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密云西沙地有什么土特产 密云十大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密云西沙地有什么土特产 密云十大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10-10 01:51:43

一. 福建省 南平 武夷山 武夷西鱼

西鱼指武夷山市西路的洋庄乡区域河流,尤其是在西际、坑口支流中的河鱼。烹调鲜鱼时不用加食油或其他佐料,下几粒食盐即可,吃起来肉嫩味甜。

武夷山盛产鲜鱼。

武夷山的鲜鱼以河鱼为主。80年代兴建了东溪水库,使河鱼产量大大增加。武夷山河鱼的最著名产地在西路的洋庄、坑口、西际、大安,称为西鱼(西与鲜谐音)。这里地处崇溪河上游,河水清澈见底,极少污染。所以在这里捕捞的鱼,如鳗、鲤、鯱、甲鱼、红眼睛等肉肥白嫩,含丰富的蛋白质,味清鲜而少刺,无泥腥味,无论是煎、煮、熏、炖、炸均是席中佳肴。

武夷山还是我省稻田养鲤较早的地区。根据县志记载,吴屯的岭根、后源稻田养鲤很出名。鲤鱼最容易长大,恒觅食虫类。水田养鲤能起保护水稻的作用。同时,这里属高山地区,水质清甜,每年农历七、八月间的鱼一般都在三、四两左右,一道鲤鱼煮豆荚,倾倒无数游客。

武夷山还有一种极珍贵的鱼,叫厚唇鱼。是1980年7月4日,两位科研人员在黄柏溪采集到的,共有六条。它有一个很大的嘴巴,两片很厚的嘴唇,人们给它定名为武夷厚唇鱼,这是福建光唇鱼的一个新亚种。

二. 西藏 昌都 芒康县 索多西辣椒酱

索多西辣椒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索多西辣椒酱是西藏昌都芒康县的。

索多西辣椒酱

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索多西乡、朱巴龙乡、如美镇、纳西乡、曲孜卡乡、木许乡共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芒康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索多西辣椒酱地域的请示》,芒政发〔2014〕36号

《芒康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索多西辣椒酱生产技术规范的通知》,芒政发〔2014〕42号

三.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西留村生姜

西留村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生姜生产为主导产业,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走出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西留村现有耕地1460亩,全部种植生姜、大蒜。其中,生姜种植面积1107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75.8%;标准化生产基地有982亩,占主导产业规模的88.7%;全村生姜种植从业户445户,占总户数的100%;生姜亩产达3500公斤,2010年全村生姜产量达5120吨,户均生姜种植收入7.5万元,人均增收2.5万元。

目前,西留村生姜产业已形成了生姜种植、加工、储藏、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村内拥有3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及10家农业生产加工和储藏企业,并成立了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该村生产的“莱芜”和“尔田”牌生姜以奶头肥胖、块大、色泽金黄、纤维少、商品质量好而销往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和俄罗斯、欧洲、中东、东南亚、东亚、南亚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

四. 江西省 赣州 赣县 沙地板鸭

赣县,“中国板鸭之乡”,其“沙地”牌板鸭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加工而成,素以“色、香、味、型”俱佳而著称,被人们誉为腊味之王,远销香港和东南亚等地。

“沙地牌”板鸭的产地在“中国板鸭之乡”赣县沙地镇,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为历代朝廷贡品,是赣县的特色产业,畅销全国各地,远销香港、澳门、台湾和东南亚地区,饮誉海内外,享有出口免检殊荣。

“沙地”牌板鸭是采用具有沙地镇独特的自然环境、水源、土壤、气候,人工稻田放养的纯绿色鸭子加工而成的腊制肉食食品,采用传统古法泡腌秘方结合现代先进工艺、精心生产出原汁原味,具有客家饮食特色的板鸭。

沙地牌板鸭型如月琴、皮张奶酪色、瘦肉酱色、毛脚干净、肉嫩骨脆、甘香四溢、咸淡适中之特点,被人们誉为腊味之王。

产品在1985年获江西省“优质产品奖”,1986年获“国家银质奖”,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1年获“七五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金奖”,1998-2000年参展江西省名特优产品展销评比会获“优胜产品”、“优秀产品”、“世纪之光”等多项奖,2000年获“江西省著名商标称号”等

