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通渭零食特产是什么 通渭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通渭零食特产是什么 通渭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10-15 17:08:54

一. 甘肃省 定西 通渭县 通渭豌豆

通渭豌豆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现在各地均有栽培,主要产区有四川、河南、湖北、江苏、青海等十多个省区。通渭县种植豌豆的历史悠久,产地环境环境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种植技术由甘肃省技术监督局审定发布为地方标准,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种类多,商品率高,除以籽粒直接销售外,还生产加工豌豆淀粉、豌豆粉丝、粉条、味精等产品,销往省内外市场。豌豆种子的形状因品种不同而有所不同,大多为圆球形,还有椭圆、扁圆、凹圆、皱缩等形状。颜色有黄白、绿、红、玫瑰、褐、黑等颜色。

二. 甘肃省 定西 通渭县 通渭油饼

油饼,精细小麦粉发面之后,擀成稍薄的圆饼,顺势在中间挖个小眼。别的地方那些懒妇是直接切一刀,不似通渭妇女那般讲规矩,放在滚开的胡麻油锅中,三翻一转圈之后,熟了。外黄金亮,里嫩外酥,既用于祭祀,也用于春节走访亲戚,一家四个。

通渭人做油饼,阵势浩大,而制作春节时用的油饼,更多些忌讳。节前会选取固定的一天,也可以让男人参与其中,事先会在油锅中投入一枚钱币,整个制作过程外人会自动回避,可能是以前比较困难,所怕别人吃吧,久而久之,竟成风俗,人人皆知,哈哈。做成之后,装入大缸,来人喝茶端上一摞,出去看戏装上几个,只见大缸哗拉拉得见底了。

三. 甘肃省 定西 通渭县 通渭苦荞麦

通渭苦荞麦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渭苦荞麦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现辖行政区域

《通渭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通渭苦荞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通政发〔2016〕81号

甘肃省地方标准:

《通渭苦荞麦》(草案)

四. 甘肃省 定西 通渭县 通渭浆水面

经验丰富的主妇用新鲜的芹菜煮熟之后,加入原浆盛入干净的陶瓷缸中,经过数日发酵而成。稠的称酸菜,稀的叫浆水,清冽芳香。煮面之前,酌量小心舀取清冽浆水,先在锅中热油,次投"地艽",来炝浆水。"地艽"是一种长在野外,盛开着小蓝花的草本植物,有着诱人的独特香味。投,就是速度要快,“刻齐麻查得”,“扑哧”一声立即浇入浆水,否则真的就焦了。盐,要后放,不然炝出来的有点苦涩。其他地方用葱,唯有通渭农村用"地艽",其味十分上口。

细细的面条煮熟,捞入碗中,浇上晾凉的浆水,一碗清冽酸香、筋道爽口的浆水面便做成了。再炒一两个小菜,如咸韭菜、青辣子、黄萝卜条,或者土豆丝等,盛夏炎炎,吃一碗浆水面,可使人神清气爽,精力旺盛;外出干活或出门远行,吃一碗浆水面,可使人终日不渴,体力顿增;即使春节食荤腻味,吃一碗浆水面,可使人肠胃清爽,浑身舒坦。据临床验证,浆水因其含有多种有益的酶,食之不仅对高血压、肠胃病和泌尿病有一定的疗效,还能清暑解热,增进食欲。通渭人视浆水面为生命,每论走多远,常常想的是浆水面,不仅有精神上的追求,看来也有科学依据。

五. 甘肃省 定西 通渭县 红黄芪

主产于我区岷县、漳县、渭源等地。是我区主要外贸出口商品。功能:补气固表,利尿托疮。主治:表虚自汗,脾虚泄泻,脱肛,中气下陷,消渴,痈疽久不收口等症。( 定西)

六. 甘肃省 定西 通渭县 懒疙瘩

家乡的面食有两大类,一类是“甜饭”、一类是“酸饭”,一般人打招呼问:吃的撒(啥)饭?回答说:吃的甜饭!或说:吃的酸饭!

