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南的省特产是什么 河南的土特产是啥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南的省特产是什么 河南的土特产是啥更新时间:2022-11-09 13:38:47

一. 河南省 洛阳 洛宁 洛宁淡竹

洛宁县多产淡竹,株大质好,故有“绿竹之乡”的美称。

洛宁淡竹,历史悠久,闻名全国。据民国六年《洛宁县志》记载,北魏时就有“山川澄秀,竹林蓊郁”的传说。唐朝诗人白居易,宋朝学者邵康节,因受永宁山水竹林之幽雅秀丽,常游于此。明代县志述:“永宁山抱水绕地宜竹。原野溪间,大半皆竹园”。洛宁人民有丰富的栽竹经验,淡竹单位面积产量居全国之首,最高亩产量曾达六千多斤。

洛宁淡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及砂壤质土壤,在河流两岸、山区谷地,背风向阳处生长最好。植株最高者可达十八米,胸围二十七厘米,最长节间五十五厘米,干重五十斤。全县竹子六千余亩,蓄积量六千六百万斤。兴华竹园,百亩连片;郭庄竹子,柔可拔丝;金门之竹,可做律管。

洛宁淡竹,具有杆高、节长、壁薄、层多、纹细、坚硬、柔韧、耐压、耐磨、弹性好、拉力强、虫不蛀、鼠不咬等优点,最宜劈篾编织竹器。竹叶竹茹可入药,竹笋是名菜,笋叶包棕子,其味清香,岁寒三友,竹居其中,枝叶常绿,装饰庭院,幽雅清静。洛宁人民利用淡竹这一天然优势,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制造了品种繁多的深受欢迎的竹器。

二. 河南省 郑州 巩义 西义兴卤肉

西义兴卤肉是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北山口镇的特色美食。西义兴卤肉是“河南省十大名吃”之一,肉香烂不腻,久负盛名。

西义兴聚百年卤制之经验,积传统美食之精髓,历经几代人不懈努力,在保留祖传秘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添加补养人体所需的名贵药料,研发出营养、美味、卫生、放心为宗旨的卤制技术,精心生产出各种优质卤肉制品。

西义兴肉食采用祖传秘方与精湛的制作技术,并不断创新,使肉食产品色泽鲜亮、品质细嫩、肥的不腻、瘦的绵香、营养丰富、多食不厌。西义兴肉食能够经得起历史的传承和市场的考验,不仅依靠祖传的绝秘配方,还坚持一整套严格的工艺流程,他们特别重视原料的选购,无论市场价格如何变化,总是挑选肥瘦均匀的鲜肉。

其工序为:

去脂——把肥肉、肥油剔掉,分割成一斤重左右的小块,用干净的深井水清洗。

烤烙——洗后烤烙,把肉皮上或猪蹄里的脏毛杂物烙净。

细洗——烤烙后再细致清洗。大肠、肚子的处理过程比较复杂,需先用白矾、食醋反复揉搓、清洗。干净后热氽去掉白膜,再清洗。

整形——把切割的肉块用细线捆扎。

卤制——捆扎好的肉块放入充满神奇配方的卤汤锅里卤制,炉火不能大不能小,火候不能长也不能短。

分类——出锅后进行分类销售和机械真空包装成箱。

三. 河南省 鹤壁 浚县 浚县子馍

浚县子馍是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的特色小吃。子馍也叫做石子馍,因在鹅卵石上烘焙制成而得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子馍采用的都是上等面粉,配上油、葱花等制成火烧,然后再加入肉丝放到烧得滚烫的鹅卵石上面炕熟,最后浇入鸡蛋烤熟即可。油酥咸香的火烧,配上丝丝嫩滑的鸡蛋和肉丝,吃上去外焦里嫩,那叫一个爽。

四. 河南省 南阳 淅川 南阳地毯

南阳市由于盛产蚕丝,因此制作地毯的人越来越多,地毯分手工地毯和机织地毯两类。手工地毯又分土耳其扣(马蹄机)、波斯扣(即8字扣)两种。南阳市多系手工制作,按其用料不同分为丝地毯(亦称壁毯、挂毯)、丝毛合织地毯和毛地毯三种。

丝地毯可分桑丝、柞丝两种,分别以桑、柞丝为原料,采用波斯图案制作,主要产地为淅川、南召、镇平;柞丝地毯以南召为主。

丝毛合织毯是淅川县1975年在全国地毯行业中独创的新产品,它集东方地毯艺术和波斯风格为一体,在总结纯丝地毯和纯毛地毯生产的基础上,以土种优质羊毛纱做毯地,桑丝做花型,工艺独特,纹样清晰,尤其经平剪后,地平花凸、形如浮雕,富有强烈的自然立体感,被誉为地毯中的明珠。

