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泽县蘑菇特产 西藏特产蘑菇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泽县蘑菇特产 西藏特产蘑菇大全更新时间:2022-10-26 12:10:58

一. 云南省 曲靖 会泽县 会泽七彩土豆

会泽七彩土豆是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驾车乡的。会泽七彩土豆大者不过鸡蛋,小者如核桃,表皮紫黑,切开后横截面如一朵盛开的紫色玫瑰,色彩层次分明,由中心向外放射开放。

七彩土豆是一种新型土豆品种,种植水平高,产量高、品质好,表皮紫黑,切开后紫花色肉质,色彩层次分明又如一朵盛开的紫色花朵,由中心向外放射开放。煮熟后,不退色不变形,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含钙丰富并容易被人体吸收,常食之,瘦身健体效果明显。2004年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6年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会泽七彩土豆产于驾车乡屋基、白泥、迤石三个半山村委会,因其对土壤、气候的特殊要求和不施化学肥料、不喷洒农药等的特殊种植方法,造就了其薯形小巧、色泽绚丽、味道可口、营养丰富的特殊品质。

在当地农家,煮了来吃是最常见的吃法。蒸煮洋芋的过程总是让人心焦,洋芋去皮后洗净,一大锅洋芋只需放少许水,用稻草编制的锅盖盖好,先用大火烧到锅盖顶部开始往外冒大团蒸气后,改用文火慢煮,到锅中水干,闻到洋芋的焦香时,需立即将明火退去,留少许炭火烘焙一二十分钟。开锅,将洋芋拾到筲箕中,配上一碟青椒、香芹做成的蘸水,夹一小撮蘸水放在洋芋上,一口咬下去,酥、柔、香、散,保准让你吃个肚饱肠圆。

二. 黑龙江省 鹤岗 绥滨县 蘑菇炖小鸡

蘑菇炖小鸡

小鸡炖蘑菇的做法非常简单,只要按照菜谱步骤一步一步您来一定会享受到一道美味菜肴,小鸡炖蘑菇是中国菜系东北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小鸡炖蘑菇以鸡肉为主要材料,烹饪以炖菜为主,口味属于家常味。

配料:

主料:小仔鸡750克-1000克、蘑菇75克

调料:葱、姜、干红辣椒、大料、酱油、料酒、盐、糖、食用油

操作:

1、将小仔鸡洗净,剁成小块;

2、将蘑菇用温水泡30分钟,洗净待用;

3、坐锅烧热,放入少量油,待油热后放入鸡块翻炒,至鸡肉变色放入葱、姜、大料、干红辣椒、盐、酱油、糖、料酒,将颜色炒匀,加入适量水炖十分钟左右后倒入蘑菇,中火炖三四十分钟即成。

三.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富裕 镜泊山蘑菇

镜泊山区的蘑菇,有近百种之多。"诸山中皆有之。"并以个头大、色气正、味道鲜而著名,其中常见的是榆黄蘑、树鸡蘑、榛蘑、松蘑和元蘑,产量颇多。

榆黄蘑、树鸡蘑生于夏初,盛夏是生长的旺季。榆黄蘑又名金顶蘑,也称玉皇蘑,只生长在榆树的枯木上。其菌盖呈草黄色,漏斗状,宽二至十四厘米;菌柄基部连生,菌肉洁白、纯净。新鲜时,炒鸡蛋,炒鸡块,味极鲜,用它包饺子更加鲜美。

树鸡蘑,生长在柞树的干上和根部,菌盖呈橙黄色或桔红色,鲜艳夺目,其形状片片相叠,基部重合,很象鸡冠子,故名曰:树鸡。它的菌肉厚实,嫩而脆。鲜时炒韭菜,炖鸡肉宜美可口。榆黄蘑和树鸡蘑不宜储藏,只能鲜吃。而榛蘑、元蘑却可晒干长期储存,冬天吃时,用热水一泡,便舒展如鲜,味道清鲜不变。榛蘑生长在夏末,多在灌树丛中,尤其是榛柴溏里最多,阔叶树基部也有。榛蘑菌盖肉厚,群生或丛生,呈土黄色,小时是半球形,长大即舒展开,犹如小伞,每个菌盖宽至十五厘米;菌柄粗壮、肥大,其纤维质是中空的圆柱体;菌肉呈白色,味美可口。

元蘑,又叫冬蘑或黄蘑,它是蘑菇中仅次于猴头蘑的上品蘑。入秋时,元蘑象鱼鳞般丛生在树的腐木上,桦、柞、杨、榆树的倒木、枯立木、伐桩上都有,尤其是椴树的倒木上最多,它菌盖呈扇形或肾脏形,灰褐色,每个宽五至十五厘米;菌柄短扁,白色或淡黄色;菌肉白色,味极鲜。晒干后,成黄色大块,吃时,用时温水泡便恢复鲜时形状,同鸡肉炖圪最佳。

