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长治荫城桑梓村文化特产 长治市襄垣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长治荫城桑梓村文化特产 长治市襄垣县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10-30 16:12:28

一. 山西省 长治 武乡 干面饼子

干面饼子

“干面饼子”是武乡人最普通的食品,无论城里、乡下、饭店、饭摊,每每常见。这种食品,既携带方便,又易放置。清代顺治年间就闻名遐迩。

二. 山西省 长治 长治县 上党揪片

上党揪片就是用手往下揪的面片。无论在长治城市还是乡村,揪片都是一种家常便饭。

将揉好的面团擀成薄片,用力将面一片一片地揪成纽扣大小、中间有凹的小片,甩进锅里,面片漂起即熟。这种揪片嚼起来劲道,食之有味。

——摘自《美食寻香》

三. 山西省 长治 沁源县 长治羊肉烩面

"羊肉烩面"是长治地区回族民间古老的一种面条,早在明末清初就名扬三晋。改革开放以后,传统食品重获新生,长治市城内,大小清真饭店,坐商小贩出售的"羊肉烩面"随处可见。1994年5月长治市伊香斋饭店程剑勇参加了全国首届清真烹饪技术大赛,他制作的"羊肉烩面" 被评为"全国清真风味名牌产品"。2001年山西省举办的首届面食节大赛,长治市伊和轩饭店参赛的"羊肉烩面"荣获金奖。

四. 陕西省 咸阳 杨凌 官村西甜瓜

陕西省杨凌区大寨乡官村共512户、2119人。大寨乡官村因地制宜的发展西甜瓜和蔬菜产业,为了实现产业发展、优化管理,该村成立合作社,对西甜瓜、蔬菜实行全程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大寨乡官村建立了以二维码为载体安全查询体系,温室大棚内生产自动化操作。给每一个西瓜都建立了生产档案,可以对同一西瓜示范基地农户大棚基本信息包括产地环境、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进行查询,这相当于给西瓜贴上了“身份证”。有二维码溯源系统,就可以把西瓜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农药使用情况查询出来。目前全村基地面积达到420亩,下半年计划再建设800亩日光温室大棚,官村西瓜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2011年,杨凌区大寨乡官村以标准化生产的西甜瓜为品牌,获得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称号。

五. 山东省 枣庄 山亭区 桑村石磨煎饼

桑村石磨煎饼,历史悠久,它选用张宝庄、芹沃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小麦、小米等粮食为主要原料,并配以大豆、芝麻、花生、板栗、核桃等原料,采用传统手工工艺,科学配制,精细研磨而成,具有色泽诱人,香甜可口,柔脆适中。桑村石磨煎饼含丰富的蛋白质、淀粉、粗纤维、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钾及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做煎饼的原料都带皮壳,含粗纤维多,对吃腻了大鱼大肉的现代人来说,是一种符合现代人口味的民间传统健康食品。

信息来源:桑村镇政府网

六. 湖北省 荆门 钟祥 钟祥长寿村鸡蛋

钟祥长寿村鸡蛋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钟祥长寿老人最爱吃的养生食品是本地土鸡蛋,正宗土鸡蛋鸡食全部都是吃的五谷杂粮,绝不添加任何添加剂,《长寿歌》中就说到:乡村土鸡蛋,胜似大补丸,早上吃了精神爽,干活有劲睡得香;月子吃了伢快长,学生吃了记忆强,少者吃了筋骨壮,老者吃了寿命长!

优秀产地:

钟祥市洋梓镇、长寿镇、丰乐镇、胡集镇、双河镇、磷矿镇、文集镇、冷水镇、石牌镇、柴湖镇、旧口镇、长滩镇、东桥镇、客店镇、张集镇、九里回族乡、郢中街办、官庄湖管理区等18个乡镇(街办、管理区)495个村。

七. 河北省 邯郸 永年 北沿村粉皮

北沿村粉皮加工厂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加工成的粉皮,从外形看,园如玉盘,薄如蝉翼,晶莹剔透,泼纹起伏。用水侵泡后,便成了一方素帕,洁白、柔软、光滑、透亮,捧在手中,蠕蠕而动;切成细条,调以佐料,吃一口,叹三叹:“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八. 山西省 长治 武乡 潞绣

潞绣

山西省长治古称潞州,其地所产绣品常被人统称为潞绣。历史上主要靠民间个体手工制做,没有形成大的生产规模。二十世纪,长治市成立剌绣厂,主要生产被罩、枕巾、门帘等绣花产品。1980年建厂以来,企业曾经一度辉煌。1986年以来,市场风云突变,面对沿海城市同类产品低成本、短周期、多花色,低廉价格的竞争,企业束手无策,经营亏损-停产。1992年市二轻局党委调市文化用品修理厂厂长陈爱红担任厂长。她上任后,自筹资金先后生产被罩、童装等产品。但好景不长,几个月的辛勤劳作换来的是仓库里的积压,无情的市场给了企业一个启示:刺绣企业要生存,必须眼睛向外。

199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企业开始得到转机并充满了希望。当年9月市政府一位主要领导赴美访问,临行前让刺绣厂做一面锦旗。厂领导敏锐地意识到小小锦旗蕴含着无限商机。当时参与制作的厂领导和技术工人表示“一定要做好这面具有国际意义的锦旗”。经过半个多月的精心制作,这面融友谊、智慧、艺术和民族文化为一体的锦旗作为政府的馈赠品带到了美国。精美的图案,自然的花色,细腻的针法赢得了美国客商的赞许。经过市外办的牵线搭桥,该厂首次承接了美国迪门逊公司加工500片绣品的任务。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使企业迈出了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首批绣品在款式、花色、针法及交货时间等各个环节上都得到了美方的认可和信赖,于1993年3月正式组建了中美合资企业———山西长雷工艺绣品有限公司,经上级批准,陈爱红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党支部书记。

