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磁器口特产联系方式 磁器口古镇商家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磁器口特产联系方式 磁器口古镇商家联系方式更新时间:2022-11-22 06:29:28

一. 河南省 南阳市 内乡县 马山口油条

油条各地都有,唯马山口油条风味独特,中指粗细,浑圆,中间一个空心纵贯两端。食之外焦,内筋,小茴香回味悠长。城关缸炉烧饼内乡缸炉烧饼以酥、香、甜、鲜远近闻名,其做法是在面内拌以小磨油,盐、葱等和成面块,多次揉、醒,再擀成中间薄边缘稍厚的圆饼,抹上糖稀,待色黄,质焦时即成。成为内乡县城独有的一大特色食品。

二. 河北省 承德 围场 甘沟口粘豆包

甘沟口粘豆包是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的。围场粘豆包以“甘沟口”粘豆包最为出名,“甘沟口”牌粘豆包加工厂已申请了产品专利并在承德旅游咨询网公开征集的“游客喜爱的承德十大旅游食品”项目中成功当选。

木兰围场西部,紧靠滦河岸边,背依着一座大山,山势强劲,就像一条蜿蜒的巨龙,因而就有一个大气的名字——龙头山。围场东部还有个叫龙头山的地方,因此西部这个龙头山前面便加了个“西”字,后边省去“山”字——成了西龙头。

传说康熙皇帝曾到过西龙头,看到那山气势不凡,山头像龙头,山脉像龙脊,便心生忌讳,一问叫西龙头,立刻下令在龙的脖颈开辟一条大道,意即砍断七寸割了龙头。由于龙头下还有一条潺潺东流的小河,为防那条龙百年后复活能够喝到水,遂将西龙头的名字改成了“甘沟口”。

随后,在当地大排宴席,宴席的主食就是粘豆包。吃惯了宫廷玉宴的康熙皇帝,对小山沟的风味很有好感,当即挥笔写下“甘沟口粘豆包好吃”几个字。

次年,康熙又来围场,御厨们立即从甘沟口运来磨好的面粉,准备了粘豆包,谁知皇帝仅仅吃了一口,便摇摇头放下筷子。御厨们查明是没有用当地水做饭的原因,遂从甘沟口火速运来水,又做了一回,这才博得康熙的笑颜。从此以后,康熙每次巡游围场,甘沟口粘豆包都是必备的主食。

改革开放后,政府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农作物种植不再受到限制,粘黍子可以大面积种植,吃粘豆包不但不是一种奢望,还成了当地旅游接待、馈赠亲朋的一道金字招牌。

粘豆包是一种源于满族的食品。满族人传统上喜欢粘性的食品,有利于在寒冷的天气里长时间地进行户外活动,如狩猎等。目前在满族地区非常的普遍,是人们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 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开始的时候制作,然后放入户外的缸中保存过冬。一切工艺源自于天然,属传统天然食品的典范。粘豆包不但营养均衡,更包涵了古老的文化传承,是粗粮细作的先河。

三. 重庆市 沙坪坝区 磁器口豆瓣鱼

沙坪坝区磁器口的豆瓣鱼,作为名特美味佳肴,百年多来,脍炙人口,誉满山城,列入了《重庆市名菜谱》。抗战陪都时期,商贸繁盛,嘉陵江航运鼎盛,码头上打着“豆瓣鱼”招牌的大小饭店就有十多家。最负盛名的还是百年老字号“洪顺饭馆”的豆瓣鱼。饭店常年生意火爆,座无虚席。虽菜品有红烧鲤鱼、清蒸江团、干煸鳝鱼等,但最卖座,还是“豆瓣鲶鱼。”

豆瓣鱼选用一斤半至两斤的鲶鱼,破腹洗净,洒上少许川盐码味,抹上湿欠粉下锅,炸至金黄色(不能炸过心);锅里留一些油,放入剁碎的聚森茂红豆瓣、姜米、葱蒜头、焖出味来;加猪油和筒子骨鲜汤熬成汤汁后,将炸过的鱼放入。此时,才放特晒酱油、醪糟汁、味精、允丰正黄酒,少量白糖微火烧20分钟。将鱼捞起,用旺火将留在锅里的汤汁第二次加油和入少量香醋。再将鱼入锅,起锅时加水和豆粉汁亮油即成。照这个菜谱依葫画瓢,肯定成不了名菜佳肴。现场可观看到掌勺大师,像魔术师般的挥舞铁勺,两次加猪油,两次熬汁,依次放什么份量多少,都十分讲究,全靠大师傅掌握火候,配料独到。最忌用泡姜泡海椒和过量糖醋。

磁器口吃豆瓣鱼,还有个食俗,传说是百年老字号聚森茂酱园的掌墨酿造师游老先生沿袭下来的:鲜鱼由顾客自选,看鱼下锅。讲究吃全鱼,盛菜用鱼钵,吃时不动鱼头和鱼尾,为保留鱼的骨架完整,吃完上面再翻吃下面。由于汤汁味道太好,食客常唤来堂倌将鱼头和鱼汤汁,加嫩豆腐或血旺下锅加工,据说味道更为鲜美。店家免收豆腐钱和加工费,只要给堂倌几个铜板的小费。

