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新疆特产和田 新疆和田地区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新疆特产和田 新疆和田地区有什么特产更新时间:2022-11-10 15:50:34

一. 新疆 和田 和田县 和田大枣

和田大枣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田地处新疆南部,干旱少雨,光照时间长达15个小时,昼夜温差大,当地红枣以其个大、皮薄、核小、肉厚、颜色好、干而不皱。维生素C含量丰富,高于苹果含量的七八十倍,鲜枣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比各种蔬菜和其他水果都高,糖分含量很高,和田的大红枣,全国的极品大枣,肉非常厚,核很小,口感是哈密红枣不可比的!可以煲汤,熬粥,泡茶或直接吃!很好的食补品。另外和田红枣含有药用价值的月桂酸、豆冠稀酸和油酸、花生酸、亚麻酸等,具有补脾益气、润肺生津、养颜驻容、延年益寿。

和田大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等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18种氨基酸、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含量竟高达葡萄、苹果的70~80倍,维生素P的含量也很高,这两种维生素对防癌和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都有一定作用。据《黄帝内经》《本草纲目》记载:枣具有益气养肾、补血养颜、补肝降压、安神壮阳、治虚劳损之功效。红枣中含量丰富的环磷酸腺苷、儿茶酸具有独特的防癌降压功效,故红枣是极佳的营养滋补品。在中医里,红枣的应用可分为以下几种:健脾益胃:脾胃虚弱、腹泻、倦怠无力的人,每日吃红枣七颗,或与党参、白术共用,能补中益气、健脾胃,达到增加食欲、止泻的功效;红枣和生姜、半夏同用,可治疗饮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胃胀、呕吐等症状。

枣的保健作用

补血;抗衰老;抗过敏;抗癌的作用;护肝;缓和药性;康复身体。

补气养血:红枣为补养佳品,食疗药膳中常加入红枣补养身体、滋润气血。台湾免疫学博士孙安迪大力提倡平时多吃红枣、枸杞,能提升身体的元气,增强免疫力养血安神:女性躁郁症、哭泣不安、心神不宁等,用红枣和甘草、小麦同用,可起到养血安神、舒肝解郁的功效。

减少老年斑:红枣中所含的维生素C是一种活性很强的还原性抗氧化物质,参与体内的生理氧气还原过程,防止黑色素在体内慢性沉淀,可有效减少色素老年斑的产生。

保肝护肝:红枣中所含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是保护肝脏的营养剂。能促进肝脏合成蛋白,增加血清红蛋白与白蛋白含量,调整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有预防输血反应、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等作用。用红枣50克、大米90克,熬成稠粥食之,对肝炎患者养脾护肝大有裨益。用红枣、花生、冰糖各30至50克,先煮花生,再加红枣与冰糖煮汤,每晚临睡前服用,30天为一疗程,对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有一定疗效。提示:糖尿病人最好少食用,因为红枣含糖量太高。

二. 新疆 哈密市 伊州区 新疆啤酒

新疆啤酒是采用大麦、大米和啤酒花酿制的清爽型啤酒,用料精良。酒花均采用新疆产的上等品。大麦是哈密地区生产的专供制造啤酒的优良品种,水是取自深层地下水,水质滑腻,清澈鲜亮,洁净甘冽。新疆啤酒的特点是:水洁、花纯、麦香。所产12度优质啤酒,倒在杯里,泡沫洁白,清亮透明,富有光泽,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碳,饮用时入口安神,可助水消化和滋补身体。1994年,被列为新疆首批名牌产品。( 乌鲁木齐)

三. 新疆 和田 皮山县 和田玉枣

和田玉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田玉枣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田玉枣,顾名思义产自美玉丝绸的故乡——新疆和田。种植基地是世界最著名的“水果优生区带”。和田地区所处的北纬36°59′50″-37°14′23″的纬度位置,是世界水果专家公认的“水果优生区带”,和田玉枣30万亩无公害种植生产基地,位于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正是位于这个纬度所处区域。从内地主产区“远嫁”到新疆和田的娇小枣树苗木,蜕变成婀娜的和田玉枣,这样炼就而成:

