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扬州卖土特产的地方有哪些 扬州特产哪里买又正宗又便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扬州卖土特产的地方有哪些 扬州特产哪里买又正宗又便宜更新时间:2022-11-20 15:02:51

一. 江苏省 扬州 广陵区 扬州玉器

扬州玉器历史悠久,以白玉、碧玉、翡翠、玛瑙、珊瑚、绿松、青金、水晶等为原料,分人物、花卉、鸟兽、炉瓶四大类。

二. 江苏省 扬州 江都 花木

江都,种植花木,历史悠久,相传始于唐代,盛于清代,素有:“花木之乡”之称。扬州八怪郑板桥有“十里栽花算种田”的诗句,江都市现有花卉生产面积2万余亩。产品包括苗木、盆景和盆栽花卉。主导产品有桃花、梅花、琼花、樱花、桂花、紫薇、蜡梅、五宝杜鹃、芍药、月季、龙柏、蜀桧、雪松、广玉兰、银杏、水杉及各种花卉,拥有国内外花卉品种近2000个,年生产盆花、盆景500万盆,各种观赏树木、绿化苗木8000万株。江都花木规格齐全,质量优良,深受国内外客户的喜爱。江都丁伙、曹王、双沟等镇的花木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江都)

三. 江苏省 扬州市 广陵区 扬州玉雕

文化历史名城扬州是我国玉器重要产地之一。琢玉工艺,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玉器先辈艺师呕心沥血,勤奋实践,继承发展中国玉器优良传统,创制了数量众多,形式各异,工精艺巧的玉器珍宝。古籍《书经?禹贡》中便有“扬州贡瑶琨”的记述。1977年在扬州蜀冈尾闾,发现新石器时代后期氏族公共墓葬60多处,有石斧、石锛、玉璧、玉琮等器物,说明早在4000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生产生活,有了玉石琢磨的活动。解放后在扬州境内发现和清理的百余座汉墓中,出土玉器数以百计,达数十个品种。

唐代扬州琢玉,在手工业兴盛中有新的发展,贵族豪门用玉件装饰楼阁,所谓“雕栏玉户”。唐僖宗时,盐铁史高骈在扬州建有“御楼”,用金玉制作蟠龙蹙凤数十万件,装饰其中。高骈还将多年搜刮的扬州玉器珠宝数万件献给朝廷。唐代民间以玉器为佩、饰品亦渐开风气。

宋代扬州玉器已向陈设品发展,花鸟、炉瓶等品种日益丰富,造型、琢磨艺术水平大为提高。清乾隆时,扬州琢玉进入全盛时期,清宫中重达千斤、万斤的近10件大玉山,多半为扬州琢制,其中重逾万斤被称为“玉器之王”的《大禹治水图》玉山,成为稀世之宝而名闻遐迩。

今天的扬州玉器,全面继承和发展了传统优良技艺。艺师们设计制作了大批造型优美、琢工精致的玉器,艺术水平仍居前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会,博览会受到高度评价和赞许。外国朋友们用“人间奇迹”的创造、“东方艺术之最”、“巧夺天工”等美好的语言来形容他们的感受,见证了扬州玉器为增进我国同各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在近几年来的全国、全省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扬州玉器在同行业中一直处于前列地位。如今这簇古老而绚丽的工艺美术之花,正在继承传统,发展创新的道路上继续成长。

扬州玉器分炉瓶、人物、花鸟、走兽、仿古、山子雕6个类别,品种齐全,花色繁多。70年代初琢制的《白玉宝塔炉》,在全国玉器评比中一鸣惊人,1981年在东京、名古屋专柜展出,受到日本各界人士高度赞赏。1986年琢成的《白玉五行塔》,主塔七级八面,高105厘米、宽32厘米,以8根玉链、440圈链条从四方连接四塔,构成群体,是古往今来玉塔中的一件罕见之佳作;同年琢制完成的《聚珍图》碧玉山,通高120厘米、宽90厘米,重达1000多公斤,以著名石刻为题材,集乐山大佛、大足石佛、龙门大佛和云冈石佛于一体,构成深邃幽秘的福地仙境。展出时,引起轰动,首都新闻界纷纷发布消息,并给予高度评价,香港报纸称这件碧玉山“是继中国清代乾隆年间制成的大型玉器《大禹治水图》之后二百年来仅见的玉器珍品,它充分反映了中国玉石雕刻技艺的新水平”。1989年运用薄胎工艺琢成的青玉《百寿如意》,1990年运用“山子雕”工艺琢成的白玉山《大千佛国图》,均荣获国家金杯。上述5件玉器,经国家评定为珍品,现收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内。

