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我为家乡特产代言洋芋 我们家乡的特产洋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我为家乡特产代言洋芋 我们家乡的特产洋芋更新时间:2022-09-26 16:10:51

一. 湖北省 恩施州 鹤峰县 鹤峰洋芋粑粑

鹤峰最多滴就是洋芋,人们都喜欢吃这个洋芋,于是土豆系列美食成为土家餐桌上的常客,同时洋芋的吃法也很多,下面介绍一种:

这个洋芋粑粑,精选土豆磨制而成,剔除土豆渣,萃取土豆之精华土豆粉,加入鸡蛋等佐料压制,晶莹剔透,劲道十足,韧劲儿十足,香味儿十足。

其实鹤峰的这个洋芋粉一般都是在打洋芋以后,把洋芋在水里一淘,等水澄清

二. 陕西省 延安 延长县 风味苦菜酿洋芋

山野苦菜,配以陕北出产的土豆,口味香辣咸香,不次于肯德基的“鸡汁土豆泥”。( 延安)

三. 陕西省 汉中 汉台区 洋芋蒸饭

一碟红油泡菜丝或者一盘蒜泥黄瓜,滴上点红油辣子,旁边搁着一盆米汤,这样的组合对于一个地道的汉中人来讲,在这个春末夏初的季节里,只会让人念起那油滋滋香的、飘着新鲜洋芋味儿的洋芋蒸饭。

五月,在汉中是产第一批新洋芋的季节,聪明的农户会在菜园子里种上一些薄膜洋芋,比起普通的旱地种植,菜园子的洋芋精心照顾,施肥浇水充足,加上薄膜的保护,成为农户家菜园子里历经冬天之后又一批新鲜出炉的菜。洋芋,自有纳百川的包容性,无论与肉食相处,还是与素食相撞都会产生一种让人流连的状态来。

不同季节要吃时令食物

洋芋又名土豆,几乎所有汉中人都会这样称呼。我国其他地方也有这样的叫法,比起土豆这样城市化的称谓,洋芋似乎显得颇有几分山野之气,也正是这份朴素平凡包容的气质,将它所变换出的每一道菜肴、每一种小吃都没有排他性,富含膳食纤维和碳水化合物,给人足够的营养却也不过甚。中国人讲,不同的季节要吃时令的食物,这是一种符合自然规律的做法,显示着顺应自然的姿态,也饱含着劳动人民劳作时滋生出的智慧。春天的末尾,稻谷还没有成熟,麦子也还在地里待收。新鲜的洋芋出产,似乎给桌上的餐点带去了一些新时节的气息。新洋芋做的蒸饭,也成了旧时节与新季节的结合更替。

简单餐饭饱含长久记忆

新鲜的土豆去皮,切成滚刀块,倒入烧好的菜油锅里翻炒很容易入味,再将控好的米倒下去,米铺在炒得半熟的洋芋块上,加入小半碗水,经过小火的蒸制,在洋芋的香气熏陶下,酝酿出了底层香脆油滋滋的洋芋锅巴,上层是暖热香喷喷的洋芋米饭。这在当代粮食丰产的时代,是一种追求健康、充满新意的吃法,粗粮与细粮的结合,促进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简单朴素的餐饭却也饱含着对年轮的记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汉中人,小时候几乎都吃过无数顿洋芋蒸饭,那时候洋芋作为一种产量较高、容易种植的农作物,在汉中多数地区普遍种植,由于汉中周边的山地较多,当时的水稻产量较小,米总是不够吃,聪明的劳动人民才发明了这种食法,将洋芋和米搭配食用,两种味觉的结合,给人带来了充沛的能量,也成功地养活了一代人,这饭仿佛镌刻着时代的声音。现如今,人们再吃洋芋蒸饭,加了菜籽油,加了食盐,吃下去也不再像过往那样容易迅速感到饥饿,这是每一个经受过饥肠辘辘年代的人追往过昔的情结中所依存下来的一道家常饭,也富含了浓浓长久的记忆。

洋芋蒸饭的做法

1.将水煮开,然后倒入洗好的米,跟煮稀饭一样的水量,然后中火煮大约十分钟左右,看见米粒稍微变软变大,煮米的水变得黏稠即可。

2.把米捞出来、控干,这时候可以在下面接一个大碗盛放米汤。

3.控干以后,过滤的汤就是吃洋芋蒸饭必备的米汤,然后把米放在盘子里备用。

4.新鲜的洋芋洗好去皮、剜除芽眼,切成滚刀块,切小一点容易入味也好熟。

5.锅里倒油,可以比炒菜的时候稍微多倒一点,这样洋芋不容易粘锅。油热了之后,开中火,把洋芋放进去翻炒大约一分钟,放盐。

6.洋芋翻炒之后,把火关到最小,然后把控干的米饭铺在洋芋上面,要铺开,完全覆盖住洋芋,加入小半碗水,之后盖上锅盖继续蒸煮。

7.每隔两分钟要把锅转一转,转的时候要注意锅盖不要移位,这样就可以使得上下左右的洋芋能够均匀受热。大概20分钟左右,洋芋蒸饭基本就做好了。如果没有经验的把握,可以把锅盖揭开,用筷子戳一下最底下的洋芋,如果已经软了,那就说明洋芋蒸饭做好了。

8.把锅盖揭开,火调大,用炒菜铲子把洋芋和米饭翻匀,一锅香喷喷的洋芋米饭就完成了。

(转自汉中日报)