南阳生产的地毯图案达450余种,按其构图、纹样、色彩有以下四种:北京式、美术式、彩色式、素古式。南阳地毯花样繁多,风格独特,用料考究,质地坚韧、图案新颖、花纹清晰、做工精细、品质优良,深受海内

外消费者的欢迎。

五. 河南省 南阳 方城 方城丹参

方城丹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方城古称裕州,地处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桐柏山脉与伏牛山脉、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南阳盆地与黄淮平原、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的分界线上,250公里桐柏山脉与400公里伏牛山脉交汇于此,在其境内绵延1000余公里,形成山区半包围式的天然屏障,造就了丰富的药材资源,使方城成为盛产中药材的“天然药库”,境内现存野生中药材品种达800余种。

丽山奇境育异草,道地丹参香四方。方城盛产丹参,品质优良,疗效显著。据清《方城志》(康熙三十年修三十六年刊)载:“方城疆域之广轮,盖同古裕州,星野分之桐柏山淮水之上游,峰峦联络,溪涧环绕,野多陂陀膏腴,物产桔梗、木瓜、板蓝根、丹参极佳,乃地道之帮,医崇之上……金代谓之‘裕丹参’”。民间流传“丹参王,裕州长,品质好,疗效良,上海、武汉药庄藏;走水路,去留洋”的歌谣,就是对“裕丹参”的赞誉。

方城丹参,形似人参,而皮色红赤如丹,药材质地坚密,皮厚木质芯细,纤维少,折断呈放射性菊花状。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参茸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等检验:丹参酮Ⅰ含量为1.182%,隐丹参酮为1.9235%,丹参酮ⅡA为0.6503%,丹酚酸B为9.9214%,丹参素为2.4%。1991年获仲景杯国际博览会银质奖,2001年在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裕丹参被确定为名牌产品,2003年获省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无公害产品认证和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认证。

经农业部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化验,裕丹参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标准,丹参酮IIA含量在0.60%以上,超过《药典》规定标准的2倍。1991年荣获张仲景杯国际博览会“银质奖”;2001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名牌产品”;2003年9月通过河南省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基地认证;2003年9月通过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认证。研究的《无公害仿野生裕丹道地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荣获南阳市人民0科技成果一等奖。

据史料记载,方城丹参己有2000多年历史,因方城古称裕州,故名裕丹参,早在汉代已被医圣张仲景誉为“丹参之首”。据《名医别录》记载:丹参生桐柏山川谷,此桐柏山乃淮水发源之山。方城位于桐柏山脉与伏牛山脉交界处,是淮河支流的发源地。早在明清时期裕丹参就远销广州、上海、武汉及东南亚国家,在民间流传着“丹参工、裕州长;品质好、疗效良;上海、武汉药庄藏;走水路、之留洋”的歌谣佳誉。

为把裕丹参这一事业做大做强,2001年方城县把以裕丹参为主的中草药产业作为一项富民强县的后续支柱产业来抓。决定对12个山区乡镇实行封山育参,保护野生资源,严格按照中药材GAP标准和《裕丹参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建立种苗基地500亩,种植裕丹参3万亩,封山育参15万亩,使裕丹参产业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方城县在产业发展之初,就把裕丹参的深加工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华丰中药材有限公司,研制开发了高、中、低档裕丹参保健茶和生命抗氧化剂等系列降脂降压保健产品。

六. 河南省 开封 禹王台 开封菊花

开封菊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开封菊花

申请登记人:开封市菊花协会

登记证书编号:AGI00164

开封菊花品种多样、造型丰富,株型丰满匀称,花头整齐、花朵均匀、叶子深绿肥厚、花色姹紫嫣红、花姿千姿百态。嫁接、盘压、激素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菊花整株生产健壮、高度一致、无病虫害。另外光控的应用更使得菊花打破了秋菊的命运,一年四季均可开放。开封菊花具有生产健壮无病虫害、株型均匀一致、花大色艳、品种丰富、耐运输、花期长、造型丰富逼真的显著品质特征。

