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恩施特产手信 在恩施哪里买正宗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恩施特产手信 在恩施哪里买正宗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10-15 13:47:00

一.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团堡山药

团堡山药以其独特品质被日、韩专家誉为“中国野山药”.

二. 湖北省 恩施州 鹤峰县 翠泉绿茶

翠泉绿茶产于鄂西南陵山区腹地鹤峰县,该地壤肥沃、天然含硒,常年云雾缭绕,独特的气候孕育了翠泉绿茶良好的品质,该产品选用优质芽叶精制而成,具有汤嫩绿明亮、滋味鲜醇,回味甘爽、栗香持久、耐冲泡等特点。

“翠泉”商标连续两届被认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翠泉绿茶连续三届被授予湖北名牌产品,连续四届获湖北十大名茶;翠泉绿茶被认定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三.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利川莼菜

利川莼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利川莼菜,指产于湖北省利川市所辖行政区域内生产的莼菜。莼菜是珍贵的水生蔬菜.,莼菜口感滑润,为其他任何蔬菜所不及,堪称一绝。同时,莼菜的胶质中所含的葡萄糖甘露聚糖确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利川莼菜,由于生长环境独特,在口感和胶质含量方面都优于其它产区产品。2004年,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地理标志产品予以保护。..

利川属云贵高原东北的延伸部分,为高寒地区。巫山余脉和武陵山余脉在这里交汇,境内四周山峦环绕,中部平坦,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全境地势高于相邻各县(市),是一个典型的高山悬圃。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使这里夏无酷暑,云多雾大,日照较少,雨量充沛,空气潮湿,非常适宜莼菜这种水生草本植物生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通过了对利川莼菜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批准自2004年12月23日起对利川莼菜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公告2004年第200号)。.

地域保护范围

利川莼菜原产地域范围以湖北省利川市人民0《关于界定利川莼菜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利政函[2004]95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湖北省利川市所辖行政区域。

四.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恩施黑猪肉

恩施黑猪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恩施黑猪是恩施山区黑猪的总称,属肉脂兼用猪种,与其他猪种相比,恩施黑猪肉色泽鲜红、细嫩多汁,富含钾、钠、镁、铁、锌、硒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是食中珍品。

恩施黑猪肉产地范围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8个县市现辖行政区域。

一、种源

湖川山地猪。

二、饲养条件

1.饲养环境:饲养地位于产品产地范围内的武陵山山区地形,海拔300米至2000米,分布有成片的巴东红三叶、白三叶、山豆根、野豌豆、杂灌木等组成的天然植被。以清江水系的山涧溪流为饮水。

2.饲料条件:以本土生产的玉米、杂豆、马铃薯、红苕等为补饲原料,允许在仔猪阶段补饲适量的蛋白质、矿物质饲料。

3.饲养方式:放牧加舍饲。

4.圈舍条件:猪舍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通风换气和卫生条件。

5.饲养管理:

(1)去势:公猪60日龄前,母猪90日龄前。

(2)育肥前期(50kg前),平均每天放牧时间不低于4小时,回圈后再补喂精料。

(3)育肥后期转入圈养催肥,育肥阶段用地产的天然饲料,不用任何饲料添加剂。

6.出栏:8至10月龄,体重90kg至100kg。

7.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三、屠宰加工

宰后1小时内用水冲洗胴体后,在0℃至4℃环境下排酸24小时。在后续分割、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0℃至4℃范围内。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肌肉有光泽,呈樱桃红色,大理石花纹明显;脂肪呈乳白色;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香味浓郁。

2.理化指标:瘦肉中蛋白质含量≥21%,肌间脂肪≥5%,硒含量≥0.08 mg/K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五. 湖北省 恩施州 巴东县 魔芋鸭

1、将水魔芋切成5厘米长、1.3厘米宽的条,与茶叶(装布袋中)一道放在沸水里氽两次,让茶叶把可能留在水魔芋中的杂味吸去。

2、将嫩肥鸭治净,取其净肉,切成同魔芋条相同的鸭条,入油锅炒至呈浅黄色时取出。

3、炒锅烧热,先下花椒粒和豆瓣酱,炒出香味,加肉汤煮沸,捞出花椒与豆瓣渣,再加绍酒、用盐、酱油、味精、嫩姜、胡椒粉、鸭条、魔芋条、蒜片,烧至汁浓鸭酥时,加青蒜苗段、味精,用湿淀粉勾薄芡推匀即成。

六. 湖北省 恩施州 巴东县 宜红茶

称宜红,又称宜昌工夫茶,是我国主要工夫红茶品种之一。历史上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

