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茂名特产中药 茂名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茂名特产中药 茂名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2-10-07 16:03:10

一.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高州角雕

产地:中国广东高州。

概况:采用畜角经雕刻而成的艺术品。以钢刀精细雕刻,再涂以蜡油,最后抛光。多为鱼、虾造型,其质地坚实,形态逼真,光润明亮,颇饶生趣。

( 茂名)

二. 广东省 茂名 茂港区 粉皮

粉皮

所谓的粉,也就是粉皮。粤西地方的粉,和广州的不一样,广州的主要是汤粉和肠粉,最不习惯的是,那种浓浓的汤把米粉的清香遮盖地无处寻觅。而粤西的就不同了,它的粉皮不时像广州那样切的整整齐齐,而是一张张雪白四方的“皮”搁在一个竹篮里,你要的话,就跟老板说要几张,然后再称,要不,你就说出斤数,老板自然一切办妥。把一张张无味的粉皮,“调动”成可口的美食,简单说来,只有两个现在时髦的字眼:简约。这是粤西所有美食的主题。

一,汤粉。汤是最简单的汤。如果你说要斋粉,没问题。能吃牛肉的,就加上一勺牛腩汁,不能吃的,加猪骨头汤就行,上面洒一点葱花。牛腩粉也不像广州那样,有大量的香料,它显得清香淡口,吃完后决计不会再冲去找一支可乐。他们只是在谈谈的汤上面加一勺牛腩,再撒上几滴香油。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淡扫一层胭脂。别担心,那是很均匀的,足够你吃好。

二,炒粉。酱油,葱,香油,在锅中翻滚几下。

三,最美味的就是那捞粉了。夸张点说,在粤西地区的人们,每月所吃的捞粉,可以围地球几个圈,若有人统计的话。那是最简单的做法,白花花的粉皮,酱油,香油一拌,无论上午下午,天黑天亮,大小食府,都有供应,价格便宜,一两块毛就有交易,包你吃饱。能在此点石成金是香油,千万不要以为是芝麻油,那一共是分两种,一种是韭菜油,每个食肆都会自己制作,就连老百姓也会在自家完成。很简单,买韭菜回家,用油炸到它变黑,捞出韭菜,余下的那些油就是了。当然,还有一些香油的制法,问及时总听其曰:“祖传秘方也。”到现在也不得而知。第二种,就是花生香油,也就是在土作坊刚炸好的花生油,一阵真正的花生香味。在广州,每每听到不要吃土制的花生油,有这个素,那个菌的,会致癌。可在粤西,这些香油,就是他们菜肴的灵魂。

三. 湖南省 湘西州 龙山 龙山中药材

龙山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且属高山台地,平均海拔在600米左右,极适应中药材生长,且药质优良,在省内外和周边地区久负盛名。据调查,现有野生中草药1300多种,其中,野生名贵药材达200余种,如天麻、玄参、云母香、七叶一枝花、三七、厚朴、杜仲等,资源广阔,常年种植当家药材约5万亩,尤以大安、乌鸦、猛必、洛塔、八面山等药材基地乡最为集中。目前该县药材加工尚处于粗加工阶段,且规模较小,产品市场供不应求,若能走联合开发,系列产品精加工开发,必将成为富民、富县、富商的一大支柱产业,诚招有志之士前来龙山开发。

四.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八角

信宜思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茂名市北部,西同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容县毗邻,森林覆盖率达到98%,目前拥有八角生产基地5万多亩,是广东唯一的八角生产基地。全镇有12个村委会4.5万多人,平均每人就拥有1亩多八角地,农民经济网站收入60%来自八角种植。在该镇木瓜、双垌两村,人均种植八角2亩以上,10亩以上的八角果园比比皆是,1995年,在镇政府的努力下,该镇八角产品成功打入了国际市场,镇里许多八角销售公司都与港台、美国的销售商签订了合同,当年销售八角创汇就突破800多万美元。

五.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曹江香蕉

曹江香蕉扬名全国

高州市具有四百多年种植香蕉的历史。该市产的香蕉为广东四大香蕉优良品种这一,名扬中外。其果型似一弯新月,皮色蜡黄、皮薄果大,蕉肉嫩滑甜香,爽而不腻。早在五十年代就饮誉港澳,远销东欧。

    高州香蕉以曹江所产最驰名,这里位于鉴江和石骨河的汇流处,有广阔的冲积泥地,土层肥厚,适宜香蕉生长。群众又素有栽培香蕉的传统习惯和技术。五十年代末,溪 瑯 乡农民刘泽才,创造了亩产超万斤的新纪录,光荣地上了北京,幸福地见到了周总理,领回一面大锦旗,曹江人一直引为骄傲,也更加积极地扩大香蕉生产。“ 郎 君欲问曹江路,只依蕉绿里行”。可见此地当年种植香蕉的盛况。