五. 浙江省 舟山 岱山 岱西葡萄

岱西葡萄是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岱西镇的。岱西牌葡萄是省级无公害基地农产品。其中红富士葡萄具有汁多,味甜,有浓厚的香味,果肉较软等特点。

“岱西葡萄”主产岱山县岱西镇,盛产红富士葡萄,这几年引进巨玫瑰、里扎马特等新品种试种成功,并加大设施栽培和冷藏加工技术研究,以专业社+基地+农户模式销售,葡萄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岱西葡萄的品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红富士,果色白里透红、晶莹剔透;而另一种叫“白香蕉”,果色透明,粒头略小,吃起来很清口,也有叫“奶油葡萄”的。

六. 山东省 青岛 胶州 胶西马铃薯

胶西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胶西镇地处胶州市西郊,是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被誉为“山东省马铃薯第一镇”。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12平方公里,辖73个行政村庄,6.2万人口。胶济铁路(青岛-济南)、胶新铁路(胶州-新沂)、同三高速公路(黑龙江省同江市-海南省三亚市)、省道胶王路、胶高路、朱诸路贯穿胶西镇,距青岛港55公里、黄岛前湾港43公里、青岛流亭国际机场43公里,处在青岛市一小时经济圈内。

镇内有墨水河穿流而过,水源丰沛,土地肥沃,历史上群众就有蔬菜种植的传统和基础,是青岛市著名的蔬菜基地。先后获得了青岛市一镇一业示范镇、青岛市农业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五个好”镇党委、连续两年被评为青岛市经济二十强乡镇等荣誉称号。2010年完成(下同)国内生产总值34.2亿元,完成财政收入5365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1234元。

一、发展历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胶西镇就开始零星种植马铃薯,种植面积不足200亩,平均亩产量在五六百斤,90年代后期,马铃薯种植得到较大的发展,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多为黄皮、白皮等地方性品种。但因种出的土豆,个小、皮不光滑,产量不高,就有人开始到外地,内蒙、东北考察土豆品种。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市农业局的带领下开始引进推广脱毒种薯,克新为主栽品种;现在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摸索,主要以荷兰七号、荷兰十五号为主。截至到2008年,全镇种植马铃薯面积达10万亩。马铃薯产业规模急剧膨胀,产业档次发生了质的飞跃,产业效益迅猛提升。目前,全镇从事马铃薯产业的村庄达到46个,占全镇村庄总数的63%,直接从业人员达3.8万人,加上与之配套的农资供应、良种繁育、包装、购销、仓储、运输等三产从业人员总计达4.5万人,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维持在10万亩。

二、胶西镇马铃薯生产特色

一是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市场营销

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胶西镇马铃薯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特别是春季马铃薯在全国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在“公信”“墨河绿”等商标注册的基础上,叫响品牌,特别是“胶西马铃薯”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成功申报,为进一步争取著名标牌、标识,扩大影响,增加知名度提供了条件。先一步胶西将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潜力,强化营销观念,生产出适销对路产品,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客户的需求。

二是规范销售市场

目前,马铃薯销售市场管理尚不完善,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统一分级和质量标准,也没有统一的产品包装。下一步将组织力量研究制定地方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规范市场,扩大胶西马铃薯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三是加快保鲜、加工企业建设

目前,农产品加工保鲜业发展较慢,胶西将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引进和建立一批较大规模的加工、保鲜企业,提高胶西马铃薯的产品附加值,争取在胶西镇建立山东省马铃薯商品集散地。

四是推进标准化生产

无公害蔬菜已成为进入农产品市场的基本标准,下步工作中胶西将把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作为胶西农业工作的重点,今年胶西计划创建无公害马铃薯生产基地6万亩,同时创建无公害大葱、大白菜、芹菜等一批无公害生产基地,是我镇的农业生产全部实现标准化,从而推动我镇农业生产的健康有序发展。讲求健康、追求环保的绿色消费时代已经到来。因此,胶西应该加强薯农的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标准,实现生产环境、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标准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胶西马铃薯