地域范围

菊花作为开封的主要种植花卉,广泛种植于开封市四周,但布局比较分散,分别有开封市南郊乡魁庄村、西郊乡菜屯、龙亭区孙李唐庄及龙亭公园、铁塔公园、汴京公园的花圃,总占地面积2500亩。地理坐标为东经114°17′-114°27′,北纬34°45′-34°48′。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开封市地处黄淮平原,地质结构为第四纪沉降地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80米以下。土质以两合土、沙壤土为主,约占75%,风沙土、盐碱土约占11%,西北部多沙丘。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年湿润系数0.7-1.0,年降水量634毫米,无霜期187天,夏秋以东南风为主,冬春以东北风为主。北临黄河,地下水资源丰富,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宜菊花生长。

(1)土壤地貌情况:菊花种植区地处黄淮平原,地质结构为第四纪沉降地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80米以下。土质以两合土、沙壤土为主,约占75%,风沙土、盐碱土约占11%,pH值在7-8之间,土壤肥沃,西北部多沙丘。

(2)文水情况:种植地区均含有丰富的地下水,且水位较浅。由于引黄灌溉渠从西郊乡经过,所以此处供排水比较方便。

(3)气候情况:开封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年均降雨量670毫米。

气压:107.51Kpa;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3.24℃,元月份平均气温-0.5℃,7月份平均气温27.1℃;风向:NEN频率12.75%,N频率12.04%,SSW.S频率9.97%,C频率100.85%,平均风速4.5m/s,风压35kg/㎡;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634.9mm,最大降水量260mm,元月份降水量7.5mm,七月份降水量156.5mm;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1925.3mm,元月份平均蒸发量62.1mm,六月份平均蒸发量331.5mm;湿度:绝对湿度1.98mm,相对湿度79%;最大冻土层深度:29cm;最大积雪厚度:35cm,最大积雪压力:20㎏/㎡;沙暴日数(平均)9.3d,雷暴日数(平均)23d。

(4)人文历史:开封地处中原,气候和土壤条件都十分适宜菊花生长,早在战国时期就有菊花种植,唐代随着开封的复兴,菊花已经被广泛种植和观赏。北宋时期,开封作为都城,菊花种植和观赏进入鼎盛时期,无论是品种和数量还是栽培技艺,都有了很大突破。菊花在开封经过千百年的栽培,特别是近数十年的飞速发展,开封菊花品种已达1500余种,栽培技艺水平日益提高,菊花文化丰富多彩,1983年5月开封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命名菊花为开封市花,并确定每年举办菊花花会。如今开封已经举办了25届菊花花会,菊会也又市级花会转向了省级花会,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来开封赏菊。开封种菊技艺也日趋精湛,曾多次在全国比赛中摘金夺银,特别是99昆明世博会中,开封菊花一举夺得大奖2个、金奖11个、银奖8个、铜奖2个,确立了开封菊花甲天下的美誉。

七. 河南省 郑州 登封 少林长兵器

少林长兵器有月牙铲、弓、箭、春秋大刀、大板斧、单双戟、枪、棍、叉、棒、鞭、锤等。长度 80-170cm,重量0.5-5kg。长兵器用优质碳结钢或铁板制成,可用作实战或表演用。

八. 河南省 郑州 巩义 候地小米

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须的多种物质。用其熬粥,气味清香,入口绵黏,口感极好。( 巩义)

九. 河南省 郑州市 登封 焖子

焖子是流行于登封东部的一道特色菜肴。相传,清代时登封名人、礼部右侍郎加礼部尚书衔的景东扬幼时家贫,过年时因无钱买肉,其母亲在煮好的骨头汤秫入粉芡,并加入肉末、粉条、五料,遂熬制而成了焖子这种风味小吃。因景东扬的影响,这种小吃风行于登封东部及邻近县市。

十. 河南省 郑州市 新密 密玉

河南省新密市是中国著名的密玉产地。密玉在国际上被称为“河南翠”﹐在中国﹐与新疆和田玉﹑辽宁岫玉﹑南阳独山玉并称四大名玉。按色泽不同分绿﹑红﹑白﹑黑四种﹐以深绿为佳。密玉在古时即被开发利用﹐多用来制作烟嘴﹑手镯等小件。助泉寺玉矿一九六0年曾经发现过一块高一点二八米﹑重一点三五吨的大玉﹐由上海玉雕工人雕刻为“中国登山健儿登上珠穆朗玛峰”工艺品﹐受到中国领导人称赞﹐现被列为国宝﹐保存于上海博物馆。几十年来﹐密玉多用于生产小型玉器和首饰﹐尤其是绿色密玉生产的饰物或艺术品﹐深受中外人士喜爱。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