甜饭是相对酸饭而言的,就是不放酸菜的,说起酸菜,老乡们大概都知道,但外地人很容易就想到是东北的酸菜了。

甜饭主要是以小麦面为原料:有扁食(饺子)、臊子面、长面、炸酱面、罐罐面、拉条子、面片子、biangbiang面(这个字实在难写)甜疙瘩、麻食子、甜拌汤(和疙瘩汤差不多,稍微稀一点)。

酸饭主要有绿(念Lu)荞面棒棒、甜荞面棒棒、懒疙瘩、浆水面、搅团(也可以加臊子汤)、散饭,酸拌汤。说起散饭还有一句歇后语:满脸毛(胡子多的人)吃散饭---糊然(胡搅蛮缠的意思),呵呵!

大家知道懒疙瘩吗,感觉有的地方就没有这种面食,是以莜麦面和馇面(豌豆面或扁豆面)为主,再加上白面,拌成粘稠状,用直板铲锅刀盛上,拿筷子一道一道的往锅里面拨,成疙瘩状,锅里还有土豆块,调上酸菜,真是好吃,因为做法方便简单就叫懒疙瘩。吃完懒疙瘩还有一句俗语:懒疙瘩,吃上两碗缓着恰(缓着恰---休息去的意思),看来吃懒疙瘩真的很舒服!

说起甜疙瘩,其实不是疙瘩,而是面条,主要是白面,或加入一点杂面,手擀的面,切成1厘米见方,20厘米见长,面汤里面加上酱油,调料,或加上肉臊子,味道也不错!

酸棒棒以绿荞面为主,加入白面擀制而成,比较厚一点,切成宽厚一致,煮熟后调入酸菜,酸棒棒煮熟后,面条呈浅绿色,真是可谓的绿色食品呀!

吃酸饭很讲究的,要有几样调饭的东东,如油波辣子,咸菜,有条件的还要炒上两三个下饭菜,还有一样不可缺少,将韭菜或小葱切碎,淋上热油,所谓“碎菜”。

离开家乡,大鱼大肉吃腻了,到是经常想起家乡的酸饭了,浆水面的清冽可口,懒疙瘩的厚道敦实,无不让人怀念!

七. 甘肃省 定西 通渭县 通渭红豆草

通渭红豆草被称为“牧草皇后”,是豆科红豆草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抗寒抗旱能力强,产量高,种子成熟早,营养成分齐全均衡,牲畜喜食,一次种植可利用4——6年,最大特点是牛羊食后不得鼓胀病,根瘤可以固氮提高土壤肥力,有效阻碍水土流失,具有花工少、投入低、见效快等特点,国内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甘肃红豆草在草业专家王素香的精心指导下,在通渭县陇阳乡申家山试验示范获得成功,使红豆草在众多牧草中脱颖而出,当时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通渭县的牧草种植取得突破性发展,牧草留床面积达32万亩,通渭一度成为全国的红豆草种植中心,成为全省牧草最大的县,曾向新疆、宁夏、内蒙古等24个省区提供种子近万吨,有力的带动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近年来,通渭县把草产业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把红豆草更是当作通渭的当家草种。畜牧部门发挥职能作用,与水保、林业、扶贫等部门相互配合,建立示范基地,进行技术培训,仅2003年上半年,全县新秀种红豆草4.2万亩,留床面积达14.3万亩.是全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向全国各地提供种子达280吨左右,销往四川、西藏、青海、内蒙等地,青青小草已成为通渭的又一产业。

八. 甘肃省 定西 通渭县 油类

亚麻油(即胡麻油)、花籽油、芸芥油、菜籽油等。这些油品各有特点,亚麻油名列前茅,它含有对人体必需的较高的脂肪酸,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芥酸。此外,在油墨、油漆、合成树脂等化工部门也有广泛的用途。( 定西)

