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西赣州东山特产 赣州十大特产有哪些东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西赣州东山特产 赣州十大特产有哪些东西更新时间:2022-11-11 03:49:42

一. 江西省 赣州 上犹县 上犹绿茶

上犹绿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上犹县申报的“上犹绿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该县获批的首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上犹也成为全国少数拥有地理商标的县市之一。

上犹县是全省有名的“茶叶之乡”,因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所产茶叶具有“香高、味醇、色翠、汤绿、形美”的独特风味。近年来,该县按照“三年搭框架,五年打基础,十年成体系”的发展战略构想,着力壮大“两茶一苗”产业(茶叶、油茶和桂花苗木)。经过多年的努力,茶叶在上犹县已形成了强劲的产业优势。目前,该县拥有茶园7.2万亩,年产茶叶达1500多吨。该商标的成功注册,将进一步提升上犹县茶叶品牌知名度,形成“上犹绿茶”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广大茶农种茶积极性和增收增效。

二. 江西省 赣州 信丰县 安西脐橙

安西镇位于江西省信丰县东南部,距县城29公里,交通便利,南下特区、北上省会。独特的地理环境、温和适中的气候、雄厚的技术力量。使安西脐橙色泽鲜艳,果长无核、味美甜脆、汁浓化渣、风味长久,多次荣获国优、部优产品称号,1976年经外贸部批准,安西脐橙首次出口香港试销,得到消费者高度赞誉,八十年代赢得了美国、俄罗斯、香港、澳门等专家的青睐。1995年江西省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信丰脐橙》等八个地方标准的全部量化及特征依据来自于安西脐橙,被国家技术监督局指定为全国唯一脐橙标准示范区,并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脐橙之乡”,信丰脐橙名扬四海,而安西脐橙更是信丰脐橙中的精品!全镇经过30余年的发展,驯化、培育出了纽贺尔、朋娜、奈佛里娜、佛罗斯特等优良品系。现全镇拥有脐橙5万多亩,年总产量800万公斤.热情好客的安西人民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安西投资脐橙事业!

三. 江西省 赣州 瑞金市 瑞金鱼丸

以去骨去皮鲜草鱼或鲢鱼剐成鱼浆,鸡蛋清为主料调打后用汤匙间成丸状,置温水中煮半熟捞起,凉后再入肉汤内煮熟起锅,加姜汁上桌。其色白,味道鲜美爽口,不腥不臊。

四. 江西省 赣州 于都县 峡山道菜

这种野菜名为"大蔸菜",独产于于都县罗坳镇峡山山区。当地村民根据祖传手艺,将大蔸菜晒干后,配以辣椒、精盐、植物油等佐料,经过一年的精心腌制,做成味甘甜香的"道菜"。村民们自已腌制的道菜成了当地群众家庭的主要菜目,是峡山的特色菜。1997年,峡山村成立赣南仙风客家食品公司,将"道菜"送到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检验,发现道菜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开胃健脾之功效。公司以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采用无菌真空包装,微波杀菌,并以"峡山道菜"为名注册了商标。

峡山道菜生长在江西于都县罗坳镇峡山村的一种野菜,经晒干、腌制、杀菌等加工后,成为城乡居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还摆上了北京、广州、上海等地的商场柜台,为峡山村村民带来二十多万元的收入。

由于峡山道菜味美、营养、独特,深受附近群众的喜爱,成了居民走亲送礼、居家旅游佐餐之佳品。近年来,峡山道菜越做越大,不仅在赣南市场上占得一席,更是远销到了北京、广州、上海等各大城市,每公斤卖15至30元不等。该道菜还被评为江西省乡镇企业名优品博览会金奖。

