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浙江温州苍南有什么特产 苍南特产有哪些值得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浙江温州苍南有什么特产 苍南特产有哪些值得买更新时间:2022-10-05 19:56:47

一. 浙江省 温州 瑞安 海茜炒粉

如果你有空到马屿镇去逛,不妨到发尔康大酒店尝尝海茜炒粉,这道菜可是这里自创的,在别处不一定能尝到。

海茜炒粉的制作并不难,热锅后加植物油滑锅,待油温上升后入洋葱、猪肠、海茜炒香,下粉丝、包心菜翻匀,加调料炒熟即可上桌。海茜泛黑、粉丝泛黄、猪肠润滑、洋葱浓香,有条件的读者在家也可以试试。

说起这道菜的来历也有个小故事。七八年前,阿发和兄弟四人还在镇前街合伙开店,也就是现在这家发尔康大酒店的前身。阿发平时会动脑筋,总想做出些新菜色。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将海茜加入炒粉中,结果兄弟四人都觉得不错,于是战战兢兢地推荐给顾客,结果大受好评,酒店也因此美名远播。时至今日,几乎每一个上门的顾客都会点这道菜,这道菜也成了该店的招牌。

二. 浙江省 温州 苍南 苍南夹缬

夹缬,是我国古代在织物上印花染色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主要采用一组纹样对称的花版,紧夹丝织物,浸于蓝靛青染液,取得染织物,故专家称其为“蓝夹缬”。起源于秦汉时期,盛行于唐宋,是我国雕版印染、印刷的源头,堪称我国印染技术之母,古代曾作国礼。其实物残片现被国外一些世界一流博物馆视为国宝级珍藏品。

夹缬技术在唐代就有彩色印染技术,其产品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十分盛行。在宋代却曾两度遭赵氏王朝政府的示禁,几近消亡,元明以后,夹缬由多色彩向单一蓝色转化,20世纪70年代之前,苍南境内乡村,夹缬印染作坊比比皆是,夹缬产品的“大花被”依然是本地民众婚嫁的必备之物。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人们思维观念的更新,生活需求的改变,更兼现代工业的繁荣,色彩斑斓的各类现代布制品的出现和兴起,传统夹缬印染产品在日常生活中日渐萎缩,因滞销而停产。20世纪80年代开始,宜山八岱村印染作坊业主薛勋郎师傅对此进行抢救性的生产。薛勋郎的夹缬印染作坊便成为全国惟一完整地保存夹缬传统工艺,且尚在生产夹缬的作坊,堪称是中国古代印染业的活化石。

苍南夹缬印染生产技术性强,生产流程一环一节,环节相接,周密而考究,不仅完整地保存了中国古代夹缬印染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流程,同时还保存了天然靛青的配方、配液和以天然靛青为染料的技术,可以说是我古代印染技术的活化石,抢救和保护夹缬技术,对于研究我国印染技术的原始风貌、传承方式和发展过程具有重大意义。

苍南夹缬印染技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生产技术性强,伴随着人民的生活而代代传承。苍南夹缬印染以棉纺土坯布和天然染料靛青为主要原料,其生产的产品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生产成本低,价格低廉,印染过程不会造成有害性无污染,不存在当代印染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苍南夹缬以蓝、白两色构图,将温州地区的南戏故事、民间传说作为夹缬制品的主要图案。有取材于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的“百子图”,有取材于民间绘画的凤凰图、牡丹图、菊花傲霜图、灯笼双喜图等,明显有别于唐宋明时期的夹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当代服装、装饰品、旅游产品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通过技术改进,可生产各种工艺装饰、被褥、时尚服装、门窗帘、等各类生活用品,特别是在服装和工艺装饰方面具有较大的发掘潜力和利用价值。抢救和保护苍南夹缬,对于研究和考证夹缬在苍南及至整个浙南地区的发展与变化,具有较大的意义。

苍南夹缬印染技术,是农耕社会的缩影,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民族民间工艺,流传千多年,对于研究我国农耕社会人民生活及民俗风情、意识形态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6年“苍南夹缬”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夹缬传承人薛勋郎于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三. 浙江省 温州 瑞安 高山云雾茶