蘑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糖类和氨基酸,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植物肉,有的还可入药,治消化不良、化痰理气、手足麻木、无名肿毒等病症,不可为小儿麻疹解表。

我国食用蘑菇有悠久的历史,古时称为冻青、羊肚、鸡腿、银盘粉子等,早在汉朝时就是盛宴上的佳侑。清初,镜泊山区的蘑菇每年有数十担送往盛京做为贡品。

四. 山西省 临汾 安泽县 安泽火腿

安泽火腿是山西传统名食,已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这里的火腿,色泽红白分明,气味浓香,味道鲜美,享誉省内外。据《安泽县志》载:“金华火腿而外,以安泽火腿为最,亦土产中之绝佳者。”“宦游他处者,每购以馈亲友焉。” 安泽火腿应该是源自金华火腿,说起来还有一段历史故事呢。据说在明朝末年,一位浙江金华人到岳阳县(即今安泽县)当县令。这位远离家乡的县太爷时常思念脍炙人口的金华火腿;但岳阳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广人稀、交通壅塞,浙江与山西远距数千里,总不能使其如愿。后来他想出一个办法:从家乡请来一位制作金华火腿的师傅,按照金华火腿的传统加工技艺,在岳阳做起“金华火腿”来。火腿做成后,县太爷一尝,连声叫好。县太爷如愿以偿,而“金华火腿”也就在这里流传开来,从此就安了家。到了清代时,岳阳火腿已远销到北京等地,被当作火腿中的上品。及614年,岳阳县改称为安泽县,岳阳火腿也被改为“安泽火腿”。安泽火腿虽美,但其生产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到民国年间,由于税重如山,运费日贵,产销日趋下降,到抗日战争时期,终于全部停产。解放后安泽火腿才恢复了生产。安泽火腿虽源于金华火腿,但从原料到加工均结合本地情况,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制作这种火腿一般在秋后,选择较小较瘦的猪后腿,每条后腿6~6.5公斤左右。把旋下的猪腿先用食盐和硝反复进行搓擦;然后放进用砖砌的池子里,这种池子砌在室内,如单人床大小;池子内堆放火腿后,室温保持在30℃以上,1个月后,再搓一次盐,再放1个月,如此反复3~4次,时间达4~5个月。到第二年春天,将腌腿取出,抹上小磨香油,在阳光下翻晒。反复抹几次香油,晒几次,火腿便制成了。一般1公斤鲜肉制0.5公斤火腿,多于清明节前后上市。安泽火腿,食法多样。食前要先切成小块,放在水里浸泡透,待盐、硝基本泡出来之后,才好烹制菜肴。因这种火腿含硝量和含盐量较高,经浸泡可大大降低含量;也正是因为其含硝盐量高,安泽火腿可贮存2~3年,而色味不变,当地称为“不装瓶的罐头”。

《安泽县志》中记载:“安泽火腿溯源金华为嫡宗,独为北国第一家。”到清朝中叶,岳阳火腿已闻名遐迩。民国时期,岳阳以南北朝时代取境内安吉、泽泉首字相连而定名为安泽县,岳阳火腿也改称为安泽火腿。安泽火腿的生产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特点]:红白相间,香味浓烈,久贮不腐。

五. 新疆 喀什 巴楚 巴楚胡杨蘑菇

巴楚胡杨蘑菇属于着名的羊肚菌。主要产于喀什地区巴楚、麦盖提等县。故享有“沙漠人参”的美称。巴楚蘑菇属高档保健食品,含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20种氨基酸。年采集量10吨左右。

六. 河北省 石家庄 深泽县 高庙扒糕

高庙扒糕是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的。深泽扒糕远近闻名,而深泽“高庙扒糕”品质优良,最为上乘,不仅在当地集市-,在辛集、保定、石家庄都有常年销售网点,甚至在京津的食品街也占有一席之地。

高庙村位于深泽县东陲,滹沱河畔,现已成为扒糕专业村,全村有四十余家扒糕经营户,而这中间尤以“西高东段”最为有名。村西高丑子家的“丑子扒糕”颇有名气,据八十高寿的扒糕传人高丑子回忆,他爷爷就是做扒糕的能人,直到现在他的孙辈,已是第五代传人,据此推算,扒糕少说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而村东的段常栓家,也是驰名的扒糕世家,其儿孙、女婿均是打理扒糕的高手。

