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盐城上冈有哪些特产 盐城特产有哪些上档次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盐城上冈有哪些特产 盐城特产有哪些上档次的更新时间:2022-09-25 22:02:17

一. 江苏省 盐城 大丰区 白炖鲻鱼

盐城有海产鲻鱼。在沿海港口、河口、港湾内的咸淡水中,明代已盛产。古人作诗有"鲻鱼味美胜鲈鱼"之句,人们多取其鲜者清蒸,别有海鲜风味,制作时又保留鲜鱼原形,故色味俱佳,肉嫩可口。今沿海仍产鲻鱼。黄海饭店厨师张维东精心配料制作的鱼更为出名。制作过程为取鲻鱼一条重约750克,配以猪板油丁20克,熟火腿10克,水发香菇片10克,笋片10克,酱瓜末5克。先将鱼洗净,在沸水中烫,再冲洗后,摆在长盘内,用上述配料在鱼上摆成花卉图案,加适量的黄酒、精盐、白糖、葱段、姜片等,上笼以旺火蒸15分钟,至鱼成白蒜瓣状。上席时去葱段、姜片,淋上麻油。其时色味美观,清香四溢,确有独特之处,故名"白炖鲻鱼"。

二. 江苏省 盐城市 阜宁 黄瓜粉丝

黄瓜粉丝

黄瓜粉丝产于阜宁县条黄一带。具有干、白、细、匀、长等特点,享有盛名。

三. 江苏省 盐城市 阜宁 野生甲鱼

野生甲鱼

鳖,俗称“甲鱼”、“水鱼”、“脚鱼”、“圆鱼”、“团鱼”。鳖的经济价值较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是滋阴潜阳、破结软坚的民间常用药物,台治疗阳虚发热、肝脾肿大、胸肋作痛、闭经难产、淋巴肿胀等疾病,是畅销国际市场、传统的水产出口商品之一。

四. 江苏省 盐城 东台 木雕

东台曹氏祖传工艺。清咸丰年间有曹俊鹏者传世杰作最多。兴化县戴家窑关帝庙神龛前的画板,雕刻了 山静水流,花木葱郁,山洞中有十八罗汉,身不盈寸。玲珑剔透,姿态各异。东台商会曾有一件精品"盐区风光",在直径约一尺的木盘中,雕有盐场的"一井五塘",即卤井和烧火塘、红卤塘、抽港塘、揩灰塘、拔灰塘,还有盐灶、锅撇 、盐廪。灶民劳动,牯牛拖车运盐,草丛中还有奔跑的獐、兔,形象逼真,再现了盐场风光。盐灶上对联,字细如菜籽,精巧细腻。

五. 江苏省 盐城 射阳 射阳河银鱼

五汛,原名五汛港,得名于民便河和射阳交汇的港口,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地处北温带,气候适宜,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夹于射阳河和苏北灌溉总渠两大水系之间,地势平坦,既有民便河、大众河、中心等干渠纵横交错,土质肥沃,水产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古老而又年青的五汛港,孕育了充满生机活力的五汛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五汛人民,以勤劳勇敢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为五汛的建设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涌现出一批知名度很高的名优品。

[射阳河银鱼]是射阳河和南北干渠交汇处的特殊自然条件下繁殖生长的鱼种,通身银白,晶莹剔透,口味鲜美,美名远播,是五汛的一大特色。

六. 江苏省 盐城市 东台 鸡心黄柿子

一、鸡心黄柿子基本特性

鸡心黄柿子属晚熟类品种,属于耐储藏品种,色泽红艳,4-5個一斤,到9月中下旬可供甜柿子。雞心黃因其果實色紅似炎,果面光澤如水晶而得名其,晶瑩光亮,皮薄無核,肉豐蜜甜,深受國內處旅遊者的讚譽。

二、全市柿子生产基本情况

2007年我市柿子种植面为20.15万亩,产量8.70万吨。其中鸡心黄柿子种植面积17.35万亩,产量7.45吨,占柿子总种植面积约86%。主要分布于彬县、乾县、永寿等县。

七. 江苏省 盐城市 大丰区 宝龙龙虾

宝龙龙虾

宝龙龙虾取用于中国第一个生态平衡市大丰市斗龙港。被国家CIQ认定为中国正宗龙虾原产地。宝龙是1998年中国第一家开发、研制龙虾深加工的专业企业,已形成全国加工出口总量的第一位。

宝龙龙虾有着悠久的加工历史和精湛的加工技术,以其独特的风味、最佳的品质,多次获得国际五星金奖,被瑞典国定为传统节日的专供产品。被国外消费者誉为“挡不住的味道、世界食品”。

八. 江苏省 盐城市 滨海 盐城草炉饼

盐城草炉饼是江苏省盐城市的特色小吃。盐城草炉饼酵料纯正,火碱适中,饼底靠炉板呈现出古铜色,而饼面和糖料经过火烤后为金黄色,饼边白色不糊,中间饼肉则绵甜爽口。因此,人们形容它为“金玉铜底玉镶边,绵甜爽口草炉饼”。

草炉饼顾名思义因用草炉生产而得名。相传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5年,也就是汉朝王莽篡位以前。相传汉朝的时候,王莽就是做饼出身,他那个时候做的饼就是现在的草炉饼的前身。王莽之所以能篡位,主要是他的两个女儿相继被选入宫中,王莽成了皇亲国戚才有机会。