产品名称:高山云雾茶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味醇、色秀、香馨、汤清

产品简介:高山云雾茶以“味醇、色秀、香馨、汤清”而久负盛名。畅销国内外。仔细品尝,其色如沱茶,却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于碗中。若用幕阜山的山泉沏茶焙茗,就更加香醇可口。风味独特的云雾茶,由于受高山凉爽多雾的气候及日光直射时间短等条件影响,形成其叶厚,毫多,醇甘耐泡,含单宁,芳香油类和维生素较多等特点,不仅味道浓郁清香,怡神解泻,而且可以帮助消化,杀菌解毒,具有防止肠胃感染,增加抗坏血病等功能。赞美高山云雾茶云:“高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产品历史:高山云雾茶系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始产于汉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种历史,宋代列为“贡茶”。

四. 浙江省 温州 瑞安 温郁金

温郁金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来源】为姜科植物温郁金(温莪术、黑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根茎。
【药材】温莪术呈长卵形、卵形或纺锤形,长4~8cm,直径2.5~4.5cm。顶端长尖,基部锐尖或圆钝。表面灰棕色至深棕色,粗糙,上部环节凸起,基部有下陷的须根痕,芽痕及侧生根茎痕不明显,有刀削痕。质坚重,击破面黄棕色或黄灰色,角质状,具点状或条纹状维管束。
【分布】栽培或野生。生于向阳湿润的田园或水沟边上。主要产于浙江瑞安。
【采制】冬末春初挖取根茎,除去细根,洗净泥土,入沸煮约2小时,以粉质略为熟透为度,取出放于竹帘上晒干。【成分】根茎含挥发油,其中含倍半萜醇及倍半萜烯类化合物,如莪术醇(curcumol)、莪术双酮(curclione)、β-榄香烯(β-elemene)为抗癌有效成分。

温郁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温郁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区的请示》(瑞政〔2007〕9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浙江省瑞安市现辖行政区域。

五. 浙江省 温州 乐清市 香鱼

产品名称:香鱼

产品别名:细鳞鱼,

产品产地:江省温州市楠溪江

产品特性;肉细嫩多脂,味鲜且有香味,风味独特。

产品成分;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

产品功效:滋补强生, 驻颜保健

产品间介:鱼,是楠溪江一种奇特、名贵的淡水鱼,体长15到20厘米,鱼体细长而侧扁,头小而吻尖,口大眼小,体上部呈青黄色,背缘苍黑,而侧及腹部银白色,身披细小鳞片,各鳍无硬棘,背鳍后有一小脂鳍,腹鳍的上方有一黄色斑.因其背脊上长有一条满是香脂的腔道,能散发出浓郁的芳香而得名.

产品历史: 溪江盛产香鱼,闻名已久。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楠溪江就产有香鱼。据明万历《温州府志》记载,香鱼“长三四寸,味佳而无腥,生清流惟十月时有,与乐产少异”。《雁荡山志》又载:“凡荡水所入处皆有之,荡水西流永楠溪,则自枫林、档溪、下潭、古庙潭诸处亦有之。”香鱼俗称“溪鲤”亦叫瓜鱼,隶属鲑形目胡爪鱼亚目,香鱼而得名。香鱼体长而侧扁,头小咀尖,体披细鳞,背部灰黑,腹部银白色,鱼肉细嫩多脂,味鲜且有香味,为上等食用鱼,是名贵的经济鱼类,素有“淡水鱼之王”的美誉。

产品典故: 清代诗人壬士稹写了首七绝<<渔家>>:“楠溪江都是钓人居,柳陌清溪一带疏,好是日斜风雨后,半江红树卖香鱼。”深 秋楠溪香鱼上市,忙煞了那些来楠溪江的游客与邻近饮食店主人,他们都去争购活鲜鲜的香鱼。如在花辰月夕、瓦屋纸窗下,以浓郁的村醪和清蒸一盘风味独特的香鱼,“他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怀”,别有一番乐趣。

六. 浙江省 温州 苍南 香橙菊花鱼

材料介绍:

脘鱼柳2条、大橙子1个(榨汁用)、吉士粉、盐、胡椒各少许。

制作方法:

