牵动,阉鸡产业发展到全县24个乡镇166个村559个组,覆盖面达90%以上,涌现出一大批规模养殖户,成为县域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

以米(市)西(昌)公路为依托的两河口、且拖、沙马拉达、博洛拉达、米市、依洛、洛哈、热柯依达、额尼、东河等乡(镇)作为喜德阉鸡重点养殖示范区,带动喜德阉鸡规模化生产。2012年新建2个喜德阉鸡标准化养殖小区,每年新增标准化养殖户360户、改扩建鸡舍10800平方米,购置脱温阉鸡苗1.8万只,带动全县出栏喜德阉鸡45万只以上,产值达5400万元以上。到2015年,累计新建10个喜德阉鸡标准化养殖小区,带动全县出栏喜德阉鸡50万只以上,产值达6000万元以上。

喜德阉鸡

地域范围

喜德阉鸡产区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境内24个乡镇的中、高山村社,其中米市、洛哈等相邻乡镇为中心产区,保护面积2206平方公里,总人口17.9万人,位于东径102°12′—102°43′,北纬27°53′—28°31′之间。保护区北与越西接壤,西与冕宁县接壤,西南与西昌市接壤,东与昭觉县接壤。喜德阉鸡主产区年存栏22万只,年出栏50余万只。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貌特征:喜德阉鸡鸡冠、肉垂、脸和耳叶的色泽鲜红,喙、脚趾均为黑色;阉鸡的头部清秀、眼大而明、鸡冠、耳叶、肉垂细小,不鸣叫,性情温顺,胆怯。颈羽为红黄色,较细长,色泽光亮;腹部及两侧的羽色为红黑色,背羽以红褐色居多。主尾羽较长,并向后下方自然弯曲,羽色为紫蓝色。颈较粗长,腰背宽平,体格高大,胫骨粗长,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肉用体型较明显。 2、肉质特点: 喜德阉鸡肉质细嫩、香味浓郁、口感良好、营养价值较高、胆固醇含量低的特点。经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都)检测,鸡肉胆固醇含量73.2mg/100g,较一般鸡肉低11%,脂肪含量4.12%,较一般鸡肉低52%,蛋白质总量22.2%,较一般肉鸡高15%,氨基酸总量16.6%,其中谷氨酸含量2.46%。 3、生产性能: 喜德阉鸡180-210日龄的活重不低于3.2-3.5公斤。成年阉鸡的屠宰率不低于77.8%。无繁殖性能。 4、产品质量标准:按四川省凉山州农业地方标准—《喜德山地乌骨阉鸡生产技术规程》(DB5134/T184—2009)执行(凉山州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11.6发布)。

五. 四川省 凉山州 盐源 盐源苹果

盐源苹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盐源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盐源苹果种植面积15万亩,总产量6500万公斤,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商品基地。

盐源苹果主要有金冠、富士、元帅、津轻四大系列224个品种。金冠苹果,7月开始成熟,其果形高桩、风味甜酸、清香爽口、肉质细脆、果汁多,多次荣获全国农产品鉴定金奖。富士苹果,10月中旬成熟,果实大、肉质细脆、味甜酸、香气浓郁、品质极佳、耐贮藏性强。元帅苹果,如新红星、阿斯、超红、首红等品种,都是果皮色泽艳丽、红得诱人、有腊质,果肉呈淡黄色,肉质松脆、汁多,甜酸适度、品质上乘;津轻系苹果也以清香松脆汁多为其主要特征。

盐源苹果早、中、晚熟品种都有。早到6月上旬上市,比北方苹果提前40天;晚到10月底成熟。盐源不光有鲜果吃,就是在11月至次年6月甚至全年的时间,除贮藏的鲜果外,浓香的苹果汁和回味无穷的苹果圈都是人们品尝的佳品。苹果汁和苹果圈,既保留了鲜果的果味和芳香,还有无穷的回味。

盐源苹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盐源县盐井镇、卫城镇、双河乡、干海乡、下海乡、梅雨镇、白乌镇、大河乡、棉桠乡等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六.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亚热带的党参

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党参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中国约有39种,药用有21种、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但气滞、肝火盛者禁用;邪盛而正不虚者不宜用。