土壤:亘古无污染的辽阔沙质土壤,是红枣纯天然的保证

日照:日均长达15小时的充足日照,使枣树光合作用更充分

温差:昼夜近20度的温差,使红枣的营养成分存储更多

无霜期:全年长达220余天的无霜期,使红枣的成熟时间更充裕

灌溉:万年昆仑山冰洁雪水的浇灌,使红枣矿物质含量更丰富

天然的无公害栽培环境

上述这些内地鲜有的自然环境和独特气候,使得果树没有病虫害发生,因此不需要对枣树喷洒任何农药,这给“和田玉枣”的生长创造了一个天然的而无公害栽培环境。

和田玉枣与同类产品相比较

*果形更大,果实颗粒变得异常饱满

*口味更加甜醇

*果肉更加厚实

*果皮轻薄

*果核小

*红枣的营养价值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和田玉枣通常按星级分:三星、四星、五星、六星

地域范围

和田御枣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和田地区洛浦县布亚乡、纳瓦乡、山普拉乡、恰尔巴格乡、杭桂乡、多鲁乡、洛浦镇、拜什托格拉克乡、阿其克乡、良种场共计八乡一镇一场。东起拜什托格拉克乡、山普拉乡英兰干村,南起纳瓦乡、山普拉乡1、2、3、4管理区,西起布亚乡、恰尔巴格乡,北起多鲁乡、杭桂乡、洛浦镇。地理坐标位于:东经79°59′-81°83′,北纬36°30′-39°29′,保护面积2000公顷,年产量1.3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洛浦县“和田御枣”果形大,有圆柱形或倒卵形,皮薄、肉厚、口感甜醇,平均单果重22g,橙红色,品质上等。 (2)内在品质指标:和田御枣营养和保健价值极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素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美称。其可溶性固形物可达27-32%,维生素A含量4-6(ug/100g),维生素B含量40-50(ug/100g),还原VC达20-25(mg/100g),含钙210-230(mg/kg),磷330-360(mg/kg), 镁100-120(mg/kg),铁8-11(mg/kg),铜1-2(mg/kg),锌2-3(mg/kg)。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符合《无公害落叶核果类果品》(NY 5112-2005)标准的安全要求。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在种植区内,土壤类型主要是棕漠土,其理化特征表现为:棕漠土地表有覆砾,剖面中也都含有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砾石,表层植被覆盖度极低,几乎裸露。

种植区位于昆仑山北麓,在地貌上属山前砾质倾斜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倾斜,坡降为2.5‰。

(2)水文情况:枣树有抗旱、耐涝的特点。作为垦区唯一地表水资源的喀拉什河(以下简称喀河)发源于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其补给来源是冰雪融水为主、降雨补给为辅,多年平均径流量71.48亿立方米,平均流量为69.5m3/s。采用以色列先进的滴灌技术灌溉。

(3)气候特点: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种植区内降水稀少、干旱多风,气温变化较大,昼夜温差大、年温差悬殊。

据墨玉县气象站资料:种植区历年平均气温为12.1度,七月平均气温24.4度,一月平均气温-6度,极端最高气温42.7度,极端最低气温-23.7度;无霜期为210.4天,冻土深度77cm,最大积雪厚度28.29mm,降水多集中于5-7月,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多年平均降水量32.6mm;蒸发极为强烈,多年平均蒸发量2575.7mm。多风沙,风季主要在春、秋两季,主风向西北风、西风,风速平均为2m/s,最大可达25m/s,多年平均沙尘暴天气32.9天,浮尘天气每年多在150-260天,平均大风天数11.5天,并集0现在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

(4)人文历史情况:新疆从西汉“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历朝历代在此垦荒种田,红枣被逐步引进种植约有上千年的历史,并逐步形成哈密、和田、喀什、阿克苏等戈壁沙漠地区特有的红枣品种。和田古称“于阗”,历史上曾与疏勒、安西、龟兹并称为安西四郡,是新疆最南端的城市,是“丝绸之路”南道人类活动的重镇。西域的玉石、宝马、瓜果经由这里传到中原,中原的丝绸也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早在商周时期,古于阗就和中原有过物质交流。公元前68年,汉宣帝“遣卫司护鄯以西之诸国”,于阗正式纳入汉朝中央政府的统辖之下。古于阗是西域最早的佛教中心,有丰厚的佛文化遗产;许多著名高僧如晋时法显、唐时玄奘都曾涉足和田。和田气候温暖,丰富,民风淳朴,素以“金玉之邦、粮棉之仓、丝绸之路、瓜果之乡著称于世。《梁书》记载于阗“其地多水潦、沙石、气温宜稻、麦、蒲桃。国人善铜器………果瓜菜与中国等(同)”。《隋书.西域传》载:“土多麻、麦、粟、稻....多园林”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也说于阗“宜谷稼,多种果”。在已发掘的洛浦山普鲁古墓葬中(战国至三国时期)出土了桃、杏、酸梅等果核。在民丰尼雅遗址中,曾发现桃、杏、葡萄、梨、沙枣等水果。佉卢文书还记载精绝(今民丰县境内)国出土石榴。这些记载和出土文物证实,于阗的园艺非常发达。

