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阿拉善都有啥特产 阿拉善盟土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阿拉善都有啥特产 阿拉善盟土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11-07 01:38:26

一.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阿拉善双峰驼

阿拉善双峰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990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从历史上考证,远在5000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驯养,作为一个古老的原始品种,在进行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适应荒漠草原的生物学特征。

外形特征

阿拉善双峰驼体质结实,肌肉发达。头高昂过体,颈长呈“乙”字形弯曲,体形呈高方形。胸宽而深,背短腰长,膘满时双峰挺立而丰满。四肢关节强大,筋腱明显,蹄大而圆。毛色多为杏黄或红棕色。成年公驼体高170cm,体重400kg。阿拉善驼的毛色可分为杏黄、紫红、棕褐和白色等4种。毛色的深浅与所处地带有关。阿拉善驼的体质大致可分为粗糙紧凑型、细致紧凑型和结实型等3种。外形呈高方型,个体大小中等。头短而宽,眼大明亮;胸深而宽,背短腰长。四肢细长,关节强大,筋腱明显。全身有七块角质垫,分布于胸、肘、腕、膝等部位。双峰呈圆锥状挺立,高为30~40厘米,峰间隔为30~40厘米。乳房小呈四方形。成年公驼平均体高为172.3厘米,母驼平均体高为168.8厘米。阿拉善驼又分为沙漠型驼、戈壁型驼两种生态类型。阿拉善双峰驼役用性能良好,是乘、挽、驮的良好役畜。挽载重可达1吨,驮运175公斤,日行程35公里,单人骑乘,日可行53公里。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等地,以及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地区。

生长繁殖

内蒙古1981年统计共有32万峰;甘肃1980年统计共有6.7万峰。成年公驼平均体高为172.3厘米,母驼平均体高为168.8厘米。阿拉善驼可产绒毛、泌乳、役用、肉用,母驼繁殖年龄可达20岁以上,终生可产7~10个驼羔。

阿拉善双峰驼

地域范围

阿拉善双峰驼主要产自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阿拉善盟,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等三个现辖行政区域。包括巴彦浩特镇、额肯呼都格镇、达来呼布镇等23个苏木镇。盟境西与甘肃省酒泉市、张掖市、金昌市、武威市、白银市相连,东南隔贺兰山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相望,东北与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地理坐标;东经97°10′—106°52′,北纬37°21′—42°47′之间,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特征:阿拉善双峰驼体质结实,肌肉发达,头高昂过体,颈长呈“乙”字形弯曲,体形呈高方形,胸宽而深,背短腰长,膘满时双峰挺立而丰满,四肢关节强大,筋腱明显,蹄大而圆。毛色多为杏黄或红棕色。分为沙漠型驼、戈壁型驼两种生态类型。阿拉善驼的体质大致可分为粗糙紧凑型,细致紧凑型和结实型等3种,外形呈高方型,个体大小中等,头短而宽,眼大明亮;胸深而宽,背短腰长,四肢细长,关节强大,筋腱明显。全身有七块角质垫,分布于胸、肘、腕、膝等部位。双峰呈圆锥状挺立,高为30-40厘米,峰间隔为30-40厘米。乳房小呈四方形。成年公驼平均体高为173.83厘米、平均体长148.35,平均胸围219.24厘米,平均管围20.53厘米,平均体重430.96公斤;母驼平均体高为169.32厘米,平均体长142.81厘米,平均胸围209.43厘米,平均管围18.11厘米,平均体重414.49公斤。阿拉善双峰驼役用性能良好,是乘、挽、驮的良好役畜。挽载重可达1吨,驮运175公斤,日行程35公里,单人骑乘,日可行53公里。 2、内在品质:驼肉是一种含动物性蛋白质较高的瘦肉型肉类。肌纤维虽较粗,但无异味,又由于骆驼的脂肪沉积,绝大部分是在两峰和腹腔两侧,皮下脂肪很少,肌纤维间更少。肉质含水率在76.1%左右,蛋白质含量大于20.8%,脂肪含量在2.2%左右。骆驼肉益气血,壮筋骨,润肌肤,主治恶疮。其驼峰味甘胜温无毒,具有润燥、祛风、活血、消肿的功效。而骆驼奶性微热,具有滋补、安神、养阴、解毒之功效,可用于百病之后恢复期的身体虚弱以及除硫酸铜以外的其他毒物造成的中毒。 3、安全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标准,强化对养殖区域的管理,严格执行NY5028、GB18596、NY/T388、NY5045、GB5410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国家标准。

二.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 阿左旗奶豆腐

阿左旗奶豆腐

奶豆腐,蒙古语称“胡乳达”,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见的奶食品。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浓郁,牧民很爱吃,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远门当干粮,既解渴又充饥。还可以做成拔丝奶豆腐,其软韧牵丝为断,是宴席上的一道风味名菜。奶豆腐,分为生奶豆腐和熟奶豆腐两种。