1宜红茶区的自然环境

宜红茶区位于东经109°-112°,北纬29°-31°31′。产于武陵山系和大巴山系的湖北、湖南三市州(湖北的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的常德市)二十余县,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著名茶区,早在公元3世纪西晋时,《荆州土地记》就记有:“武陵七县通出茶”。唐代陆羽《茶经》载:“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山南,以峡州上”。

1.1气候

属亚热带气候,茶区年均温度14~18℃。宜昌年均温度16.9℃,无霜期283天,10℃以上茶树生长发育期248天,有效活动积温5401℃。恩施年均温度16.3℃,无霜期280天,10℃以上茶树生长发育期247天,有效活动积温5171℃。常德在北纬29°附近,一般年降水量1200~1600mm,且多集中在茶树生长发育的3~9月。

1.2土壤、地势

土壤以黄棕壤、红壤、黄壤、酸性紫色土的面积大,成土母岩多为片麻岩、沙岩、页岩、板岩、花岗岩分化而成。pH值多在4.5~6.5之间。

宜红茶产于武陵山系和大巴山系境内,以武陵山区分布最广,海拔高的有2000~3000m的高峰,而茶树分布主要在海拔300~1000m之间的低山和半高山区。宜红茶优质茶的产区多在海拔400~1000m之间,如五峰的采花、宜昌的邓村、鹤峰的走马等。

1.3品种

宜红茶区特有的茶树品种资源,如宜昌大叶种、宜红早、恩施大叶种、鹤峰苔子茶、恩施苔子早、巴东苔子茶、五峰大叶种、五峰柳叶种等。

2宜红茶的诞生

不少学者认为,我国红茶源于17世纪中叶。宜红茶究竟起源于何时呢?笔者1953年开始在宜红茶区收集资料,作过访问。1982年笔者曾撰文“宜红茶初考”,提到:“清代湖南《巴宁县志》记有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与外洋通商,广人挟重金来制红茶,农人颇享其利。日晒,色微红,故名红茶。清代《宁乡县志》(1867年)记有:“广人贩红茶,按谷雨来乡,不利雨而利晴,不须焙而须曝,乡园获小济焉”。据我国著名茶学家吴觉农先生分析:“当时(指19世纪)湖南有了红茶,湖北和湖南邻近,这个时期红茶制法可能已传人湖北”。《湖北茶业贸易志》记:“19世纪以后,大批广东商人到鄂南采制出口红茶,进一步促进了鄂南茶叶生产的发展。到鸦片战争前夕,羊楼洞不仅成为国内著名的边销茶区,而且成为著名的出口红茶产区。在鄂南茶叶蓬勃发展的同时,由于广东茶商到鹤峰、五峰一带改制红茶,也促进了鄂西茶叶生产的发展,五峰、鹤峰、长阳生产的宜红茶,很受英商欢迎,成为国内著名出口红茶产品”。“19世纪以后,我省外贸有了较大的发展,出口红茶贸易也随之兴旺起来,清代道光年间,广东茶商钧大福带领江西技工到五峰渔洋关传授红茶采制技术,设庄收购精制红茶运汉转广州出口”。

《鹤峰县志》(清光绪十一年续修本)记:“邑自丙子年广商林紫宸来州(注:清雍正改容美土司归流,建鹤峰州)采办红茶。泰和合、谦慎安两号设庄本城五里坪,办运红茶载至汉口兑易,洋人称为高品。”

笔者于1962年5月,访问老茶人、宜昌县茶叶公司太平溪茶站评茶师宫美珊先生,他说:“光绪元年(乙亥年,1875年)有广东香山县客商芦次伦先在鹤峰开矿,失利。见鹤峰一带产茶甚多,因此开设茶号,在鹤峰、湖南石门县泥沙一带教茶农做红茶,头一年做有红茶七八千斤,首批由汉口转运广州出口。由于茶叶品质好,每箱售价高达160两(白银),比当时市场红茶价格高出一倍”。

五峰县采花乡发掘的已有100多年历史的英商“宝顺和”茶庄招牌,说明那时五峰各地已在做红茶。

综上所述,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及宜红茶区老茶人的传说,可以推断:宜红茶的诞生在十九世纪中期前后。宜红茶的大量出口外销在清光绪二年(1876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烟台条约》把宜昌辟为通商口岸之后。据中国茶叶公司资料:1876年我国茶叶出口曾达213.2万担,其中红茶出口170.9万担,占茶叶出口总额的80.16%,当时由汉口出口茶叶57.4万担,其中红茶47.8万担,占出口总额的83.2%,其中就有大量宜红茶出口。建国前,我国茶叶出口贸易极盛时期是1886年,当时我国茶叶出口达268.2万担,其中红茶200万担,占出口总额的74.6%,曾为我国换回6310万银元。

