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东省云浮特产 云浮特产四宝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东省云浮特产 云浮特产四宝更新时间:2022-10-22 00:04:18

一. 广东省 云浮 郁南县 郁南无核沙糖桔

郁南无核沙糖桔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郁南无核沙糖桔,广东省郁南县。郁南无核沙糖桔四大显著特点: .一是皮簿和颜色鲜艳,光泽更加明亮;二是无核率和可食率高,其中无核率今年多次检测已达100%;三是果肉汁多化渣,口感好;四是固酸比高,口感特别清甜,桔味浓郁,是沙糖桔中的极品。.

郁南县是广东沙糖桔的重要产区之一。2009年,种植面积约30万亩,已投产 .20万亩,总产量约35万吨。主要分布在都城、平台、桂圩、建城、通门等6个专业镇。2003年11月,“郁-”沙糖桔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称号,证书号是:LB-18-0311190913A。2004年4月,郁南县被广东省农业厅批准为创建“绿色食品示范县”。 .2005年11月,中国果菜产业发展论坛授予郁南县为“中国柑桔产业龙头县”。2006年,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郁南县为“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同时授予县城都城镇为“中国优质沙糖桔基地乡镇”。2008年5月,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质检总局2008年第50号公告).

品种特性

无核沙糖桔,树冠圆头形,枝条密生,稍开张,树势中等,结 .果能力强,定植后,2~3年开始结果,常年亩产2000斤~3000斤,四年以上盛产期可达5000斤左右,成熟期11~12月,果实圆形或扁圆形,果皮呈朱砂状,清红靓丽,果皮与果肉紧凑,但易分离,剥皮不湿手。果肉清甜多汁,无核化渣,爽口脆嫩,品质上乘。以适应性广,耐寒性较强,粗生易长,短枝矮化,早结长命,丰产稳产,市场前景良好等优点成为柑桔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无核沙糖桔是常绿果树,对土壤适应性强,山地、水田均适宜种植。.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范围

郁南无核沙糖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郁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郁南无核沙糖桔产地范围的函》(郁府函〔2007〕6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东省郁南县都城镇、平台镇、桂圩镇、通门镇、建城镇、宝珠镇、大方镇、千官镇、历洞镇等9个镇所辖行政区域。.

二.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新兴鸡

自古以来,新兴一带的养鸡业就比较发达,味鲜色美的优种杏黄鸡早就闻名于整个粤西地区,这里民间地区也传着关于鸡的神话故事。在新兴风光旖旎的勒竹镇集中了“三温一古”四大养鸡集团,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养鸡基地,每天都有几十万只鸡从这里运向四面八方。新兴人创造了有名的新兴鸡。也创造了一个神话,广东温氏 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过程就是这个神话延续的过程。1983年,温氏集团还是由七位农民集资8000元创办的勒竹鸡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奋斗曲折发展。然后是 不断改革、不断提升,终于成为一个以养鸡业为主,集科、工、农、贸于一体,拥有资产超亿元。每年上市肉鸡6000多万只的多元化企业集团。近年又成为广东最大的肉鸡生产公司。广东最大的民办菜蓝子工程,最大的肉鸡和炖品罐头生产基地,温氏 集团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创立了公司十农户的模式。把农村大量分散的单家独户经营的农民集结为一个养禽统一体。实现了小农经济到商品经济的历史 大跨越。这个由省、市、中央领导都高度重视和肯定的温氏模式。被誉为广东农业产业化的一面旗帜,将对促进中国农村养禽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温氏 集团已走出广东、分别在河南、广西、福建等设置了分公司。目标是每年翻一番,累积奖金20亿奔向21世纪。( 新兴县)

三. 广东省 云浮 云城区 豉油膏

驰名省港澳的云浮豉油膏,是一种高级调味品;有二百多年悠久历史,传统工艺独特;取自大豆蛋白的精华,营养丰富;经过数小时高温煮制而成,绝对不加防腐剂,自然健康;适合各种菜肴的烹调之用,特别适用于制作豉油鸡、猪、鸡、鸭、鹅、牛腩、豆腐、蒸鱼、排骨等烹饪菜肴时使用。

豉油膏是广东省云浮县的一项。早在三十多年前便已驰名广州、香港、澳门以及云浮一带。豉油膏是以黄豆或黑豆作原料,经过蒸煮、发酵、萃取、入盐、蒸发、浓缩等工艺过程制成的,味道类似豉油(广东人有把酱油称为豉油的习惯)的膏状物。云浮生产豉油膏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其起源于本县西部托洞、镇安一带山区。由于其既有与豉油类司的色、香和味,又是一种膏状的半固体调味品,所以很适合当时交通较为困难的山区人民食用。后来,豉油膏逐渐传到了云城(今云浮县城)及县内河口、六都一带,早在解放前,云浮豉油膏的生产就颇为流行了。

