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南白衣镇有哪些土特产 湖南土特产十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南白衣镇有哪些土特产 湖南土特产十大排名更新时间:2022-10-14 06:17:56

一. 湖南省 怀化 通道 侗族油茶

侗族没有喝茶品茗的习惯,却有一年四季吃油茶的习俗。清香甘甜的油茶, 提神醒脑,焕发精神,兼有祛除湿热,防治感冒、腹泻之效。它几乎成为侗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客至,好客的侗家人必用油茶招待。

侗家吃油茶时,主人和客人都围坐在桌旁或锅灶周围,由主妇动手烹调。第一碗油茶必须端给座上的长辈或贵宾,表示敬意。然后依次端送给客人和家里人。每人接到油茶后,不能立刻就吃,而要把碗放在自己的面前,等待主人说一声敬请,大家才一起端碗。吃油茶只 用一根筷子。吃完第一碗,只需把碗交给主妇,她就会按照客人的坐序依次把碗摆在桌上或灶边,再次盛上茶水和配料。

每次打油茶,每人至少要吃三碗,否则会被认为对主人不尊敬。吃了三碗后,如果不想再吃,就需把那根筷子架在自己的碗上,作为不吃的表示,不然,主妇就会不断地盛油茶,让你享用。

二. 湖南省 邵阳市 绥宁 薏米

薏米是湖南,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土玉米,薏米、起实、薏珠子、草珠珠、回回米、米仁、六谷子。薏米是湖南有名的,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仁又是一种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斑雀、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对脱屑、痤疮、皲裂、皮肤粉刺、粗糙等都有良好疗效。

文化:

传说一

薏仁是一味传统的美肌艳肤食物,也是常用的治病良药。其味甘淡性寒,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补肺、清热排脓之功效,为治疗面部扁平疣、痤疮、黄褐斑等损容皮肤病的首选药物。其美肤悦色由来已久,颇受医家和女性的青睐。相传古代有一位长了赘疣的妇女,在给当郎中的丈夫制造苡仁酒(薏仁、白酒)时,因常偷偷品尝此酒,天长日久,不仅颈部的赘疣不知不觉中消失了,就连脸上的皱纹也没有了,显得十分年青,后来苡仁酒美容一直流传至今。

传说二

还有一个传说,古代一位富翁家的千金小姐,不知何因,皮肤没有弹性,粗糙得像海桐皮似的。经多方医治无效。年近24岁仍无人上门提亲,员外心急如焚。后听说用苡仁煮粥,可除此疾,于是每日早中晚用50g左右苡仁煮粥,又用100g净苡仁米煎水给小姐当茶饮。半年后,小姐皮肤光滑如珠,细腻如玉,光彩照人!

功效:

1、薏米因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负担的作用,可作为病中或病后体弱患者的补益食品。

2、经常食用薏米食品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效果。薏米能增强肾功能,并有清热利尿作用,因此对浮肿病人也有疗效。

3、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薏米有防癌的作用,其抗癌的有效成分中包括硒元素,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可用于胃癌、子宫颈癌的辅助治疗。

4、健康人常吃薏米,能使身体轻捷,减少肿瘤发病几率。

5、薏米中含有一定的维生素E,是一种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色斑,改善肤色,并且它对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赘疣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6、薏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对防治脚气病十分有益。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薏米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近年来,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薏米还是一种抗癌药物,初步鉴定,它对癌症的抑制率可达35%以上。难怪桂林地区有首

民谣这样唱道:"薏米胜过灵芝草,药用营养价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寿,返老还童立功劳。"薏米是补身药用佳品。据医药部门化验分析,薏米含蛋白质16.2%,脂肪4.6%,糖类79.2%。冬天用薏米炖猪脚、排骨和鸡,是一种滋补食品。夏天用薏米煮粥或作冷饮冰薏米,又是很好的消暑健身的清补剂。薏米的种仁和根又能入药治病。

三. 湖南省 怀化 溆浦 片子牛肉

先把整腿牛肉剁成大块,后切成0.5厘米厚,约5×7厘米的长方片子,再用滚油在锅里炸一会,然后放上香料拦匀,放到缸内用木炭文火煨,这样煨好的牛内外酥里敕,色香味俱全。

四. 湖南省 怀化 新晃 新晃腊肉

用鲜猪肉熏制而成,是侗家待客的佳肴。侗族人民有饲养肥猪的习惯,每年春节前夕,家家户户宰杀年猪,除留少量鲜肉过年食用外,其余均分块抹盐挂在火铺的炕上熏烤,待立春过后,再取下来通风处或仓内,可保存半年以上。食用时先在火上将肉皮烧焦,再在淘米水内洗干净,切开其瘦肉呈深红色,煮炒后,腊味香浓。待客的腊肉,切块很大,如切小怕客人北地议论主人小气。

