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的特产烟 徐州特产烟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的特产烟 徐州特产烟图片更新时间:2022-10-30 19:17:34

一. 江苏省 徐州市 铜山区 椒子酱

椒子酱的做法介绍,椒子酱,也是比较有徐州特色的菜,但同把子肉不同的是这个菜很家常,操作简单、原料廉价、易购,几乎每个徐州人家都会做、都常吃,尤其在这个季节。

原料:五花肉、萝卜、豆腐干、花生米、青豆、辣椒酱

辅料:葱、姜、花椒、八角、小茴香、香叶、桂皮、酱油、醋、盐、鸡精、糖、料酒

1、五花肉、萝卜、豆腐干均切成大小相等的丁;花生米温水泡发两个小时备用。

2、肉丁加酱油、盐、料酒、葱、姜腌半个小时。

3、锅入稍多的油爆香花椒,下肉丁炒至出油。

4、依次入花生米、青豆同肉丁一起炒入味,并加适量的酱油、盐、鸡精、水炖至7成熟。

5、最后加萝卜丁、豆腐干、辣椒酱、糖、醋至熟透即可。

二. 江苏省 徐州市 贾汪区 贾汪豆腐卷

贾汪豆腐卷:豆制品,用食盐,花椒,大茴等配制成。做成卷状,外形似火腿肠,又名素火腿。可直接食用,或调拌成凉菜。

三. 江苏省 徐州市 泉山区 彭城鱼丸

彭城鱼丸,徐州地方传统名菜,为清朝康熙年间“悦来酒家”厨师李自尝所创(一说名厨翟世青所创),色泽洁白、口感鲜嫩、安神养胃。康有为曾书写对联赞道:“彭城鱼丸闻遐尔,声誉久驰越南北”。现在徐州各大饭店都有名师烹制,又称鱼珍珠、彭城鱼丸。

1. 清朝康熙年间,徐州名牌老店悦来酒家,店主门徒李自尝曾以一尾鲤鱼制四菜:银珠鱼、醋溜鱼丁、多味龙骨、鱼衣羹。其中以“银珠鱼”为最佳。清代状元李蟠在该店品尝此菜后曾赋诗赞曰:“鲤鱼脱身化银珠,多味龙骨腹中囿,大海漂浮王子衣,弯刀纷纶糖醋溜,点化肴羹瑶台献,千载毛遂遗风留。”康有为过徐州时。名厨翟世清亦烹银珠鱼奉献,康品尝后乃挥毫题联:“彭城鱼丸闻遇迩,声誉久驰越南北”。自此,银珠鱼改名“彭城鱼丸”。

2. 正宗彭城鱼丸颜色白嫩,质细味鲜,放在水中是圆形,落在盘中是扁形,夹在筷子上是长形,工艺高超,非一般厨师所能。

口味:咸鲜味 鱼丸颜色白嫩,质细味鲜。

四. 江苏省 徐州市 云龙区 徐州黄牛

英文名:Xuzhou Cattle

原产地: 江苏省徐州市

品种描述 徐州黄牛属鲁西黄牛品种的一个地方类型。是一种具有良好性能的役肉兼用型黄牛品种新类型。其主要特征为被毛多浅黄色,少数赤褐色和黑色。头型清秀,鼻镜灰黑色。角呈扁园形,琥珀色,多向前环抱称龙门角,少数角向外侧平展。公牛颈粗短,母牛颈较细长,垂皮不发达,肩峰不明显,尾较长并垂至飞节。

按体型分两类:

一类为“高脚牛”,体型较高大,躯体较短,呈正方形,四肢细长,行动快;

一类为“抓地虎牛”,体型较矮,躯体较长,呈长方形,四肢粗短,行动较慢。该牛役用性能良好,一般1.5岁1, 3岁正式使役, 利用年限约15年。二牛合犋日耕淤土地4-5亩, 耕沙土地7-8亩。三牛合犋驾车,载重1500公斤,日行15-20公里。

母牛6-10 月龄性成熟, 初配年龄1.5-2岁, 能繁殖8-10胎。成年母牛平均日产奶量2-2.5公斤,泌乳期6个月产奶360-450公斤。 成年公牛平均体重383公斤, 体高127厘米, 体长144厘米; 成年母牛平均体重342公斤,体高123厘米, 体长140厘米。 屠宰率为52%, 净肉率为42.5%。 一般性食用。

五. 江苏省 徐州市 铜山区 徐州冬桃

冬桃为水果中的稀有晚熟品种之一,因为其冬令方熟,故称冬桃。冬桃味香脆甜,略带冰糖味,皮薄核小肉细,且内核分离,汁多可口,采下冬桃,掸去桃上雪,食之,沁人心脾,齿颊留香,耐人寻味。主产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境内。

六. 江苏省 徐州市 丰县 羊方藏鱼

此菜系彭城古典菜,始于彭祖。据<大彭烹事录>记载:彭祖的小儿子夕丁喜欢捕鱼。彭祖恐其溺水坚决不允。一天,夕丁捕到一条鱼,让母烹制,恰巧家中正炖羊肉,其母趁彭祖不在,把羊肉割开将鱼藏入,与羊肉同炖,至鱼熟取出,与夕丁食之。彭祖回来后吃羊肉时,觉有异香之味,即问其故。经妻子说明,彭祖如法重制,果然鲜美异常。有人认为,汉字中的“鲜”字即源于此。

羊方藏鱼为汉高祖刘邦青壮年时所爱吃菜肴之一。丰县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丰生丰长汉高祖,鱼汁羊肉饱口福。东征西战探故乡,乐吃鱼汁羊肉方。”这道菜源于彭祖的“羊方藏鱼”。

