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湘西的特产水果 湘西州特产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湘西的特产水果 湘西州特产大全更新时间:2022-10-10 19:29:51

一.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精致的银饰

精致的银饰——荔波境内的布依、水、瑶、苗等民族都十分看重银饰,尤其是水族,有“水家结婚定要银”之说。其生产的水族龙头手镯1985年获省部优称号;布依族四季手镯,1987年荣获省优称号;瑶族银鸟1989年获省优和设计二等奖;水族压领1991年被获省优称号,荔波银器厂1991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定点单位之一。1993年荔波银器厂全部产品参加杜鹃花节展销,荣获产品信得过证书。

二. 湖南省 湘西州 吉首 湘西椪柑

湘西椪柑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主产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台州、怀化等地。酸甜适度,风味浓郁,肉脆化渣,果皮黄至橙黄,色泽美观,蜡质层厚,耐贮性好,通过短期贮藏后风味更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鲜食有益人体健康,亦可加工成果汁、罐头等,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吉首)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贵州、重庆三省市接壤,是湖南省的“西北门户”。境内风景优美,峰峦叠嶂,林木苍天,溪河纵横。以奇异的山水,纯朴的民风闻名于天下。享有“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之美誉。据历史考证,湘西种橘历史至少有两千多年。湘西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照充足,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非常适宜柑橘生长,是中国最适于发展柑橘种植的天然产地。同时,境内拥有广阔的富硒土壤,是中国三大天然富硒带之一,是湖南唯一的天然富硒区,是中国果品协会认定的“中国椪柑之乡”。

湘西柑桔为历代朝廷贡品,1949年后曾大量出口,享誉甚高。中国的椪柑产量世界第一,湖南的椪柑产量又居中国第一,湘西的椪柑产量又是全省第一,并占全国份额的13%。据2007年初统计的数字,全州椪柑面积63万多亩,产量41万多吨。同时,以椪柑为主的柑橘产业发展,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兴旺发达。湘西的柑橘生产,特别是椪柑种植,已经成为农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到2008年,以椪柑为主的湘西柑桔面积已达到107万亩,其中椪柑82万亩,年产量65万吨,年产值约7.8亿元。湘西州内有泸溪县椪柑有限公司、富泰公司、金圆水果有限公司、红山椪柑公司、保靖县喜阳集团、永顺县湘西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省、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门从事椪柑的营销、加工。

湘西生产的椪柑素有“桔中之王”之美称。果实大小适中,呈扁圆形,果色橙黄,果皮易剥离,色泽鲜美肉质脆嫩化渣,汁多味浓,风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高。且耐贮运,果实储藏到翌年3-4月仍然鲜艳美观,风味不变。并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经湖南省科委测定,果实可食部分达到72-79%,可溶性固形物达13-14%,总糖10.65%,总酸0.84%,糖酸比达12.7:1,维生素c含量为23.4-25.68g/100ml,品质极优。经中科院长沙现代化农业研究所与农业部农产品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检测,硒含量为0.001-0.043mg/kg,达到高富硒水平。

20世纪八十年代,由湘西州农业科技人员选育出的“吉品椪柑”、“辛女椪柑”“8304”三个椪柑优良株系,1990年获湖南名牌农产品;2003年被评为中国消费市场公认畅销品牌,荣获中国绿色食品2004上海博览会畅销产品奖,湖南省消费者信得过品牌和中国名优品牌;1999年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湘西椪柑”品牌现已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地域范围

湘西自治州位于东经109°10′-110°23′、北纬27°44′-29°38′,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严寒期短、无霜期长、冬暖夏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受地形地貌及山区水体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区域性小气候优势明显,特别是泸溪、吉首、凤凰、保靖、永顺、龙山、古丈、花垣等县市海拔350米以下的水域沿岸和山间盆地的椪柑主产区,受水体效应等因素形成的区域性小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大,总生产面积42000公顷,年总产量42000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由于湘西椪柑主产区多位于水域沿岸或山间盆地,这些区域的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达2%以上,自然肥力高,含有有利于植物生长和提高产品品质的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含有对人体特别有利的硒、锗、锌、钙、铁等微量元素,而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含量较低,均能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质量标准,加上境内工业企业少,水质和空气质量好,是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椪柑的理想区域。