熟奶豆腐的做法是,把熬制奶皮剩下的奶浆,或提取酥油后余下的奶渣,放置几天,待其发酵。当奶浆或奶渣凝结成块时,用纱布把多余的水份过滤掉。然后将固体部分,在锅里文火煮,边煮边搅,直到粘着程度时,再装进纱布里,把黄水挤出。这时就可以装馍压制成形,或置于木盘中,用刀划成各种形状;生奶豆腐的做法是,把鲜奶发酵,使其变酸后,倒入锅里煮熬,奶浆就变成老豆腐形状。然后在纱布中,挤压去水份,装模成形,奶豆腐色泽乳白为最佳。奶豆腐可现吃,柔软细腻,十分可口,也可晾干久存食用。

三.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 阿左旗酥油

阿左旗酥油

酥油是鲜奶中的精华,含有生物有机体所必需的全部重要营养成份,最为珍贵,是招待贵宾或重大节日享用的昂贵食品。

酥油,古人称其为“醍醐”。元代把醍醐列入御膳用的“北八珍”之一,视为美食之珍品。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品尝过醍醐之后,即兴赋诗《大支寺赞公房》一首,赞曰:“醍醐长发性,饮食过扶衰”。酥油不但是美食珍品,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药用功能和广泛的实用价值。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兽一》中载:“‘醍醐,引寇宗曰:‘作酪时,上一重凝者为酥,酥上如油者为醍醐,熬之即出,不可多得,极甘美’。”酥油具有润肺止咳、滋补之功能。顾况在《行路难》一诗中云:“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醍醐灌顶”一词,可能由此而得出吧。佛教中常以“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大彻大悟,以达到最高的佛法境界。因此,酥油又是用以敬佛的最佳供品。在蒙古族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酥油是不可缺少的物品。

酥油珍贵,其制做方法必然古分讲究。先将刚挤的鲜奶,通过纱布几次过滤,经发酵使其成为酸奶。再挤两盆鲜奶,煮熟晾温,然后把两盆熟奶和一盆酸奶同时倒入奶筒,加盖密封,这时候,主人就开始用木棍,在筒内不断地上下搅动。如筒内的奶液太凉,就把奶筒放在阳光下或火炉旁加温然后再搅动,至到原本融在奶液中的奶油漂浮到上面。这时就揭开筒盖,用双手将油捧出放入盆内,再倒进凉水漂洗。由于奶油在凉水中要变硬,因此在漂沅的时候,要使劲捏奶油。经过数次漂洗,奶液与奶油完全分离,酥油就制做成了。一般百斤鲜奶仅能提取五、六斤酥油。为食用方便,主人常把酥油装进器皿或洗干净的羊肚内,并加以密封。若需长期贮存,把酥油放置在零下十五度的地方最为适宜。

食用酥油,或蘸到热馒头上,或搀进奶茶里,或佐以西餐,别有一番特殊的清香味道。

四.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右旗 阿右旗奇石

阿右旗奇石

内蒙古阿拉善位于祖国北疆沙漠腹地,境内有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布林三大沙漠。特别是阿拉善北部靠近外蒙的千里戈壁,荒漠漫漫,风势极强,这里有远古形成的火成岩、变质岩、花岗岩和石灰岩,以及含化石的石碳纪地层、海绵骨针化石和大片含笔石化石的浅变质碎屑岩系。近20亿年的地质沧桑巨变和风沙磨砺,造就了极富观赏价值的珍珠玛瑙、碧玉和独具“形”“色”的风砺奇石、集骨石、千层石、硅化木、水晶石等。石质坚硬、姿态怪异的戈壁奇石,它们是中华奇石瑰宝。

内蒙古阿拉善盟戈壁奇石属风凌石,据地质考古专家考证,阿拉善戈壁奇石原岩由距今大约800万-1亿年前火山爆发喷射出的岩浆冷却而成,经过长期的地质变迁和日晒风蚀等自然作用,形成了千奇百怪、绚丽多采的戈壁奇石。阿拉善奇石大都属未成熟型玛瑙类,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已越来越引起了海内外奇石收藏界人士的注目和青睐,出口到了新加坡、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和台湾、香港等地。阿拉善奇石天工独塑,大璞不雕,质朴硕然,采天地之灵光,沐日月之精气,淋漓尽致地凝聚和演绎着阿拉善戈壁的坦荡,博大与雄沉以及豪放壮美的西部神韵。