九. 甘肃省 定西 通渭县 洋芋

又名马铃薯、土豆,是我区的一大宝。每年可拿出十亿斤左右,进行深加工。洋芋用途广,营养价值高。既是菜,又是粮,还有和胃、调中、健脾、益 气之功效。洋芋综合加工利用前景广阔,可制作淀粉、粉条、粉 丝、薯 蛋白、葡萄糖、柠檬酸、饴糖、糊精、环糊精、格瓦斯 等等。我区通渭县已以洋芋为主要原料生产淀粉、粉丝、味精、赖氨酸。目前计划发展环糊精和粘多糖,我区愿意和外省市广泛 合作。( 定西)

十. 甘肃省 定西 通渭县 通渭荞圈圈

通渭荞圈圈以开水烫荞麦面,拌小苏打,调成糊状,旋入特制的木勺,再浸入沸油锅炸制而成。其形如镯环,色如蟹肉,味带天然之香甜,松软可口,极具特色。

通渭人喜欢吃荞圈圈。通渭荞圈圈以开水烫荞面,拌少量小苏打,调成糊状,旋入特制的木勺或铁勺中,用八成热的油炸至棕红色捞出。瞬时香气四溢,入口松软香酥,口感丰润细腻,加之天然的甜味,让人垂涎,咀嚼时别有风味。

通渭人喜欢吃荞圈圈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传说先祖时期牛谷河畔土地肥袄,各种粮食都是多穗的。一年收的粮食当年吃不完,好多人不敬天道,暴殄天物,懒惰不思农事。玉皇大帝一天下界游玩,看见有人随意糟蹋粮食。玉帝很生气,便要惩罚百姓,命“牛神”将五谷杂粮在三个时辰内全部捋为单穗。“牛神”奉命行事,用了足足三个时辰才拔完了所有五谷。“牛神”见荞麦似乎不是什么正经庄稼,便不想劳神了。看看时辰已到,便顺手捋了一把,不想捋破了手指,“牛神”便匆匆去复命。荞麦染了“牛神”的血,茎杆、叶脉都变成了红颜色,长得特别快,一旬一收,牛谷河畔的通渭百姓靠吃荞麦才免于饿死。“牛神”也因为没有完成玉帝的命令被罚永远到人间劳作。从此以后,百姓都一心向善,但老天的惩戒不可不记,荞麦有活命之恩,用荞麦面做成圈圈意在让百姓完完全全记住不能随意糟蹋粮食。荞圈圈中间做成空的就是告诉后代不勤俭持家就是坐吃山空。

通渭荞圈圈含有其它食品所不具有的芳香甙味,吃起来清香可口。荞面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钙、磷、铁、镁、钾和微量元素等,以及丰富的维生素B1、B2、E、P、C,其含量都高于其它粮食作物。人体必需的赖氨酸、精氨酸、烟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也很高。荞面含有其它主食中所没有的叶绿素和卢丁。卢丁有软化血管、保护视力和预防脑血管出血的作用。荞面中所含的苦味素,有清热、降火、健胃之功效。所以,荞面被人们誉为“益寿食品”、“长寿食品”。 荞面食有杀肠道病菌,消积化滞,凉血解毒,解湿,治肾炎、禁口痢疾、绞肠痧、汤火灼伤的功能。在临床上还可用荞麦治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炎、心脏病、肥胖病以及预防微血管脆弱等症。荞面还有较好的抗癌作用,特别对老年疾病具有很好的医疗功效。因此,油炸的荞圈圈以其营养丰富,口外香甜,老少皆益成了通渭的一道美食。

目前,通渭荞圈圈以其独特的魅力传遍了大西北。虽然是一种地方小吃,通渭荞圈圈又成了地域文化。这种文化,靠汲取地方人文的土壤,靠通渭荞圈圈美丽传说的力量,靠通渭荞圈圈的营养和医疗功效,不懂通渭荞圈圈的文化内涵,绝难知道通渭荞圈圈的价值。近年来通渭荞麦面的进一步开发,给通渭荞圈圈赋予了新的生命,通渭荞圈圈真正成了通渭的品牌饮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