五. 湖南省 怀化 麻阳 麻阳桃

麻阳农民原习惯于宅旁栽桃,美化环境,发展庭院经济,其品种有本地毛桃、香桃、冬桃等,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面积连片种植,目前全县栽培面积为1.2万亩,年总产量3000-4000吨,桃已成为我县栽培面积较大,品种较多的一个时鲜落叶小水果,早熟品种有北京26、水蜜桃、早熟油桃等,中、迟熟品种有大久保、山东桃、莱山蜜桃、中华寿桃、颐红蜜桃、黄桃等,大久保和山东桃栽培面积最大,约6000余亩。每当桃子上市,交易市场车水马龙,农民下午4、5点钟采摘,第二天清晨4、5点进城上市,上午10点左右散市,通过火车、汽车外销,麻阳桃占有怀化、吉首、张家界、长沙等周边城市近一半的销售市场。

大久保桃分早久保和晚久保两种。果实近圆形,果个大,一船单果重210克,最大果重350克。果顶平,果柄较短,着色良好,果肉白色,脆嫩多汁。可溶性固形物14.5%以上,离核,含糖量高,纤维少,甜酸适口,硬度大,耐贮运,常温下货架期15天不烂果,冷贮2个月不变质,结果早、易丰产,一般栽后两年试果四年盛产,亩产可达2000公斤以上。早久保6月下旬成熟,晚久保7月底8月初成熟。颐红蜜桃果实圆形,果肉乳白色,有红晕,果面全红,光滑,外观美。果肉细脆、粘核、汁多甜、不溶质,可溶性固形物19%,品质极优。平均单果重200克,最大单果500克以上,7月下旬至8月初成熟,不落果,较耐贮,白花结实率高,早结丰产。莱山蜜桃是近年从山东引进的一个脆蜜型桃类新品种,果形圆形稍高,单果重300克,最大果重800克,果色鲜红,肉质细嫩,极甜。9月上旬成熟,耐贮运,发展前景广阔。

我县目前优质桃生产区以“下山区”兰里、绿溪口、高村、岩门、谷达坡等乡镇为主,年产量占全县总产的70%以上,随着怀渝铁路的建成通车,长潭、锦和、江口墟、谭家寨等“上山区”乡镇也将大面积发展,麻阳优质桃将以更大的规模、更优的品质成为落叶时鲜水果的一枝独秀。

六. 湖南省 怀化 新晃 新晃锅巴粉

新晃锅巴粉是湖南省怀化市新晃县的。新晃锅巴粉口感熔实,有大米、青菜、绿豆,分葱,蒜叶萝卜叶等特有的清香味,营养健康无添加剂等,

锅巴粉是湖南新晃县地区的特有小吃。主要由特殊的大米(配有绿豆、花生、生菜等配料)作成,成薄纸状,绿色,切成长条状后煮食。食用时需配上各个区域独家制成的佐料,也可以搭配平时煮面条用的佐料和调料。味道鲜美而毫不滞腻,可以将汤水和佐料吸入粉内,增加口感。

锅巴粉是新晃人早晚午餐必备的的主食餐,一般来不及或者没时间做饭的家庭都会煮上一碗锅巴粉充饥。锅巴粉多为以汤粉为主,只有少数的人家会以炒锅巴粉为食。炒锅巴粉的味道与汤锅巴粉的味道区别很大,因为炒锅巴粉主吸油,汤锅巴粉主吸水。因制作的成品跟自家用锅做饭时蒸出的锅巴过程相似,故名之曰“锅巴粉”。

七. 湖南省 怀化 溆浦 溆浦糍粑

糍粑 用龙潭糯米做出的糍粑香软可口,白如雪,拉如丝,软如棉,曾是皇宫贡品。

桐叶糍粑

将米磨成浆,用白包袱包裹,然后将包袱压上石头,待水分干后,揉成团,包上豆粉、芝麻糖等做成的馅,用新鲜的桐叶包好,煮熟即可,糍粑里弥漫着桐叶的清香,香甜可口。

芭蕉糍粑

糍粑的原料是用鲜嫩的玉米加水在石磨上磨成浆,滤干,用新鲜的芭蕉叶缠成三角形,然后放到蒸笼里蒸熟。不加任何配料,黄的玉米糍粑,绿的是芭蕉叶,打开有一缕天然的清香,是天然健康食品,细嚼能回味无穷。

