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涪陵特产买哪些 涪陵哪去买土特产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涪陵特产买哪些 涪陵哪去买土特产最好更新时间:2022-10-08 01:09:26

一. 重庆市 涪陵 京酱风肉

京酱风肉是重庆涪陵地区的民间传统食品,素以色美味鲜,爽口不腻而闻名,食用时蒸、炒、爆皆可,佐餐下酒皆宜。( 重庆)

涪陵京酱风肉是重庆涪陵地区的民间传统食品。带皮无骨,咸度适中,成酱黄色,味香、身干、不臭、不腐。素以色美味鲜、爽口不腻而闻名。食用时蒸、炒、爆皆可,佐餐下酒皆宜。主要原料配方是猪肉、白糖、甜酱、八角、盐、甜酱、 酱油等。京酱风肉在制作方法与几大要点,及各种原料的相克与营养成分。

涪陵京酱风肉产品的质量要求为生肉制品,食客购买后不应久贮,还应进行蒸煮,最后采用蒸的办法进行再加工。蒸煮时间为30-40分钟。出厂产品质量要求:口感要求入口鲜美甜咸,肥而不腻,越品越浓,具有酱香味浓,紫绛泛红的京酱固有风味。肌肉呈鲜红或枣红色,脂肪照空看呈乳白色,肉块干爽结实,无霉变无异味,每块重500-600g。包装要求字迹清楚、图案明晰、无污染。保质期为3个月,吊挂于透风室内为6个月(无真空包装者)。此加工以浸泡渍法为佳。为此批量加工应采用浸渍腌制法,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涪陵京酱风肉的制作方法:

1、将新鲜猪肉刮净皮面,剔除骨头,切成50厘米长的长方形肉块。在肉一端穿上一条麻绳,麻绳上打一套。

2、肉坯用盐、硝、揉搓20分钟,然后再用白糖、甜酱、酱油、八角混合均匀,涂抹在肉坯上,码在洗净的缸内,进行腌制。腌制2天后,进行倒缸,倒缸后再腌1天。

3、腌制后用清水洗去肉皮上的调料,悬挂在竹竿上,置于通风向阳的地方晾挂,晾挂时注意温度不能太高,否则会使肉变质。晾挂约15天左右,以肉已经风干为度。

4、肉风干后,在肉皮上刷一层酱油,晾制后即为成品。

二. 重庆市 涪陵 豆花饭

豆花饭,顾名思义,豆花和饭。它是涪陵人最喜欢的早餐,在库区沿江,也仅涪陵才有,偶尔在别的地方遇到,也是凤毛麟角。

高速公路未建时,长江作为交通干道,百舸争流。冬季大河边雨后春笋般林立着许多饭馆,主供食物就是豆花饭,不管是早中晚三餐,豆花饭都能带给旅行的人温暖。

制作豆花,最好用新鲜的黄豆,提前一天浸泡后再用石磨推出来,只是现在谁有那功夫用石磨推呢?都用机器打了。豆子打好后,将浆用细纱布过滤,剩下的渣可用来喂猪,浆则放进大锅烧,烧开了就是豆浆,再用卤水点制,一锅白生生的豆花就出来了。

在涪陵街头的餐馆,门口放了一个大铁锅的都是豆花饭馆子。豆花饭的调料很香,将嫩嫩的豆花用筷子挟一块伴上调料,吃进口中,香就溢满了嘴角。

三. 重庆市 涪陵 涪陵脐橙

涪陵脐橙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涪陵脐橙:该品种1993年引入涪陵地区沿江乡镇种植,并用于地产劣质柑桔园高换。现已建基地1.5万亩,2000年产果0.7万吨,2003年进入盛产,年产可达1.5万吨以上。本品种注册"鹅冠"牌商标,其果形椭圆,色泽橙红,脆嫩化渣,具香气,可溶性圆形物11%以上,单果均重300克以上,2000年获"重庆名果"称号。

四. 重庆市 涪陵 五香魔鬼鱼

是一种上等的休闲食品,也是馈赠亲友、款待宾客的佳品。

外观紫红透明,色泽鲜润,麻辣兼备,

焦酥香脆,瘦不塞齿,久嚼味长,开胃诱食,

口感纯正,咸甜适宜,软硬适度,无防腐剂,

高温灭菌,且保鲜期长。

五. 重庆市 涪陵 方坪香茗

方坪香茗:方坪香茗色泽绿润,汤色碧绿明亮,栗香持久,滋味鲜爽回甜,叶底嫩绿匀亮,是涪陵绿茶产品中多次荣获省级名茶奖的唯一产品,现已成为涪陵绿茶产品中的突出品牌。

生产历史悠久,最早见于明朝嘉靖30年(1522)年《涪州志》。因其具有扁直显毫,色泽绿润,汤色碧绿明亮,栗香持久,滋味鲜爽回甜,叶底嫩绿匀亮的特征而名。

六. 重庆市 涪陵 辣妹子榨菜

辣妹子手工榨菜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十二道工序,集聚和凸显涪陵榨菜历史文化和具有地域文化的特色,彰显涪陵传统榨菜独特的色、香、味、美。产品富含人体必须的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食用方便耐贮藏,并具有浓烈的酱香风味,是其他料理无与媲美的。