四. 四川省 成都市 彭州市 彭州洋芋

洋芋,又名土豆、山药蛋,学名马铃薯。原产于南美,17世纪中叶由荷兰传入中国,故称"洋芋",也称"荷兰薯"。

简介 洋芋,又名土豆、山药蛋,学名马铃薯。原产于南美,17世纪中叶由荷兰传入中国,故称"洋芋",也称"荷兰薯"。

彭州种植洋芋已有百年的历史。据调查,彭州洋芋最初是由法国 天主教传教士引进,并首先在白鹿乡下书院种植,然后才传入民间,品种主要有小白洋芋、大乌洋芋和水红洋芋等。彭州洋芋以"彭县黄洋芋"和白鹿乡优良的种薯闻名全川。民国元年,白鹿乡天主教华人传教士从广元引入"大白洋芋",该品种块茎大,结薯多,抗病力强,产量高,兼之生长期短,适应性广,且食用起来口感好,又沙又面,深受群众欢迎,很快就在彭县推广开了,并扩至邻近县市,因这种洋芋额色黄白,又盛产于彭县,当时人们就称之"彭县黄洋芋"。民国二十九年,省农改所将"彭县黄洋芋"与当时省内另9个品种的洋芋作对比试验,结果"彭县黄洋芋"品种优势明显,被公认为"全省之冠",得到广泛推广,仅彭县城内.洋芋种植面积即由当年的500亩扩大到民国三十一年的3万余亩。民国三十二年,白鹿乡塘坝子洋芋又被发现认定为优良无病品种,当年,即被农林部四川推广繁殖站全部收购,并特约当地农家继续繁殖,由此白鹿乡塘坝子洋芋以作为优质种薯声名大振,成为四川省洋芋种子基地。解放后,彭州洋芋生产发展很快,从坝区到丘陵山区均有种植,主要产于白鹿、大宝、通济、磁峰、新兴等乡镇,常年种植春洋芋和秋洋芋等十余万亩,每年向省内外提供薯种两千万公斤以上,洋芋这一粮菜兼用的高产作物已成为彭州山区主要农作物之一。

五. 贵州省 贵阳 云岩区 洋芋粑

在贵州地区,都把土豆称呼为洋芋,洋芋的学名叫马铃薯,俗称土豆。中医认为土豆性平,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疼、习惯性便秘、皮肤湿疹等症。

将洋芋洗净、煮熟、剥皮、捣呈泥状,加入适量面粉制成糊,放在勺中浸泡在油锅里炸至焦黄、定型,取出后即成一圆勺状,边上较薄,中间稍厚,上面撒上椒盐和辣椒面,吃起来清香可口、微辣、兼有花椒的香味。这就是贵州街头巷尾常见的小吃摊上的洋芋粑。

洋芋粑粑的制作方法:

配料:土豆,葱花,糯米粉,盐,鸡精,油

第一步,准备材料,葱切成花一旁备用,将煮熟的土豆用勺压成泥,糯米粉准备

第二步,土豆泥和糯米粉加少许水揉面一样的揉匀了、加入葱花、盐、鸡精再揉

第三步,平锅里放少许油,将捏成饼型的土豆饼放入锅中烙,需用小火,否则很容易焦。

最后就是更具个人的口味,自行搭配调料品了。

六. 甘肃省 甘南州 临潭县 酸菜(洋芋)煮角

酸菜(洋芋)煮角是以上好的土豆(蒸熟)为原料,先是挑选出上好的洋芋煮熟之后,取皮,捣碎,加入食盐、味精、花椒、香油,辅以葱花、鲜牛肉,搅拌均匀成馅,并拌以上佳“苦根”酸菜,用临潭的当地的麦子面(或加入少量青稞面)等揉和而成的面皮包好,放到沸水锅中,煮熟之后,倒入香醋,加点油泼辣子,可口而美味的酸菜(洋芋)煮角就做好了。

吃起来既有洋芋的香味,也有酸菜的酸味,口感极佳。具有健脾,降暑的功效,是夏季不错的一道美味小吃。

七. 广东省 韶关 曲江区 家乡炒辣菜

 春节前后,农家菜园中生长最为茂盛的是芥菜,大多数农家食不完则腌制辣菜储食,其味爽脆触鼻,似日本芥辣,乃农家特色美食。
 

八. 甘肃省 陇南 宕昌县 洋芋饼

洋芋饼洋芋擦丝,放入平锅内,烙成饼状,加入少许盐水,色泽金黄,口感香脆。

九. 甘肃省 庆阳 西峰区 洋芋面

以前人们生活困难时的创造。在面叶子里面加上洋芋块,即好吃又节省粮食。吃在嘴里有一种沙沙的,绵绵的的爽感。

十. 甘肃省 定西 通渭县 洋芋

又名马铃薯、土豆,是我区的一大宝。每年可拿出十亿斤左右,进行深加工。洋芋用途广,营养价值高。既是菜,又是粮,还有和胃、调中、健脾、益 气之功效。洋芋综合加工利用前景广阔,可制作淀粉、粉条、粉 丝、薯 蛋白、葡萄糖、柠檬酸、饴糖、糊精、环糊精、格瓦斯 等等。我区通渭县已以洋芋为主要原料生产淀粉、粉丝、味精、赖氨酸。目前计划发展环糊精和粘多糖,我区愿意和外省市广泛 合作。( 定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