(2)水文情况:湘西自治州州境内大部分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没有人为及工业污染,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且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形成地表地下水综合利用的格局。境内年降水量213.7亿

立方米,区域内平均年径流量为132.8亿立方米;干流长大于5公里、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444条,主要河流有沅江、酉水、武水、猛洞河等。州内有大小溪流1000多条,由西北向东南汇入澧、酉、沅、武四水。湘西州境主要河流水系,南有沅江干流过境,酉水干流、武水干流横穿西东,花垣西乡河的上中游段由南向北经茶洞入境。

(3)气候情况:湘西自治州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严寒期短、无霜期长、冬暖夏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椪柑主产区的年平均温度在17℃左右,最低不低于-4℃,超过35℃的高温天气极少,气温要素非常适合椪柑的生长发育和越冬越夏。同时,这些地方漫射光多,光能利用率高,年日照时数1300-1400小时,太阳年辐射量为70221.1-76134.7千瓦/平方米,且秋冬辐射能量多,其中9-10月辐射量比3-4月大26-35%,非常有利于湘西椪柑的成熟及糖分的转化。全州年降雨量1300-1500毫米,降雨时段集中在春季和初夏,与作物生长需求相吻合,降水有效性好。

(4)人文历史情况:湘西自治州椪柑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春秋时期,楚国士大夫屈原曾在《橘颂》中赞誉“后皇嘉树生南国。”湘西椪柑品质优良,因其种植在富含稀土元素无污染的大山深处土壤中,具有果形美、口感好、清香浓郁、化渣爽口的特点。湘西椪柑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湘西自治州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湘西椪柑产业开发工作,特别是在国家农业部等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湘西椪柑作为产业开发的重点产业,得到了快速发

展,2007年全州椪柑面积达63万亩,已接近全国椪柑总面积的1/4,总产量达到42万吨,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年累计销售收入额近3亿元,年累计出口额达

到137万美元。湘西州因此被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果树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椪柑之乡”。椪柑产业为湘西州农业农村面貌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根本性变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对湘西州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财政增税等所起的作用日趋显著。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武水及沱江河流域栽培区、凤滩库区及猛洞河流域栽培区、

里耶盆地及花垣河流域栽培区。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柑桔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6的要求执行。

(2)品种选择:突出适应湘西州栽培的“8306”、“8304”、“260”等三个优良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湘西椪柑生产过程必须按照《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技术规程》NY/T5015-2002执行。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湘西椪柑在每年的11月中旬开始采收,采果时要求采用“两剪法”,采后经分级后可立即上市销售或进行贮藏保鲜延后销售。

(5)生产记录要求:湘西椪柑的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保存好,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果皮橙红或橙黄色,果大扁圆形,果皮蜡质层厚,皮薄易剥,光泽鲜美。包括形状、大小、色彩等外在性指标。

(2)内在品质指标:肉质脆嫩,化渣爽口,酸甜适度,清香浓郁,耐储藏。经湖南省科委测定,果实可食部分达72%-79%,可溶性固性物达13%-14%,总糖达11.6%-11.72%,总酸0.52%-0.77%,维生素c达23.4-25.68mg/100ml,品质极优。

(3)安全要求:湘西椪柑执行《无公害食品柑果类果品》NY5014-2005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湘西椪柑按果实直径大小、外观分级。采用包装物根据客商要求用纸箱或竹筐。标志使用人在其销售的包装物上统一标注“湘西椪柑”农产品地理标志,其贮藏、运输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56-2006)。

三. 宁夏 固原 泾源县 永宁的桃子

桃属于蔷薇科、桃属植物。我国桃子品种极为丰富,据统计全世界约1000个品种以上,我国有800个品种,用于生产栽培的有30个左右。桃果汁多味美,芳香诱人,色泽艳丽,营养丰富。每100克果肉含糖7--15克,有机酸0.2--0.9克,蛋白质0.--0.8克,脂肪0.1--0.5克,含维生素C3--5毫克,维生素B1 0.01--0.02毫克,维生素B2 0.2毫克,类胡萝卜素1180毫克。



桃树为中型乔木,树体不大,栽培管理容易,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无论南方、北方、山地、平原均可选择适宜的砧木、品种进行栽培。供观赏用的各种花色类型花桃、垂枝桃以及适应盆栽的寿星桃都为绿化城市,美化人民生活起了重要作用。 桃原产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桃子的口感良好,通体能散发出一股能够令人心情愉悦的香味儿,所含营养物质也相对丰富,吃了对身体有补益延年的作用。