四.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泉口豆腐丝

泉口豆腐丝

豆腐丝采用德江北部农家自种的黄豆为原料,以颗粒齐整、无杂质、无虫眼、无发霉变质为好。制作工序主要包括:泡料(将黄加温水300C左右浸泡)、磨料(使用石磨)、过滤(使用滤网,俗称豆腐包)、煮浆(用敞口大锅)、加细用加细网再次过滤、凝固(下卤,控制温度和浓度)、成型(榨出浆水)、分块(切成小块)、上料(香料及盐)、熏炕(用柏木屑进行熏制)后形成豆腐干,然后切成丝状(切丝要求刀法纯熟,切片均匀),最后进行包装。豆腐干、豆腐丝可以烹制出各种各样的菜肴、小吃,它可以单独成菜,也可以作主料、辅料,或炖、或炸,冷盘、热菜、汤羹、火锅(佐以酸辣椒、肥肠)样样皆能,香味独特,色鲜味美,尝之齿生香。

五. 重庆市 江北 磁器口古镇麻花

磁器口古镇麻花采取的是传统的手工艺技术,每一个环节都不放松,每一个步骤都是纯手工艺操作,它采用天然优质面粉,芝麻,冰糖,花生油,核桃油,鸡蛋,糯米等作配料。其特点为:香甜酥脆可口,老中幼皆宜,回味无穷。深受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喜爱,并且成为了馈赠亲友的佳品。

配料表:精面粉、鲜鸡蛋、奶油、冰糖、芝麻、酵母粉、泡打粉。

麻花文化:

麻花,属中国传统食品,它的出现年代已难确切稽考,但至少不下千余年,其形便来自中国结,中国结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到了明、清,“结”又有了宫花之称,而麻花则取其形似麻绳,美丽如花之意。麻花、宫花,形如同胞,出自一辙。麻花之结,其实就是一根中国结的基本绳构成的中国结的基本结,盘长结的变形,只是,前为装饰之物,后为食用之物。

磁器口,素有重庆嘉陵江上第一水码头之称,早在明清时期,便有古镇麻花的出现,而民国时,磁器口河街的麻花,已成为南来北往之人的“扎包”,即礼品和佐酒之食,民间早已流传的那句重庆言子“麻花下酒──干脆”便是一大明证。到了民国陪都时期,古镇更是繁华鼎盛,被民国政府主席林森亲笔题为“小重庆”。古镇麻花更是流传甚远,遐尔闻名,成为旅游、馈赠、居家、休闲之佳品。因其选料上乘,手工精制,具有香甜酥脆,入口化渣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随着古镇的开发、复苏,磁器口传统美食之最的麻花更是备受消费者欢迎。新民遥唱曰:“磁器口,一大宝,古镇麻花绞是绞”。

六. 湖北省 咸宁市 通山 慈口空心面

慈口空心面为通山慈口名牌传统产品。初创于1853年的朱月胜油面铺,距今已有130年历史。空心面的特点是细长空心,复煮不糊汤。主要原料是精面粉、茶油、食盐等。制作的关键是揉面技术。在揉面过程中,须用十指对面团进行纵向穿孔,要反复数百次,直到干水起皮,软硬适度,才打条,擦油、上筷,待其干燥即成。

七.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喉口馒头

喉口馒头

“喉口馒头”因其小巧玲珑,刚好一只一口而得名。为古越望江楼馒头店的当家品种,民间又有将其作礼品馈赠亲友之俗。喉口馒头制作精细,折褶细腻匀称,收口形似鲤鱼嘴,皮薄馅多,滑韧香鲜,携带方便。

绍兴喉口馒首的制作材料:

碱嫩酵面300克,精面粉500克,净猪肉750克(肥三瘦七),小苏打75克,葱末、酱油各150克,味精10克。

绍兴喉口馒首的特色:

一口食一个,皮薄滑韧,馅多香鲜。

教您绍兴喉口馒首怎么做,如何做绍兴喉口馒首

1.将猪肉切成绿豆大小的粒,盛入大碗内,加入酱油、味精、葱末调匀成馅。

2.精白面粉加入250克清水和匀,再放入酵面、小苏打揉匀揉透,略饧一会儿,搓成长条,揪成100个面剂,按扁成直径约5厘米、中间厚边缘薄的圆形面皮,包入馅料,用右手提起面皮边缘,逆时针捏褶,制成喉口馒首100个包子坯。

3.包子生坯放入直径约22厘米的小笼内,置旺火沸水锅上蒸约6分钟即成。

绍兴喉口馒首的制作要领:

1.面团要揉匀揉透,揉至光滑不粘手时静饧;

2.按成的面皮大小、厚薄要均匀;

3.制成的生坯收口处要留一小孔,略露出肉馅;

4.要用旺火沸水锅速蒸。

八. 福建省 泉州 晋江 衙口花生

衙口花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衙口花生是晋江县龙湖乡衙口。它选用良种花生“小琉球”、“中琉球”种植在沙质地上,果壳表层色泽洁白,壳内花纹自然清晰。收获时选其饱满果荚,洗净后加适量水和食盐蒸煮,炉火需既猛又纯,熟透后在艳阳下翻晒至干。

