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康市特产介绍作文 安康特色小吃作文300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康市特产介绍作文 安康特色小吃作文300字更新时间:2022-10-26 05:52:56

一. 陕西省 安康 旬阳县 旬阳拐枣

旬阳拐枣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旬阳拐枣是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的。旬阳拐枣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技术成熟,种植面积大,拐枣原料量大质优,近年来,成为外地客商的抢购农产品,远销南韩、日本等国,拐枣潜在研发价值巨大,市场销路看好。

拐枣学名枳 ,陕南秦巴山区一大,在旬阳主要有红拐枣、绿拐枣、胖娃娃和白拐枣(多为野生)等5种,以胖娃娃和白拐枣两个品种较佳,果大、味好、产量高、耐贮藏。

旬阳拐枣资源丰富,而且产量高、品质优,具有极高的医用价值,其果实、叶子、更梗、种子及根等均可入药,含有18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还富含铁、磷、钙、铜等微量元素和一些生物碱。其果梗可以作为酿酒、制糖的原料,可作香槟、汽酒、汽水等饮料,还可以加工罐头、密饯、果脯、果干等精美食品,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旬阳拐枣适应环境能力强,抗旱、耐寒、耐瘠薄土壤、喜阳光,多生长在海拔1000m以下的沟边、溪边、路旁或较潮湿的山坡丘陵。定植后一般3-5年开花结果,10年左右进入盛果期,一般株产果梗20-30公斤,20年左右每株可产150-200公斤,盛果期较长,一般在30-40年左右。

拐枣是旬阳一大,旬阳拐枣做为抗癌、解酒、护肝、降脂等保健品的主要加工原材料,近年来已发展到2万亩,大量出口韩国、日本、朝鲜等国,已创出特色品牌,在市场上具有很大冲劲。

拐枣在我国栽培利用的历史久远。早在《诗经·小雅》中就有:“南山有枸”的诗句。据《辞源》解释:“枸即枳椇,南山谓之秦岭”。《陆疏》中说:“枸树山木,其状如栌,高大如白杨,枝柯不直,子着枝端,大如指,长数寸,啖之甘美如饴,八九月熟。今官园种之,谓之木蜜”。古语云:“‘枳枸来巢’,言其味甘,故飞鸟慕而巢之”。另据《陕西通志》记述:“华州(即今华县)有万寿果,叶如楸,实稍细于箸头,两头横拐,一名拐枣,紫红色,九月成熟,盖枳棋也”。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都对拐枣有浓厚的兴趣。前苏联一位学者,对拐枣作过不少研究。他认为拐枣在地球上已有500~1000万年的历史,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果树之一。

拐枣的“果实”,其貌不扬,它没有美丽的色泽,也无苗条的外形,而是棕灰色的,像弯弯曲曲的棒状物,有如筷子般粗细。没吃过它的人决不认为它竟可以吃,以至不屑一顾。可是,当你放在嘴里细嚼慢咽后,才觉得它味如枣,甜似蜜,醇香—甘美,真有点像葡萄干呢!令人吃了还想再吃。

地域范围

旬阳拐枣保护区域位于陕西东南旬阳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8′-109°48′,北纬32°29′-33°13′,东到蜀河镇兰滩村,南到铜钱关镇铜钱关村,西到桐木镇岔园村,北到仁河口镇王莽山村,涉及城关、构元、棕溪、关口、蜀河、仙河、双河、红军、小河、桐木、仁河口、赵湾、麻坪、甘溪、白柳、吕河、段家河、神河、金寨、石门、铜钱关等21镇305个行政村(居、社区),总保护面积13.1万亩,现有生产面积6万亩,年产量1.21万吨。

二.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五味果

五味果

云雾山中的五味果当然和它依靠的秦岭主山脉中的五味果一样,味道多杂,特别刺激。

五味果是初秋成熟的野果,它是木本挂果,成珠成串,果实累累,十分繁密。五味果由青绿走向成熟的紫红,引来山里人的采摘。它的果味由酸、甜、苦、涩、麻五味组成,味道特别刺激,吃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五味果具有生津止渴功效,秋日登山,饥渴时摘上几串吃后,精神顿增,兴致更高,是山中提神增劲的好野果。