五.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右旗 阿拉善仿古地毯

阿拉善仿古地毯

阿拉善仿古地毯是中国地毯五大路系之一,已有250多年的历史,阿拉善因此有"仿古地毯故乡"之称。它源自西域,又继承了阿拉伯地毯和京式宫廷地毯的传统,以其精细独特的做工、淳朴秀美的图案、古色古香的风格著称于世。阿拉善仿古地毯阿拉善土种绵羊毛为原料,植物染色,纯手工编织,绾扣独特,化学水洗和传统特殊工艺处理而成。成品色泽牢固,富于弹性,图案寓典淳朴,祈盼吉祥,被世人誉为"大漠奇葩"。1996年荣获内蒙古名牌产品称号,现今阿拉善仿古地毯已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六.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 内蒙古地毯

内蒙古以质地纯良工艺精细、图案优美著称于世。目前已畅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壁毯《草原骏马图》、《长城》都是令人称绝的艺术珍品,《六福捧寿》、《渔樵夜读》等百余种出口仿古地毯,以其图案细腻、配色古朴吸引了大量外商,使我国仿古地毯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尤其是用编织的氧化铝镀金丝打底,制作出的盘金皇宫御用地毯,毯面溢彩流光图案栩栩如生,为我国独有的地毯艺术珍品。

七.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 风味肉食手扒肉

风味肉食手扒肉

手扒肉是草原牧民最常用和最喜欢的餐食,也是他们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食品。常年似乎已形成这样一种概念,即到草原观光旅游不吃一顿手扒肉就算没完全领略草原食俗风味和情趣,虚此一行。牧民不用手扒肉招待客人,就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心意。因此,用手扒羊肉款待远方客人,在蒙古草原地区已成为一种定规。

手扒肉的烹制方法是,挑选一只肥嫩的绵羊或山羊,宰杀剥皮,去掉头蹄,然后用锋利的蒙古小刀,顺着筋骨连接的关节部位,连骨带肉将一根根完整的骨头卸开。骨肉卸好后,放进锅里,倒入凉水。锅内除添加小许的食盐外,不再需要任何佐料。待锅开后,用勺子上下扬汤,小许有血沫浮出,再将其撇出锅外。肉刚熟即出锅,这叫开锅肉。这种做法肉香味美、鲜嫩异常,富有营养。食用手扒肉时,不用筷子,用蒙古刀剥、刮、剔、手扒着吃。牧民十分珍惜劳动成果,因此一定要把骨头上的肉刮下吃净。羊的后座部位有胛板骨,牧民把胛板骨上的肉称为“掀板肉”。上手扒肉的时候,主人特意将“掀板”放在最上面。通此习俗的人是绝不会随意动“掀板”的。倘若有哪位客人,拿起“掀板肉”独自享用的话,陪客的人就会婉转而善意地劝他。当然,豁达、好客的主人,是不会责怪的。中国有句古话“不知不为过”。牧民认为掀板上的肉是最好的肉,因此要大家分享。掀板肉一般是由年长者,或主人指定最尊贵的客人为大家来分。为表示谢意,分肉的人先自饮一杯酒。分肉是有讲究的,无论有多少人,每个人都应分得一份。即不能多一份,也不可少一份,否则,将被视为不吉利。分得肉的人要起身双手接,并自饮一杯酒,以表示感谢。肉分完后,分肉的人要将胛骨上残留的肉丝,用蒙古刀刮下吃净。然后,用左手掌着胛骨,胛骨上放一杯酒,依次向在坐的人敬酒,以感谢大家享受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敬完酒后,要把胛骨置于所在房子的高处。至于羊的小腿骨、脖子肉、下颌等,均由在场的晚辈们分享。

一切仪式,所有礼节进行完毕后,就开始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祝酒歌不断,充分体现出蒙古民族朴实大方好客,粗犷豪爽善良的独特气质。

八.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 兴安盟黑瓜籽

黑瓜籽,一种形似黑色的籽实。俗称打瓜籽。黑瓜籽仁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淀粉等营养成份,是制作各种糕点、月饼、油茶面等食品常用的辅料。自治区黑瓜籽在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巴彦淖尔盟、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均有出产,年出口量在50万公斤左右。

九. 新疆 阿拉尔 马肠子

是哈萨克人的一种熏肉制品。在马肠子中灌入马肋骨肉,用爬地柏熏制而成,吃时切片蘸佐料,其风味浓郁、独特。

十. 新疆 阿拉尔 大尾羊

大尾羊是全国闻名的优良羊种,其肉是上等的羊肉,就连尾巴油也肥而不腻,深受游客及当地人的喜爱。当地人风趣地说,阿勒泰大尾巴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走的是黄金道”。当地人用大尾巴羊肉做成的手抓肉、抓饭等种类繁多的佳肴,款待四方宾客,成为阿勒泰特有的饮食文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