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江特产批发 平江特产批发市场地址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江特产批发 平江特产批发市场地址更新时间:2022-11-07 11:45:58

一. 四川省 巴中市 南江县 南江青花椒

南-花椒是巴中市南江县传统,多栽植于境内高海拔山区,无污染、粒大、饱满、含油量高,精练出的花椒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南江位于川东北边缘,生态良好,全境皆山,全县森林覆盖率65.6%,绿化率98.5%,被誉为“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山区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境内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条件较好,山地面积广阔,非常适合花椒产业发展。南江自古以来盛产花椒,花椒一直是南江人民世世代代使用的食物调味品,栽培历史悠久。南江县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南-花椒等传统林产业得以快速,有效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充分发挥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本世纪初,南江县林业局组建了多个花椒种植服务站,专门从事花椒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工作,全县花椒产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南江县委、政府紧紧围绕促农增收和精准脱贫目标,以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全县花椒产业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着力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拓市场、强支撑,努力推进花椒产业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智能化建设,先后成立了花椒产业办,突破“分户经营”模式,以“抓大户、建协会、带散户”为重点,积极推行“公司+科研+协会+专业合作社+业主农户”的运作模式,组建花椒协会服务产业,使南-花椒的生产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县域海拔1000米-1300米适生区域基本实现南-花椒全覆盖,其规模由80年代初的零星种植发展到数十万亩的规模化发展示范园区,实现综合产值超亿元,已为全县农民增收和财政解困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二. 四川省 巴中 南江县 酸辣鸡杂

菜系:川菜

口味:酸辣

价格:10-40元

特色:酸辣可口,营养丰富。

原料:鸡杂,盐,香菜或者葱粒,植物油,大蒜,姜丝,酸辣椒,少量白酒,生醋。

制作方法:

1.用盘装些酸辣椒待用。

2.鸡肾洗净切片,待用。

3.待锅里水分烧干,放鸡肾煸炒至水干,装盘备用。

4.将炒锅洗净烧干水分,放入植物油,放入大蒜、姜丝、炒香,再放入鸡肾,炒到有香味时放几滴白酒,去腥味的,放入生醋,之后放入一些孜然,(也可不放,看个人口味),之后将切好的酸辣椒放入锅里一起翻炒,放盐,香菜或者葱粒,起锅装盘。

三. 四川省 巴中市 南江县 南江辣椒

南江辣椒属南江县传统农产品,栽培历史悠久,是上世纪70年代初引进、培育的新品种,主要在光雾山等高海拔地区种植。由于山高耕地面积广,适宜轮作,加之气候适宜,病虫害极少,出产的“南江辣椒”产品脆、嫩、甜,果皮厚、辣度适中、口感好,炒食、煮食、凉拌、腌渍或加工辣椒酱均可。南江辣椒的大面积种植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自南江县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南江农民不断更新生产技术的积极性,调动了全县农民种植辣椒的积极性,加速了“南江辣椒”优良品种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历年来,南江县委、县政府对南江辣椒这一传统产业高度重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现有龙头企业为载体,以资源配置和政策支持为保障,加快开发南江辣椒育苗组培室、辣椒醅生产线、种苗选育现代化实验室、冷藏区、仓储物流等现代化农业建设进程,并从各个方面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和农民,县政府对种植面积较大和生产加工能力较大、质量信誉较好的农民和企业给予政策扶持,使南江辣椒从种植面积到产量和品质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加快了“南江辣椒”产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前进步伐。同时,依托“光雾山”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全县建成一大批“南江辣椒”生态观光旅游区,促进了南江辣椒产业生产效益,种植收入不断增长。现今的南江辣椒已经成为继“南江甘蓝”之后的又一蔬菜主导产业,已成为百姓餐桌不可缺少的必备食材,畅销省内外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四. 四川省 巴中 南江县 南江山核桃

