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白云山特产美食 白云山美食一条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白云山特产美食 白云山美食一条街更新时间:2022-10-14 04:28:58

一. 贵州省 贵阳 白云区 黄粑

黄粑

黄粑,又名黄糕粑,是贵州非常有名且颇有特色的食品。城里人爱吃黄粑,却苦于没有原料、工具,既然难以吃到,所以就把其归为小吃,是用来细细品尝的;在乡间,需要的原料和木甑倒是不缺,但又少有闲暇来做美食,所以一遇农闲,哪家做上一甑黄粑,便平添了几分节日般的喜庆。

在贵州,黄粑不为某地所特有,在各处几乎都可吃到。吃得多了广了,倒也就有了对比———其中以黔北遵义的南白镇黄粑和黔中贵阳的清镇黄粑为佳。前者个头颇大,有如旧时的方枕,按一指宽片片的切开,吃起来实在让人朵颐大快,后者个头见小,约摸一拳大小,更适合于自个儿一“粑”在手,自得其乐的细细品味。

香煎黄糕粑是将黄糕粑切成1厘米厚的片,放入平锅中用油煎至两面脆,装盘即成。

风味特色:色泽金红,软糯可口,滋润甜香。

二. 广东省 广州 白云区 高脚遁地蕾香蕉

我市主栽品种之一。本品种植株高大,假茎高350-450厘米,茎周长65-85厘米,叶窄长,淡黄绿色,叶柄细长,叶片开张而下垂,质地嫩而易折裂,叶梢距疏。果穗和小果长,果梳距疏,梳果数较少,但单果大,一般单果重150克,大的达400克。一般单株产量25-40公斤,高产的可达65公斤以上。本品种耐肥,单产高,增产潜力大,果型大长,外销颇受欢迎。但生长期长(生长期比其他香蕉品种约多20-30天)。植株高大,不抗风,受冻后恢复生长慢,也易感束顶病,品质中等,风味较淡。( 广州)

三. 湖南省 邵阳市 武冈 云山芽茶

武冈云山芽茶早在康熙二年(1663)定为贡茶,此茶兼有多种药用功效,光绪三十四年,武冈共输出茶叶19.65吨。抗日战争时期,武冈县城一度成为内外物资转运枢纽之一,茶叶也由此地集散,然境内制茶仍沿袭旧法,手揉脚踩,且未形成工业生产规模。

四. 广东省 广州 白云区 山水豆腐

利用白云山山涧水制成,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矿物质,爽嫩可口。

五. 广东省 广州 白云区 白云猪手

白云猪手

白云猪手是广州历史名菜之一。广州几乎每个酒楼都设有这菜式。其制作方法是将猪手(前脚)洗净斩件先煮熟,再放到流动的泉水漂洗一天,捞起再用白醋、白糖、盐一同煮沸,待冷却后浸泡数小时,即可食用。食之觉得皮爽脆;肉肥而不腻,带有酸甜味,醒胃可口,食而不厌,颇有特色。因泉水取自白云山,故名为白云猪手。

白云猪手这道历史名菜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古时候,白云山有座寺庙,寺庙后有一股清泉,那泉水甘甜,长流不息。寺庙有个小和尚,调皮又馋嘴,从小喜欢吃猪肉。出家后,他先打杂为和尚煮饭。有一天,他趁师父外出,偷偷到集市买了些最便宜的猪手,正准备下锅煮食。突然,师父回来,小和尚慌忙将猪手扔到寺庙后的清泉坑里。过了几天,总算盼到师父又外出了,他赶紧到山泉将那些猪手捞上来,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些猪手不但没有腐臭,而且更白净。小和尚将猪手放在锅里,再添些糖和白醋一起煲。熟后拿来一尝,这些猪手不肥不腻,又爽又甜,美味可口。小和尚又惊又喜,此后他不但自己开了荤,引得其他和尚也破了戒斋。后来,白云猪手传到民间,人们如法炮制。

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现今酒家、饭店里的白云猪手更注重色、香、味、形,加上五柳料或红椒丝点缀,色调和谐悦目,食味也更胜一筹。

六. 广东省 江门 台山 台山白云茶

北峰山白云茶

台山白云茶,主要产于北峰山,以长于终年白云缭绕的山高处得名;《新宁县志》说“白云茶产于狮子头、瓶山顶者为上,性最凉,能解积热;不可过饮。”大概由于白云茶常受云雾滋润,其性确较寒凉。用以泡茶,质滑味香,生津止渴,提神醒脑而解疲;且放置十日不馊。所谓不可过饮,就是如果饮之太多,轻则兴奋失眠,重则伤及脾胃。但如用之得法,却能收药效。据《百峰山草药》介绍,用干白云茶叶三至五钱,以水煎服,可治风热感冒、痰多气喘、头痛、昏睡、烦渴等病。民间还有一方:干白云茶叶一两,配以蜜糖一斤,密封于瓶内三几个月,即成医治红白痢症的特效药。这样蜜泡过的白云茶渣,炖烂敷医红眼病,不少回乡华侨,也访买一些带到海外备用。

