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略阳旅游特产 略阳最出名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略阳旅游特产 略阳最出名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10-23 20:34:17

一. 海南省 文昌 旅游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

文昌市有十多家旅游工艺和旅游纪念品加工厂。主要产品是椰雕、贝雕、花梨木(降香木)雕、海石花、龙虾标本、海龟标本、十三鳞标本等,以及各种贝类共有8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港澳台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有十多个品种被评为全省"四新"优质产品,有6个品种荣获海南省工业物资交流会优秀产品"金马奖"。有37种名优产品参加十一届亚运会购物中心展销,深受国内外客户的欢迎和赞誉。( 文昌)

二. 陕西省 汉中 略阳县 略阳灰搅团

灰搅团是略阳人待客的常用食品,独有地方风味小吃。

做法:把灶膛里的冷硬柴灰,用细萝筛过,一碗细灰一碗去皮包谷颗,搅匀泡在冷水里,约10个小时左右,包谷颗微现绿,用清水洗去柴灰。把包谷粒放在手磨上磨成浆,再倒人锅中急火加温并用擀杖按一定方向均匀搅拌,边搅边点开水,直到能用擀杖提起扯长丝不断,像皮筋状,凉冷就可食用了。灰搅团切成细条凉拌,有嚼头,烩上吃,滑口鲜嫩,若切成薄片,同肉混炒,去腻爽口。

三. 陕西省 汉中 略阳县 磨珍子

磨珍子是略阳县农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将玉米改良衍生出的特有饭食,一直到现在,磨榛子都是略阳县部分地区农家的主食之一,也是城镇居民改善口味的特色饮食之一。

制作方法是:首先在锅里加水和浆水,待水烧开后一手抓玉米珍(注:将玉米磨碎,把玉米面和玉米皮清理干净,剩下的呈沙粒状的颗粒),一手拿勺子搅动,玉米珍要均匀倒入,以免结疙瘩。然后一边加热一边搅动,等到锅里的玉米珍煮熟、呈粘稠状态即可食用。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当地特有的酸菜、土豆丝等小菜。

四. 陕西省 汉中 略阳县 略阳浆粑

玉米延伸的食品很多,在原来以粗粮为主的年代,是人们的主食。浆粑是略阳农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将玉米改良衍生出的特有饭食,现在仍是人们改善口味的特色饮食之一。浆粑的做法是把嫩玉米打磨呈乳汁状,煮熟做成甜丝丝、酸溜溜的食品,叫人越吃越爱吃,吃浆粑时最好是搭些红薯或洋芋,先把红薯或洋芋放入水中煮软,再把浆粑放入开水中煮,锅里热气腾腾地股气泡,股股乳香扑鼻,令人流馋。也可以将浆粑上笼蒸成浆粑馍或是在油锅里炕成浆粑饼,又是另外一种风味。虽是时令时节的一道小吃,但偶尔吃一回,也是别致新鲜。

五. 陕西省 汉中 略阳县 略阳酸菜

略阳山里农家厨房里,几乎都有一缸酸菜,这菜具有浓郁的酸味,相传与当地古羌族牧民食用肉食有关。

那么,这种菜是怎么做的呢?方法很简单:把鲜油菜、白菜或包儿菜叶、白萝卜叶切细,淘洗干净,并在开水锅里翻两过后,捞出沥干;把适量的酸浆水搅溶的玉米面糊,煮沸后倒人干净缸内,再倒人沥水后菜叶,盖住缸口,隔约六小时翻搅一次,菜味变酸后,方可食用。但须注意:切忌混入生水或带油腻的餐具,如铁勺、筷子等,以免变质。

酸菜食用范围广,炒食做汤都能用得上,尤其是酸浆水点的豆腐,鲜嫩味佳,最为可口。远方的客人都爱吃这里的酸菜面。过去人们生活水平低下,做饭时舀一瓢生酸菜放人锅里就行了。现在把滤过浆水的酸菜倒入油锅爆炒,加入熟肉丁、豆腐了和作料等。有的吃肉还要特意来一盘酸菜开胃哩!

略阳酸菜酸脆味美,消食开胃,解腻清火,利肠醒神。人们常吃酸菜,成了习惯,几天不吃就觉得不舒服,嘴里便念叨起家乡的酸菜来。

六. 陕西省 汉中 略阳县 略阳猪苓

略阳猪苓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猪苓为我国常用的菌类药材,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猪苓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早在《庄子》一书中名为"豕零";《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本草经集注》记有:“枫树苓,其皮去黑作块似猪屎,故以名之。肉白而实者佳,用之削去黑皮。”《本草衍义》载:“猪苓,行水之功灵,久服必损肾气,昏入目”。《本草求真》载:“猪苓,凡四苓、五苓等方,并皆用此,性虽有类泽泻,同入膀胱肾经,解热除湿,行窍利水,然水消则脾必燥,水尽则气必走”。略阳猪苓个大呈柱形,类圆形或扁块状,体重、质硬、皮黑有光泽,断面白色或黄白色,猪苓多糖≥0.8%,总灰分≤9.0%;,酸不溶性灰分≤1.5%;水分≤12.0%。2009年,略阳猪苓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略阳猪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陕西省略阳县现辖行政区域。