地域范围

胶西马铃薯生产区域范围位于胶州市西部,胶西镇全境。北起傅家村,南至苑家会村,西起宋戈庄村,东至尹家店村,包括宋戈庄、苑戈庄、傅家村、苑家会等7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83′00″~119°95′00″,北纬36°22′00″~36°31′00″。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马铃薯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量2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胶西马铃薯生产区域独特的小气候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使马铃薯品质独特,具有显著特征薯型椭圆,芽眼较浅、少,表面光滑,黄皮黄肉,口感脆滑,宜鲜食菜用。维生素Cmg/00g≥0.5%;总糖≥30%;蛋白质≥0.6%;淀粉,%≥0.5;干物质,%≥8.5。

七.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西乌珠穆沁 西乌旗奶茶

蒙古族人酷爱喝茶。其他地区的人都说:"一日三顿饭"是不可少的,但蒙古族往往是"一日三次茶",却只习惯于"一日一顿饭"。每日清晨起来,主妇们先煮上一锅咸奶茶,供全家整天喝。蒙古族人民喜欢喝热茶,早上一边喝茶,一边吃炒米。早茶后,将其余的咸奶茶放在微火上暖着,以便随需随取。通常一家人只在晚上放牧回家后才正式用一餐,但早、中、晚三次喝咸奶茶一般是不能少的。如果晚餐吃的牛羊肉,那么,睡觉前全家还会喝一次茶。至于中、老年男子,喝茶的次数就更多。所以,蒙古族人民平均茶年消费量高达8公斤左右,多在15公斤以上。

八. 北京市 密云 茯苓夹饼

产于北京。

茯苓夹饼是清朝宫廷糕点,慈禧御膳,由茯苓、芝麻、蜂蜜、桂花、花生等加工而成,早在800年前就有记载:“茯苓4两,白面2两,水调作饼,以黄蜡煎熟”。这种蜡煎的饼不好吃。到了清初,有人提出“糕贵乎松,饼利于薄”的主张,后来饼就越来越薄。乾隆时山东孔繁台家制的饼“薄若蝉翼,柔腻绝伦”。到了清朝中期,人们加了甜馅,用两张饼合起来,中间夹以核桃仁、松子仁、瓜子仁等香料和蜂蜜,名曰“封糕”。形状象满月,白似雪,薄如纸,珍美甘香,风味独特。本品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口味鲜美,具有滋养肝肾,补气润肠之功效,长期食用,可增强体力,养颜护肤,亦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九. 山东省 德州 陵城区 陵县西葫

陵县西葫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陵县西葫”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绿色食品”,目前,全县西葫种植面积达3万亩。

去年,陵县西葫被指定为上海世博会专供蔬菜产品,走上了国际的舞台。也是在去年,陵县西葫也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

十. 北京市 密云 红香酥梨

庄头峪村属穆家峪镇所辖行政村,位于镇域东北部,距县城17公里,辖庄头峪、万岭两个自然村。村域面积5.88平方公里,明代成村。村域地处101国道两侧,交通十分便利。现有村民502户,1300口人。庄头峪村在2006年被确定为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庄头峪村千亩红香酥梨园,是我县最大的红香酥梨种植和采摘基地。酥梨园坐落在燕山脚下,101国道边,这里山清水秀,交通便利。目前,园区主要道路已经全部改造完成,并建有接待场所、停车场、观光休息亭、门楼、牌示、垂钓池等设施。

红香酥梨有“百果之宗”的美誉,鲜甜可口、香脆多汁、富含维生素。梨子生长周期很短,9月份成熟即可采摘,10月中旬梨子就全部下树,虽然成熟得快,但这种梨耐贮藏。2005年,庄头峪的红香酥梨获得了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有机认证书,优良果品引来了无数游客。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