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沂蒙山特产菜 沂蒙特色菜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沂蒙山特产菜 沂蒙特色菜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10-09 01:09:14

一. 山东省 潍坊 临朐县 沂蒙山花生油

蒙山花生油是山东省潍坊市的。山东沂蒙山花生油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拥有近20年的油脂企业,公司坐落在沂蒙山脚下,拥有2万亩有机花生种植基地,10万亩生态花生基地。沂蒙山花生油无论是炒菜、烹炸等方面食用,相对竞品来说,油质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

山东沂蒙山花生油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山清水秀的革命圣地沂蒙山区--沂源县。公司现有员工500多人,总资产2.3亿元,是以有机花生种植、花生油、调和油、玉米油、花生制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多年来公司秉承“精心打造百年品牌,诚实服务亿万客户”的经营宗旨。严把质量关,确保公司生产的食用植物油满足国家、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保证粒粒原生态,滴滴纯天然。公司以一流的产品、满意的服务,严谨的质量管理,实现2012年度销售利润增幅达30%,销售收入2.8亿元,利税3400万元,净利润2500万元。

沂蒙山花生油采用传统工艺酿造,沂蒙山区是全国最大的花生基地,我公司为全国第一家建立有机花生基地的厂家。并同时通过有机花生制品、有机花生油认证的企业。基地平均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地,营养通透的沙壤土,清澈甘甜的山泉水,身处天然氧吧,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日照2700小时,无与伦比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沂蒙山有机大花生的品质。沂蒙山花生油采用小榨工艺,保留了花生的丰富营养和地道醇香。

沂蒙山花生油因为自然,所以与众不同 ......

二. 山东省 淄博 沂源县 沂蒙全蝎

沂源县盛产蝎子,因比其它地方的蝎子多两条腿,故称“沂蒙全蝎”。沂源全蝎药用价值极高,主要成分有高蛋白、甲铵软脂酸、牛黄酸、盐酸等,以个大、体肥、营养丰富闻名。

全蝎学名全虫,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全世界约有1000多种,在中国约有15种,其中分布最广的为东亚蚶蝎,沂蒙全蝎为东亚蚶蝎。全蝎是我国的名贵中药材,具有祛湿、通络、消炎、攻毒等功能,主治风湿、半身不遂、皮肤病、各类炎症、口眼歪斜、破伤风、淋巴结核,疮疡肿毒等。

“蝎精口服液”、“全蝎液生胶囊”、“龙蝎酒”“沂蒙全蝎罐头”等沂源全蝎产品,有效地保持了鲜蝎的营养及医疗功能,填补了国内空白,部分产品已获国家专利,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深圳、南韩、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享有赞誉。

三. 吉林省 辽源 东丰 野生的山菜

东丰县地处吉林省中南部、长白山余脉,是“五山一水四分田”半山区县份,属季风区中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县内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合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素有“山区小粮仓之称”;林业生产在全省和全国久负盛名,森林面积达11.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2.07%,是全省林业先进县、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县之一、全国生态建设县之一。半山区的地理环境,为林品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四. 山东省 日照 五莲县 五莲山菜宴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旧时荒年充饥的野菜,经过整理、完善、丰富,已成为宴请佳肴。山菜宴主要以当地山区野菜为主原料,采取煎炸烹炒制作而成。目前已有100多道菜品,摆上餐桌。

美食类型:独特风味

美食推荐:五莲山周边农家乐

五. 山东省 青岛 市北区 峪山菜大包

“峪山菜大包”是岛城绿色食品之一,被评为青岛特色小吃。其主要原料是人工采摘于深山峡谷、高坡峻岭之中的野菜(蚂榨菜)。特点是无任何污染,经筛先加后选用上等的新鲜猪肉、食用油、嫩韭菜等十多种调料配制而成。面质柔韧、皮薄馅多、鲜味可口、久吃不腻,食用后消费者如同回归到大自然的清新感觉。

六. 山东省 临沂 兰陵县 沂蒙长毛兔

沂蒙长毛兔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957年,作为革命老区的临沂地区经上级部门审核批准,指定平邑、沂南、莒南、蒙阴、沂源5个县区发展家兔产业,由国家从南部沿海地区引进长毛兔用来改良本地品种。此后,我市先后三次从西德引入长毛兔,改良本地长毛兔,育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沂蒙长毛兔”新品系。1999年,经过山东省种畜禽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沂蒙长毛兔整体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年产毛量和料毛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几年俩,我市连续举办了山东省沂蒙长毛兔赛兔会和全国毛兔产业大会,提高了沂蒙长毛兔的整体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带动更多的养殖和兔毛加工企业投入到长毛兔事业中来,进一步巩固了“中国长毛兔之乡”的地位。