七. 重庆市 涪陵 涪陵龙眼

涪陵龙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涪陵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加之冬无严寒,是三峡库区乃至全国难得的一块晚熟龙眼生产宝地,因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果实富含营养,深受人们喜爱,更视为珍贵补品,其滋补功能显而易见。龙眼作为涪陵之一,受到人们一致好评。三峡工程蓄水后,涪陵区沿江区域龙眼种植条件变得更加优越。依靠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2007年,当地成功培育出了“涪陵黄壳龙眼”,并荣获重庆市优良龙眼品种称号。

八. 重庆市 涪陵 渝东黑山羊

渝东黑山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渝东黑山羊属肉皮兼用型地方优良山羊品种,2001年被收录入《全国畜禽品种引种指南》,2006年5月通过原重庆市畜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底渝东黑山羊资源保种场在涪陵建立,2009年5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羊专委会现场审定,2009年10月15日农业部第1278号令公告正式成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

渝东黑山羊分布于武陵山系山脉的涪陵区、丰都县、武隆县以及周边的黔江区、彭水县、酉阳县和贵州省少数区县。据2008年调查,重庆市存栏渝东黑山羊13.40万只,基础种羊群6.03万只,其中能繁殖母羊3.89万只、种用公羊0.31万只。

渝东黑山羊全身被毛黑色,成年公羊被毛较粗长,母羊被毛较短;头呈三角形,中等大小;鼻梁平直,两耳直立向上;多数公母羊有角和胡须;头颈躯干结合紧凑,后驱略高于前驱,腰背平直,胸较宽深,肋骨开张,臀部稍有倾斜;后肢结实,蹄质坚实,尾短直立。

渝东黑山羊成年体高公羊61.1±5.29cm、母羊57.53±2.66cm,成年体重公羊39.51±8.31kg、母羊34.31±6.41kg;公羊5~7月龄性成熟,母羊4~6月龄开始发情,初产母羊产羔率136.37%、经产母羊产羔率194.37%;羔羊断奶成活率94.52%;哺乳期日增重68.16 g±15g。12月龄屠宰率平均为48.35%、净肉率评价为38.88%。

渝东黑山羊具有屠宰率高、适应性强、耐粗饲、易管理、繁殖力较强、配合力好、生长发育较快等优良特征,其独有的特性和优良的品质,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九. 重庆市 涪陵 龙潭大米

龙潭大米产于涪陵区龙潭镇,青羊镇、聚宝乡、新村乡、明家乡等乡镇,该地区海拔600米以上,气候独特,土壤肥沃,山青水秀,最适宜水稻的种植生长,目前被重庆市列为优质稻种植基地。

龙潭大米颗粒饱满,色泽油浸、清香滋润、营养丰富。在重庆、贵州等周边省市享有盛誉,曾远销前苏联、越南等国家,“龙潭牌”大米商标已经国家工商局注册,是重庆市名牌农产品。

重庆市龙潭米业有限公司是加工生产“龙潭牌”大米的龙头企业,该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一流的技术人才,机制活、管理严,引进日本安西制作所的色彩选别机和抛光机等世界一流先进设备,提高大米生产科技含量。

“龙潭牌”各种规格大米是选用质量上乘的中晚籼稻谷生产的品牌米。

“春姑牌”大米是农业结构调整所引进的赣晚籼、K优系列等优质稻生产的品牌米。

十. 重庆市 涪陵 涪陵黑猪

涪陵黑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涪陵黑猪是重庆少有的优质土猪,是地方保护品种,常年散牧放养在1500米海拔的大木山上。通过纯粮食加青饲料喂养,出栏时间一年以上,体重可达150—200斤。猪只饮用高山深处山泉水,呼吸着大山深处的纯净氧气,快乐的生长在天然的环境中,自由自在的漫步、玩耍、采食。这样的猪肉烹煮后,能保留原有肉质的口感,肉香、肉嫩、有嚼劲、肥而不腻!让您找到30年前吃肉的感觉。并且营养十分丰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