张爱玲曾在一篇散文中写过,当年她在上海居住时,常听到有些小贩,穿巷过街,叫卖“炒炉饼──!”其声悠悠,引人食欲。其实,她所写的“炒炉饼”应该写作“草炉饼”。这是当年苏北老乡用特殊方法制作出来的一种大众化点心。

草炉饼工艺讲究的是“酵正、火正、碱正”,这样生产出来的草炉饼才能具有“金顶、铜底、玉镶边”的效果。因其口味纯正、食用方便而深受群众的喜爱,随着上冈人的游走四方,草炉饼也逐步被外地人所接受。目前,除了我市许多县(市)的宾馆、饭店经常来订购外,上海、南京、苏州、青岛等地的许多老上冈人还经常托熟人捎带回去。

上冈草炉饼一直都是不用馅料的,过去确实是圆形的饼,只不过现在的草炉饼已改为长文形,所以不少人常常把草炉饼误以为黄烧饼。人们对草炉饼的吃法也有讲究,一般都是买上几个草炉饼,切上几块酱生姜,沏上一杯茶叶茶,这就是所谓的“粗烧饼细吃”。现在的吃法更是五花八门,有老鸭汤泡草炉饼,有鸡汤泡草炉饼……

草炉饼的面粉用料一般都选择精粉,用传统的酵头进行发酵,草炉饼的发酵是不用现代发酵剂的。面粉发酵时兑水也非常讲究:一般是七成热水,三成冷水。水温低了饼会发硬,不往炉壁上粘,做出来的饼口感不绵。水温高了,做出来的饼就会有腻味。

“金顶铜底玉镶边,绵甜爽口草炉饼”,苏北——上冈草炉饼历经二千年市场延宕、五十年坚苦守望,却因后继乏人,面临失传。

虽然随着草灶被煤炭炉、液化气灶、电磁炉等各种炉具的取代,又随着市场上面包、蛋糕、比萨饼等西方食品的涌入,草炉饼正逐渐淡出市场,近乎绝迹,但草炉饼的坚守者仍以执著的精神沿袭着草炉饼亘古不变的手工制作方式。

制作“草炉饼”是一项非常忙碌、辛苦的工作。每次制作,先要用草将炉膛烧红,烈火熊熊,炎热逼人。眼看炉膛温度已高,便用火叉拔灰,压住火苗。这时,“贴饼师傅”便加快节奏,迅速地抓起饼坯,两只手左右开弓,一手拿着两只饼坯,从炉膛的左右两侧,一直贴到顶端。转眼之间,炉膛贴满饼坯。然后再用火叉,拔开草灰,顿时火焰腾起,温度陡升。不消片刻,饼坯渐渐鼓起,饼面开始焦黄。芝麻香味,扑鼻而来。于是再用火叉拔灰,压住火头。师傅一手持铲,一手执网,将满炉烧饼铲进网内。

上冈徐氏草炉饼在盐城、建湖一带很有名气,据了解,该镇居民徐士芹老人的父亲是徐氏草炉饼的第一代传人,徐士芹从四五岁起就给父亲做下手,耳濡目染,再加上父亲和兄长的言传身授,很快就掌握了草炉饼的生产工艺。1932年前后的上冈镇虽然地方不大,但草炉饼店却有不少,鼎盛时期竟超过了30家。解放初期走合作化道路,徐氏草炉饼也和其他草炉饼店合并成了大集体企业。1956年,因父亲英年早逝,徐士芹顶替到了大集体草炉饼店。徐士芹的儿子徐伟成也在15岁那年到父亲的饼店工作,并很快成为骨干力量。

现在虽然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饮食文化不断丰富,但草炉饼仍是水乡人的最爱。一些漂泊异乡的游子更是对此情有独钟。一些来盐考察的客商经常特地从盐城驱车20多公里赶到上冈一饱口福,并带一些回去给家人品尝。还有一些出国的水乡人和外地客,会专程来到上冈订制草炉饼,作为礼品带往别的国家,以馈赠那里的美籍华人。小小的草炉饼传承了历史文化底蕴,浓缩着地方饮食习惯,连接的是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

九. 江苏省 盐城 东台 钩针衣

东台市 弶港抽纱编结厂组织渔村、农村妇女分散生产。现代钩针技艺是在唐代妇女钩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类钩衣,以真丝、全棉、人丝、金丝、银丝等原料,手工钩编而成。品种有衣、巾、面纱等100多种。图案别致,款式新颖,钩工精细,色泽鲜艳,穿着大方。畅销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十. 江苏省 盐城市 大丰区 麋鹿

麋鹿

麋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俗称“四不象”,即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原是我国兽类,野生种群绝灭约150年左右。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中已有数百年人工圈养历史的圈养种群,也因1900年战乱而灭绝,1920年国内最后1只麋鹿死于北京的万牲园。1893~1895年,英国11世公爵贝福公爵收集了18只散落在欧洲各地的麋鹿,集中饲养在乌邦寺庄园,这群麋鹿就成了现存麋鹿的祖先。

1986年我国从英国七家动物园引回麋鹿39头,目前增殖到191头(1994年统计),鹿群规模在世界上占第五位。大丰麋鹿苑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