由德国、法国长毛兔与沂蒙长毛兔杂交出来的优质长毛兔品种,产毛量高。

地域范围

本规范所称沂蒙为沂蒙山腹地,全部在山东省临沂市所辖境内,其他境外所称沂蒙不在本规范范围内。沂蒙长毛兔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4′~119°38′,北纬34°22′~36°22′。东至莒南,西至平邑,南至郯城,北至沂水,南北最大长距228公里,东西最大宽距161公里,总产面积约为17184平方公里,所辖153乡镇(街道),7154个行政村。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头呈虎头型,前额宽平,眼红亮有神,耳宽厚,耳背无长毛,耳端部有一撮毛。体型大,身长胸宽,背腰宽平,四肢强健,后躯发育好,全身被毛白色,毛丛长密,分布均匀,毛型较粗、不缠结,粗毛率高。成年兔体重5.0~5.5千克。2、内在品质特征:高产毛量、高粗毛率,年产毛量1500克以上,粗毛率15%以上。料毛比40~45:1,体质结实,毛纤维品质优良。

七. 山东省 临沂 蒙阴县 沂蒙渣豆腐

沂蒙山有什么名吃?日前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给出了答案──沂蒙五谷煎饼。煎饼怎么吃?那就不得不提另一道沂蒙名吃了,这就是渣豆腐,又称小豆腐,费县东部农村也叫“豆沫”,也称“腐乳”。渣豆腐属山东省临沂地区地方小吃,属鲁菜系。在沂蒙山区的乡村,几乎每个家庭主妇都会做,过去农忙时,没有时间炒菜,是贫苦农民填饱肚子的饭食。它历史悠久。蔬菜原汁原味,清香四溢。一年四季皆可制作、食用。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保健食品。新烙好的麦煎饼卷上一大包渣豆腐,再就着咸菜和大葱,在我的记忆中,这便是人间最好的美食了。

以前,沂蒙山里的日子很苦,用很少的豆子煮上整整一锅野菜,再用盐、辣子和葱花一炒,那美味儿恨不得让人把舌头一起咽进肚里。沂蒙人都叫它小豆腐,也叫“渣豆腐”,在缺粮少肉的岁月里,小豆腐和沂蒙煎饼挽救了很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人用煎饼和渣豆腐养育了革命。在那生活极度贫困的艰苦岁月,野菜、薯秧、树叶……只要是能吃的东西,都能做出一锅渣豆腐。尽管那时的渣豆腐质量很差,谈不上什么营养价值,但能撑饱肚子。从那时候走过来的沂蒙山人,对于渣豆腐都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如今,人们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当年那曾经救助过生命的渣豆腐也有了质的飞跃。母亲曾戏谑地说:如今渣豆腐由温饱型升档为小康型啦!

主料黄豆(100克)

调料小白菜(500克)、花生米(15克)、香菜(1根)、葱(1段)、青椒(1个)、咸菜丝(适量)、生抽(1勺)、醋(半勺)、香油(适量)

渣豆腐的制作方法

1准备材料,黄豆浸泡一夜。

2小白菜洗净开水淖一下。

3捞出投入凉水。

4挤干水切碎。

5泡好的豆子加花生稍加水分两次打碎。花生冲洗一下即可,不必浸泡。

6打好的豆汁和豆渣一同倒进小锅。

7煮开后,放入小白菜。

8边煮边搅拌,煮至汤汁减少。

9加盐稍微搅拌出锅,留一些汤汁味道更佳。

10咸菜、青椒、葱、香菜切碎。

11加生抽、醋、香油调汁,拌食。

营养价值

豆腐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脂肪含量却很低,豆腐渣富含纤维素,纤维素可吸收糖分,从而缓解身体对多余糖分的吸收。豆腐渣可解除饥饿感抑制脂肪生成,故可减肥。此外豆腐渣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钙质,是补钙强壮骨路的保健食品。

八. 山东省 临沂 罗庄区 沂蒙全蝎

全蝎,俗称全虫蝎子,记载入药有1,100 多年的历史,是贵重动物药材之一。蝎性辛、甘、平,有毒。有镇痉、息疯、攻毒之疗效。蒙山北部气候和环境条件非常适宜于山蝎的繁殖生长,全蝎资源极为丰富,蕴藏量在3万千克以上,临沂市年产全蝎约1万千克。沂蒙全蝎不仅产量高,而且个大膘肥,其明显特征即2钳8足(其他地区为2钳6足)、色微红、药用好,既是贵重药材,又是山珍佳肴。沂蒙全蝎实属全蝎之上乘产品。

九. 山东省 临沂 费县 沂蒙煎饼

谁用谁说好,我品尝后在心里萌生了,日食一煎饼,不辞长做沂蒙人。都知道那里是革命老区,现在热播的,《沂蒙六姐妹》正是那里。

煎饼,是沂蒙农村传统家常主食,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土食品。旧社会,农村女孩子到十二三岁,母亲总要严教其学烙煎饼,并以烙不好煎饼找不到婆家相威胁。事实也是如此,过去的沂蒙山区妇女没有不会烙煎饼的,因为它是家家户户每餐必备的干粮,家庭主妇怎能不会烙制呢?

