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烟台市浮山特产 烟台特产一览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烟台市浮山特产 烟台特产一览表更新时间:2022-09-28 03:01:04

一. 山东省 烟台 招远 招远粉丝

招远粉丝是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的。招远粉丝丝条细匀,光洁透明,质地柔韧,在水中浸泡48小时不发胀、不变色,食用爽口,味道纯正。招远是誉满中外的“银丝之乡”,是龙口粉丝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地。

招远属暖温带气候,又位于渤海之滨。春秋两季,空气湿润而清洁,阳光充足而不曝,风力一般在3-4级,水质甘甜而又软硬适中,这些条件最适合于粉丝生产。

粉丝生产做为传统产业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作坊式手工生产,生产工具主要有石磨、粉缸、沙缸、酸盆、芡盆、大箩、小箩及粉绳、粉杆等。其工艺是把和好的淀粉糊通过漏瓢孔漏成细丝,用开水煮熟经定型干燥而成。工序主要有烫豆、磨碎、过滤、沉淀、打糊、采芡、漏粉、拉锅、沥粉、洗粉、晒粉等。建国以后,告别了一家一户的作坊式生产体制,逐渐走向集体化专业厂家生产,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不断改进,由季节性生产走向常年性生产。改革开放以后,招远人民大力发展传统产业,实施“水中捞银”工程,粉丝生产得以迅猛发展。1998年,全市专业粉丝生产厂家164个,年产粉丝9万吨,销售收入7亿元,出口创汇5700万美元。

龙口粉丝做为一种传统,经过招远人民的推广和传播,已经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建国前流落他乡的招远粉匠在外地重操旧业,使粉丝生产在异域生根。50年代成立的北京清河粉丝厂,几乎全由招远人组成。全国各地粉丝生产的骨干也几乎都是招远人,就连台湾的粉丝生产,也是招远粉匠所为。改革开放以后,招远粉匠更作为技术人才被外地延聘,极大地推动了外地粉丝的生产。据了解,招远粉匠的足迹遍及北京、上海、河南、甘肃、湖北、安徽及山东各地,甚至远赴越南、菲律宾等国。

由于龙口粉丝久负盛名,所以建国以后山东外贸部门一直沿用此品名出口,使其成为山东粉丝出口共有的品名。但是,龙口粉丝的娘家在招远,招远是最大的龙口粉丝生产基地,这毕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金光闪闪,招徕天南海北客;银丝缕缕,牵动五湖四海情。龙口粉丝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客商,联结着金城招远和世界人民的友谊。招远所产的龙口粉丝销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玻璃面条”、“龙须”、“春雨”等美称。

招远粉丝先后获省优、部优、国优和国家质量金奖、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国优产品复核金奖,并获国际美食及旅游协会授予的“金桂叶”奖,在世界上被誉为粉丝之王。

二. 山东省 烟台 龙口 龙口葡萄

龙口葡萄多数种植在滩涂沙土地上。由于土层疏松,水分适宜,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空气湿润,所以龙口葡萄含糖量高、颗粒大,味道别具一格,既是酿造葡萄酒的上品,也是水果席上的美味。目前龙口葡萄酿酒品种已发展到2万亩,成为烟台张裕葡萄酒、威龙葡萄酒的原料生产基地,其它品种3万亩,涌现出许多葡萄集约化种植园,其中兰高镇万亩巨峰葡萄生产销售加工基地远近闻名,其巨峰葡萄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畅销全国南北各大城市。( 龙口)

三. 山东省 烟台 油爆鲜贝

油爆鲜贝沿海一带的传统风味菜。以“爆”法烹制的菜肴,其质地多为脆嫩,如鸡胗、肚头、腰花等,而鲜贝运用“油爆”烹制,却更胜一筹。此菜以鲜嫩为其突出特色,用鲜贝作为主料,借助于清汤及其它调料爆制而成,外面挂浆,不失营养,稀汁包芡,油润光亮,清香软嫩,味道鲜美,常见诸于高档筵席。在低脂、低盐、低糖的饮食趋势下,颇得各界人士的青睐。