这位段常栓老人,正是笔者的姨夫。儿时的我,到姨家走亲戚,总看到家里支起大铁锅,烧起木柴,我还曾上前拉过风箱呢。扒糕的主料是荞麦。荞麦采购来,精细筛选,使用的荞麦要用清水洗净,去除沙子和杂质,晾干后再去皮、磨面。和面时水与面比例要合理,有时适度加入少量榆皮面,再加入各种天然作料,不用添加剂。熬制时火候适中,因为火猛要糊锅,火小不熟不粘。要趁热出锅,手蘸凉水把七八十摄氏度的面团快速揉拍成块状,置于高粱秸做的铺席上,凉一晚上,第二天赶早上市。

在集市上,“高庙扒糕”多是-货。扒糕切成菱形长条薄片,放在盘子里,再浇上用麻酱、酱油、蒜末、好醋调配的汁,加上些胡萝卜擦的丝,浇芥末或辣椒均可。我上中学后,时常看到姨夫在县城赶集的身影,上前解馋是常事;有时我姨还打包送到学校,我趁课间吃上一口,很是爽意。我到石家庄工作后,表妹入市探望,总是挎一篮子“高庙扒糕”来。扒糕虽然其貌不扬,但人见人爱,不仅筋道可口,而且极有营养价值。

七. 安徽省 宿州 埇桥区 五柳蘑菇鸡

五柳蘑菇鸡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五柳风景区的特色美食。夹沟五柳蘑菇鸡,利用山上产的野蘑菇和本地产的农家土鸡和山泉水烧制而成,具有鸡肉入味而不柴,肉质酥嫩,香辣俱全等特点。

蘑菇鸡:乃野蘑菇炖土鸡之简称。

取材:

1,野蘑菇,为大五柳山林中野生蘑菇,纯天然食品。得三春雨露而生,散于山林野草间,农人晨起披星采之,用以炖土鸡,营养价值大大的高!所谓千金易得,野蘑菇难求是也!

2,土鸡,为大五柳农家自养土鸡。此鸡,日日游于大五柳仙境中,以昆虫草种为食,于山林间野生动物为伴。朝向日而振羽,一声长啼天下白;夜倦游而归巢,卯日月而为众星官!久之,蕴五柳仙境之灵气,得五柳山川之精髓,金趾嶙嶙,羽翼粲然,诚非凡物也!以野蘑菇慢火徐徐炖之,食后闭目小憩,但觉两肋间清风升腾,俨然飘举,羽化成仙矣!

此名吃为五柳特有,食之者无不为之折腰。曾有人吃后三月不知肉味,口齿间但有五柳蘑菇鸡之余香!

八. 云南省 曲靖 会泽县 会泽大洋芋

会泽大洋芋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会泽县把马铃薯作为富民产业来抓,不断增加投入,改善科研环境,强化科技培训,开展高产创建,拓宽营销渠道,使马铃薯由自产自食的传统产业变成年产值数亿元的大产业。

今年,会泽县种植大春、小春马铃薯61.6万亩,总产量可达130万吨,按当前市场价计算,总产值可达7亿多元,全县农民人均马铃薯收入800多元。马铃薯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提高了群众科技素质,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拓展了群众的视野。

多年来,会泽县把马铃薯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加以重点培育和发展,在加强新品种自主选育的同时,积极与省、市农业院校交流合作,成功选育了享誉西南地区的“会-2号”、“合作88号”两个马铃薯主打品种和

“合作001号”、“合作002号”、“合作003号”等优良马铃薯新品种。该县大力提升农产品内在品质,结合国家第四批、第五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县城内建成占地11亩的马铃薯繁育中心,为马铃薯研发提供全方位服务。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该县已成为中国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马铃薯种薯基地县,在马铃薯主产区大桥、火红等乡(镇)建立了15万亩标准化脱毒种薯生产基地,生产的优质马铃薯种薯除供本县群众生产用种外,还远销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广东等省市(市、区)和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会泽大洋芋

地域范围

会泽大洋芋产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境内,种植范围涉及县内的金钟镇、者海镇、娜姑镇、迤车镇、乐业镇、矿山镇、大井镇、待补镇、马路乡、纸厂乡、大桥乡、五星乡、火红乡、雨碌乡、鲁纳乡、老厂乡、田坝乡、上村乡、驾车乡、火红乡、新街乡21个乡(镇),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3°03′-103°55′、北纬25°48′-27°04′,境内东西最大横距8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38公里,种植面积4.5万公顷,年总产量14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会泽大洋芋薯块大,椭圆或卵圆形,芽眼浅,表皮光滑,有白皮白肉和红皮黄肉两种类型。 (2)内在品质指标:会泽大洋芋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深受省内消费者喜爱。蒸煮品:味微香、适口性好,干物质含量≥17%,总淀粉含量≥12.5%,还原糖≥0.2%。 (3)质量安全规定:产品质量达到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180-2006《合作88号、会-2号马铃薯商品薯生产技术规程》。

