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从化特产都有哪些 广州从化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从化特产都有哪些 广州从化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11-18 01:36:10

一. 广东省 广州 从化 青梅

从化梅的品种有腊梅、大肉梅、鹰嘴梅、蜡象梅、钩头大肉梅、台湾大肉梅、大青叶梅(大核青梅)、石梅、滑柳梅、胭脂红(红面珠敦梅)、大木梅和青梅等12个,其中以大青叶梅栽培最多,品质较优。梅的经济价值高,种后3--5年结果,12年--20年为盛产期,单株产量10--15公斤,平均亩产130公斤左右,果实于清明后成熟,是一年中最成早熟的一种水果。梅可加工制成梅酱、话梅、乌梅、陈皮梅、甘草梅、密饯梅等10个品种。( 从化)

二. 广东省 广州 从化 西洋青

西洋青

西洋青是从化清香农庄的之一。它是将新鲜西洋菜经过特殊脱水处理后制成的干制食品,存放在特制包装里。煮时,将西洋青渗水后,在猛火上炒熟就行了。它具有与新鲜西洋菜一般的口感,是一种很有特色的绿色食品。

三. 广东省 广州 从化 香叶乌鬃鹅

香叶乌鬃鹅

古时候,从化有个员外,员外有个女儿,聪明秀丽,有钱有面的人纷纷托媒,女儿却偏偏要嫁给一个农村小伙子亚牛。员外无奈,便说:“老夫最爱吃鹅,谁的鹅最好吃,我就把女儿许配给谁!”

员外一言既出,富贵人家纷纷找肥鹅,请名师,反复烹制。亚牛家穷志不穷,也要“竞争上岗”,就卖柴买鹅花(鹅苗)。他母亲天天赶着小鹅到野外吃草(吃草长大的鹅叫草鹅)。吃鹅选婿的日子到了,富贵人家请名师、用珍贵药材配料制作,吹吹打打,披红挂绿,把一只只大肥鹅送到员外府上。亚牛却买不起上等香料,情急生智,到村边摘下一把鸡心黄皮叶,又上山去摘下一把山桂叶,舂烂加些蒜茸、自家的糯米酒等,混合做配料,用大瓦煲文火焗好,用个旧竹篮挑往员外家,富人见了,纷纷发笑。谁知一揭煲盖,香气袭人,味冠群鹅,员外大喜,不得不将女儿嫁给亚牛。

从化人爱吃鹅,客家人尤其爱吃。从化的鹅,鳌头镇最出名,从城黄皮也是黄皮之最。

黄皮桂叶农家鹅,何处肥鹅能比我?

四. 广东省 广州 从化 荔枝素

荔枝素有“岭南佳果”之称,而糯米糍核细、肉爽厚是荔枝中的上乘佳品,由于糯米糍价格昂贵,制作复杂,所以只能少量加工,正因为如此才显得其名贵,实是不可多得的送礼佳品!标准代号:Q/(CHJ) LY 4-2000( 从化)

五. 广东省 广州 从化 从化蜂蜜

从化蜂蜜:品种较多,以荔枝蜜与鸭脚木蜜(即冬蜜)为最著名。荔枝蜜质纯浓稠,香醇甜醉,沁人心肺,营养独特,令人百饮不厌,有蜜糖之王的美称。冬蜜则醇甜稍淡,具清热解毒之功效,婴儿多饮,对解除扁桃腺炎及疮疹有独到效果。

六. 广东省 广州 从化 从化青梅


从化地区青梅的收获季节已经来到。据了解,今年从化青梅的产量将达到150多万公斤。然而,除了广州果子食品厂承诺包销东升村大约12.5万公斤的青梅外,目前其他青梅尚无出路。

据了解,从化地区的青梅品种主要是从广州罗岗引进的,产品品种较好,皮滑果脆,同时,该地区的水土也较适合青梅的生长。去年这里青梅的产量就达200多万公斤,大多以1元/公斤销往新兴、潮州、汕头等地的食品加工厂。据记者了解,目前仅从化流溪河林场估计产量就有15万公斤。

据专家分析,青梅丰收却难觅出路的原因在于今年青梅的质量较往年稍低,而往年到从化收购青梅的一些食品加工厂大多是家庭作坊式的。如今国家加强了管理,很多类似的小加工厂都倒闭了,原有收购商流失,而新的收购商还没有认可从化这个青梅产地。

