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防城有什么干特产 防城港的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防城有什么干特产 防城港的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10-31 06:17:28

一. 广西 防城港 港口区 白切光坡鸡

防城港的光坡鸡是一种肉用型地方良鸡种,在光坡独特的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户外放养。鸡的外貌特征为羽毛、嘴、脚、皮肤均为黄色。体形略似圆,前驱较小,后驱丰满。其肉质鲜美,骨细肉多,香脆可口,营养价值高,最适合制作白切鸡。并符合外贸出口标准。在广西内外乃至港澳台地区、东南亚等国家市场上享有盛誉,1983年由13个港商集团代表参加的广西畜禽产品肉质鉴定评比会上获得第一名。

信息来源:港口区政府网

二. 广西 防城港 防城区 沙姜八爪鱼

沙姜八爪鱼

八爪鱼,又名章鱼,是海洋内的一种软体动物,其八条触手又细又长,故称八爪鱼。八爪鱼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及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八爪鱼性寒无毒,有益气养血、收敛生肌之功效。八爪鱼很有嚼头,用生沙姜焗八爪鱼,味道非常独特,是防城港市非常有代表性的特色菜之一。

三. 江苏省 常州 天宁 萝卜干

去过常州的人会说:常州有一怪,萝卜干作下酒菜。正宗常州萝卜干精选常州西门外新闸出产的甜嫩实心红萝卜为原料,经过洗净切条,适度晾晒,配以风味别致的佐料,精心腌制而成。

四. 广西 防城港 东兴 煎堆

煎堆,又名混堆。一种用糯米和绿豆做成的煎饼,色泽黄亮,外脆内软,香甜可口,是江平镇人民常做的一种传统美食。做法:将糯米磨成粉,用温水将绿豆磨碎煮熟、去壳,与糖和成绿豆泥,将绿豆泥做馅,用糯米团包成杯口大小的圆饼,放进油锅,不断翻动,色呈黄即取出。 

五. 广西 防城港 港口区 盐水对虾

盐水对虾是防城港的名吃,色红肉嫩,清爽鲜香。对虾营养丰富,且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中含有丰富的镁,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虾肉还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

主料: 对虾300克;

调料: 料酒10克;大葱8克;姜5克;盐4克。

制作工艺

1. 将对虾剪去须、腿,挑出虾头中的沙包和虾脊背上的沙肠,洗净;

2. 虾放在清水碗中浸泡一会儿,捞出沥水;

3. 将锅架在火上,添入适量冷水,加入料酒、葱段、姜块和盐,烧开,下入对虾;

4. 再烧开后,烧约五分钟即可停火,浸泡晾凉入味;

5. 把虾盛在碗中,拣去葱段、姜块,即可食用。

六. 广西 防城港 防城区 防城小锅米酒

小锅米酒

防城小锅米酒一直享有当地“土茅台”之美称,是因为防城小锅米酒原料采用防城产地稻米与十万山水源相结合,经过传统手工艺发酵、慢火蒸馏等工艺流程,真正地保留了米酒“入口甘爽”、“醇香”、“醉不上头”的独特风格,是招待亲朋好友、馈赠礼品的最佳选择。

香稻米酒是以产地稻米喷香而得名,属于米香型大米酿酒,以优质大米为原料,加入香酒曲为发酵剂,辅以闻名遐迩的龙泉水,同时沿用了广西沿海民族传统酿酒技术,经过“慢火蒸馏”、“分等贮存”、“精心勾兑”等传统工艺和现代设备酿制而成,形成了“甜、绵、软、净、香”的独特风格,被广大消费者誉为米香型米酒的代表之一。

七. 广西 防城港 港口区 红沙大蚝

大蚝,学名近江牡蛎,肉可鲜食,亦可加工成蚝豉、蚝油。蚝肉蛋白质含量超过40%,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素有“海中牛奶”之称,同时还可入药。

红沙群岛因地处钦州江、茅岭江出海口,江河的冲积,加上近代的围恳,海滩和内陆均形成了大面积适宜于海水养殖的水体,其中大蚝养殖已成为北部湾最大的养殖基地,形成万亩蚝排的壮丽景色。

信息来源:港口区政府网

八. 广西 防城港 上思县 天琴

是壮族支系偏人的弹拨弦鸣乐器。偏语称鼎叮。由乐器发声谐音而得名。历史悠久,形制独特,音色圆润明亮,常用于独奏或为歌、舞伴奏,深受偏人喜爱。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宁明和龙州等地。至今已经有上千年历史。