长雷加工的工艺绣品主要有手绣工艺品、手工艺台布、抽纱刺绣、手工艺编织、机绣工艺品、垛绣、堆锦、贴绣等产品,工艺上融湘绣、苏绣、潞绣为一体,设计别致、图案精美、绣艺精湛,深受外商青睐。它与现代高科技产品在国际上同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国外它是人们(尤其是女性)的一种消遣品和室内装饰的艺术品,销售前景看好。主要市场在美国和德国。1985年以来,国际市场呈逐步上升趋势。随着我省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和长雷公司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外商的订单越来越多。从1996年到1999年订单分别为1.5万件、2.4万件、4万件和24万件。原在山东沿海等地加工绣品的德国客商,也慕名而来经过实地考察后,把机绣订单给了长雷。英国、加拿大等一些外国公司也要求与长雷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随着订单的增加,国际市场的开拓,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公司职工即使满负荷运转,也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5年公司在招收农村女青年进公司从业的同时,采取组织网点,扩散产品的办法,分别在沁水、壶关、屯留等县的农村搞了6个加工网点,当时效果确实不错。但由于网点少,路途远给工作带来许多不便。面对这种情况,公司领导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吸纳下岗女职工,这样既能为“再就业工程”做贡献,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更能为众多的下岗姐妹排忧解难。从1997年起,长雷实施了三个转移,即由农村转向城市、由招收农村女青年转向吸纳下岗女职工、由单一的加工网点转向家庭式、企业式、社会式和钟点式。多种加工形式适应于广大女性。为了使再就业工作收到实效,长雷对下岗职工免费进行技术培训;对新成立的加工网点让利并免费提供管理和技术服务;对愿留在公司工作的下岗女工享受公司在职职工同等待遇;凡在公司就餐的每人一日三餐只收2.2元伙食费。优惠的政策,实实在在的行动,吸引了众多的下岗女工。截止1998年底,长雷已建立比较固定的加工网点29个,分布在平顺、长子、屯留、长治、潞城、襄垣等6个县(区)和市属13个企业。其中,长丰公司、锻压厂、太行锯条厂、省建三公司、清华厂等几个企业的加工网点已成为长雷的支柱网点,几年来长雷已安置下岗女工2500名,支付加工费1000余万元。几年来,长雷公司的发展得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多方面的配合。1997年4月,鉴于长雷没有下岗职工再就业技术培训场地的实际困难,市财政拔款130万元,企业又千方百计自筹30万元,新建了一座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余名下岗女工技术培训的全市第一家“再就业培训基地”。实现了当年列项、当年投资、当年竣工使用,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中央电视台》、《山西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专题介绍了长雷的经验和陈爱红的先进事迹。省市各级领导赞扬了长雷实施再就业工程主动为社会分忧的做法。

山西长雷工艺绣品有限公司凭借诚实可靠的信誉和一流的质量标准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步,先后开辟了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香港和中东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产品由1种手工绣品发展到拉毛、绢花、描绘、雕刻等16个种类上万个品种,同时公司又增设了6部电脑,开通了两个国际线路,购置了

182台万能绣花机,10台电脑绣花机,一条装饰木框流水作业线设施,开辟了机绣、相框两条生产作业线,生产潞绣工艺品22万件,8年累计出口绣品165

万件,产品全部出口美国、德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产品出口占总产量的95%以上,创汇900多万美元,成为山西最大的绣品出口企业之一。长雷产品终于漂洋过海,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九. 山西省 长治 长治县 壶关西柏林豆腐

壶关西柏林豆腐具有入汤漂、入油鼓、炒不散、口感鲜嫩、质地细腻、水煮不缩等特点。其高蛋白低脂肪,具有养颜健身之功效。

西柏林位于壶关县西南边百尺镇,西柏林原浆豆腐已有500年传统制作历史,主要特点就是沿用手工制作工艺,原浆点制,不添加任何化学成份,从而使该豆腐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味而名扬三晋大地。其制作过程非常讲究,尤其在点浆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速度和温度(即火侯),从而使生产出的豆腐具有入汤漂、入油鼓、炒不散、口感鲜嫩、质地细腻、水煮不缩等特点。其高蛋白低脂肪,具有养颜健身之功效。也成为壶关著名的。

现在西柏林的原浆豆腐,已经开始走向市场,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逐步生产出了骨香豆干、五香层层高、五香豆丝五香豆干、鲜豆腐、鲜豆浆、虎皮豆腐、珊瑚豆腐、豆腐丸子等二十余种系列产品,并配以现代化的真空包装,从而使更多家庭的餐桌,形成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十. 北京市 大兴区 梨花村梨

梨花村位于北京西南郊永定河东岸,现有农户330户,960口人。梨花村总耕地面积5000亩,其中百年以上老果树3500亩,现有新老果树10余万株。 该村以种植果树为生,年果品产量300万斤以上,是北京市唯一的果树专业村。

梨花村万亩梨园是北京种植面积最大、开花最早、品种最多的古梨树群落,共有梨树40余个品种,其中树龄已有417岁的贡梨树被皇帝御封为“金把黄”。依托这一资源,该村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万亩梨园赏花节和采摘节。

梨花村被北京市评为“京郊发展乡村旅游先进村”。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