桃子的枝、叶、果桃还具有药用价值。唐代药物学家孙思邈称其为“肺之果”,还说“肺病宜食之”。按,中医称肺为“娇脏”,喜湿润,恶干燥。桃子富含胶质物,这类物质到大肠中能吸收大量的水分,能达到预防便秘的效果。桃子的营养还善走皮表,《大明本草》中说,将桃晒成干(桃脯),经常服用,能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只是桃干的含糖量过高,用开水与少量绿茶或花草茶冲服就好得多,还能提高风味。



值得注意的是,鲜桃下树后极其不耐储存,应趁鲜食用。食用前还要将桃毛洗净,以免刺入皮肤,引起皮疹;或吸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咽喉刺痒等症状。

四. 湖南省 湘西州 龙山 龙山葛粉

龙山县野生米葛资源丰厚,产量无法估算,野生葛具有味甘性凉、消炎退热、降压降糖、补脑养胃之功能,其开发利用价值巨大。现有加工葛粉厂一家,主要生产产品为葛粉。综合和精深加工厂家目前尚无,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

五. 湖南省 湘西州 永顺 永茂土鸡

永顺永茂生态土鸡属优质土鸡品种,在山地果园内放养,除育雏时20多天喂全价小饲料外,其余全部喂原粮(即米、谷、糠、玉米等),另配喂昆虫、松针粉、艾叶等中草花,野生蛋白质比一般土鸡丰富,绝不喂添加剂、激素等催长素,主要饲养土鸡,乌鸡,青脚土鸡,黑土鸡,土鸡蛋。

六. 贵州省 毕节 织金县 贵州织金的特产-血豆腐

贵州织金的-血豆腐等系列腊味食品系清代兵部尚书总督太子少保丁宝桢家乡对皇宫的贡品。每年腊月间,将山区农家的肥猪屠宰、切块成片加以秘方香料腌制而成,将猪血与酸汤豆腐揉捏成丸; 然后皆以独特的方法熏制,食之肥瘦相宜不腻,味美异香爽口,是享誉全国的地方之一。
贵州织金风味土制烟熏血豆腐忠于传统,用料考究,加工精细,质量上乘。是山外赤子倍加珍视的家乡美味,亲友之间馈赠表意的上佳礼品。备受前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一织金洞旅游观光的中外来客普遍赞赏。

七.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八.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九.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阿城 冻水果

哈尔滨作为北方城市的代表,冬季寒冷而且干燥,因此当地人很喜欢将水果冷冻后食用。一方面水果凉爽开胃,一方面具有原本不具备的特殊风味,冬季来哈一定要尝噢。哈尔滨的冻水果主要有冻梨,其中以冻的苹果、梨最好吃,还有冻柿子,咬一口带着冰茬,甜甜的,真是不错。

买回各种新鲜水果不急着吃,而是加工冻实成了之后再品尝,就像冰城市民在冬天里喜欢吃糖葫芦、冻梨、冻柿子一样。在哈市部分市民中,兴起了一股家庭自制冻水果的热潮。

据部分擅长自制冷冻水果的市民介绍,无论是苹果、鸭梨,还是香蕉、葡萄,都能进行加工冷冻。其加工方式非常简单,只需把这些水果先洗干净,装入塑料袋中放在凉台上或冰箱冰柜中冷冻即可,时间越长,冷冻效果越好。但在做冷冻水果时,香蕉应先扒去外皮;葡萄从一串串上摘下来,一粒粒地冷冻。桔子不能冷冻,因为受冻后会变得发苦,反而不好吃了。

冷冻后水果味道更加鲜美,如苹果化开后又甜又面,一粒粒冻葡萄甜酸适度,入口冰凉凉的,如果在酒后或室温太热时吃上几粒,格外爽口。

十. 湖南省 湘西州 龙山 龙山魔芋

龙山县气候温和,是生产魔芋的理想之地。该县常年种面积为3万亩,产量6万吨,目前,从事魔芋加工的生产厂家有2家,生产有:魔芋干露胶、精粉、细粉及魔芋食品系列产品等。魔芋具有降血脂、降血糖、减肥等功能,是生产保健食品俱佳原料,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且供不应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