四.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乔家白酒

宝应早在唐宋时期,酿酒业就十分兴旺,民间酒坊、酒肆星罗棋布。明末清初,“乔家白酒”脱颖而出,冠领里下河酿酒业数十年,成为皇室贡品。1934年,以其传统工艺,选用陈瓜为辅料的“陈瓜酒”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蜚声中外。二十世纪中叶,宝应人又沿袭光大“乔家白”之工艺,生产出第三代产品“五琼浆”、“龄酒”,连续十多年荣获江苏省名酒称号,是省著名商标。

“乔家白酒”为浓香型大曲酒,经固态发酵酿制,其酿制技艺源自千年酒乡,经历代酿酒师传承、改进,日臻成熟、完美。它选料考究,工艺要求精细,操作要求严格,关健控制点更要把握精准。现代宝应人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汲取浓香型大曲酒之精华,选用5种优质粮食为原料,精心酿造。生产出来的白酒浓香突出,酒度适中,色清透明,窖香浓郁,醇厚丰满,味纯尾正,口感别具一格,被评酒专家誉为“上乘佳品,精品中之珍品”。其工艺填补了江苏白酒在全国五大香型、十大类别上存在的空白,成为江苏名酒、江苏省著名商标。采用传统工艺,选用上乘中药材为原辅料酿制的龄酒,开创了中国保健酒生产的新路,荣获中国优质保健食品称号。

中国酒业泰斗、白酒权威秦含章老先生有诗赞曰:乔家传名梨花香,古园酿得五琼浆,秋风送到维扬曲,爱把书巢作醉乡。

五. 江苏省 扬州市 扬州鹅

培育、产地与分布:由扬州大学、扬州市农林局以太湖鹅为母本选育而成,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5月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

品种特性;遗传性能稳定,繁殖率高,早期生长快,肉质优,耐粗饲,适应性强,仔鹅饲料转化率高,肉质细嫩。据国家家禽生产性能测定站报告,在舍饲条件下,肉用仔鹅 70日龄平均体熏3.52千克;放牧加补饲条件下平均体重 4.05千克,料肉比为2.69 :1公鹅屠宰率89.4%,母鹅屠宰率85.9%;种鹅65周龄人舍母鹅产蛋数为71个,平均蛋重玲139.5克,种蛋受精率92%,出雏率88.5%。鹅270~300日龄开产。公母配种比例1:2~4。种蛋受精率平均为83.1%,受精蛋孵化率为81.9%。有就巢性,每年在春季产蛋结束后就巢一次。

六. 江苏省 扬州市 江都 扬州饼

“徽川饼”经不断的改良,馅心品种已增多,有枣泥馅、五仁馅、干菜馅、火腿馅、香肠馅、肉松馅等,更名为扬州饼,为群众喜食的扬州风味小吃之一。

100℃温水250克徐徐倒入,同时将面粉与水拌和,揉成面团,再反复搋揉至面团软润发光时,揿成长方形面块,将酥面均匀地铺在面块上,包卷后用擀面杖轻轻压几下,再搓成圆长条,分摘成大小相等的面剂30只。肉松馅:将猪板油(500克)制成咸板油丁(方法见火腿馅)。将咸板油丁、肉松(250克)放入钵内,加入葱末(100克)拌匀。

七. 江苏省 扬州 广陵区 扬州盐水鹅

盐水鹅,是扬州的名菜,有着悠久的历史。盐水鹅的原料多为品种优质的白鹅,经过拔毛和层层卤制,便可食用。盐水鹅是宴席上不可或缺的必点菜,一碟雪白整洁的盘子,独具匠心地摆上一块块盐水鹅,色泽黄澄明亮,烂而不散,肥而不腻,鹅肉质感松嫩,吃起来很有嚼劲,舌尖起舞,唇齿留香,用一句扬州方言来形容,就是“呱呱叫”。盐水鹅不但肉质鲜嫩,口感鲜美,而且具有许多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鹅肉中蛋白质含量很高,其中维生素亦可保持身体健康。正因如此,鹅肉也成了绿色健康食品中的冠军。

扬州盐水鹅的历史:

到扬州品尝美食,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扬州“三头宴”、“富春包子”之类的名菜名宴,其实要论食鹅的文化,扬州也当之无愧。扬州大量养鹅、吃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前。唐代诗人姚合在《扬州春词》中描述当时的扬州是“有地惟栽竹,无家不养鹅”;早在明代,鹅肉是最为家常的一道菜,在一些笔记小说中可以察见端倪。《红楼梦》中的胭脂鹅更是一道人们喜爱的扬州菜。