三.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野山柿

野山柿

农历九月,金秋果红。云雾山中最红最红的成熟大果实要数野山柿了。

森林中的柿树没有浅山中的多,果实成熟时也没有山外的耀眼,因为这时森林中的枫叶红了,挂果的树多了,色彩斑斓,远远望去,难以辨别哪是红叶,哪是柿树。山外的柿树就不同了,它们最初也是野生的,但却没有被山民们当做用材树,或是薪柴林,而把它们看做经济果树,被保留在山外。因而,山外的柿树多是孤零零的生长在田埂地头,或是高高耸立于靠田地的灌木林中,兀然而立,既幸又悯。金秋时节,柿树的柿子让秋阳的暖色一天天染红,柿树叶却掉得差不多了,柿树简直就成了秃树,假如没有了红的、繁密的山柿悬挂在树枝上,柿树看上去绝对是株悲惨世界,但现在不同了,它显示的是成熟,表明的是丰收,彰扬的是自豪。此时的柿树枝叶虽秃,成果却硕,春天的枝叶繁茂不过是为了金秋的这个时节做做铺垫罢了。山民说,桃子形状的柿子时间放久了,中间就变成了甜甜的柿水汁,象磨盘形状的,当地叫做“磨盘柿”的柿子,吃起来又绵软又香甜。看来,仅柿子云雾山中就有不同的品种。云雾山的野果实在太丰富多样了。

四. 陕西省 安康 平利县 辣子

陕西人吃辣子,不亚于四川人和湖南人。当地盛产“秦椒”和“线辣”细长肉厚,辣味十足。无论零餐小家庭便饭,逢年过节或盛大宴席辣子必不可少。

五. 陕西省 安康 平利县 八卦鱼肚

八卦鱼肚它是陕西的一款特色名吃。此菜用鱼肚和鸡脯肉经熟制后排列成古代的八封图案形状,由此而得名。把祖国的传统文化融入烹调之中,长期以来受到中外食者的欢迎。

材料:水发鱼肚100克,鸡脯肉300克,熟火腿25克,水发香菇15克,菠菜10克,鸡蛋3个,鸡蛋皮1张,鸡汤1250克,料酒15克,葱段、姜片、味精、精盐、湿淀粉、熟猪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1.将鸡脯肉、葱、姜放在一起剁成茸,放入碗中,加精盐1.5克、味精0.5克、鸡蛋清3个、湿淀粉拌匀成鸡肉浆。鱼肚切成约7厘米的片。

2.取平盘一个,盘底抹上熟猪油,平铺上鱼肚成圆形,上面盖上全部鸡肉浆,摊平抹光。

3.用鸡蛋皮、火腿、香菇等原料做成"太极图",其他原料等距离地摆成八卦图案,上笼蒸约5分钟取出。

4.锅内放入鸡汤、料酒、精盐,用小火烧沸,撇去浮沫,放味精调匀,浇在汤盘内即成。

特色:原料多样,色彩鲜明,造型古朴典雅,汤鲜味美。

六. 新疆 昌吉 阜康市 钙果

钙果

中华钙果是中国科技人员十几年来从成百种植物中选育成功的新型水果,因其含钙量居水果之首而得名。钙果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快、用途广、效率高等特点。

七. 陕西省 安康 旬阳县 吕河蜜桔

吕河蜜桔果味微酸带甜,汁多化渣,具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的功效。

全镇共有蜜桔园1000多亩,主要分布在梨河村、险滩村、敖院村、江店村、双井村、冬青村等6个村。尤其是梨河的蜜桔味甜、个大,盛产期亩产可以达到2000—3000公斤,很受社会的青睐。

竭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到吕河来洽谈订购,共同投资,共谋发展,共同开发吕河的蜜桔产业!

八. 新疆 昌吉 阜康市 阜康桃

1、新星桃:果实圆形,腹缝线浅,两半对称,果顶凹;平均果重400-500克,最大1100克;全面粉红细嫩,艳丽洁净,采摘期长达60天以上,留少数桃子可挂到落叶,果实不软、不裂、不脆。果实圆型,果顶凹,成熟后全面着浓红色,极美观、甜味纯正,有清香味。

2、秦王桃:秦王桃是一种优质晚熟桃,果个大耐贮运,果肉圆球形,外观漂亮,果肉白色,硬溶质,丰产稳产,抗逆性强,容易栽培,秦王桃盛果期亩产5000-7000斤,以其白里透红、艳丽诱人的外观,深受消费者青睐,亩产收入可达万元以上。

3、超早红:超早红蜜桃是山东省枣庄市核果类果树研究所培育成功的成熟极早、果面浓红、核小肉脆、纯甜优质桃新品种。在极早熟甜桃品种中有如此硬度大、颜色漂亮、品质好的桃品种实属罕见,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表现很好。

4、潍坊特早:5月下旬成熟,平均单果重160克,大果260克,椭圆形,果面鲜红色,外观艳丽、味纯甜、无酸味、成熟早、上市早。

5、瑶池早红:果实发育期65天,平均单果重106克,最大220克。果皮黄绿色,成熟时仅果顶周围着红晕,外观美。果肉乳白色,肉质较细,粗纤维少,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离核,果核小,果实可食率达98.1%,无裂核现象。生长势强,丰产。

6、太阳王油桃:从实生苗中选出,9月上旬成熟,单果重300克,果个整齐,肉质细汁多,品质极上,全果面着浓红色,外观美。

7、樱桃(红灯):果实紫红色,果个大,平均单果重9.7克,最大单果重14克,坐果率62.6%,裂果率7.1%。成熟早,果实发育期45天,平均株产7.1千克。可溶性固形物18.2%,品质优良。

