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铜仁田坪侗乡风情园特产 贵州铜仁田坪侗寨粉色沙滩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铜仁田坪侗乡风情园特产 贵州铜仁田坪侗寨粉色沙滩更新时间:2022-10-17 17:45:50

一. 贵州省 铜仁 石阡县 石阡皮蛋

石阡皮蛋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又名松花皮蛋,其蛋白透明富有弹性,松花叠起,蛋黄呈现墨绿、草绿、茶色、暗绿及鲜红等五彩色层,食之醇香爽口、回味甘美,久食不腻,容易消化。同时具有清热解暑、干胆明目、开胃润喉、醒酒止渴、降低血压等功效。早年大都为民间作坊生产。新中国成立后,新组建的石阡外贸公司综合加工厂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完善了氧化钙、碳酸钠、氧化铅、茶末等多种原料合成的液体浸泡鲜泡的新工艺,确保了皮蛋的成熟期和保质、保鲜期,提高了蛋体的营养成分,成功地推出了色鲜、味俱佳的糖心皮蛋。其产品曾出口到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1993年,仅马来西亚一次订货就达200多万枚。

详细介绍:

近日,石阡县贸易合作中心接到《中国名菜大典·贵州卷》编委会通知,石阡皮蛋已入选《中国名菜大典·贵州卷》,要求将石阡皮蛋的生产工艺、成品特性、文化内涵等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报送编委会,以便入编《中国名菜大典》。

二. 贵州省 铜仁 松桃苗族自治县 蒿菜粑

蒿菜粑

蒿菜粑,又叫粉粑,清明粑、绵菜粑,是松桃百姓喜爱的一种食品,也是祭祀0的一种常备佳品。清明时节,家家都要做上几碗米的粑粑,既供先人歆享,又可为今人品尝,其乐融融。

蒿菜粑的原料主要是三种:(1)糯米和粘米,米的比例视糯米质而定。(2)野白蒿菜或绵菜。(3)馅。

制作:(1)打面。先将粘米浸泡一至三小时,再把糯米合进去同泡一会,滤干水,打成面(以前无电机时用碓舂)。面打好后,一般应立即使用,否则,应将其摊干,以免发酸。(2)拆煮白蒿打芡

面。野白蒿应鲜摘鲜用,拆洗净后,和水煮熟,挤干,用碓舂烂,然后与少量米面一起在锅里打芡。若使用绵菜,则更方便,因绵菜一般只在清明时节扬花后采摘来晒干,以备一年之用。届时,只须将其舂成沫状打芡则可。打芡时、须掌握整个米面的量,若芡打得太多,粑会变甜,打得太少,粑的绵韧性就差些。打好芡,就合在米面中

揉成粑团。(3)制馅。馅一般分咸甜二种。咸馅用腊肉(鲜肉也可)、豆腐干(均煮熟切成小颗)、蒜苗(切碎),再加少量腌制大头菜,炒熟后备用;甜馅一般用黑芝麻,炒香舂烂加糖即可。原料备齐,包馅上甑蒸熟即可食用.

蒿菜粑韧绵糯滑,有一股浓郁的野蒿香,且益气健肺,和缓脾胃。但在以前,它却是好吃难舂,尤其到了年关,有碓的人家常常排起长队,劳力弱的往往得全家出动,辛苦一天也许才舂得完十斤米。现在打米面容易了,做起来也就不难,每逢家人过生,无论老少,都要做一点,松桃人谓之“舂一下”,其受欢迎的程度,即使在今日的城镇,也往往是超过洋味十足的生日蛋糕的。

三. 贵州省 铜仁 江口县 江口豆腐干

豆腐干是江口人民的传统食品之一,色香味别具一格,制作独特,历史悠久。江口豆腐干之所以有独特的风味,一是选用纯净龙津阁的井水;二是要经过泡豆、磨浆、滤浆、煮浆、点浆、上箱、过卤、切块、上扦、晾干等十道工序,才能做成产品,工艺十分独特、讲究;三是在上扦时,首先一小块一小块的把它放置于斗笠形的竹箪上,晾干至八成左右,再晒干,从而形成嫩黄、透明的方块。
    江口的豆腐干吃法多样,可直接食用,细嚼慢咽,香韧可口;也可用油炸酥,味似响皮而更加酥脆;还可用水发胀切成细丝炒肉,则形似墨鱼丝而别有风味。因而多年来,豆腐干一直受江口人民喜爱,并用作馈赠新友的上乘佳品。

在城北龙井阁的豆腐干一条街因晾晒豆腐干的斗笠挂在土家屋檐下形成的一道亮丽风景而远近闻名,中央电视台乡村旅游节目曾对此做过专门的采访报道,是江口最具代表性的土之一。

四.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德江旱鸭

用德江旱鸭加工的德江板鸭,清脆可口;德江卤鸭,回味无穷;用其清炖煮,内质鲜嫩,细而不腻,清香可口,营养丰富,是一道风靡全县的名菜,从多佳宾常常慕名而至,以能吃到此名菜而觉不往工一行;用其熏制烤鸭,外形美观,皮肉酥嫩,香而不腻,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低高蛋白。美食家们曾点评总结到“美食讲究天然绿,旱鸭追求一点红”。