1949年我国茶叶出口仅19.84万担,其中红茶出口只有1.65万担,只有1886年的0.825%。宜红茶几乎全面停产。宜红茶收购、加工、集散中心的五峰渔洋关,抗日战争前有茶厂10余家,1949年已全部关闭。

3宜红茶的新生和发展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苏联首先和我国建交,随后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中苏贸易协定”,我国红茶出口苏联换回我国建设急需的物资,这样红茶有了销路,以后宜红茶还出口东欧各国。

七. 湖北省 恩施州 巴东县 巴东大蒜

巴东大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巴东大蒜已有1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相传从寇准劝农时就开始种植。据《巴东县志》记载:“巴东大蒜,主要为桐子蒜、具有蒜头大、整齐、瓣少而紧,皮肉洁白、香味浓、辣度适中等特点。”巴东大蒜硒含量是其他大蒜的20至30倍,所含有的大蒜素能消炎、杀菌、降脂,具有抗癌作用。

目前巴东大蒜产地范围覆盖野三关、清太坪、大支坪、绿葱坡、水布垭、金果坪6个乡镇,共有大蒜基地和散户种植数万亩。

巴东大蒜

巴东县大蒜专业技术协会

11146410

大蒜

八.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来凤西兰卡普

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是我国的四大织锦之一,是土家族的工艺美术之花。在土家语里,卡普是花,西兰是被面,西兰卡普意为土家花被面。按照习俗,土家姑娘出嫁要有自己亲手编织的花被面,因此,土家姑娘十一、二岁起,就开始学习编织。她们用彩色纱线编织自己的嫁妆,也编织出自己美好幸福的新生活。现在通过土家人民的不断创造,已制作出各种款式的手提包、壁毯、装饰品等。

九.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来凤桐油

桐油,用来制造油漆、油墨、油布等。婴儿拉肚子、感染风寒之后,母亲在手心点一滴桐油,用火烤热,把温暖的手掌放在婴儿的背心和肚脐上揉搓或抚摸,其疗效有时候比吃西药更好。迷信鬼神的人,还用桐油炼妖、炼鬼。所谓炼妖、炼鬼,就是把桐油淋在石头上、树桩上、牛粪上,火烧之而已。

榨桐油的作坊,叫油坊。油坊里有巨大的石碾磨。用马或牛拉动石磨,碾碎桐子树的种子。

把碾碎了的种子,放进木榨。木榨的前方,油坊的梁上,悬挂着一根巨大的圆木,叫杵。几个男人,抱着杵,使出吃奶的劲,向前撞击木榨。

嘴里发出“嗨”一声喊,杵与榨撞击时发出“啪”一声响,桐油便一丝一丝地流了出来。这就是俗称的打油。

除了榨桐油之外,油坊还榨菜油和茶油。

油榨出来之后,渣滓被压成饼状,叫枯。菜枯可以做肥料。茶枯,除了做肥料之外,还用来闹鱼(闹:方言,即毒杀的意思)。茶枯很香,在河里撒几饼,鱼群就游过来吃。吃了茶枯的鱼,便一条一条地肚皮朝上,浮出水面,任人捕捉。桐枯也是很好的肥料。栽红薯苗的时候,在根部裹一点桐枯,就不用施别的肥料。红薯藤上不长虫,挖红薯的时候,连土里也见不到蚂蚁。

来凤桐油甲天下,卯洞(漫水乡、百福司镇)桐油甲来凤。

十.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霉豆腐

原料:豆腐,精盐,辣椒面,味精,新鲜橘皮若干,花生油,浓红茶。

做法:

1、豆腐控干水切方块,大小自选。

2、秋冬季节室温下放置篮状器物中(春秋搁置冰箱中可以做),底下铺垫上批去禾衣的稻草,用稻草覆盖即可。4至6天可见豆腐块上长满绒状白,微黄或者微黑菌,俗称霉菌。

3、1:1 辣椒面和精盐混合,加入末状橘皮,味精适量拌匀。

4、用小碗盛点白酒,豆腐块先在碗中洗个澡,然后在混合物中滚沾,放入带有螺口可密封罐中。

5、加入凉好的浓红茶,约达霉豆腐高度一半。

6、倒入花生油适量

7、将罐放置阴凉处3天后上下倒置,目的是让霉豆腐浸在溶液中,均匀味料,同时也是化软的过程。再3天后即可食用。

特点:香辣可口,开胃下饭。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