衙口花生仁香酥,咸淡相宜,味道可口,百食不厌。产品大量外销,饮誉海内外。

衙口花生属中小粒种花生,荚果整齐、大小均匀、饱满、果壳薄、网纹清晰,果仁香脆可口,细腻无渣,口感好。粗蛋白质含量8~15%、粗脂肪含量12~15%、钾含量600~700mg/100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60~70%。衙口花生产品质量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

衙口花生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包括晋江市辖区的安海镇、东石镇、深沪镇、金井镇、龙湖镇、永和镇、英林镇7个镇18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介于为北纬24°21′-24°41′,东经118°27′-118°39′。东北连泉州湾,东与石狮市接壤,东南濒临台湾海峡,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西与南安市交界,北和鲤城区相邻。生产规模2000公顷,年产量5000吨。

九. 海南省 海口 琼山 曲口海鲜

曲口湾位于海口东寨港,出产青蟹、血蚶、蚝、对虾为最佳。所产青蟹一般每只重达0.5公斤,似和乐蟹。

曲口的海鲜蚝是全海南最靓的蚝,在别处还没有吃到如此鲜美无比的蚝呢!蚝的食法炸、烧皆宜,而铁板生蚝更有风味。血鳝是一种特别的鳗类,无骨无刺,浑身是血,肉细汤浓,蚝为牡蛎之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食法可清蒸可油炸。还有药用价值,煮汤似奶汁。

曲口海鲜的对虾有墨吉对虾和斑节对虾,以体大、味美而著称。蚝的食法炸、烧皆宜,而铁板生蚝更有风味。

曲口海鲜除8--9月因母蟹排卵期而少见青蟹外,其余10个月均产蟹,尤以清明和冬至前后为最好。青蟹食法是多样的,多为清蒸。民间所制蟹饼,甜脆清香,别具风味。血蚶体内有汁似血,开水稍烫即食,味甚甘美,还有化痰、治胃酸过多之效。

民间有用炭火烤的食法,叫做“原味血蚶”。一些人家有大年初一吃血蚶的习俗。人们把蚶壳当作两扇“门”,蚶肉视为“元宝”。大年初一吃蚶就是新春伊始,开“门”见“宝”。蚝为牡蛎之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有药用价值,煮汤似奶汁,素有“海底”之称。

十. 山东省 威海 荣成市 西霞口刺参

西霞口刺参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文献记录:早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编修的荣成县志中,就对成山头沿海海参生产情况有着记载。在《荣成市志》、《烟台水产志》、《山东水产志中》记载更加详细。荣成市志记载“海族,荣最称盛,虽老渔莫能尽识。……其色黑,而身多软刺者,曰参,食品最重”,“荣”指的是老荣成,也就是成山镇成山头周边海域的海参。 2、历史传说:秦始皇当年为寻找长生不老之药,按古书记载循迹两登成山,在西霞口成山头海区找到野生刺参这种延年益寿的灵物,并列入海八珍之首,使西霞口刺参历代成为御用专供。传说秦始皇赢政定天下后,术士齐国人徐福上 书,说海中有三神山,可求长生不老药。秦始皇派他携童男女千求之。徐福抵达天尽头(成山头)求见海神,海神告曰:成山头盛产一物,状如虫,海底爬行,遍布礁石间,多褐色,多刺,常食之,可养颜益寿;然尔等凡人,繁衍生息,自生自灭, 何言长生不老!徐福大惊,拜而逃往东瀛。而与徐福同行者高氏,携十数人,偷而入海,搜寻海神所示之物,长食之,生息不绝,彼皆百岁而终。 海神所指之物,就是盛产于成山头海域的优质刺参。

西霞口刺参分布在山东省荣成市行政区内北部沿海海区,西至港西镇朝阳港跨海大桥,东至成山头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之间的荣成东北部海区。地域保护养殖面积为2000公顷,年产量600吨。

地域范围

西霞口刺参分布在山东省荣成市行政区内北部沿海海区,西至港西镇朝阳港跨海大桥,东至成山头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之间。地理坐标为北纬37°23′53.73″~37°26′42.81″,东经122°29′23.87″~122°42′42.28″,地域保护养殖面积为2000公顷,年产量6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西霞口刺参鲜活刺参感官要求:成参体长一般在20-40厘米,体型肥满,收缩有力,呈纺锤状,富有弹性。体色黄褐相间,背面稍隆起,上有4排不规则挺直圆锥形肉刺,短而粗壮,腹足吸附有力,皮肉厚而劲道。 2、内在品质指标:西霞口刺参口感劲道,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以鲜参分析,可食用部分含有蛋白质3.9-4.8g/100g,脂肪0.1-0.2g/100g,锌0.4-0.5mg/100g,铁6.2-7.5mg/100g。 3、质量安全规定:严格按照以上“特定生产方式”中所提到的产地环境、育苗和养殖中的技术要求从事生产经营。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 18406.4)和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检测目录等标准规定。按照上述各项标准要求,制订质量管理细则,强化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西霞口刺参的质量安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