和田地区现辖和田市、和田县、皮山县、于田县、墨玉县、洛浦县、策

勒县、民丰县和兵团十四师。策勒县古时曾经有过种植红枣的悠久历史,种植的红枣主要以赞大枣、灰枣、酸枣、鸡心枣、金丝枣等品种为主,但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只是作为维吾尔族人一种鲜食果品。解放后,由于和田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光热资源优势以及适宜红枣生长的土壤条件,红枣种植规模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以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林业事业的投入,兵团十四师把发展红枣作为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紧紧把握政策和机遇,大规模发展特色林果业,使红枣种植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0余万亩,今后还将继续扩大种植。和田地区的长日照、强辐射、高积温和温差大等特点,使得所产果品个大、味甜品质优良,在国内外果品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田玉枣还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枣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荣获金奖。

四. 新疆 和田 策勒县 策勒石榴

策勒石榴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石榴自西域传自新疆,策勒是西域石榴的最早种植产地,相传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被列入新疆小学教材广为传授,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石榴种群,策勒也成了一处天然的石榴种质资源库。相传汉武帝时候,张骞出使西域,住在安石国的客栈里,客栈门口一株花红似的小树,张骞非常喜爱,但从没见过,不知道是什么树,园丁告诉他是石榴树,张骞一有空闲就要站在石榴树旁欣赏石榴花,后来石榴树、石榴花叶日渐枯萎,于是张骞就担水浇那棵石榴树,石榴树张骞的灌浇下,叶也返绿了,花也伸展了。张骞回国时,安石国赠金他不要,赠银他不收,单要客栈门口那棵石榴树。他说:“我们中原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石榴树,我想把门口那棵石榴树起回去,移植中原,也好做个纪念。”安石国国王答应了张骞的请求,就派人起出了那棵石榴树,同满朝文武百官给张骞送行。张骞一行人在回来的路上,不幸被匈奴人拦截,当杀出重围时,却把那棵石榴树失落了。人马回到长安,汉武帝率领百官出城迎接。正在此时,忽听后边有一女子在喊:“天朝使臣,叫俺赶得好苦啊!”张骞回头看时,正是在安石国客栈里见到的女子,只见她披头散发,气喘吁吁,白玉般的脸蛋上挂着两行泪水。张骞一陈惊异,忙说道:“你为何不在安石国,要千里迢迢来追我?”那女子垂泪说道:“路途被劫,奴不愿离弃天使,就一路追来,以报昔日浇灌活命之恩。”她说罢“扑“地跪下,立刻不见了。就在她跪下去的地方,出现了一棵石榴树,叶绿欲滴,花红似火。汉武帝和众百官一见无不惊奇,张骞这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就给武帝讲述了在安石国浇灌石榴树的前情。汉武帝一听,非常喜悦,忙命武士刨起出,移植御花园中。从此,中原就有了石榴树。 策勒县位于新疆的最南端,有利于各种林果产品生长,形成了当地林果产品独特上乘的品质,果型正果色艳、籽粒晶莹,个大籽红,口感好品质优,俗称“赛玛瑙” ,每年生产策勒石榴7700吨左右,是策勒特色产品的重要王牌和名片。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策勒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策勒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南与西藏交界,西南与和田接壤,西与洛浦县毗邻,东同于田相连,北与阿克苏市、沙雅县相邻。策勒石榴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策勒镇、策勒乡共29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80°73′—80°88′,北纬36°99′—37°01′,平均海拔3979米。保护总面积1330公顷,年产量77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策勒石榴个大汁多、品质佳,口感爽口,风味甜,鲜食吃榨汁喝均可,商品性能好,俗称“赛玛瑙”。石榴果实呈圆球形, 质感厚重, 果皮亮丽,多数全红,果实心室边缘有5-6条凸起, 最大果重483克,平均单果重237克,纵横径8.17*7.35厘米。籽粒黑红色,可占果实重53.74%,籽粒出汁率80.75%,果汁深玫瑰红色,非常漂亮。 2、内在品质指标:策勒石榴营养丰富,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和医补价值。总糖9-12(g/100g),可溶性固形物14%-16%,还原型VC45-49(mg/100g),蛋白质1.5-2.2(g/100g),脂肪0.002%-0.005%,碳水化合物15%-17%,钙20-25(mg/kg),铁0.5-1.1(mg/kg),钾1900-2200(mg/kg),磷95-110(mg/kg),锌0.8-1.3(mg/kg),镁70-85(mg/kg),铜0.2-1.1(mg/kg),铝0.3-1.1(mg/kg)。 3、质量安全规定:符合(NY5242—2004)《无公害食品 石榴》标准的安全要求。