1、鱼肉以斜刀横切至鱼皮部分,不要切断,每片相隔1cm,每5片为1组切断;

2、将5片一组的鱼柳再纵向每隔1cm垂直切一刀,使鱼柳成菊花瓣状;

3、将切好的鱼柳用少许盐、胡椒粉腌一会入味后,将之抖开均匀地沾上干粉;

4、将鱼柳上多余的干粉拍去后,入热油中炸大约3-5分钟,至表面金黄酥脆时捞起沥油;

5、橙汁加入适量的白醋、吉士粉、糖和生粉水烧开勾芡,浇在炸好的菊花鱼上即可。

七. 浙江省 温州 洞头县 黄金卷

黄金卷

洞头黄金卷:由鳗鱼炮胶、竹荪、墨鱼饼三种原料套成圆卷后制成。

八. 浙江省 温州 乐清市 乐清牡蛎

乐清牡蛎是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清江镇的。清江镇东临乐清湾,牡蛎养殖条件得天独厚。乐清市清江镇是“中国牡蛎之乡”。

清江镇海洋资源丰富,具有悠久的牡蛎养殖历史,是国家的牡蛎试点养殖基地。1979年,我国首次从日本引进的太平洋牡蛎种在清江海区试养成功,同时引进的棚架式等新的立体养殖模式比传统养殖模式优势明显,使得牡蛎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并向沿海各省推广。同时在清江成功开发了牡蛎全人工育苗技术和具有当地特色的抗风浪延绳垂下养殖技术,养殖区域向清江外海区极大扩展,牡蛎种群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个体大、产量高的太平洋牡蛎已成为乐清湾的优势品种。清江镇围绕牡蛎产品,成立了牡蛎养殖协会,建立起了集苗种生产、加工冷藏、产品储运、科技研究、品牌宣传、行业协会管理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键。2004年该镇牡蛎养殖面积1.05万亩,年产量1.9万吨,产值3500万元,占全镇渔业总产值的52% 。

九. 浙江省 温州 瑞安 莘塍五香干

莘塍五香干是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的。莘塍五香干是温州名小吃。莘塍五香干还获得“温州名”称号。

瑞安莘塍五香干始创于清朝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又名“庚春园”五香干。以口感和回味鲜美而远近闻名,它选用当年的新豆,经过浸水、磨细、滤净、煮浆、结冻、压挤、切块等工序,用双缸酱油和香料制成,并经通风螺旋晾干,成就风味别具一格的温州名小吃。

一百多年来从街头巷尾到轮船、车站叫卖起,到现在成为家喻户晓的五香干百年名坊。莘塍五香干是温州地方最早使用真空包装的五香干食品。

二次创业以来,秉承祖业精华,开拓创新。

1996年注册“莘塍”牌五香干;

2004“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 产品遍布国内各大超市,并远销欧盟各国......

莘塍五香干是温州地方最早使用真空包装的五香干食品。

十. 浙江省 温州 瑞安 南山索面

产品名称:南山索面

产品别名:坠面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细如银丝,洁白柔韧,口感好。

产品简介:一种用手工拉成晾干的素面,称“坠面”,鲜软可口。我县以花园、马村洋、珊溪等地产品最有名。制法是将面粉加适量食盐(春冬含3-5%、夏秋为9-12%),做好面坯置面柜中“走透”后,拉成线晒燥 ,理成线绞状。素面讲究细匀为佳,吃时放开水锅中一煮,去掉咸汤,拌点佐料即可。素面富营养易消化,为群众喜爱食品,老人祝寿、生日、妇女生小孩时都以此为主食。由于该食品具有强身健体、防老抗衰、滋阴美容等功效,故又称"长寿面"。龙川乡马洋村制作福寿长面已有50多年历史,从事该食品加工的农户达80多户,年产量近75万公斤,仅福寿长面加工一项,全村可增收近150万元,加工户户均收入可达2万余元。

产品历史:平阳坑镇南山村手工制作索面历史悠久,从上世纪末就有手工制作索面的优良传统,现有手工业索面的农户300多户。是温州的传统特色美食,为订婚走亲不可缺之礼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