九. 青海省 海北 祁连县 祁连黄蘑菇

祁连黄蘑菇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蘑菇植物名称为黄绿蜜环菌、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厚,肉质,宽5-9cm,扁半球形至平展,硫黄色,干后近白色,具纤毛状鳞片,边缘内卷。菌肉白色,厚。菌褶近似菌盖色,稍密,弯生,不等长。菌柄柱形,长3.5—10cm,粗1.2—2.5cm,白色或带黄色,内实,菌环以下具黄色鳞片,基部往往膨大。菌环生柄的上部,黄色。孢子印白色。孢子光滑,椭圆形,无色。6~7.2×4~4.5μm。黄绿蜜环菌是世界稀有珍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硒"的含量很高,是癌症的克星。清末年间作为皇上贡品。

黄蘑菇盛产于祁连山半山坡一带无污染地区,海拔1700—3600米左右,因其资源丰富而闻名,素有青海“十宝“之一的祁连山天然野生黄蘑菇,以其肥硕鲜嫩,香浓色丽、气味纯正、芳美可口,而倍受人们的青睐,该蘑菇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B和C、铁、钙等多种元素。性味甘平、无毒,“素有健康食品”之美称。

祁连县是世界上原始生态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这里雪山纵横,生物种类丰富,生态系统多样。县境内草场辽阔,总面积为1764.11万亩,占该县土地面积的80%。县境内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以青海云杉、圆柏、杨树、沙棘为主的林业用地面积314.57万亩,占土地面积的15.1%,森林覆盖率为13.5%。广阔草原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为野生菌和药材的生长提供了优良的条件,该县境内经济药用植物共有368种,其中著名的有大黄、柴胡、黄芪、秦艽、羌活、雪莲、冬虫夏草等共325种,属57科,91属。更有沙棘、蘑菇、草莓、地衣、发菜等食用植物和菌类。其中,黄蘑菇是该县半山区的主要食用菌品种。

黄蘑菇植物名称为黄绿蜜环菌,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厚,肉质,宽5-9cm,扁半球形至平展,硫黄色,干后近白色,具纤毛状鳞片,边缘内卷。菌肉白色,厚。菌褶近似菌盖色,稍密,弯生,不等长。菌柄柱形,长3.5—10cm,粗1.2—2.5cm,白色或带黄色,内实,菌环以下具黄色鳞片,基部往往膨大。菌环生柄的上部,黄色。孢子印白色。孢子光滑,椭圆形,无色。6~7.2×4~4.5μm。黄绿蜜环菌是世界稀有珍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硒"的含量很高,是癌症的克星。清末年间作为皇上贡品。

黄蘑菇盛产于祁连山半山坡一带无污染地区,海拔1700—3600米左右,因其资源丰富而闻名,素有青海“十宝“之一的祁连山天然野生黄蘑菇,以其肥硕鲜嫩,香浓色丽、气味纯正、芳美可口,而倍受人们的青睐,该蘑菇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B和C、铁、钙等多种元素。性味甘平、无毒,素有“健康食品”之美称。

青海省祁连县峨堡岭是有名的祁连蘑菇产区,食用野生菌类有羊肠菌、黄蘑菇、鸡腿菇、松菇、鸡冠菇等,以黄蘑菇居多。21世纪初,祁连县围绕优势资源,凝聚合力打造品牌,使“雪域八宝”农畜产品和旅游商品开始逐步走向省内外,也为祁连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优势资源品牌价值注入了动力。1999年,该县专业户注册了“峨堡牌”黄蘑菇商标,2004年4月5日,祁连山野菜野生食用菌类产业化经纪人协会成立,成为海北藏族自治州唯一开发、研究生产、经营天然野生经济植物、山野菜和野生食用菌类的社团组织,在农牧民自愿的基础上,不改变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所有权及经营权的前提下联合起来,组织生产经营祁连土品。协会有118名会员,分布在各乡镇、各行业,协会下属的祁连山野菜加工厂一处,在县城繁华地段设有经销处。据统计,祁连县黄蘑菇年产量可达12000斤,鸡腿菇年产量达6000斤。2008年,中国国家商标局批准“祁连黄蘑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祁连黄蘑菇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祁连黄蘑菇地域范围为祁连县八宝镇、峨堡镇、默勒镇、柯柯里乡、阿柔乡、扎麻什乡、野牛沟乡。

十. 浙江省 温州 苍南 食用菌“蘑菇”

苍南县蘑菇生产历史悠久,为浙江省蘑菇重点产区,2000年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蘑菇之乡。99年全县蘑菇种植面积达3000万平方尺,生产鲜菇3万多吨,现有鲜菇、盐渍蘑菇、罐头蘑菇、蘑菇酱油等产品,苍南罐头厂生产的罐头蘑菇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 苍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