四. 广东省 云浮 云安县 托洞腐竹

托洞腐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托洞腐竹”产于素有石城之称的云浮市云安县石城镇托洞。托洞腐竹之所以久负盛名,皆因其原材料和传统的制作与其他腐竹制作不一样。制作时采用当地大云雾山下土生土长的黄豆或小青豆(黄豆的一种)作为主要原料,并且采集来自大云雾山山泉的水制作,整个制作流程都不添加任何材料。所有变化过程都是基于物理反应所至。

煮沸豆浆然后熄火,待豆浆表面平静、冷却,渐渐地结出一层淡黄色的“皮”,这皮即腐皮。挑起晾晒在竹竿上,直至风干,即成可口的腐竹。存放成品腐竹要放在通风干爽处。潮湿的地方最好不要存放,因为会影响腐竹的质量,如果时间长的话会变质。好的食材不一定要大厨师出场,即使一般家庭亦都可制作出一道道美味可口的菜肴。譬如,用温水将干的腐竹浸开后,姜葱起镬烧开水灼熟后醮豉油食,入口绵滑、豆味浓郁;又或者加入猪小肚白果一齐煲上三个小时,一煲香甜淳厚的靓汤令你大饱口福。 

“托洞腐竹”产于素有石城之称的云浮市云安县石城镇托洞。“托洞腐竹”采用大云雾山下土生土长的正宗托洞黄豆或小青豆(黄豆的一种)作原料,用最高峰云雾山引来的清冽山泉制作。整个制作过程包括选豆、去壳、磨浆、滤渣、煮浆、擦边、挑皮、晾晒、转竿等等,“托洞腐竹”传统制作方法的所有程序都不添加任何其他材料或添加剂,产品色鲜体薄,油亮清香,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托洞腐竹”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外观油亮光泽、呈淡黄色;口味纯正、甘淡而清香、无异味、韧性好、有嚼头、吸水膨胀后不粘糊,在同类产品中尤以久煮不糊而见长。蛋白质含量高达48.8%、脂肪含量达25.1%,胆固醇及饱和脂肪很低。同时还含有糖、铁、钙、磷以及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因其所含均为植物营养素, 故被称为“素食之最”。其甲级品曾多次获广东省、国家农业部颁发的优质产品称号。

托洞腐竹产地范围为广东省云安县现辖行政区域。

五.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广东金银锡器

广东金银锡器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明清时期广州有盛名的“朱义盛”,潮州有“打银街”。著名的潮州工匠刘元等人的作品曾在清末宣统二年南京工艺品赛会上获得奖励。金银锡工艺品分欣赏品、装饰品、日用品三大类约1000多个品种,欣赏品有寿星、佛像、花鸟等立体摆件和浮雕金银挂屏及戏剧头饰等;装饰品有手镯、戒指、别针、耳环等;实用品有酒具、茶具、调味具、杯盘、碗碟等。潮州的平錾、镂空技巧,更使潮州金银锡器显得精细别致、独具特色。

六. 广东省 云浮 云城区 慈姑糍

慈姑糍

慈姑糍是地方特色喜庆小吃,俗称七仔糍或狗仔糍。有趣的是,慈姑糍的形状是仿照小男孩的生殖器制作,象征着添丁发财。一般用在庆祝家庭生了男孩时吃,取其好意头。也会在孩子满月或出灯的时候制作。做法很简单,把糯米粉加水蒸熟,然后制作馅料,馅料含有芝麻、辗碎的花生、白砂糖或者黄糖,馅料里最大特点就是内有两颗完整的花生米。

在一些家庭摆满月酒、出灯酒的时候,主人家都会先招呼客人尝尝慈姑糍,分享一直主人家添丁的喜悦,客人回家的时候,也会带点慈姑糍。

七. 广东省 云浮 云安县 迳心椂柚茶

迳心椂柚茶

八. 广东省 东莞 东丰龙眼

选育单位: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品种来源:储良龙眼/石硖和大乌圆龙眼混合花粉

特征特性:树势中等,树干开张。开花期3~4月,花序较长,成花坐果能力强。果实扁圆形,较大,均匀度好,平均单果重10.2克,果肉乳白色,半透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12%,维生素C含量38.6毫克/100克果肉,可滴定酸含量0.080%,可食率69.4%。

