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甘肃民勤群众土特产 甘肃民勤县农业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甘肃民勤群众土特产 甘肃民勤县农业特产更新时间:2022-10-25 00:18:39

一.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银蒂白兰瓜

银蒂白兰瓜以皮薄瓤厚,色鲜味美,含糖量高,驰名中外,含糖量高达18%以上,富含钙、磷、铁及各种维生素,风味醇香,甘甜如蜜,是消暑解渴,生津保健的佳品

二. 甘肃省 陇南 文县 文县绿茶

文县绿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文县绿茶

文县境内气候湿润,海拔低,是甘肃省主要产茶区。近年来,文县通过示范带动和科技、扶贫等支持手段,在碧口、中庙、范坝等乡镇发展茶园6.8万亩。文县绿茶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将进一步提升文县绿茶的知名度,促进全县茶叶产业向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甘肃省文县碧口镇、中庙乡、范坝乡、刘家坪乡共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文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文县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文政发〔2012〕54号

甘肃省地方标准:文县绿茶(草案)

三.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泉山郁金香

泉山郁金香、银蒂白兰瓜以皮薄瓤厚,色鲜味美,含糖量高,驰名中外,含糖量高达18%以上,富含钙、磷、铁及各种维生素,风味醇香,甘甜如蜜,是消暑解渴,生津保健的佳品。在1999年云南昆明世博会上获金奖。

四.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葫芦杂碎

葫芦杂碎

葫芦杂碎又叫扬风搅雪或葫芦菜和,最早风于民间本家会的成员聚餐,工艺明快简捷,营养丰富,是素晕混吃的一味民间小吃。做法上是取洗净切块的猪羊肝肺肾肚肠,入水汆制,去粪腥油法,与用血浆热凝而成的血块一起下锅,文炎熨煮,待八九分熟时,加入以葫芦(现称甜美南瓜)为主的自产无污染绿色蔬菜,旺火烧沸,待青菜、南瓜熟透,部分组织混成汤汁后,加入葱韭、青椒、生姜、调料、青盐等提味压腥,既成赤橙黄绿青蓝紫、香麻辣甜沁心脾的烩大菜。

五. 甘肃省 张掖 临泽 小饭

小饭

将面团擀成一铜钱厚的面片,切成小方块,下入牛肉原汤,调胡椒等佐料,再加入牛肉丁。粉皮、煮熟的红豆等即成。

六.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武威驼毛

骆驼是一种很奇特、经济价值很高的动物。

驼毛是由长度、细度、拉力、弹性及用途完全不同的鬣毛、正常粗毛、细绒毛构成的。它纤维细长、均匀,拉力大,弹性好,比重小,耐磨性强,抗酸性强,遇碱较稳定,轻便保暖,颜色素雅,吸湿性强,是制作高级大衣呢、运动衫、围巾、袜子、驼毛毯和机械设备中的衬垫、毛绳、衬布、优质传送带的上等原料,还可以做人们喜爱的被褥、棉衣服的填充物。驼毛与细羊毛、半细羊毛或山羊绒混纺后,可制成新颖、艳丽、光滑、丰满的高级平纹织物和毛毯。民勤县驼毛生产量大质佳,颜色正,多呈黄色或棕红色,是国家重要的传统出口商品之一。这种驼毛生产的驼绒毛毯,手感光滑柔软,色泽自然素雅,独具一格,远销海外。

七.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民勤甘草

民勤甘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民勤甘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甘草是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大面积种植的一种地产中药材。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由于气候趋于干旱,县境内部分河道及湖泊逐渐干涸。甘草属耐干旱植物,有防风固沙,遏止荒漠化的作用,且种植经济效益良好。民勤县推进沿沙荒漠地带甘草生态修复栽培工程,鼓励农民种植甘草,力求探索节水增收、治理生态的新途径。

文化典故

据《中国现代中药》杂志介绍,甘肃民勤栽培乌拉尔甘草产量大,甘草酸含量高,可作为选育高产、高甘草酸含量甘草品种的育种材料。该县甘草种植面积已达8万亩左右,同时推行“企业+技术+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年加工甘草3000多吨。

