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宁夏固原美味的西北特产联系电话 宁夏固原有名的特产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宁夏固原美味的西北特产联系电话 宁夏固原有名的特产联系方式更新时间:2022-11-11 08:20:44

一. 台湾省 基隆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完全是手工自制,在基隆非常知名。所谓的“酒酿”,是用白色的小糯米泡酒酿制而成,而全家福的酒酿,在香醇的酒味中还掺杂着淡淡的桂花香,尝起来酸酸甜甜的,再加上各式手工包馅元宵,就是一碗热乎乎的甜酒酿,此外,也可买生元宵回家自煮,惟冬至、元宵时节,可得事先预订,否则一颗难求。( 基隆)

二. 云南省 红河 屏边县 美味驴肉干

驴肉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美誉。中医认为,驴肉味甘、性凉、无毒,有补气、养血安神之功效。著名的阿胶制品就是用驴皮熬制而成的,具有很好的补血、护肤、养颜功效.现代医学认为,驴肉的蛋白质含量比牛肉、猪肉都高,而脂肪的含量却很低,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健康食品。

三. 浙江省 杭州 富阳 精美的竹编工艺

精美的竹编工艺,富阳的竹制工艺品,式样美观,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入口处,有一座双面竹贴屏风——竹石图,修篁扶疏,奇石点缀,工艺精巧,目睹者无不拍手叫绝。( 富阳)

四. 宁夏 固原 隆德县 六盘山秦艽

六盘山秦艽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六盘山秦艽是宁夏固原隆德县的。秦艽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曰:“秦艽生飞鸟山谷。”陶弘景曰:“今出甘松、龙洞、蚕陵,以根作罗纹相交长大黄白者为佳。”秦艽为多年生草本,产业宁夏六盘山、贺兰山等县,生于山区草地、路边坡地、灌木丛及沟谷,资源丰富,产量较大,除供区内外药用,还销往其他省区。近年来,因过量采挖使资源受到一定程序的破坏,产量已显著下降,目前,宁夏隆德县进行的人工种植秦艽已基本成功,因此宁夏将逐渐有人工种植的药材提供药用;秦艽有降压、减慢心率、抗炎及镇痛等作用。

所在地域: 宁夏

申请人: 隆德县中药材产业办公室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六盘山秦艽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隆德县城关镇、沙塘镇、神林乡、联财镇、好水乡、观庄乡、凤岭乡、温堡乡、奠安乡、山河乡、陈靳乡、张程乡、杨河乡等13个乡镇127个行政村组。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05°48'-106°15'、北纬35°21'-35°47',南北长47公里,东西宽41公里。区域人工种植面积235公顷,年产量7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株高40-60厘米,主根粗大,圆锥状,上粗下细,扭曲不直,表面有纵向扭曲的纵皱纹,长10-30厘米,直径1-3厘米,有少数分枝,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味苦。 2、内在的品质特征:六盘山秦艽浸出物含量为29.1-29.8%、龙胆苦苷含量为4.1-4.6%。 3、安全要求:大气、灌溉水、地面水、药防等执行以下相关国家、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行业标准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3-2000) 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口绿色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五. 宁夏 固原 泾源县 回民十大碗

这十大碗筵席有烩九子、烩夹板、烩肚丝、烩羊肉、烩假莲子、烩苹果、烩狗牙豆腐、红炖牛肉、烩酥肉、酿饭。

虽是大众菜肴,但各有各的味道。烩九子:丸子酥烂,汤浓味香;烩夹板;夹板软韧可口,外酥里嫩;烩肚丝:肚丝筋软,香辣适口。烩羊肉:汤鲜、肉烂;烩假莲子:用土豆炸成的假莲子,色黄软嫩,滑润香甜;烩苹果;白汤,金黄的苹果,散见的青红丝,软烂甜香;烩狗牙豆腐:软嫩,汤浓,味鲜,别有滋味;红炖牛肉:肉烂,色红亮,味醇香;烩酥肉;酥脆鲜香;最后一道酿饭,是软糯甜香,果味鲜。

吃了回民十大碗,你也就领略到宁夏回民的饮食特点。

六.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七.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八.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根河 美味香橙羊肉

内蒙古创新菜肴。以新鲜去骨羊肉为主料烹制而成。将鲜橙去瓤,修成提蓝。羊肉煮熟切成小丁,加枸杞、精盐、味素等调味品炒至入味装在提篮内,摆在盘边。生羊肉剁茸加橙汁、精盐、味素等调味品拌匀,挤成丝汆熟。勺内添底油烧热.用葱、姜丝炝锅,投入主料,烹料酒,加精盐,味素炒至入味出勺,装在盘的中央即可。持点造型美观,色泽明快,口味咸鲜,酸甜并重,质地细嫩,富有营养。宜作大型宴席的主盘或配件,多在中、高档饭店经营。

九. 宁夏 固原 隆德县 隆德民间彩塑

民间彩塑堪称隆德民间工艺美术的一绝,尤以隆德温堡乡杨坡村“雕塑世家”——杨栖鹤家族为代表。

杨氏家族雕塑艺术集泥塑、绘画、木刻、章雕、烫花于一体,在继承传统特色工艺的基础上,吸纳了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产品题材广泛,既有表现田园风情、山水野趣的,又有表现人文景观、神话传说的,还有《农村社火队》、《毛主席过六盘》等现代题材的大型泥塑;既有花瓶、笔筒、烟具、印章等实用品,也有人物、飞禽走兽、佛像屏风、山水风光等观赏品。刀法奇特、匠心独运,集实用、观赏、收藏价值于一身,其作品多次代表宁夏参加全国博览会和民间文化艺术展览交流活动,深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杨氏泥塑第四代传人杨栖鹤的木雕作品《香炉》,在1989年 “全国首届工艺美术佳品及名艺人作品展”上被评为“全国十佳精萃”后,又在“ 95万博杯”全国“艺术之乡艺术精品”大赛中获得二等奖,成为两次获全国性大奖的艺术珍品。2007年3月,在国内外泥塑大师齐集的“全国首届泥塑艺术节”上,杨栖鹤祖孙4人一举夺得专业组银、铜两项大奖。家族和杨栖鹤个人的业绩也被《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家庭年鉴》和文化部科研课题《六盘山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等多部刊物收录。

十. 宁夏 固原 西吉县 荞麦飘香

在六盘山区一带的山坡上、平川里,连阡接陌,丛丛簇簇,那嫩绿的叶、红艳艳的杆,衬托着粉红色的花,烂漫多娇,香气扑鼻,招惹的蜂儿嗡翁,蝶儿翩翩。 这便是荞麦。六盘山去阴湿凉爽,适宜于荞麦生长,且荞麦又属晚秋作物,利于倒茬歇地,还可弥补夏田受灾后的损失,固尔历来受到山区群众的喜爱。荞面条条、荞面搅团、荞面揉揉、荞面凉粉等,都是人们钟情的食物,也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食物。 荞麦食品易熟,做起来省时省事,固原俗话说:“夹在胳膊窝子里也能暖热。” 荞麦还是较好的中草药材。它具有宽肠降气、清热解毒的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现代药典中说它能治疗痢疾、咳嗽、水肿、小儿丹毒、头疼、烧伤烫伤疾病。新近研制的“金荞麦片”就是以荞麦为原料研制的。用荞麦皮装的枕头叫“明目枕”,常用对眼睛有保健作用。 近年来,随着食品营养科学的发展,人类食品营养结构的不断改善,对荞麦生产及其研究利用有了新的发展,“荞麦方便面”、“荞麦挂面”的相继问世就是很好的例证。( 固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