七. 四川省 凉山州 布拖县 布拖乌洋芋

布拖乌洋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布拖乌洋芋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的。布拖乌洋芋具有其它地方产的洋芋无法比拟的品质,它皮薄、质嫩、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口感好、耐贮存。

提起布拖,人们自然会想到布拖的洋芋乌洋芋,因为布拖洋芋乌洋芋同会理石榴、金阳青椒、盐源苹果等一样享誉省内外,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凡是到过布拖的人都能在餐桌上品尝到布拖洋芋,特别是布拖乌洋芋,它是洋芋中的极品——布拖乌洋芋却是一般人很难吃到的,就连大多数布拖人也未必吃过正宗的布拖乌洋芋。

布拖乌洋芋彝族名字叫“牙优阿念念”,主要有“牙优念波”、“阿念牙优”两种。生长在海拔26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属绿色特色无公害农产品。布拖乌洋芋具有其它地方产的洋芋无法比拟的品质,它皮薄、质嫩、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口感好、耐贮存。薯型小巧玲珑,一般直径在7-8厘米左右,切开后离表皮4-5毫米处有一圈紫色的圆环,中心的薯肉为白色,如果没有紫色的圆环便是假的。在其原产地,每公斤2.4元左右,而经过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的布拖乌洋芋,礼品包装5公斤一箱的零售价为30元。普通包装10公斤一箱的零售价为40元。

乌洋芋对气候、土壤、肥料等有着特殊的要求。一般最适应在海拔2600——2800米之间,土质肥沃、排水性良好、昼夜温差大,常年雾罩时间较长的特殊地域内种植。并且在种植中不能用化肥、磷肥、农药等,只能用无公害的农家肥。如果离开了这些基本的种植条件,种出来的乌洋芋始终都不好吃。由于乌洋芋的生长条件要求独特,故该县真正适应种植乌洋芋的区域仅限于火烈、拉果、瓦都、米撒、九都等9个乡的部分村组。

八. 四川省 凉山州 西昌市 西昌小香葱

西昌小香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西昌冬暖夏凉,四季如春,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为西昌小香葱的丰产、优质、早上市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西昌小香葱(琅环小香葱)作为西昌市的传统产业,其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区主要分布在西昌市琅环乡、礼州镇一带,其中,尤以琅环乡最适于种植。同国内其他产区的小葱相比,西昌小香葱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和优势:一是物候其早、生长快;二是产量高,亩产达1.1万斤;三是种植期长,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四是绿色无污染,品质极佳,在川渝两地具有较高知名度,并占据了稳定的市场份额。

2008年8月,西昌小香葱(琅环小香葱)获得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2008年9月获得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2009年10月及2010年12月,西昌小香葱(琅环小香葱)在“2009年中国西部国际农产品交易会”、“2010年中国西部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两次荣获“深受群众喜爱展品奖”。

目前,西昌小香葱(琅环小香葱)的种植面积达到0.45万亩,总产量2.2万吨,总产值0.44亿元。同时带动了运输、包装、服务等产业的发展,每年给相关产业带来的收入达560万元。

西昌小香葱(琅环小香葱)产地范围为四川省西昌市琅环乡、安宁镇、礼州镇、月华乡、兴胜乡、樟木箐乡、西乡乡、小庙乡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九. 天津市 东丽区 赛珍珠的小站稻

小站稻,以原产天津津南小站地区的优质粳米而名扬海内外。其米粒大而饱满,半透明没有粉白色的腹白。蒸干饭,无论软硬,不粘不连,犹如满碗珍珠,油江发亮。煮稀饭,无论稀稠,都是汤汁浓郁,散发着清香。吃在嘴里,细腻滑润,有咬劲。小站稻,不仅好看好吃,而且营养成分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赖氨酸、淀粉、脂肪等,容易使人吸收、消化,属于营养型的天然食品
( 天津)

十. 四川省 凉山州 西昌市 霍香鲫鱼

此菜选用鲜嫩的霍香叶汁与邛海优质鲫鱼烹制而成。成菜具有色泽红亮,入口细嫩、鲜香,并具有特殊的霍香香味,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具有理气镇痛,调中下气的功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