民勤甘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甘肃省民勤县现辖行政区域。

八.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民勤沙米凉粉

沙米凉粉系民勤传统纯天然无污染美食珍品,选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野生沙米为原料,浸水6—8小时,用太阳射线消过毒的麦秸揉搓粉碎,置瓷器内揉搓取汁三次,然后用草木文火加热成浆,盛于瓷器中冷却,至清秀晶亮时翻转倒取;或摊晾凉于案上制成粉皮。食用时,切成条状,配以葱、蒜、盐、辣椒、芝麻、民勤陈醋,芳香扑鼻,令人口舌生津。食之,酸辣滑爽,香留口腹。如果佐之以酒,便成宴席之上的山珍野味,令人兴味大增。

九. 甘肃省 定西 漳县 羊十道

羊十道

即用一整只羊肉做十道菜肴。“羊十道”以其独特的风味在漳县闻名遐迩。“羊十道”选料考究,选用大肥骟羊,屠宰后以头、腿肉、羊排、血、心、肝等五脏及羊尾为主料,以花椒、生姜、胡椒、山药、茴香等中草药、香料为佐料。“羊十道”的烹饪之法有煮、煎、蒸、烩、焖、炒等。品名有清蒸白血、香酥羊排、开锅羊肉、大烩羊头、蜜饯羊尾、呼啦羊蹄、汆水丸子、时菜里脊、萝卜肚丝、爆炒腰花,共十道佳肴。

盛“羊十道”的器皿有瓷质盘、盆、勺等,将十道菜肴按头、内脏、排骨、尾等依次排列于瓷器餐具中即可上席。据传,“羊十道”也是由汪氏从元朝宫廷传入民间的,既保留了草原蒙古宫廷御膳的民族风格,又吸收了中原汉族的烹饪技艺,流传于今数百年,堪称陇中名菜。漳人王兴祥有诗赞曰:

四季食百草,千日始长成。

有朋远方来,献身宴嘉宾。

厨无鸡鸭鱼,桌少海味珍。

脑花淼玉脂,尾肥烧晶莹。

肚丝烹羹鲜,肝尖熘西芹。

肋条焖骨脆,里脊炒洋葱。

精肉炸丸酥,夹沙蒸馅嫩。

胸肌不油腻,腩烂无膻腥。

碗碟换十回,觥杯传几巡。

佳肴盘盘奇,美味道道醇。

饭后一盅茶,回思余香浓。

走遍南北地,华夏饮食尊。

十.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武威凉粉

  凉粉是夏季当令小吃。武威凉粉有青粉、黄粉、沙米粉三种。青粉是用扁豆粉,或绿豆、山药粉制成的。做法很简单,先量好粉面,加冷水拌成稠面糊,锅开后把调好的糊均匀下锅 ,不停搅动,以免沾锅,煮透,倒大盆或平盘晾凉,切条,搁上各种调料即可食用。做得好的 凉粉白中透青,冰清玉洁,不软不硬,吃起来滑爽森凉黄粉是用豌豆粉做的,比青粉软绵。切时不在刀板上,是用一方带刃的薄铁片,在粉 陀上削下一块。搁在手心里,“截”成滚刀棱子条,吃时撤一捏儿青盐,淋一匙红辣油,满口都是豆面特有的清香。 吃沙米粉得看各人的口福了,寻常难得一尝 沙米是一种叫“沙蓬”的植物的籽实,出产于大漠之中。金秋十月,沙米成熟,是采集的最好时节。住在沙漠边上的庄户人,便带着布单子、柳木棍去“打沙米”。将布 单子铺在沙滩上,把沙蓬棵子摁在布单上,用棍子敲打,沙米便落在布单上。采回晒干、碾去皮。做凉粉时先用清水泡米粉一两个时辰,使软,拢一把白净光洁的麦杆, 铺在案上,将泡软的沙米倒在麦杆上,揉搓成细浆,用细箩滤过.粉浆入锅烧开,煮一袋烟功夫就可倒入盆中晾凉,切细条,拌调料,风味首屈一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