扬州是名副其实的鹅消费城市。全国最优良的鹅品种为“扬州鹅”。据统计,扬州人一年消费盐水鹅2000万只,扬州风鹅产业用鹅在6000万只,所以北方各地饲养的鹅都到扬州来销售。再说在扬州正式的酒席上,缺不了扬州盐水鹅。扬州盐水鹅的名气大得很,几乎与瘦西湖齐名,到扬州没逛过瘦西湖,没吃过扬州盐水鹅,那你不能算是到过扬州。

扬州盐水鹅,扬州人俗称其为“老鹅”,是在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淮扬菜里不可或缺的一道名菜,有着悠久的历史。充分体现了“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的中国烹饪的本质特征。到清代,地方官员用盐水鹅招待下江南到扬州的康熙和乾隆皇帝受到赞誉,因此而名扬天下,作为地方特色菜闻名遐迩。

在扬州,卖老鹅的摊点,大街小巷,遍地开花。上午十点,下午五点准时出摊。扬州人吃老鹅,跟家常便饭一样。只要高兴,只要想吃,家里来客,走上街头,随处可见老鹅摊,鹅前胛、鹅后腿、鹅头颈、鹅爪翅、鹅血肠、鹅肫肝等,货随主便,任意挑选,称好、剁好、装好、浇卤等,一手交钱,一手拎袋老鹅,与三五知己,推杯换盏,佐酒或是搭饭,既方便又惬意。

八. 江苏省 扬州 邗江区 杨寿豆腐圆

杨寿豆腐圆是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杨寿镇的特色美食。豆腐圆是扬州话的俗称,是一种内似于红烧狮子头的菜肴。

历史上,杨寿镇上几乎家家做豆腐,生产盐卤豆腐、石膏豆腐、豆腐圆子、豆腐皮卷、臭大元、百页、皮棍等豆腐制品,即使现在,杨寿镇的豆腐制品也在扬州鼎鼎有名。在杨寿的豆腐制品中,以豆腐圆子最具有特色。

“豆腐圆子”亦称素肉圆。据邗江县志记载,自清代开始,豆腐圆子就在杨寿出现,历史上杨寿人每逢佳节尤其是春节,民间各家各户都有制作豆腐圆的习俗,以示清清白白、团团圆圆。

杨寿豆腐圆子用料十分讲究,主要原料豆腐要选用新鲜的上等黑豆,磨成豆浆后要用盐卤点制,豆腐制成后不要放水中,就在模板上将黄水滴净,然后放入容器中,加入事先切好的肉丁、香菇、竹笋、虾米、鲜贝、大葱、生姜丁及各种佐料进行搅拌,为保其鲜嫩可口、黏合不散,需加入适量的鸡蛋清,拌匀后,做成一个个如肉丸大小的豆腐圆放入水锅或菜锅中,用文火煮熟烧透,即可食用。后来,为了便于烧制和携带,便做成像今天这样的扁圆形豆腐圆,用平铁锅加油烙制而成。

豆腐圆子的吃法多样,可红烧,可清蒸,可下火锅,可清炖;口感韧、嫩,豆香浓郁,营养丰富,深受群众的喜欢。这种制作技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从前在杨寿镇以家族传承为主,现在也在师徒间传承,目前有数十家制作。

九.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 蛋饺蛋烧

蛋饺蛋烧

蛋饺、蛋烧卖主要原料是鸡蛋和虾仁或肉泥。制作是先把鸡蛋打碎放在一个碗内,加盐,用筷子搅拌。再把小手勺放火上烧热,擦油,把蛋液舀进小手勺,四圈摇动一下,再上火少许烧一下,变成蛋皮。然后把虾仁或肉泥放进蛋皮,做成蛋饺形。可用菜心或其他植物原料烧烩一下,放盆勾芡即成。蛋饺和菜心,黄绿勾芡即成。蛋饺和菜心,黄绿两色分清。

十.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慈菇

慈菇

慈菇在宝应县很早即有种植,慈菇豆腐汤白如奶质,鲜美可口,唐代时就列为朝廷御用贡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慈菇生产发展迅速,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5万亩,总产6万吨,主栽品种紫圆(侉老乌)品质

好、个头适中、肉质紧实、食用时无苦味,深受客户欢迎。每年慈菇上市期外地客商纷纷上

门收购。

慈菇加工主要是保鲜出口,年出口量500多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