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新乐县特产有哪些 新乐能带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新乐县特产有哪些 新乐能带走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11-04 17:19:19

一.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牛羊杂割

牛羊杂割

牛羊杂割,用牛羊内脏烹制而成,是一种美味实惠的回族传统小吃,历史悠久,名不虚传。早在明代,回族人民烹调杂割的技艺已十分精湛。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就记载了在回民家中品尝牛羊杂割的情形。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十月,他在云南昆明考察,与寻甸府回族诗人马云客友善。十一月初想转移地点继续考察,马云客便把他留在家中热情款待。每天“割鸡为饷,肴多烹牛羊杂割脯而出,甚精洁。”不仅南方回民喜爱,而且北方也颇称道。《都门杂咏》中有诗云:“且烂喉咙。”

二.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康乐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清真风味名吃中的“代表作”,具有很浓的地方色彩。选用精心喂养、膘肥肉嫩的“骟羊”,请阿訇按伊斯兰教规宰后,洗干净,投入清水盆中浸泡约30分钟,加入适量花椒、生姜、小茴香、三奈、胡椒扎成调料包,用温火炖熟、捞出、凉冷,然后按不同部位切成块,装入大盘,随食盐、新蒜、香菜上桌而食。手抓羊肉,肉质细嫩滑爽,不油不腻,滋味鲜美,营养丰富,味香喷鼻,别具风味。

三. 山东省 潍坊 昌乐县 昌乐西瓜

昌乐西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昌乐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昌乐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回温早,温差大;沙壤面积大,富含钾,具有生产高产优质西瓜的良好自然条件。昌乐西瓜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其早熟、皮薄、瓤脆、味甜而闻名省内外,被列为山东省瓜果之一。

昌乐是西瓜种植大县,独特的地理位置、适度的日照时间,加上传承的种植技术,使昌乐西瓜以皮薄、沙瓤、汁甜而著称。目前,昌乐西瓜全部实行了标准化生产,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年产量近60万吨,年产值约12亿元,其中设施栽培面积近16万亩,居全国首位。

昌乐西瓜久负盛名,已有200年栽培历史,清嘉庆版《昌乐县志》即有西瓜种植的记载,民国版《昌乐县续志》则述:“北乡所产,最多且佳,每岁运销青岛甚夥”。适宜的气候和富含氮、磷、钾的沙质土壤,造就了昌乐西瓜以“早、大、甜”特点闻名于世。

1969年,引进推广“蜜宝”品种,被列为山东省名瓜果,并开始销往香港。20世纪70年代初,昌乐无籽西瓜的种植填补了省内空白。1972年昌乐被指定为中央特需瓜生产基地。1997年4月,昌乐西瓜通过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同年,鄌郚镇被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组委会命名为“中国无籽西瓜之乡”。2000年6月,尧沟镇被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组会命名为“中国西瓜第一镇”。2008年昌乐西瓜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

地域范围

昌乐西瓜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昌乐县所辖行政区域,包括鄌郚、红河、营丘、乔官四镇和宝城、城关、城南、五图、朱刘五个街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18°43′-119°10′,北纬36°19′-36°46′,海拔均在25米至381米之间,总生产面积5800公顷,年产量174000吨,年收入39200万元。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昌乐县属低山丘陵区,中西部多低山,东南部多丘陵,南北两端各有一平原地带。微地貌为低山丘岭、荒坡地、沿河阶地、坡麓梯田、近山阶地、河谷梯田等。出露地表的岩石,北部多石灰岩、中西部多玄武岩、东南部多花岗片麻岩。土壤分为褐土、棕壤、潮土3个土类。土壤耕层pH值平均为7.2,变幅在6.2-8之间;平均有机质为1.19%,碱解氨86.5ppm,速效磷27.9ppm,速效钾127.1ppm。

(2)水文情况:全县5公里以上的河流35条,但多数为季节性河流,总流域面积1568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30515万方,其中地下水14735万方,地表水29738万方。地下水矿化度范围一般在216-400mg/l,PH值在6.5-8之间。矿化类型为HCO3-→Ca++→Cl-→Na+型水。影响因素主要是面源污染,无潜在大型工业污染。