8、早露蟠:早熟优良蟠桃新品种。果实扁平形,平均单果重100克;果皮底色乳黄,果面着鲜红色晕,色泽鲜嫩,外观甚美;果肉乳白色,近核处微红,质细,风味香甜;粘核,核小,可食率高。不裂果。在我地果实6月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67天。该品种外观美,品质优,丰产,易栽培管理。

9、油桃曙光:果实发育期60天左右,平均单果重122克,最大的174克;果实近圆形,端正美观,果皮全面着浓红色,有光泽,艳丽美观,风味浓甜,香气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7%,较耐贮运,不裂果,自花结实,早果且丰产性强。

10、油桃华光:华光生长健壮,株型紧凑,萌芽率、成枝率强,各类枝均能结果,但以长、中

果枝结果为主;一般管理水平下,定植当年即可形成花芽,第2年始果,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90g,最大果重可达124g,果皮中厚,不易剥离,果肉乳白色,果核长

椭圆形,粘核。果实耐贮运,货架寿命长。

九.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金蚕丝被

金蚕丝被

丝绸之源

金蚕故乡

陕西省石泉县早在秦汉时期就盛行兴桑养蚕,世人皆知西去欧洲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长安,那么绸之源在何处呢?西汉皇帝为褒奖蚕桑事业的发展,御赐“鎏金蚕”圣物(国家一级文物)于公元1984年在石泉县中国万亩蚕桑基地池河镇出土,向天下揭示了这一秘密。

近年来,石泉县紧紧抓住“东桑西移”历史机遇,把蚕桑生产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支柱产业来抓,采取各种措施狠抓蚕桑产业发展,现已形成了育苗、植桑、制种、养蚕、收烘、缫丝及蚕丝产品开发于一体的产业化格局。

蚕丝素有“纤维皇后”之美誉,其柔软、轻盈、顺滑、透气,对人体肌肤有保健作用,深受崇尚自然、追求健康人士喜爱。石泉生产的天然蚕丝被是以当地优质蚕丝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经过“经纬网幅”等工序精心制作而成。长期使用天然蚕丝被能增进人体健康,可促进睡眠,美容美肤,延缓衰老,并具有防螨、抗菌、抗过敏、降低胆固醇浓度、血糖脂、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功效。

十. 陕西省 安康 紫阳县 紫阳毛尖

紫阳毛尖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紫阳毛尖”产于陕西紫阳县,是驰誉省内外的名茶。所谓“毛尖”,是指带有白茸茸毫毛的嫩茶尖,一般在清明前采制,在唐代,人们称这种茶叫“茶芽”,是向朝廷进贡的二等贡品,俗称“皇茶”。毛尖按采摘的时间分两等,一芽一叶初放时采摘的为一等品,一芽二叶初展时采摘的为二等品。有诗云:“雨前一样是新茶,坡有阴阳性各差。齐焙白毫先入贡,香风吹出野人家”。“紫阳毛尖”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细,经加工出来的茶叶条形紧结匀称,外形碧绿油润,捧在手上细瞧,茸茸的白毛清晰可见,冲泡的茶叶清澈鲜艳,清香的气味沁人肺腑,小口啜饮,则感到清淡之中有一种甘美之味,《紫阳县志》称这种毛尖茶为“骊龙之珠”实不过誉。据化验,紫阳县产的茶含硒量比皖、浙、闽等地的高6至32倍,长期饮用,有防癌和预防血管硬化作用。此茶与西湖龙井并列为全国名茶。

紫阳毛尖产于陕西汉江上游、大巴山炉的紫阳县近山峡谷地区,系历史名茶。特征条索圆紧,肥壮匀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茶香嫩香持久,汤色嫩绿清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肥嫩完整,嫩绿明亮。

陕西省紫阳县汉江两岸的近山峡谷地区,层峦叠峰,云雾缭绕,冬暖夏凉,气候宜茶。茶园土壤多为花岗岩和片麻岩发育而成的黄沙土和薄层黄沙土,呈酸性和微酸性,矿物质丰富,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疏松,通透性良好,是茶树生长的适宜地区。

紫阳毛尖所用的鲜叶,采自绿茶良种紫阳种和紫阳大叶泡,茶芽肥壮,茸毛特多。加工工艺分为杀青、初揉、炒坯、复揉、初烘、理条、复烘、提毫、足干,焙香十道工序。

该茶的特点是,外形条索圆紧细、肥壮、匀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内质香气嫩香持久,汤色嫩绿、清亮,滋味鲜爽回甘,叶底肥嫩完整,嫩绿明亮。

紫阳毛尖不仅品质优异,而又发现此茶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一硒,具有较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为中外茶叶界人士所注目。

紫阳毛尖

紫阳县茶业协会

12950395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