四. 山东省 烟台 莱州 莱州月季

莱州月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莱州月季园位于山东莱州市莱州路与文化路交叉点西南侧,1987年5月落成,占地0.75公顷。莱州素称“月季之乡”,据传,明代一对年轻夫妇携花自蜀迁莱,从此月季便在莱州落户。经五六百年精心培育,莱州月季品种现已达300多个,园内的150多种是其中的精品。

园内设计以小见大,融花鸟鱼水石、亭台楼阁多种景观于咫尺之间,疏密有致、高下有序,格调古朴典雅。花园门厅东向开,迎门小池,碧水清波,一峰卓然,名“一峰池”。池后一古香古色楼阁,白玉栏杆,为全园主体建筑,名“赞花楼”。楼下有“巧工厅”,全市工艺美术精华荟萃于此。楼上内厅外壁蟠龙飞舞,有“三国”、“西游”、“西厢”、“白蛇”壁画。登楼凭栏俯瞰,满园春色尽收眼底。园心百花辉映中,象征着青春、幸福和希望的白色大理石雕像“月季仙子”神态飘逸,亭亭玉立。园内百花以白石小栏隔成鸭梨、苹果、令旗等多种形状,与各类置景相映成趣。这里既有由“古铜”、“羽士”、“虢国”、“飞燕”、“春水绿波”、“密波”、“汉宫”、“桃花坞”组成的传统名品“四妆四季”,也有1980年北京首届月季赛花会上位居“十品”的“蓝天”、“丛中笑”、“红和平”,还有被列为世界四大名品的“明星”、“白雪山”等等,形态不一,色香各异。“贵妃醉酒”,圆润雪白的花腮微泛红润;“十全十美”,花姿优美,盛开而花蕊不显,如一性格坚毅的翩翩少年;“太液芙蓉”,初似火焰,继如玫瑰,后则黄灿赛金,因又得名“彩云三变”。各种名品花香四溢,飞彩流光,使人恍入胜境仙苑。

五. 山东省 烟台 莱州 莱州毛笔

莱州毛笔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莱州毛笔始于清朝康熙年间,是清代当地的四大贡品之一,迄今已有近300年的生产历史。莱州毛笔的生产,在本世纪60年代由民间制笔艺人组织成立了笔业联社,始具规模。70年代初建立了以生产毛笔为主的制笔厂和笔刷厂,其中以莱州市制笔厂和莱州市笔刷厂最为著名。中国画研究院对泰山牌毛笔有高度评价:“作写意、人物皆可。吸水适度有弹性,画细致或做 大笔铺张皆宜。随竹笔舒,变化丰富,柔而不软,刚而含蓄,既挺拔且润秀,染、点、擦皆宜”。1984年中央电视台新春文艺晚会上,著名书法家杨萱庭同志表演时使用的特大号龙门牌毛笔,重7.5公斤,长2.2米,笔碗 直径17厘米,笔头外露30厘米,可书写几米见方的大字,举世罕见。

分为高、中、低档,共290多个品种,500多个规格。高档笔以黄狼尾毛 的笔头,笔杆用象牙、牛角雕刻旋制而成。低档毛笔多为羊毫、兼毫等品 种,主要供学生和初学书洁者使用。莱州毛笔有大、中、小楷,狼毫、羊毫、鸡毫、兼毫,还有大抓笔、乌鬃提笔、画笔以及用于各种精密仪器的 仪器刷和保养机器的点油笔等。

莱州毛笔的笔头选用东北优质大黄狼尾毛为主料,配以适量香狸尾毛、免 须、獾针、貉子胸毛.