(3)气候情况:昌乐县属东部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夏季湿润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2.6℃,降水量594.6毫米,相对湿度65%,日照时数2421.3小时,无霜期190天。主要自然灾害为旱灾、涝灾、雹灾、风灾和低温连阴雨。

(4)人文历史情况:昌乐西瓜历史悠久,清嘉庆十四年版《昌乐县志》即有昌乐西瓜的种植记载,距今已有200年栽培历史。昌乐西瓜品质优良,民国版《昌乐县志续》即有“北乡所产,最多且佳,每岁运销青岛甚多”的记载。建国前,主要分布在昌乐南部鄌郚金山一带和北部朱刘都昌一带,即著名的“南鄌北都”。1969年被列为山东省名瓜果之一。70年代初,无籽西瓜的生产填补了省内空白,1972年被列为国家特需瓜生产基地。1997年昌乐西瓜通过绿色食品认证。1982年开始引进推广西瓜双膜覆盖栽培技术,1986年开始试验推广西瓜嫁接栽培技术,现已发展为阳畦嫁接育苗,以高温棚、大拱棚为主的双膜或多膜栽培。昌乐县政府高度西瓜生产,昌乐西瓜已成为全县农业的第一支柱产业,年平均播种面积15万亩,总产量60万吨,已形成一个专业镇、47个专业村,注册了鄌郚、乐宝、艺林、太合等10多个商标,其中鄌郚无籽西瓜被评为山东省名牌农产品。西瓜之乡尧沟镇被命名为“中国西瓜第一镇”,尧沟西瓜市场被确定为全国定点市场。昌乐县先后实施了农业部农业科技示范场、国家级西瓜标准化示范区、西瓜良种工厂化育苗基地建设等项目。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西瓜栽培宜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地块,忌用花生、豆类作为前茬。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西瓜保护地栽培,宜选择抗病虫、易坐果、外观和内在品质好、耐低温弱光、嫁接易成活的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一般采用在大拱棚内设置小拱棚,小拱棚内覆盖地膜的多膜保护栽培模式。以葫芦或杂交南瓜作砧木,进行嫁接育苗。当气温稳定在10℃以上,棚内10厘米地温稳定在13℃以上时进行移栽。移栽时浇足底水。采用三蔓法整枝,只留主蔓

和两条子蔓,并用树枝固定,引导瓜蔓定向生长。选留主蔓上第二、第三朵雌花座瓜,进行人工授粉。严格配方施肥,基肥以腐熟的优质圈肥和豆粕为主,追肥以速效磷钾肥为主。伸蔓期追施硫酸钾复合肥20公斤,浇水一次;膨瓜期追施硫酸钾复合肥30公斤,浇水2-3次。收获前5-7天停止浇水。综合防治病虫害,提倡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措施,化学防治严禁使用高毒剧毒农药,轮换使用高效低毒的规定农药品种,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制度。

(4)产品收获、屠宰、捕捞及产后处理的规定:当西瓜出现该品种固有特征时适时采摘。一般有籽西瓜于授粉后35-40天、无籽西瓜于授粉后42-45天采摘。采摘前对药肥残留及糖度进行抽样检验。采摘时进行分级包装,需暂存时宜选择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

(5)生产记录要求:如实记录生产投入品,特别是化肥、农药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收获日期;质量检测情况;销售情况。生产记录应当保存两年。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发育正常、完整,无任何外伤,新鲜洁净;具有本品种应有的果形、色泽和条纹;无霉变、腐烂、异味、病虫害。

(2)内在品质指标:大型瓜皮厚小于1厘米,小型瓜皮厚小于0.3厚米。大型瓜(单瓜重大于5公斤)中心糖度大于10.5度,小型瓜(单瓜重小于2.5公斤)中心糖度大于11.5度。

(3)安全要求:入市西瓜必须达到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西甜瓜类”(NY5109-2005)的卫生指标(详见下表)。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情形的不得上市销售。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同一品种、果形周正、大小一致的西瓜为合格品。果形小、畸形或有机械损伤、病虫伤的不合格另行处理。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认证的西瓜,必须包装销售。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包装前每个西瓜套袋,然后装入包装袋或包装箱。