五. 江西省 赣州 定南县 定南脐橙

产业概况

近年来,我县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气候、山地和区位优势,按照“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的总体要求,脐橙产业实现了从小到大、从粗到精、从弱到强的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全县拥有脐橙面积3.5万亩,其中挂果面积2.6 万亩,2007年脐橙产量0.8万吨,预计今年将达到1.2万吨。2007年,我县农业人口人均脐橙收入256元,比2006年增加68元,先后有2万多人通过种脐橙脱贫奔小康。脐橙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显著,产业产值达到5500多万元,占我县农业产值的28%,其中带动相关产业产值3000万元。脐橙产业已成为我县现代农业的先行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规模化开发

我县按“山顶戴帽、山腰种果、山脚挖塘、脚底穿靴(水保林)”的生态模式,对基地进行统一科学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实行人工开挖梯带,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做到高标准、生态化开发。坚持以农民开发为主体,引导农户联合开发,分户经营;加大脐橙开发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抓集中连片规模基地开发。脐橙面积以平均每年3500亩的速度递增,平均每年新增5个以上集中连片200亩以上基地。目前,我县拥有10亩以上脐橙种植户1500多户,集中连片200亩以上基地46个,占全县脐橙面积的45%;形成千亩以上脐橙产业村13个,万亩脐橙规模基地2个。

社会化服务

我县全面深入开展“农民知识化工程”,建立各级培训基地26个,加大脐橙实用技术培训,不断创新培训方式,累计培训农民1.5万人,实地指导1万人次,发放各类资料4万份。通过大力引进来、主动走出去的方式,聘请县外专家举办技术专题讲座23次,组织果农外出学习考察15次。大力推广“七改”新技术、五项主推技术、靠砧技术等16项成熟新技术,示范辐射面积2万多亩。大力推广普及标准化生产,建立省市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个,示范面积5000亩,带动农户216户。我县成功申报脐橙出口基地2个,面积1500亩;有机脐橙基地1个,面积1000亩;欧盟认证基地1个正在申报中。

组织化生产

我县按照“四有、三统、两公开”的模式,成立了各级果业合作经济组织28个,拥有成员1583人,其中果业专业合作社8个,拥有社员129人。加大了对果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力度,引导它们积极开展业务活动,边发展边规范再发展,重点抓好了4个示范性合作专业合作社建设。果业专业合作社在农资配送、技术培训与推广、市场开拓、果品销售、信息共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每年通过合作社销售的脐橙达到总产量的30%,有效解决了果品小生产与销售大市场的矛盾。

品牌化营销

我县现有4家脐橙加工贮藏龙头企业,全部投产后年加工能力可达2万吨以上,贮藏量1.4万吨。目前,全县60%的脐橙经过商品化处理后上市,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通过大力推广简易贮藏技术,全县已建简易贮藏库2万多m2,实现了春节前后及春节期间各销售1/3的目标。加大了市场开拓力度,在主攻城市设立直销窗口2个,建立了营销对接机制,发展了订单果业。通过组建信息灵、机制活、会经营、懂管理的脐橙销售专业队伍,确保我县脐橙销售和果农增收。积极组织、参加和举办各种形式的展销会、洽谈会及推介会,大力宣传“赣南脐橙”品牌,拓宽销售渠道。统一使用“赣南脐橙”品牌,做到“五统一、四区分、三不准”,共推广使用地理标志标识200万枚。

六. 江西省 赣州 南康 板鸭

南康的名优之一,为宴中珍品。南康板鸭清心润肺,肉味鲜美。( 南康)

七. 江西省 赣州 寻乌县 寻乌脐橙

寻乌脐橙是标准的生态无公害绿色食品,经专家鉴定,果实富含维生素C,糖、柠檬酸、纤维素、胡萝卜素、维生素B1、Bc、蛋白质、钙、磷、铁等多种营养物质。常食有助于预防动脉血管硬化,降低胆固醇,分解脂肪,减少有色金属和放射性元素在体内的积累,有利于防止癌症等疾病的发生;还有助于保色养颜,美容护容,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八. 江西省 赣州 石城县 赣南茶油