羊方藏鱼的制作,古法取材十分讲究,夏秋季用羯羊配鲫鱼,冬春季用阉过的牝羊配鳜鱼。其菜的特点是原汁原味,滋浓味醇。

提起“羊方藏鱼”这道菜,蜚声淮海大地,仍是徐州的一道名菜,无人不知不晓。追溯历史,此菜源远流长。

我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有龟、猪、羊骨用作占卜契刻文字材料。甲骨文中羊字有40多个变体。“美”字是“大”“羊”二字的组成,“羹”字是“大”“羊”“羔”的合字体,由此可见,羊肉是当时的食用肉。而创鱼、羊同烹流传千截却是徐州历史上的籛铿《即彭祖》。这并不是我标新立异,强作歧解,鱼羊成鲜确是有文字记载的。据《大彭烹事录》中载:彭祖最小的儿子名叫夕丁,一天,夕丁捕到一条鱼,准备让母亲烹制。适巧,家中正炖羊肉,其母趁彭祖外出,把羊肉割开将鱼藏入,与羊肉同炖至鱼熟取出,与夕丁食之。彭祖回家中吃羊肉时,觉汤有异香之味,即问其故,经妻说明,彭祖如法重制,果然鲜昧异常,由此,成为一道名馔一一羊方藏鱼。

羊方藏鱼,从唐尧时代起,经历了4000多年的演变,及历代名厨的改进制作,在徐州一带广为流传,被尊之为“百馔之宗”。论及烹饪技术,它与饮食文化两者相关,互有连理。方法取材十分讲究。夏秋季节用羯羊配鲫鱼,冬春季节用择过的牦羊配鳜鱼,这种原料的搭配亦是匠心独运的。据《饮食疗物中》注释:羊肉性甘温,益气补虚,温中暖下;鲫鱼性甘平,清热解毒,益气健牌,二者有结合之处,能医多种疾症。古人赞颂云,有病能治,无病能补。此菜亦属“食疗菜”之范畴。据现在的科学研究分析,鱼羊这两食物所含的蛋白质组,部分氨基酸同烹时、发生了化学反应,这就是鱼羊配在一起有异鲜之味的原因。难怪千百年来“羊方藏鱼”受到人们的赞赏。

清代康熙年间,徐州状元李蟠在一篇文章中就有这样一幅有趣的对联“烹饪鱼羊鲜馔解解解老饕之馋,调理大羊美羹试试试厨师之技”。原来,这是徐州地方官在宴席上宴请李蟠议事时,李蟠在宴席上即席所作。因席上有两道菜一一鱼羊烩和羊羹,深受宾主赏识。这段铁事至今仍在烹饪行业中传为美。

七. 安徽省 宣城市 泾县 铜山特尖

铜山乡:名茶“铜山特尖”。

八. 江苏省 徐州市 邳州 辣椒炒小鱼

辣椒炒小鱼是邳州一地流传最广的家常菜之一.常年在外的邳州儿女每每回到家乡家人定会炒出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辣椒炒小鱼让他们一饱口福.

顾名思义,辣椒炒小鱼的主要材料就是辣椒与小鱼.辣椒以青尖椒为最佳,有的厨师偶尔还会放上一些干的红椒丝,这样做一来可以加重辣味,二来在视觉上可以克服颜色过于单调的缺点!

小鱼是干鱼,邳州人习惯于称之为干烤(四声)鱼.这种鱼多为野鱼,尤以沂河鱼最佳,在长不足三四厘米的时候就被捕捞上来.有的是在锅中或鏊子上烤干,有的系阳光晒干,据老年人讲,烤干的小鱼在口感上更胜一筹!

辣椒炒小鱼和煎饼算的上是一对绝配,用餐时如果只有菜而没有煎饼,邳州人就会非常怅惘的说一句:要是有煎饼该多好!

辣椒炒小鱼这几年逐渐从家庭走向了宾馆酒店.邳州人的习惯是酒足之后再来处理吃饭的事,饭基本上是煎饼,而佐饭的菜很有可能就是辣椒炒小鱼,辣椒刺激的食客胃口大开,用当地人的话说是“下饭”!

九. 江苏省 徐州市 铜山区 姜橘椒鱼羹

姜橘椒鱼羹,特点:温胃散寒。适用于胃寒疼痛、虚弱无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蛔虫性腹痛等症。

原料:生姜30克、橘皮10克、胡椒3克、鲜鲫鱼1尾(250克)、食盐适量。

制作过程

1. 将鲜鲫鱼去鳞,剖腹去内脏,洗净。

2. 将生姜洗净,切片,与橘皮、胡椒共装入纱布袋内,包扎好后填入鱼腹中,加水适量,用小火煨熟即成。

用法:食用时,除去腹中的药袋,加食盐少许,可单食。

十. 江苏省 徐州市 贾汪区 徐州煎饼

煎饼——中国传统食品之一。用调成糊状的杂面摊烙而成,各地做法、食法略有变化。煎饼多由粗粮制作,营养价值高。煎饼疏松多孔,可厚(叠层)可薄,便于与其他食品搭配,可在不同场合食用。

苏北的徐州以煎饼为主食。徐州人做煎饼是很简单的,用面粉加水调成糊状,然后放在专门烙煎饼的(当地人叫敖子)容器上均匀滚动,使其受热均与,来回几圈,这个大圆状的煎饼就算好了,速度很快的,因为它很薄容易熟。把烙好的煎饼取下来然后折成四方的一般,夹家常菜就可以吃了。

徐州人一般煎饼夹的菜有自制的咸菜,像盐豆,辣菜等等,也可以夹炒菜吃,看个人喜好。可以说在徐州,煎饼是不可缺少的主食,特别年纪大点的会觉得没有吃煎饼就没有吃饱饭,可见它的重要性!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