白云茶分为野生白云茶和深山白云茶。

野生白云茶由每年春天收购山民采摘的野生春茶作原料制成,是一种具药用、保健等的作用。野生白云茶所适用于晚饭一小时前饮用。如晚饭后饮用会降低茶的刺激性。

深山白云茶产自古兜山南麓茶场,茶树是移植野生茶树。又分为红茶、黄茶和绿茶。

红茶,具性温、檀温、健胃、消除疲劳、醒神等的作用。

黄茶,性属平和,与凉茶同类,具保健和利尿、助消化等的作用。

绿茶,适合于广大消费者日常饮用,有抗衰老、防病解毒、清洗花粉过敏、护肤美容等的作用。

七. 河南省 驻马店市 上蔡县 “白云翁”毛笔

孔老夫子为恢复《周礼》,带领着他的弟子们由陈蔡而厄于台,居然引发出了杨集这个“毛笔之乡”的一段千古佳话来。

杨集,自古以来,就有制笔的传统,“无麻不成笔”这个孔老夫子留下的“经典”直流转到宋明才被一位来自浙江的白姓笔工所改写。由此,杨集“麻笔之乡”才渐渐地成了“毛笔之乡”。

民国时期,在豫南乃至苏皖、湖广,文人视书案上的“小大由之”相来如珍,“白云翁”这个名子在黉学蒙馆几乎成了毛笔的金字招牌。

白家毛笔自明朝到白山林先生,迄今已传十八代。现年73岁的白山林先生的父亲白云翁(白山林父亲的号)在清末民国,名满天中,饮誉大河上下,长江南北。

“白云翁”毛笔独门独艺。秘不外传。现今,“白云翁”毛笔约有80个系列,四个类型。分羊毫、狼毫、鼠须、貂毛、香锂、马毛等。其中,尤以羊毫、狼毫混合者为上品。笔头园润、饱满、坚挺而富弹性。从原料到成品须经浸、落、梳、拔、整、配锋等百余道工序。

“白云翁”毛笔制品在数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颇为书画大家视为珍品,被书画大家们誉为 “如锥画沙”、“如意神笔”。清探花程元璋对“白云翁”笔情有独钟,曾回县邑专程拜访,誉白家为制笔大师,清代著名理学家张沐对“白云翁”毛笔推崇备至,县邑李景梅在知赵县时曾以“白云翁”之笔书写“赵州桥”三字而轰动京师。

建国以来,以白山林先生为代表的白家毛笔第十七代传人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促使笔锋与牛角、塑料,有机透明玻璃进行了新的组合,具有实用耐久性和观赏性。中国书画院,河南省书画界及北京、西安、太原的书画大家欣然题写赞笔墨宝:“纵览云飞”、“青山白云”等,全国著名书法大家陈天然欣然题写“柔胜刚”。1991年9月,河南省委书记杨析综亲临杨集视察白家毛笔制作,并亲题“妙笔生花”四个字。上蔡县杨集镇“白云翁”牌毛笔现已成为书画家和海外侨胞的案头之宝。2007年被评为“百年老字号”。

八. 江苏省 连云港 海州 白云母

云母,是指云母矿中适于工业用的一种,是电器等工业生产重要原料。江苏省唯一产地就在连云港市东海县。

早在130多年前,东海县青龙山、陆湖一带农民就发现此矿,不久,上海人张寿西及其族人便来此开采。1940—1943年遭日本侵略军掠夺性采掘,矿产损失很大。1957—1960年,江苏省地质局苏北地质队,对东海云母矿进行普查评价,除青龙、陆潮两大矿区外,先后又在池庄、埠后、双店、小官庄等地,发现白云母矿脉30多条。目前,除青龙山17号矿脉已采完外,其余矿脉均可供开采。

九. 山西省 临汾 洪洞 临汾美食霸王别姬

洪洞县靠汾河一带盛产甲鱼。甲鱼即鳖,俗称“王八”,既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品,又是主治阴虚、劳热、骨蒸等病症的良药,具有活血通络、消症化积功效的名贵药材。

当地人用甲鱼作成一道道风味独特的地方名菜。用甲鱼和鸡为原料制作的名菜“霸王别姬”,色鲜味美,营养丰富。

十. 广东省 广州 白云区 红木家具

红木家具始于明代,其外观形体简朴对称,天然材色和纹理宜人。红木主要采用中国家具制造的雕刻、榫卯、镶嵌、曲线等传统工艺,德国学者 G·Ecke在《中国花梨木家具图考》中总结加工红木家具的三条基本法则是:非绝对必要不用木销钉;在能避免处尽可能不用胶粘;任何地方都不用镟制。即不用任何铁钉和胶粘剂。所以红木家具的造型和工艺中明显的民族性是对许多收藏者最有吸引力的部分,很多人称红木家具为人文家具、艺术家具。

由红木制作的高档实木家具,经过了多年历史的沿革,如今已具有了许多优点,主要有:一、功能合理,其实经过长期的推敲、改进,许多红木家具按照人体功能比例尺度,能符合人体使用功能上的要求,具有很高的科学性。以椅子为例,其中的弯背椅、圈椅均契合人体需要,坐感舒适。

二、造型优美,庄重典雅的红木家具,在变化中求统一,雕饰精细,线条流畅。既有简洁大方的仿明式,又有雕龙画凤、精心雕琢的仿清式,也有典雅大方的法式等,适合不同人的审美需求。

三、结构严谨,做工精细。红木家具大都采用榫卯结合,做法灵妙巧合,牢固耐用,从力学角度来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而且,我国传统的红木家具,基本上都是由工艺师们一刀一锯一刨完成的,每落一刀都花费工艺师的心机,同时还要讲究整体艺术上的和谐统一。

四、用料讲究,真正的中国传统红木家具均用质地优良、坚硬耐用、纹理沉着、美观大方、富于光泽的珍贵硬木即红木制成。

五、保值增值性,集实用、观赏、保值于一体。年代久远、品质高超的中国传统红木家具,是中外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加之红木资源有限,红木的生长周期又非常长,有的可达几百年,因此,物以稀为贵的红木家具将越来越具有独特的魅力。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