六. 山东省 烟台 莱阳 鲜鱼水饺

烟台的鲜鱼水饺,具有鲜嫩、个大、馅多、皮薄的特点。鲅鱼、牙鲆鱼都是入馅的佳品。

所谓鲜嫩,即鱼刚猎获不久,甚至切成的鱼块还在活动。将切碎的鱼放入酱油、葱花、姜末等调料搅拌,叫“透味”。在和馅时,要兑适量的水搅匀,这样的水饺才够鲜嫩。实践证明,鱼馅饺子最喜韭菜,它的辛辣味,可使鱼味更鲜。

鲜鱼饺子皮儿,擀得精薄,几乎透出馅来。包时,因皮制宜,皮儿大,馅儿塞得饱满,往往捏不严饺子边,即使露了馅也混不了汤,它就像裹着一层薄皮儿的大鱼丸子。所以,吃鲜鱼饺子多用捣碎的大蒜配以醋、酱油、香油做调料,以利解腻、清口。

七. 山东省 烟台 莱州 莱州对虾

莱州对虾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莱州对虾是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的。中国对虾是莱州独具特色的地方品种,被誉为莱州“四大海鲜”之一,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莱州对虾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中国对虾是莱州独具特色的地方品种,被誉为莱州“四大海鲜”之一,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为恢复和增加莱州湾中国对虾资源,2007年山东省重新启动向莱州湾增殖放流中国对虾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3年,莱州蓝色海洋水产技术研究所申报的“莱州对虾”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3192920。

莱州蓝色海洋水产技术研究所

13192920

虾(活的)

八. 山东省 烟台 龙口 桑岛海参

桑岛海参为山东省龙口市桑岛周围渤海海域内生长的一种“刺参”,桑岛为国家级地质地貌保护区,海水清澈见底,水中微生物及生物种类丰富。桑岛出产的海参食用价值非常高,一斤刺参能卖到三千多元。

桑岛海参是名贵的高级滋补品,它以粘多糖丰富,不含胆固醇及高蛋白、抗癌活性物质硒多糖和海参素著称,对人体滋补强身作用不亚于人参,一直被人们视为佐膳佳品和强身健体的滋补品。它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碘等多种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桑岛海参蛋白质含量高达70%以上,具有极佳的养身滋补作用,是高级宴席上的名贵菜肴,是胶东海洋一大名产。

九. 山东省 烟台 莱州 莱州面塑

莱州面塑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莱州面塑俗称面花、捏面人,是利用莱州独特的原料资源优质小麦粉,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的集观赏和实用于一体的传统工艺品,在莱州具有悠久历史。经历代面塑艺人对传统的手工面塑工艺的积淀、探索和创新,莱州面塑的品种不断增加,质量、外观显著提高,到目前已发展为新婚喜庆、婴儿满月、长寿百岁、上梁大吉、逢年过节等5大类10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销售收入达2000多万元。

为保护“莱州面塑”品牌,维护“莱州面塑”声誉,促进“莱州面塑”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发展“莱州面塑”民间文化底蕴,莱州市工商局大力实施“商标强市”战略,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争创“莱州面塑”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指导和帮助莱州面塑艺术协会完善申报材料,策划商标图案,经过积极努力,莱州市于2011年8月25日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递交了“莱州面塑”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申请,2011年11月13日,“莱州面塑”地理标志商标获初审公告,2012年2月14日,“莱州面塑”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十. 湖南省 常德市 临澧 太浮山五大名竹

竹,禾本科。多年生植物,有木质长或短的地下茎。竹杆坚硬似木,有明显的节。我国有竹250余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等地。竹和松具有同样的品格,古人常把竹松并列。《诗·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相传是周宣王建造宫室时所唱的诗,竹苞松茂是说竹松茂盛,用以比喻家族兴盛。竹还有比松生命力强的特点。松树靠籽繁殖,因而繁殖能力差,竹则不然,它的主杆如被砍伐,根茎在地下很快又繁殖出新竹,只要有根在,则子子孙孙无穷无尽。一座荒山只要植上几株竹,不下十年,便漫山郁郁葱葱,滴翠淳青。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之诗句是对竹的极好的咏赞。