重阳糍粑

重阳期间,糍粑原料用米和新鲜艾蒿叶磨浆而成,中间包经常豆泥和芝麻、糖做成的馅,包好后揉成团,下面垫一片干净的橘叶,放到锅里蒸熟,做好的糍粑颜色碧绿,弥漫着艾蒿的清香,别有风味。

枕头棕粑

枕头棕粑又称肉棕粑。枕头形,长约20厘米,中间圆锥体,糯米中间包馅,馅一般用腊肉和新鲜猪肉做成,加胡椒粉,五香粉等配料。棕粑用棕叶缠紧后,放在锅内煮,肉、油和香味渗入糯米中,香气扑鼻,是溆浦传统小吃。

八. 湖南省 怀化 溆浦 溆浦红枣

红枣 溆浦是湖南省最大的枣果生产基地,有“江南枣乡”的美誉。全县有枣树面积10万亩,枣树栽培品种23个,其中鸡蛋枣、牛奶枣因其果大、营养价值高等特性而名扬海内外。民间流传“一天食仨枣,一生不显老”、“五谷加小枣,胜似灵芝草”的谚语。鲜鸡蛋枣,加工的“金黄蜜枣”、“当归阿胶枣”、“风味枣”在2000年、2001年、2002年全国红枣交易会、省农博会上,多次被评为金奖和银奖。

九. 湖南省 怀化 洪江 托口生姜

托口生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托口生姜”已有100多年栽培历史,姜枝细嫩修长,色泽美观,姜肉脆嫩化渣、香辣适中,产品远销湘、黔、川、渝等省、市,去年销售收入1600万元。

托口镇位于洪江市南部,属两省(湘、黔)、四县市(洪江市、会同县、芷江县、天柱县)交接地,东与江市镇相连,南接会同县,西与芷江侗族自治县相邻,北与沅河镇为界,土地总面积117.3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大桥街居委会,距市治黔城22公里。该镇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18公里。境内地势西南高,群山起伏,属低山、中低山区;东北部地势低,属丘陵地夹有小量河谷平原。最高点在豹雾山,海拔804米,最低点为杉木桥,海拔185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8℃,年降水量835mm。

“托口生姜”已有100多年栽培历史,姜枝细嫩修长,色泽美观,姜肉脆嫩化渣、香辣适中,产品远销湘、黔、川、渝等省、市,去年销售收入1600万元。托口生姜独特的鲜脆、肥厚、口味醇正的优势,已成为农副产品的后起之秀,在未来的几年中,将会成为托口的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

作为托口“三宝”之一的“玉竹”牌生姜是托口的,它素以“嫩”、“鲜”、“脆”而闻名,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但在以前,人们只是简单的种植加买卖生姜,而市场上生姜的价格一般并不高,所以种植生姜的农户增产不增收。近年来,托口镇党委、政府把生姜的深加工作为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一方面,对生姜市场进行整合,把坛子生姜作为食用产品来开发;另一方面,多次参加省内外的各种农业、食品博览会,成功的把文章做到了省内外很多地区。

目前,托口的生姜加工企业已经初具规模。近年来,产品年产量达到80万公斤以上,年利润已达到了200万以上,并创出了“玉竹”、 “招招”等驰名品牌,产品更是远销广东、浙江、福建等地。

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洪江市“托口生姜”正式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十. 湖南省 益阳市 桃江 湖南特制无骨腊肉

菜系:湘菜

口味:咸鲜

价格:40-80元

特色:条形,无-气味,皮上无毛,皮和肥肉颜色金黄,精肉红亮,刀工整齐,无碎骨,有浓郁的风味。

原料:猪腿肉5000克,盐400克,花椒粉10克。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去骨的猪前后腿。

2.切条、制作过程:选出质好的猪前后腿、去掉骨头,然后把肉放在切肉板上,从后腿尾骨节砟切第一刀肉。前腿槽头肉不能做特级腊肉,只能做二级腊肉。从第二刀起每条肉坯长40厘米、宽3.3至4厘米。

3.腌制:切完肉坯后,用秤称好。按比例配好调料,调料要拌匀,再把肉放入调料内(每次放2.5至5千克)拌匀,直至每块肉坯沾上调料为止,然后一块块拿出放入缸或池内腌制。春夏季腌3至4天,秋冬季腌7天左右。

4.泡洗:出缸后把每块肉坯从膘头3.3厘米以下用小刀刺1小孔,穿上麻绳,再投入清水池内泡洗1至2小时后捞出。

5.烘焙:穿入竿(每竿穿12块,按烘烤柜大小决定),送入烘柜内烘焙36个小时出柜,即为成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