烙煎饼的工具主要有三件:一是鏊子,铁制,圆形,有大、中、小三种,中号鏊子直径65厘米左右,中心稍凸,下有三足,其下用柴草或煤炭加热,上面即可烙制煎饼。鏊子是烙煎饼的专用工具,《康熙字典》有“鏊”字条,唐人《朝野佥载》中有“熟鏊上猢狲”语,可知煎饼的历史之悠久。二是手持用来推动糊子的工具,当地人叫“篪子”,木制板状弧形,有柄。把糊子放在热鏊子上后,用篪子左右推摊,糊子便薄薄地摊在鏊子面上。也有的用筢子,还有的用“竹劈”,作用相同,但烙出来的煎饼却各有特点。三是油擦子,群众呼为油褡子,是用十几层布缝制的方形擦子,上面渗着食油,用来擦鏊子,为防煎饼粘连鏊子揭不下来。

煎饼的制作工艺较复杂,它以麦子、高梁、玉米、谷子、地瓜等粮食为原料,经过淘洗、浸泡,然后用石磨磨成糊状物,群众叫“煎饼糊子”。还有的地方在磨糊子前,放入1/3或一半的熟料,称为“对半子”,群众称这样磨出来的糊子好烙,烙出来的煎饼也柔软好吃。磨糊子是很费功夫的事,二三十斤粮食一般要两三个小时才能磨好,因为磨快了,糊子过粗,烙出来的煎饼自然就不好吃。磨的时候,添料必须是有经验的老手,要勤添少添,磨出来的糊子才细腻均匀。旧社会,一个家庭,常常是能抱得动磨棍的就去推磨,大半宿才能磨完二三十斤粮食。有钱的富裕人家才用得起牲口推磨。现在有了磨糊机,也可将处理干净的粮食粉碎成面粉,再用水拌成糊子。但人们总认为不如石磨磨出来的糊子煎饼好吃。

糊子调好了便可在烧热的鏊子上烙制煎饼了。用篪子烙出的煎饼叫“篪子煎饼”,稍厚,有篪子剐过的痕迹,吃起来筋道;用筢子烙出的叫“筢子煎饼”;用“竹劈”烙出的煎饼叫“抿煎饼”,较薄,这种煎饼1斤可称十几个。还有一种烙制方法是将糊子调得很稠,用双手把糊子团成团,放在鏊子上滚满鏊面。用地瓜干制成的糊子多用这种方法。现在城市又有了机器煎饼,原料是白面粉,人们又叫面煎饼,可是人们普遍认为没有传统手工煎饼味道香酥。

从使用的原料方面分类,又可分成麦子煎饼、玉米煎饼、小米煎饼、高梁煎饼、地瓜干煎饼等。不同的烙制工具,不同的原料,其味道也各不相同。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嚼头。

烙好的煎饼薄如纸,折叠成卷,即可食用。经过晾干,叠成长方,可存放半月到一个月之久而不变质,出门携带也很方便,因此,人称干粮。煎饼食用亦有多种方法。烙制煎饼时,用韭菜加鸡蛋(加豆腐)调好馅子,夹在两张煎饼之间,在鏊子上烙熟,叫煎饼合子,又叫摊煎饼,香酥可口,特别好吃,如今已成了地方名吃。早年,民间烙煎饼,烙到只剩最后一点糊子时,因多次摊刮,已经半熟,不能再烙得很薄,便烙一个较厚的煎饼,洒一些鲜花椒叶和盐在上面,揭下后再翻过来烙,老百姓叫“翻打铁”。这“翻打铁”香酥劲道,十分好吃。

煎饼亦可以在烙制好以后,食用时把各种菜卷在里面吃,群众叫“就菜”或“么就”。可卷在煎饼里的菜很多,包括肉蛋蔬菜,以及各种腌制品。旧社会,穷人吃煎饼卷肉是一种享受,俗话说“煎饼卷猪肉,吃着没有够。”用鸡蛋炒辣椒(香椿)也算上等“就菜”,也有口头禅说:“煎饼卷鸡蛋,吃得直出汗”。上学的孩子也有句趣话:“煎饼卷鸡蛋,不给吃俺不念。”最有特色的普通就菜是“渣豆腐”和大葱。渣豆腐也是沂蒙山区的地方小吃。即把白菜叶、萝卜缨、野菜、地瓜秧等洗净剁细,加点豆面和盐,用水煮焖后即可食用的一种家常菜,费县东部农村也叫“豆沫”。煎饼卷渣豆腐,再放上点辣椒面, 是贫苦农民填饱肚子的最好饭食。过去农忙时,没有时间炒菜, 煎饼卷大葱和甜酱是最具风味的吃法。其次如大葱虾皮、辣椒豆腐、腌香椿蒜苔等,只要有辣咸相配的就菜就好。俗话说:“待要解馋,大辣大咸。”

煎饼因是用原粮制作,麸皮没有去掉,所以营养丰富,吃起来香酥松柔,且便于存放和携带,是一种极富特色的地方食品。近来有人认为,食用煎饼需要较长时间的咀嚼,因而可生津健胃,促进食欲,促进面部神经运动,有益于保持视觉、听觉和嗅觉神经的健康,减缓衰老,不失为一种保健食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