临澧县太浮山物产极为丰富,除了奇卉异树、珍稀动物,尚出产竹100余种。水、山、南、桂、紫五大名竹。这五大名竹产生的经济效益每年在数百万元以上。

水竹  山上长水竹,实属罕事,唯太浮山例外。因为,太浮山处在“洞庭一点万山东”的位置,雨量充沛,气候温湿,凡峻岭之下的溪边和低洼之处,皆是水竹生长之地。太浮山水竹主产区在黑山溪、龙口峪、军旗峪、凤凰山、三台峰下金顶四周。水竹的一大特点是节平、核细、杆高,一般都在10米以上,且蔑质柔,是编织精细工艺品和农活器具的好材料。它的另一大特点是从基部到顶端,粗细基本一致,因此,农民大都用它做蚊帐的杆子,并用来做瓜果之类的棚架。每年太浮山水竹销往外地均在数万吨以上。

山竹  山竹为太浮山主竹,漫山皆是,尤以长毛岭及各山峰。脊岭居多。山竹,植株不高,分枝较低,竹质柔中有刚。由于它的弹性好,是制做扫把的上好材料。当地农民靠山吃山,每年春秋两季纷纷上山砍山竹,运回后象码稻草一样,一堆堆似小山储藏起来,夏、冬两季全家男女老幼出动扎竹扫把,尔后,一车车销往外地。现在,太浮山竹扫把已誉满全国。

楠竹  楠竹即毛竹,可谓竹中之王。它兼备各种竹的特点,且杆高、株大。楠竹最高的几十米,最大的如水桶一般。楠竹遍身是宝,它产生的蔑有几十层,可编织精细各异的工艺品和用具。用楠竹筒煨的水淳清甘甜,用楠竹筒煮的饭芳香可口,用楠竹蒸的莱,色味俱佳。在楠竹上进行雕刻,较其他木刻更逼真精美。一根楠竹产生的经济效益有几百元。太浮山楠竹主要分布在各大林场和居民的屋前屋后。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桂竹  桂竹以其杆高、质硬的特性在竹的家族中独树一帜。用桂竹蔑编织成的器具经久耐用。由于它的刚性独特,晒衣、撑船和放鸭用的篙子非它莫属。民间制做这些篙子很有讲究。一般新竹砍伐后要用文火烘烤三天,且边烤边揉,其目的有二:一是增加硬度,二是做杆使之直挺定形。太浮山桂竹主要分布在山脚和农户住宅旁,每年从全国各地来此买竹者络绎不绝。

紫竹  紫竹为竹中稀有物种,在全国乃至世界出产不多。它因竹的表皮和紫色的甘蔗颜色一样而得名。紫竹箨叶短小、绿色,有皱折,小穗丛呈扇形,含小花3-4朵,一般7月开花。它以其姿态及紫杆雅致,而成为一种观赏竹。它的大杆可制成书架几案,小杆可制箫笛、烟竿。紫竹又是上好的中药,如被疯狗咬伤,用紫竹根煮水喝即愈。紫竹竿是预防疯狗袭击的良好工具,只要手中拿一根紫竹,再凶的疯狗也不敢近身。不仅如此,常用紫竹竿当拐杖还有祛病强体之功效。由于上帝的恩赐,自有大浮山始,此稀有物种便降临在太浮山中。在太浮山天心堰下洗墨池附近,生长着一片紫竹林,为太浮山二十四景之一。从中华文明鼎盛时起数千年来,太浮山便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名胜古山,不少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来此赏竹、探幽。明杨英在题咏太浮山24景时,对紫竹林赞许有加:“谁向深山种此君,千竿百尺自为群。月移露叶娟娟影,雨洒风梢细细纹。不到湘江流别泪,曾从南海拂慈云。终龙应有神仙护,未许人间问斧斤。”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