已在壮族支系偏人中流传。原为天婆(巫婆)为人禳灾治病时所用,后来,这种巫术性质的弹琴歌舞演变为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但仍称唱天、弹天、跳天。所用乐器便称天琴。传统天琴长约120厘米。琴杆木制,雕龙纹。琴头雕成凤形、帅印、太阳或月亮形,左右各置一木制弦轴。琴筒用葫芦或麻竹筒制。呈半球状,厚10厘米,前11胶麻竹壳或薄桐木板,面径11厘米,后端镂刻花纹为音窗。竹制琴码,张丝弦。琴体各部可拆装组合,便于携带。现代天琴,琴杆长90厘米、呈半圆柱状,杆身无饰。琴头平顶,琴筒天麻竹或铁制,圆形,直径10厘米,蒙蛇蟒皮,张丝弦或尼龙弦。定弦c1、g或d1、g。里弦定高音,外弦定低音。音域g—g3。

天琴的传说

传说在很早以前,在十万大山南麓的壮族偏人山寨里,有一对非常要好的青年人,男的叫农端,女的叫农亚,两人经常结伴上山砍柴。有一天,两人在一个岩洞口听到洞中传来悦耳的 “叮咚”之声,循声而入看见一个水潭,上面岩壁中渗出许多小水珠正向潭中滴落。他俩听着这美妙动人的乐音,顿觉心旷神怡、耳聪目明。他俩想把这神奇的声音带回山寨去,让乡亲们一起来分享。农亚想了想说道:“我们何不做一个也能发出这种声音的东西呢?”于是二人在山中找来一个葫芦壳、一根木杆,将木杆插进葫芦里,绷上野藤的细丝条,果然弹出 了“鼎叮”之声,恰似“叮咚”的山泉之音。山寨里的人们听了无不拍手称赞,一位长者还以发音把它叫作“鼎叮”。乡亲们照样学做起来,鼎叮很快盛行全寨。琴声传到天上,玉皇大帝派天使下凡将农端、农亚召去,后来他俩在天上成了歌仙,终日给玉皇大帝弹琴唱歌, 难得下凡。为消除乡亲们的思念,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趁天门开启之时,他俩便赶回凡间 与乡亲们聚会歌舞。平时偏人有事相求,也焚香请他们下来歌舞一番。这种活动后来成为固定形式,定名为“跳天”。直到今天,每逢壮族传统节日,偏人都要举行群众性的“跳天”文娱活动。鼎叮则是这种活动中使用的唯一乐器,故此称之为天琴。?

九. 广西 防城港 东兴 东兴皇帝果

皇帝果,被称为“柑桔之王”,来源于“南丰蜜桔”,经过培育后又与“南丰蜜桔”略有不同,经过近年的发展,广西东兴市已经成为其主产地之一。皇帝果是柑桔类的名优品种,其味香甜,鲜美,口感好,老少皆宜,实属果中极品,是送亲朋好友之佳品。其形状酷似沙糖桔,果实扁圆形,蒂脐端凹陷,色泽橙黄,裹壁薄,易剥离。剥离时刻,香味扑鼻,芳香四溢,诱人食欲。单果一般重62-86克,除皮和核外可直接食用,果皮有药用。其果肉爽脆、汁多、化渣、味清甜,吃后沁心润喉。

信息来源:广西农业总汇

十. 广西 防城港 东兴 红姑娘薯

红姑娘薯,又名荔枝红、妹子薯,主产于松柏村,江平镇、马路镇亦有分布。每年种植将近10万亩。薯形如长纺锤形,皮为紫红色,肉则淡黄或白色,熟食味甜,爽口;茎叶生势强,耐肥耐寒性好,还能抗薯疫、黑斑病及软腐病,适宜在沙地、水田冬种,一般亩产1000—1500公斤,高者可达2000公斤;含淀粉量高,烘干率38%,淀粉含量29%,适宜加工成淀粉。发展红姑娘薯生产,对促进乡镇淀粉加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东兴较著名的土、还有沙虫、墨鱼、石斑鱼、海蛇、橡胶、松香、芒编、荔枝、龙眼、皇帝果、木菠萝等。( 东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