赣南茶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赣南有着悠久的种植油茶、食用茶油的历史,现有油茶林面积为170万亩,2012年产油量约8500吨,预计今年超万吨,油茶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技术研究和育苗单位有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等5个,油茶加工企业主要有江西仰山园油茶开发有限公司、江西科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兴国山村油脂食品有限公司等。

据介绍,茶油是用油茶的果实精炼出来的油,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及各种维生素,具有清热降火、清肝明目、延年益寿之功效。近年来,国际粮农组织已将茶油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在中国,茶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近年,赣州市已将目光瞄向潜力无限的油茶产业:2010年4月,赣州市将已被抢注的“赣南茶油”商标购回;2011年,“赣南茶油”申报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2年,“赣南茶油”质量检测中心成立;2013年,各加工、销售企业统一使用“赣南茶油”品牌启用。“赣南茶油”发展,正掀开抱团闯市、集合发展的新篇章。

产地范围。

赣南茶油产地范围为江西省赣州市行政管辖区域内的赣县、兴国县、瑞金市、于都县、宁都县、会昌县、石城县、崇义县、上犹县、信丰县、大余县、龙南县、安远县、定南县、全南县、寻乌县、南康区、章贡区以及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章贡区和南康区行政区划范围内)。

信息来源:赣南日报

信息来源:赣南日报

九. 江西省 赣州 龙南县 龙南蜂蜜

龙南蜂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龙南蜂蜜

龙南县农林产品协会

蜂蜜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75%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多种转化的作用下,经过15天左右反复酝酿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丰富到一定的数值时,同时把花蜜中的多糖转变成人体可直接吸收的单糖葡萄糖、果糖,水分含量少于23%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低温时会产生结晶,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

十. 江西省 赣州 信丰县 赣州客家酿豆腐

特点

口味清淡,鲜嫩。

原料

豆腐、猪肉茸、蛋、香菇、冬笋、虾米、葱、姜、盐、味精、淀粉、酱油、食用油、高汤、香油。

制作方法

豆腐切成3×5cm条形,葱上面除去中间部分豆腐,肉茸加入配料末及调料、淀粉搅拌成馅填入豆腐内,用粉水抹平,下锅煎有馅的一面至固皮,放汤加味精、少许酱油调味,稍烤,扣碗内肉馅一面朝下蒸10分钟,复扣盘内,浇琉璃芡,淋香油撒葱即可。

文化背景

酿豆腐是客家人的传统名菜,据说从唐代起,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客家先民原来在中原,那里盛产小麦,中原人常常用面粉包饺子吃,迁徙到赣、闽、粤后,这里只产大米,面粉很少,以大豆为原料制作豆腐则是许多农家的拿手好戏,因此,客家先民想到,猪肉剁成馅,用面粉搓皮可以包饺子,把肉馅包进豆腐里,豆腐的味道不是更鲜美吗?于是,就有了酿豆腐这道菜。

据2004年从南洋采访客家人回来的赣州电视台记者撰文说,“酿豆腐”不仅是中国客家的美味佳肴,而且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南洋客家餐馆中流传至今,成为了一道标志性的菜肴。还有专营酿豆腐店,海外的客家人也经常在此聚会,到客家人餐馆准能吃到酿豆腐。

江西赣州名菜:酿豆腐。酿豆腐,是客家第一大菜、第一名菜。孙中山先生是客家人。1918年他在广东梅县松口一位同盟会员家中吃了这道菜赞不绝口。

赣南很多地方把酿豆腐作为筵席风味菜,而且和“立夏”节联系在一起。信丰人请客在介绍地方风味时自谦地说,信丰菜是“咸咸辣辣、麻麻答答、胡胡借借”。意思说口味醇厚浓重、芨大油足。信丰人过“立夏”蒸米粉肉、蒸晶头、酿豆府外,还包蛋饺、煮蛋、炒田螺,他们说“立夏立夏,田螺食夜”,一派农家丰稔欢乐和田野风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