南江山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江山核桃是四川省的,已成功注册而地理标志产品。

产地

南江山核桃广泛分布于海拔400—1800米地段,是耐干旱脊薄忌水渍高温理想的中山地区经济树种。南江县位于米仓山南麓,东与通江、南与巴中、西南与旺苍、北与陕西南郑相邻,北纬31°50’—32°45’,东经106°27’—107°10’之间,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幅员面积341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7%,海拔370—2508米,山脊陡峭狭长,沟谷切割强烈,荒山、荒地、坡耕地分布面积十分广阔,土壤以紫色土、黄壤、黄棕壤为主,气候湿润,土壤干燥,年均气温16.2℃,无霜期259天,年均积温5096℃,年均降雨量1161mm,年日照1570小时,相对湿度64—79%。适合南江山核桃生长并能达到丰产、稳产、优质面积达2万公顷,是发展核桃的最理想区域;目前已形成挂果80万株,约5万亩,产量150万公斤,产值750万元的核桃大县。南江山核桃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6年第40号,关于批准对南江山核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南江山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南江县人民0《关于界定南江山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南府发[2004]4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南江县现辖行政区域。

特色

南江山核桃产于国家名胜风景区光雾山景区内,其壳薄果仁多且厚,味道醇。核桃性温、味甘、无毒,有健胃、补血、润肺、养神等功效,常食山核桃、仁产品,具有健脾开胃、润沛强肾、滋补康复、预防冠心病、降低血脂之功效。是一种健康味美、营养丰富的天然绿色营养食品。果肉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山核桃果仁中含有7.8-9.6%的蛋白质,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占7种以上且含量高达25%以上,还含有22种矿物元素,对人体有必要作用的,营养价值较高的钙、镁、磷、锌、铁含量十分丰富。

五. 四川省 巴中市 南江县 南江猕猴桃

南江猕猴桃自古有野生种源,历史悠久。南江猕猴桃多产于南江县境内的光雾山、米仓山等地。据《南江县志》记载:“藤木主要有中华猕猴桃(茅犁)、忍冬(金银花)……”。据《南江县农业资源调查及区划报告集》记载:光雾山、米仓山600米以上的阴湿沟谷中尚有大量野生猕猴桃存在,南江原始生态环境为野生植物群落保存提供了条件,目前南江县1000米以上地带植物群落保存完整,猕猴桃及其攀援树种:桦木、荷木、香樟、丝粟等十分茂密,野生猕猴桃资源较为丰富。南江猕猴桃人工栽培主要从80年代初开始,1980年南江县农业科技人员南江县从野生猕猴桃中筛选出“南选一号”等进行试验栽植。南江园艺工作站在1988年开始建立猕猴桃人工栽培示范园,1989年建起第一批300亩高标准优质丰产示范园,示范带动全县积极发展猕猴桃。南江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发展猕猴桃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重点扶持,2000年全县猕猴桃面积已达2万亩。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强力推动猕猴桃产业发展十项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出了抢抓省政府在秦岭北麓建设百万亩猕猴桃产业带的历史机遇,按照“扩大规模、提质增效、强化促销、创立品牌”的思路,把南江县建成优质猕猴桃生产示范县。在各级的强势推动下,群众发展猕猴桃的积极性和热情空前高涨,南江猕猴桃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南江猕猴桃总面积7.8万亩,建成500亩猕猴桃良种苗木基地3个,全县成立21个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培养壮大了一批猕猴桃经纪人和运销能手,使南江猕猴桃畅销国内外市场。南江猕猴桃产业已成为南江县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

六. 四川省 巴中市 南江县 南江牛肝菌

南江牛肝菌学名美味牛肝菌。主要有白、黄、黑,三种颜色,菌盖扁半球形,光滑、不粘、淡裸色,菌肉白色,有酱香味,肉肥厚,可入药。生于柞、栎等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地上,单生或群生。牛肝菌类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生长于海拔九百米至二千二百米之间的松栎混交林中,或砍伐不久的林缘地带,生长期为每年五月底至十月中,雨后天晴时生长较多,易于采收。本世纪初,在四川省科技厅、巴中市科技局南江县人民政府的大力资助下,南江县林科所县土产公司等多个食用菌中心工作人员承担了科技攻关项目“南江牛肝菌仿生栽培技术研究”,与有关单位合作对南江牛肝菌人工栽培技术进行攻关,在对南江牛肝菌生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菌根技术,成功地培育出第一批南江牛肝菌。南江牛肝菌是最重要的野生菌种群,经济价值很高,其价格是普通食用菌的几倍、十几倍。南江牛肝菌人工栽培的突破,为牛肝菌的资源开发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技术支撑,为南江牛肝菌的产业化提供崭新的途径,同时为其他优良菌根食用菌实现人工栽培提供重要借鉴,潜在的经济价值巨大。