七. 陕西省 汉中 略阳县 拨拉子

农耕历史悠久的略阳,为秦岭南坡中浅山区,耕地以坡地旱田居多,其骨干农作物玉米,自然就成了略阳百姓终年四季的主粮。玉米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对人体的健康颇为有利,具有开胃、利胆、通便、利尿、软化血管、延缓细胞朽迈、防癌抗癌等功效。玉米在本地称作包谷,多以磨制为面粉食用,包谷面食品很多,拨拉子便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种。

其基本做法是:将米饭蒸熟后,撒入新鲜的包谷面,搅拌均匀后,继续蒸十分钟左右便可。此食品色泽黄白相间,营养与口感米面兼备,吃起来膨松软糯,若再于其中配以腊肉,食用时佐以小菜,感觉更佳。

八. 陕西省 汉中 略阳县 略阳鸡

略阳鸡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肉用型品种。主产于陕西省略阳、勉县等地。在陕西省秦岭以南的宁强、城固、洋县、西乡等地的山区和丘陵区均有分布。该鸡种以体大、肉多、肉好和乌皮而著称,当地群众还惯用乌皮鸡与中草药炖食滋补身体。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出土的东汉至南宋时期的陪葬品中,有大量陶鸡器皿。其中有雏鸡、成年鸡和带雏母鸡,形态多样,彩陶公鸡羽毛绚丽,体格魁梧。此外,《重刻汉中府志》(1814年)中也有记载,说明略阳鸡已有1900多年历史。

外貌特征:体躯略偏长,胸部较宽,羽毛较松。冠型单冠,少数玫瑰冠,冠黑色、紫红色和红色,肉髯颜色与冠色一致。虹彩栗色、黑色。喙黑色,稍弯曲。公鸡羽色呈黑色、红色、白色;颈羽、鞍羽富有光泽,瑶羽发达,除白羽鸡外,均为黑色。母鸡羽毛颜色复杂,以黑色、麻花、白色为主。尾羽较短。皮肤白色或乌色。胫、趾乌色,少数鸡有胫毛。雏鸡绒羽有黑、麻、白、灰等色,麻花鸡背部绒毛有2-3条黑褐色线条。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39克;30日龄189克;60日龄公鸡617克,母鸡546克;90日龄公鸡1225克,母鸡1009克;120日龄公鸡1788克,母鸡1375克;150日龄公鸡2402克,母鸡1679克;成年公鸡2800克,母鸡2500克。120日龄公鸡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5.6%,母鸡82.3%;120日龄公鸡平均全净膛屠宰率80.4%,母鸡77.0%。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鸡平均开产日龄240天。500日龄平均产蛋73枚,平均蛋重60克。平均蛋壳厚度0.36毫米,平均蛋形指数1.34。蛋壳褐色,少数白色或青色。公鸡平均性成熟期120天。公母鸡配种比例1:(10-12) 。平均种蛋受精率79.3%,平均受精蛋孵化率77.7%。母鸡就巢性很强,每次平均就巢持续期23天。

九. 陕西省 汉中 略阳县 略阳乌鸡

略阳乌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略阳乌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略阳乌鸡原产地分布在秦岭南麓陕西略阳县境内黑河流域的黑河坝、鱼洞子、两河口、观音寺、仙台坝、硖口驿等乡镇。

特定品质

略阳乌鸡的体躯近于正方形,具有乌冠、乌喙、乌趾、乌舌、乌皮的“六端乌”的特点,所以又叫“六点乌”。公鸡体形高大,骨骼粗壮,腿粗长,肌肉发达,体躯宽而深,喙短而向下弯曲,一般为单冠6-7齿,肉髯大,冠及肉髯呈乌色或紫色,虹彩为栗色,颈高昂,龙骨稍突起,胸宽而深。两翅宽广,尾羽发达,瑶羽高耸。四趾,趾大张开。体形美观,富有雄形。羽色有黑、红、白三种,以黑为主。性成熟早。母鸡体形较小,喙较长,颈稍短不高昂,颈部毛蓬松,两翅贴于体侧,整个体躯粗壮结实,尾羽整齐上翘,或扇形或佛手形,毛色以黑为主。平均开产七、八月龄。

文化典故

略阳乌鸡,又叫略阳乌骨鸡、乌肉鸡,是陕南汉中地区略阳县的,是中国禽类中的珍禽之一。据出土文物《天鸡壶》考证,远在东晋年间就有这种乌鸡的养殖,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略阳乌鸡是人们长期选育和精心饲养下形成的地方优种。已载入《陕西省畜禽品种志》。1982年经农牧渔业部和中国农科院考察鉴定和血型因子分析,确认略阳乌鸡是一个单独的乌鸡品种,在全国四大乌鸡中,略阳乌鸡体形最大、而且鸡肉细嫩、味醇香、营养丰富。

略阳乌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陕西省略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略阳乌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略政字〔2007〕1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陕西省略阳县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