五. 新疆 伊犁 特克斯县 新疆哈密瓜

哈密瓜又称为厚皮甜瓜。大约在一千六百多年前,新疆就已有大量种植了,现在大约有一百八十多个品种及类型。其中最受人们欢迎的有:红心脆哈密瓜,它肉质红嫩,香脆甜爽;黑眉毛蜜极甘哈密瓜,它肉质软而多汁,甜蜜醇香;网纹香哈密瓜,瓜肉为绿白色,含糖量特高,风味香甜可口。

六. 新疆 阿克苏 库车 新疆杏子

库车栽培杏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现保留下来的优质品种就有20多个,大的宛若鸡蛋,小的形似荔枝,颜色也分红、白、黄等,千姿百态,琳琅满目。其中以阿克西米西白杏品质最佳,果肉厚、纤维少、汁液多、甜味浓,美味独特的库车包仁杏干就是用这种白杏加工的。加工工艺也别具一格,先将果肉做成包皮,然后叠起,中间包一粒杏仁。这种传统的风味干果珍品,因色泽金黄,甘甜如蜜,兴满丝绸之路。

杏是维吾尔族人普遍栽培的果树之一,绿洲中,几乎村村有杏林,家家有杏树,而库车县则可以称之为新疆的杏乡。初夏,随着小黄杏的上市,接踵而来的是小白杏、佳那丽杏、辣椒杏等不下二十多个品种。库车杏不仅肉厚味浓,酸甜适口,连杏核也是甜的。库车杏除卖鲜之外,还可加工成杏干、杏包仁等。

七. 新疆 和田 和田市 桑皮纸

桑皮纸

作为中华文明的四大发明之一,桑皮造纸据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造纸技术比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早100多年,这本身就是和田一件很了不起的文化成果。这本身就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一大贡献。桑皮造纸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以桑树皮为原料,整个工艺均由手工操作,可用于划画、写字和装饰品。产品可作为特色旅游纪念品收藏。全疆只有和田有桑皮造纸手工艺,此传统手工艺吸引外国游客的参观及购买收藏。然而,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造纸术早已被机器加工所逐步所取代是必然规律,如再不对这种古老的民间制造业进行保护和发扬,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这种传统手工艺必将会被人们所遗弃,因此,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保护和挖掘其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这项民间传统手工艺进行保护和发扬,必将会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对和田的关注,对提升和田旅游的知名度、推动和田旅游的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八. 新疆 和田 和田市 和田维药

和田维药

和田维吾尔医药作为一个古老的、具有独特实践与理论的医药体系,与藏药、蒙药一样同属生物药、天然药范畴。这种在雪山、沙漠、草原、绿洲等复杂环境中成长的神奇的维药,不仅为生存在这个相当严峻乃至恶劣的环境中的人们赋予特别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使新疆和田与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罕萨、厄瓜多尔维列巴姆齐名,被列为世界著名的四大长寿区。

从古至今,维吾尔医药生生不息,乃至在中亚等地区声名远播,它不仅以其独特的理论为支撑,以宝地西域纯天然的物产为原料,更有为其独树一帜的疗效作保证。

海内外许多专家十分看好维吾尔医药在治疗风湿、肿瘤、心血管病、皮肤病、妇科、男性、糖尿病、白癜风等病症上的独特疗效。专家称,内地省份服用维药者极少,他们的耐药性小,使用维药疗效可能更好。

早在公元前4世纪前古代维族祖先的医药学基本理论形成,认为整个自然界以至整个宇宙的基础是由火、气、水、土四要素的矛盾和组合而构成;而人的生命是由自然界中四要素的组合才得以形成并得以维持的。从公元前400多年前和田维药传承者哈孜巴义编著的《药书》开始,到《于阗医学文献》,奠定了和田维药理论和实践运用的基础,公元8世纪,唐天宝年间,于阗(今为和田)古代维吾尔名医比吉•赞巴•希拉汗应聘入西藏,担任王室侍医,曾将自己所著《医学宝鉴》《伤寒解义》《尸体图览》《甘露宝鉴》等10余种医书译成藏文献给藏王,后来与他人合写《汉地脉诊妙法》《消肿神方》《放血铁莲》《穿刺巧术》《养身晶珠》等30多部医药著作。这些维医药著作对后来的藏医名著《四部医典》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