七. 四川省 巴中市 南江县 南江土豆

南江土豆是南江县重要传统特色产业,种植历史悠久。土豆是巴中市域内重要的传统产业,因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强,粮、菜、饲兼用,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户生产中的重要作物,绵延千里大巴山。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鄂豫皖向西实行战略转移到巴中后,经过浴血奋战,建立了以通、南、巴、平为中心的,被毛泽东主席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川陕革命根据地。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南江土豆”作为红军军粮,为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历年来,南江土豆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农业科技人员的不断努力,其种植面积、总产、单产逐年上升,品种逐步扩大到菜用型和加工型,2009年,省农业厅将南江县确定为全省52个马铃薯良种繁育重点示范县之一。近年来,南江县依托南江土豆原种项目,扎实推进全县土豆高产创建活动,扩大南江土豆脱毒良种推广面积,提高生产水平。以高产创建为抓手,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为发展方向,扎实抓好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试验活动,加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集成、创新、推广力度,集中成片打造高产示范带、展示线和辐射区,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南江土豆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目前,南江土豆常年播种面积24万亩,总产量可达36万公斤,年产值超亿元,对促进全县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八. 四川省 巴中 南江县 南江魔芋

南江魔芋,又名鬼芋,属单子叶植物纲,多年生草本状球茎植物。南江魔芋营养丰富,使用价值高,是魔芋之珍品,尤其在南江独特的气候、地质、土壤和无工业污染的环境中,更具色白、沙细、肉包边、葡甘露聚糖高的特点。南江魔芋始种于20世纪30年代,早已闻名全国。据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测定,南江魔芋与国内其他生产的魔芋相比较,晒干率高出1倍,所含葡甘露聚糖高出30~40%,出粉率高出20~30%,被外商誉为国际魔芋“王牌”。南江魔芋系列产品多次荣获天府国际食品博览会“名、优、特、新”金银奖。在2005年12月10日第二届四川•中国西部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南江推出的南江魔芋系列产品中,南江魔芋精粉荣获金奖,魔芋角荣获银奖,魔芋丝获优质奖。在国际市场上,以南江魔芋为本源生产的系列产品已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港、澳、台等东南亚国。

九. 四川省 巴中 南江县 慈姑枣泥饼

慈姑枣泥饼,炸点,特点:脆嫩爽口,味香甜。烹制法:炸。此饼确切的说法,应称为荸荠枣泥饼,因过去把荸荠误为慈姑,沿用至今,故名。

四川慈姑枣泥饼的做法:SHm

1、两粒蜜枣去核、剁茸,加入猪板化油揉匀。SHm

2、桃仁去皮炸酥斩成丁,加蜜桂花糖、猪化油少许、枣泥制成馅。SHm

3、慈姑洗干净去皮剁成丁,与干糯米粉(一半加水揉成团入锅煮熟)揉匀做成剂子。SHm

4、将剂子按扁,包入馅心,封口,再按扁成圆饼形,入猪油锅内炸熟即成。SHm

操作要领:馅心不宜太软;包馅封口要严;炸制的火候不宜大。可配各类甜羹食用。SHm

十. 四川省 巴中市 南江县 川核

川核

核桃又名胡桃,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核桃科,核桃属,在南江县分布四大类,即核桃、铁核桃、野核桃、核桃楸。广泛分布于海拔400—1800米地段,是耐干旱脊薄忌水渍高温理想的中山地区经济树种。南江县位于米仓山南麓,东与通江、南与巴中、西南与旺苍、北与陕西南郑相邻,北纬31°50’—32°45’,东经106°27’—107°10’之间,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幅员面积341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7%,海拔370—2508米,山脊陡峭狭长,沟谷切割强烈,荒山、荒地、坡耕地分布面积十分广阔,土壤以紫色土、黄壤、黄棕壤为主,气候湿润,土壤干燥,年均气温16.2℃,无霜期259天,年均积温5096℃,年均降雨量1161mm,年日照1570小时,相对湿度64—79%。适合核桃生长并能达到丰产、稳产、优质面积达2万公顷,是发展核桃的最理想区域。 南江引进核桃初起汉代至今长达一千余年历史,到七十年代已初具规模,并已驰名省内外,达到外销400—600吨的能力;目前已形成挂果80万株,约5万亩,产量150万公斤,产值750万元的核桃大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