四. 河南省 濮阳市 南乐县 鸡窝烧饼

南乐因烧烤炉子类似鸡窝,所以又称“鸡窝烧饼”。烧饼以发酵白面配葱花及花椒面油、夜糖、芝麻等用锯沫烤制而成,皮焦里软,咸甜适口,系南乐县传统风味之一,与外地产品不同。分三层,味道各异。城乡皆有出售。近几年来出现糖馅、肉馅烧饼上市,颇受欢迎。

五.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撒饭

撒饭所用面粉跟搅团一样,做法也相似,只是比搅团稀得多。宜加入土豆块、肉丁之类的食物,舀入碗中,浇上辣油,调上成菜,很好吃。特别是在天阴下雨,或是在寒冬腊月,吃一碗烫烫的撒饭,周身顿觉烘热,精神为之一振,不愧是一种极好的冬令食品。

六.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康乐牛

康乐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康乐牛

康乐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康乐县是我省肉牛大县,目前已发展成为甘肃中南部肉牛繁殖、育肥、加工营销中心。近年来康乐县以肉牛为龙头的草食畜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一大支柱产业来培育,按照“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模式,探索出被省内外政府、企业广泛借鉴的“政府引导、协会组织、龙头带动、农户参与、科技支撑、市场运作”的“康乐模式”。目前,康乐县已被甘肃省确定为全省肉牛大县,成为甘肃中南部肉牛繁殖、育肥、加工营销中心。

康乐县把肉牛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通过财政配套、资金扶持、项目支撑、社会化服务,做强龙头企业,做大产业规模,有力地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在生产环节上,创立和推广了“政府引导、龙头带动、科技支撑、协会组织、基地参与、市场运作”的“康乐”模式;在融资环节上,率先成立了担保公司,实现资金放大增量,有效解决了投入不足的问题。在全产业链上建立了良好的发展机制,探索出了新模式,对甘肃省现代肉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七. 山东省 潍坊 昌乐县 马宋饼

昌乐名吃,出自昌乐县马宋镇马宋村。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经数世不衰,久食不腻。1997年被中国烹饪协会、山东省贸易厅分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山东名小吃”。和面、醒面、擀烙是制作马宋饼的3道主要工序。用比例适中的温食盐水,将优等面粉搅拌成团,反复揉搓,待质地光亮后以包袱覆之。面团似流非流时,移于面案,撕为小块。将小面团压平后,再三层合一,中间面团两面涂花生油,随即擀压,使之薄如铜钱,形似圆盘,摊至火候适中的铁鏊上,颜色白中带黄时,取下凉透即成。马宋饼的特点是烙花细碎,熟而不糊,色泽艳丽,柔软芳香,油丰而不腻,微咸而透清香,开人胃口,百食不厌。

八.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九. 山西省 忻州 静乐县 莜面窝窝

莜面,是由莜麦加工磨制而成的,是忻州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莜面的营养价值很高,含的钙、磷、铁、核黄素都相当多。莜面窝窝的做法是,将莜面加一倍开水或冷水和制,用手掌在光滑的板面上推一个,食指卷一个,做成如‘猫耳朵’似的筒状形,长寸许、薄如叶、色淡黄。做好后,挨个站立并排在笼内酷似蜂窝。熟时即香味扑鼻,吃时再配以羊肉或蘑菇汤调和,使人闻之垂涎,胃口顿开,食之香醇异常,回味无穷。

十.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康乐浆水面

浆水面的吃法多种多样,可素食,用清油将葱末炒成葱花,然后调入浆水滚沸,象浇臊子一样拌面吃,其味清淡适宜,也可把浆水直接凋入锅中,做成"一锅面"吃。浆水面的另一种吃法,是跟牛肉相配,将新鲜牛肉剁成肉末,同样用清油将葱和牛肉爆炒,再倒入浆水滚沸,用来拌面,牛肉火大,浆水性凉,二者合一,正好中和,特别是在盛夏,不吃肉嘴馋,想吃肉又嫌腻,于是康乐人想出了牛肉浆水面这样的独特吃法,馋与腻的矛盾便因浆水而解决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