    1978 年以来,高州市大力推广曹江经验,扩大香蕉种植面积,继而扩大到茂名地区,目前全市香蕉生产已达 56 万亩,畅销全国各大中城市及港、澳地区,部分出口国外。

六.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石鼓花生

石鼓花生--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石鼓镇是高州市的农业大镇。按照“依靠科技,兴粮足食,兴菜富民,兴果强家”的发展路子,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全面推行渔畜果菜综合种养模式,已形成优质稻、蔬菜、玉米、南药、花生、瘦肉型猪、淡水鱼七大农业商品生产基地,花卉、盆景、风景树等特色农业逐步兴起并形成基地。

七.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新垌茶

新垌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垌茶以出瑞龙茶为极品,用开水冲泡,杯中茶叶舒展,细芽直立,清香四逸。饮后清心爽口,舌有余甘,回味无穷。

新垌镇地处高州市东部,该镇物产丰富,盛产荔枝、茶叶等,素有“茶果之乡”美誉。尤其是新垌茶享有盛名。高州市新垌镇出产绿茶历史悠久,明朝万历四年,新垌邓姓始祖从福建迁来时,带来茶种种植繁衍,至今已五百多年。新垌茶以密秀结实,青绿油润,馥郁芬芳,甘醇清澈而闻名遐迩。清代诗人杨康曾写下“茗园春嫩一旗放,众绿丛中笑语来,压担盈筐歌载道,今朝新垌采茶回”的美篇。可见,新垌茶在清代就享有盛誉了。

新垌绿茶产自新垌镇出瑞龙村。据《高州府志》记载:“茶产茂名新垌者,树高数尺,谷雨前摘取者最佳,以出水龙者为极品”。原来,出水龙村后有一山岗,高山环抱,土地肥沃,云雾多,雨量丰,湿差大,最宜绿茶生长因而出产的绿茶色泽绿润,香气馥郁,汤色绿明,味甘而醇。相传清光绪年间,高州知府路过该村,忽然肠胃绞痛,用药无效,后饮此茶少量即愈。又据说,这种茶是明朝万历四年间,新桐邓姓始祖从福建迁来时所带之茶种繁衍而来的,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了,现在新垌绿茶已发展到上千亩,一般亩产逾100公斤。

新垌绿茶品种优,采制工艺精,现在仍一般传统的手工操作。采摘时坚持采早、采细、采嫩、采二叶一针;“杀青”是采用净锅、猛火、杀透、杀匀;“搓揉”时趁热揉捻,揉紧揉实;再经“炒青”、“烘干”、“轻揉”直至熟透而不焦,揉实成眉条的茶团。经此多道工序炒制的绿茶芬芳扑鼻。经化验分析,新垌绿茶所含多酚类、氨基酸、维生素、叶绿素,以及芳香物质,都比一般的绿茶为多。当地群众还用它治病,早上用以漱口可防口臭;盛宴后饮之能消油滞;用姜拌冲能治肚痛;配上薄荷冲之则可治感冒;用蜜糖冲饮可治喉炎;还具有预防肝炎、胃癌、脑溢血等多种功效哩。

广东省高州市新垌镇现辖行政区域

高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新垌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高府函〔2013〕65号

广东省地方标准:《新垌茶》(草案)

八.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三月红

三月红又名早果、玉荷包,广西称四月荔、五月红,是广东著名的早熟品种。一般2月上旬开花5月上旬果上市。果大,单果重37--42克;果心形或歪心形,果顶尖圆,稍向一边歪斜,果肩特大,微耸,果梗粗大;果鲜红色,较厚,龟裂片大而平,排列不规则,部分龟裂片有小锥尖状裂片峰;果肉厚,白蜡色,可食率62%--68%。肉质稍粗韧,汁多,味甜带微酸,含可溶性固形物15.2%--20.3%,100毫长果汁含维生素C44--58毫克,酸0.30--0.4克,品质中等。种子大,多不充实。适鲜食用。( 高州)

九. 山西省 朔州 应县 应县中药材

应县中药材

十.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高州猪红

猪红即杀猪时放出来的血。杀猪时先用一个干净的盆子把猪血接住,然后马上加入盐和清水不停的搅拌几分钟,静置二分钟就成了猪红。

猪红的食法有好多种,有煮、(火文)、煸等。通常是煮的多,煮猪红要讲究方法,嫩滑才好吃,先要做好汤料,在汤快要开时,慢慢的放入已经介好(或彻好)成方块的猪红,用中火煮开后,放入葱花或韭菜,数分钟后再上花生油就可以上碗食用了,如果佐以辣椒酱就太诱人了。不过要小心哦,很烫的,烫到舌头就不好啦。

现在大家都喜欢吃现成的,街上都有得买,只需5角钱就有一碗了,也别有风味的。食猪红的好处:可去人体内的尘迹,补充铁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