七. 广东省 广州 从化 无公害蔬菜

    年初,在广州市蔬菜办的大力支持下,神岗镇建成为广州市优质蔬菜现代化生产科研示范基地。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基地面积达2300亩,日产蔬菜26吨,年产量达9600吨,年产值7500多万元,该场注重菜田水利建设,按照“相对集中、连片整治、提高标准匹配投入”的方针,投入1000多万元,开展以“整治排灌渠道,完善田间工作小道”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菜田水利建设,实现灌渠砖石化、菜田工作小道水泥化。    全年投入120万元,引进荷兰、以色列的自动喷灌设备,对菜田实行自动化、机械化喷药灌水。为使蔬菜生产在高起点、高水平、高档次上运行,菜场狠抓技术开发,并与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广州从化两级蔬菜办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体系,进行新产品开发和保鲜技术研究,建立了一个容量超过100吨的冷库和4500平方米的科研大楼,成立了科研试验室和育苗中心,研究、试种、推广新品种,使基地真正发挥生产科研的龙头带动作用。    菜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2人,专家、教授8人,设专门的培训课室,对基地的工人和周边农户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技术培训,教授蔬菜种植方面知识。目前,该菜场的蔬菜产品已获“从玉蔬菜”注册商标和国家绿色食品标志,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在从玉菜场的带动下,全市已形成连片种植蔬菜面积50亩以上的菜场25个,联系农户3000多户,在市蔬菜生产中起着龙头企业作用,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该场正加快向现代化菜场发展的步伐,投入800多万元完成从流溪河山庄至菜场全长5800米的主干道路工程,建设一个履盖面积100亩的网架塑料通风温室育苗大棚,500平方米旅游餐厅和200平方米的肥料加工车间以及100灭亡的电脑控制室,努力把菜场建成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全功能现代化蔬菜生产基地,使其成为市内第一个旅游农业观光景点。    1999年全年生产蔬菜种植面积26.19万亩,其中早造7.5万亩,晚造18.69万亩(包括冬种蔬菜10.06万亩);总产量达63.81万吨,比上年增长12.71%,总产值4.9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0口菜1.63万吨,产值1100万美元。( 从化)

八. 广东省 广州 从化 泥焗走地鸡

泥焗走地鸡

从化的泥焗走地鸡起源于“乞丐鸡”(粤语“乞衣鸡”)的故事。

话说从前有个乞丐,在路上见到一只狐狸咬着一只鸡,乞丐一棍打跑了狐狸,捡起只大鸡,鸡颈被狐狸咬伤了。乞丐抱着鸡往前走,看见一条小山村,于是入村见人就问:“鸡是谁的?”,见无人认领,乞丐于是在路边煮鸡吃。时值冬天,割了稻子,稻田晒得干裂,表面一层泥好像一片片瓦。乞丐把一片片泥瓦砌成一个炉子,炉里堆起柴火,把炉子烧得通红。乞丐把鸡连毛糊上烂泥巴,就近摘了芋头叶,把泥鸡包好,放入红炉中,将炉子上部的泥片压碎,全鸡封好。炉子渐渐凉了,乞丐把鸡掏出,芋头叶焦了,烂泥巴干硬了。乞丐把泥一剥,泥粘着鸡毛成片拔下,鸡肉奇香无比,一阵香风吹入小村,村民一见,有人盛饭,有人拿米,跑出来同乞丐换块鸡肉吃。从此,泥焗鸡的做法就传开了。

从化的农家鸡又叫走地鸡,俗称土鸡,自小在果园里觅食长大,鸡味特别浓,特别香滑,且有韧性,饲料鸡、大种鸡无法相比。从化温泉一带含有多种矿物质,就连从化的河沙、泥土都很特别,所以从化的泥焗走地鸡特别好吃。随着时代的发展,泥焗走地鸡的做法也大大改进,既科学,又卫生,味道也越来越好了。昔日“乞丐鸡”,今朝席上“啼”。

唤君携我走,

敬奉母和妻!

九. 广东省 广州 从化 桂峰酿豆腐

自古名山佛占多。桂峰山,海拔1034米,是吕田境内的一座名山,也是从化流溪河的发源地之一。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几个云游四海的高僧,路过吕田,就上桂峰山,受到当地村民盛情款待,奉上当地盛产的黄豆和豆腐。高僧说:“黄豆、豆腐食无数,四处不及桂峰好。”

高僧详细考察,发现桂峰山空气好、水质好、土质好,还是石灰岩地带,加上豆种不同,长出来的黄豆粒小皮青。高僧赞曰:“真乃精品也,善哉,善哉!”高僧继续考察制豆腐的工具和制作方法,发现当地人家是把黄豆放在青色的花岗岩石磨中手磨。高僧又问:“山上不见青岩,此青石磨何来?”当地人说:“有一天电闪雷鸣,1,轰轰巨响,山岩裂开,极深处露出青石,十分光洁,后来用绳索将石工放下去开采,制成石磨,磨出来的豆浆特别鲜滑,制成豆腐特别滑嫩,且不易破碎。”高僧叹曰:“奇哉!奇哉!”

桂峰水流出吕田河,吕田墟周围的村庄也家家学会了磨豆腐,桂峰豆腐便发展成吕田豆腐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