产量表现:东莞12年生石硖龙眼树高接第三年(冠幅1.80米×1.65米)株产12.2公斤,第四年(冠幅2.25米×2.14米)株产17.4公斤,第五年(冠幅2.67米×2.45米)株产24.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⑴采用乌园、储良、石硖或福眼作嫁接砧木,春季或秋季进行嫁接育苗;⑵挖深、长和宽各0.8米大坑种植,株行距5×6米,每亩种植约22株;⑶秋梢生长和幼果发育期喷施0.3%磷酸二氢钾3~5次;⑷选12月份老熟的未次秋梢作为结果母枝,秋梢老熟后采用环割或药物进行控梢促花;⑸花穗主轴长有4~5条一级侧花穗时进行摘心,第一次生理落果后进行疏果;⑹枝梢生长及果实发育期注意防治霜霉病、炭疽病、蝽蟓、蛀蒂虫等病虫害。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东丰龙眼丰产稳产,果实较大、扁圆形,味甜,品质中上。适宜我省龙眼产区种植。

九. 广东省 云浮 罗定 罗定肉桂

罗定肉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罗定肉桂又称西江桂,广东省罗定市,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产品.有桂皮、桂油、桂枝、桂宗、桂顶。肉桂全身是宝,用途广泛。桂皮是名贵中药材。桂油是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是可口可乐等饮料的重要原料之一。罗定肉桂产品质量上乘,桂油含桂醛量高,因而,桂皮、桂油产品大部分出口。桂皮主要出口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国家,桂油主要出口美国、西欧及中东国家。罗定市的桂油、桂皮在国内出口销售占有率达20%以上。.

定种植肉桂历史悠久,据旧《西宁县志》记载,在约公元1850年左右(清 .道光年间),滨河岔就有张氏开山种肉桂的历史。1949年有桂树约7万亩。肉桂用途广、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改革开放以来,罗定市根据山区有十分适宜种桂的地理气候环境、种桂习惯,确立了种桂富民的指导思想,把肉桂作为开发山区、振兴山区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实施区域布局,实行统一规划,连片种植,集优成势,连成规模。为使肉桂生产得到持续快速发展,通过发展肉桂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真做好桂苗、生产技术和资金等扶持服务工作,从而使该市肉桂生产年年取得较大发展。.

罗定市委、市府把种植肉桂作为发展特色农业,建立本地支柱产业来抓,2004年该市种植面积已达46万亩,是广东省肉桂生产主要基地,2004年,产桂皮1万多吨,产桂油450吨。以 滨、新乐、黎少、泗纶四个镇为主产区,该市24个镇中有18个镇种桂,并在滨镇建起了一个500亩的肉桂苗圃场,种桂农户近10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四成多。

加工和销售情况方面,肉桂树经采伐后,剥皮制成桂皮,枝叶加工蒸馏制成桂油,2004年,年加工桂皮1万多吨,桂油450多吨,肉桂加工转化占该产品总产量的98%以上。桂皮、桂油由省外贸部门通过香港出口到世界各国。2004年创汇1265万美元。

2002年8月,罗定市被定为中国肉桂之乡,桂皮以帆船牌商标注册,出口属免检产品。.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8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罗定肉桂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罗定肉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罗定市 《关于划定罗定肉桂产地范围的函》(罗府发〔2007〕2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东省罗定市所辖行政区域。.

十.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四甲河鲜

位于新兴江上游的四甲河,发源于天露山脉的锦山。俗称锦水,后统称为西河。从四甲河起,西河沿途河流清澈,含氧量高,污染极少,孕育了大量的珍稀河鲜。其中,黄鳝、泥鳅、沙鳅、鳡鱼、鳜鱼、鲈鱼、赤眼等野生鱼类较多。特别是一种四腮鲈鱼,味道极鲜。据1948年《新兴县志》记载,“县南五十余里的里洞,大河潭中产四腮鲈鱼,形扁而圆头,有四腮(大二),小腹有四鳍,二前二后,色白斑黑,头大鳞细,鳍坚、腮颊露,(味)鲜美,秋冬间尤佳”。20世纪50年代初期,簕竹河段还可见少量的四腮鲈鱼,但至今已难见踪迹。

西河沿岸山清水秀,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一些以河鲜为主的农家菜馆、河鲜餐馆应运而生,四甲河鲜美名不胫而走。目前,料坑、簕竹等地的几间河鲜餐馆声名远播,各方食客络绎不绝。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