五.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潮砥酱

潮砥酱

潮砥酱是食品调味的主要材料,尤其是在贵州更是倍受推崇,酱各地皆有,做法各异,当然风味就截然不同,而潮砥酱以其独特的工艺,精选的原材料倍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潮砥将系列因其选料要求高,采用纯天然无公害小麦或胡豆,经过复杂的翻晒过程所以风味特,适宜绝大多数人口味,而晒酱的人又太少,多数洒酱的家庭也就是只晒三五十斤自己家庭享用,而不进入市场,目前德江傩都红食品公司己进行加工开发。:红皮水芋荷是目前唯一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全县已种植1000余亩。用红皮芋荷杆精心腌制的酸芋可与涪陵榨菜媲美,食之,酸甜爽口,清脆开胃,健脾解酒,其富含纤维素有利于降血血压,是四季佳肴,久食不厌。

六. 贵州省 铜仁 松桃苗族自治县 盘信豆腐

盘信豆腐

松桃苗族自治县盘信镇出产的“盘信豆腐”雪白、细嫩、味鲜。无论是切成块、拉成条、开成片都能不碎不烂,吃起来可口,味溢齿舌。相传始于清朝中后叶。数百年来,盘信人民创造了很多制作和烹调豆腐的方法,逐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方。它的烹调有炒、炸、烧、蒸、煎、炖、凉拌等10多个品种。

七.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麻糖水

麻糖水

麻糖水是德江人用大米、玉米或薯类等蒸煮发酵装坛精心制作而成,全县乃至周边几县向仅有德江产出。麻糖水酒精度一般在15度左右,糖度在35度以上,土家人在农忙时署热天喝两碗麻糖水,既解口渴,又提神充饥,亦称麻糖水为“土茅台”。麻糖水的营养价值不低于的啤酒、饮料等,在土家人眼里它既是饮料,又是琼浆,是千百年过节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经专家化验,麻糖水中所含-偏高,固不能暴饮,每年入秋后便是麻糖水生产制作的最佳季节。

八. 贵州省 铜仁 江口县 藤茶

藤茶

江口藤茶主要产于江口县中部至北部梵净山南麓太平、德旺、怒溪、坝盘、闵孝等乡镇。由于藤茶内含丰富的人体必需的矿物质营养物质和药用物质,尤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极高。这些物质对人类的呼吸、心血管、泌尿系统以及失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由太平藤茶加工企业生产的“武陵藤茶”,深受中国食品学会、四川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科技工作者和商家的青睐,供不应求。

九.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高山板粟

高山的板粟

高山的板粟,为特大形油板粟,外壳油感突出,色泽鲜美,营养丰富(含定粉50%左右,蛋白质9%-12%,脂肪3-4%)适应性强,果实性好(定植1-2年始果,4-6年就可进入成果期),株产达20公斤,高山板粟年产1万公斤,种植面积达9000平方米,6000余株。高山板粟可生食、炒食,去壳与外皮炖煮食兼可,营养价值高,有养肤适颜功效。

十. 贵州省 铜仁 江口县 江口萝卜猪

江口萝卜猪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江口萝卜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江口萝卜猪是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的。“江口萝卜猪”的发展历经数百年,所产萝卜猪皮薄、肉嫩、味美而远近闻名,因其形状像萝卜,长不大,称为萝卜猪。江口萝卜猪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江口萝卜猪又叫“钻子头”。该品种是江口县人民在长期的放牧饲养过程中,通过人工选育选配和自然选择形成的特有品种。具有体型矮小、耐粗饲、抗逆性强等特点。萝卜猪肉因皮薄骨细,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无论从体型还是肉质或口感上均与白萝卜十分相似而得名。萝卜猪主产于梵净山下的江口县桃映乡、坝盘乡等乡镇,所以又叫梵净山萝卜猪。

江口县萝卜猪的发展历经数百年,文字记录最早见于1959年。1983年列入《贵州省品种志》、《贵州省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2003年列入《中国家畜禽地方品种资源图谱》。堪称全省地方优质肉猪,深受消费者青睐。

江口县萝卜猪体型较小,头大小适中,嘴较长而尖,当地群众称为“钻子头”,额部有2~3条横行皱纹,耳大小适中下垂,背腰平直而稍窄,臀部倾斜,大腿瘦削,腹部容积大但不过于下垂,四肢短而纤细、结实,肢势良好,后肢略高于前肢。成年公猪体重为81.5千克,母猪体重为44.1千克。经产母猪窝产仔为6~7头,肥育期日增重为240千克,屠宰率为65.2%,膘厚3.4厘米,眼肌面积12.7平方厘米,瘦肉率为35.3%。

目前,江口县萝卜猪存、出栏量均突破10万头大关。

2013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江口萝卜猪”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江口萝卜猪

江口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11000224

猪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