隋唐时代,古代维吾尔医药曾经兴盛一时,远传至西安和东南沿海口岸。扬州是当时的商业城市,西域的僧侣、商人也络绎不绝来到扬州。扬州高僧鉴真和尚为到日本去传教,因几次渡海失败,患眼疾失明,多方医治无效,后来请到西域维医给他做了手术后痊愈,重新起航去日本进行传教。由此可见,当时维医也有相当高的外科手术技术。

维吾尔医名医贾马力丁•阿克萨依出生在和田墨玉县阿克萨依村,他以本村名命名的维医专著《阿克萨依》于1899年在印度勒克瑙城正式出版,同时作为印度首都德里的伊斯兰医学院正式教材用到1929年。该书包括:维医基础理论、各科疾病及其治疗、药物及方剂等,是一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维医药名著。

元朝时期和田维吾尔名医毛拉•阿日甫(1556~1662年)著《DasturulIlaj》(医疗指南)对中亚及阿拉伯国家带来很大的影响;

在明、清朝代,更是和田快速发展的时期,成就了一批象维医学家太吉力(1848~1927年),和田皮山的马苏•阿吉,和田的吐尔迪•阿吉等著名维医学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维吾尔医药学获得了新生。特别是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田维药得到中央政策的重视,在和国建立了中国目前最大的维吾尔医院和维吾尔医药专科学院,给有名望、真才实学的维医人员被授予相应的职称,鼓励他们带徒弟,总结经验,著书立说。已故和田维医医院吐迪•买买提医师编著的《维医治疗手册》及已故吐迪•阿吉维医主任医师的《维医处方集》成为了新派维药的倡导者。

至今的和田,是中国维药研究的主要基地,也是中国维药专家学术研究的中心地带,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民族药的发展,将成为中国民族走向世界的一个典范。

九. 新疆 和田 于田县 大叶紫花苜蓿

于田县是大叶紫花苜蓿的产地,该县地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管辖地域,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南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于田县在全地区七县一市中的叶紫花苜蓿长势、品质最佳,种类最齐全,因而,于田县以大叶紫花苜蓿种植面积及产量为闻名,在于田县山区就有种植40余年的大叶紫花原种苜蓿,据最新数字表明,大叶紫花苜蓿在我国西部的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于田县的地形是南北长,成带状。地势南高北低,具有鲜明的垂直地带差异。东西为砾1壁所环绕,水平差异不太明显。南部山区有草原,山间河谷开辟为农田。中部平原绿洲,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北部沙漠区有较大面积的平原和荒漠天然森林。

于田县南靠雄伟的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改则县、日吐县。北临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沙雅县接壤,东连民丰,西邻策勒。克里雅河由南向北纵贯全境。形成南北长约466公里,东西宽30至120公里的长带牛腿形状。土地面积3.95万平方公里,折合为5925万亩,占自治区总面积的2.38%。绿洲面积1773平方公里,合356.95万亩。现有耕地38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85亩;总人口20.97万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县城驻木乃尕拉镇,距和田市177公里。沙漠和戈壁占全县总面积的62.7%,山区占总面积的31.3%,绿洲占总面积的6%。

和田大叶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很高,粗蛋白、维生素和矿质含量丰富,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较齐全,动物必须的氨基酸含量高,适应性好,各种家畜喜食,嫩苜蓿可以做为畜禽良好的蛋白质,维生素补充料。

十. 新疆 新疆小麦

新疆小麦栽培历史悠久,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2011年,全疆小麦种植1616.9万亩,总产为576.6万吨,单产56.6公斤/亩。种植面积以喀什地区、昌吉州和伊犁州最大,分别达到321.2、267.9、267.1万亩。新疆小麦不仅高产,而且品质优良,蛋白质平均含量13.0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普通小麦、密穗小麦、硬粒小麦、圆锥小麦、波兰小麦、东方小麦、新疆小麦等7个地方品种,其中新疆小麦为新疆所特有,大面积栽培的有“新冬”系列、“新春”系列以及引进新品种近五十个。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