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寿县特产怎么画 安徽省的特产简单卡通画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寿县特产怎么画 安徽省的特产简单卡通画更新时间:2022-10-03 15:04:01

一. 广西 桂林 阳朔 阳朔画扇

阳朔画扇选料考究,工艺精致,以当地楠竹或毛竹为骨,以宣纸、丝绢、檀木等材料为面,经画、染、裱、糊、穿、漆等工序制作而成。

特点:画面配以诗词、书法、篆印,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

类别:(1)按扇面大小来分,小者盈尺,大者1米~2米不等;(2)按扇面内容来分,

有书法、桂林山水、阳朔风光、花鸟虫鱼、奔马猛兽、古装仕女等各类古今题材;(4)按制作工艺来分,有纯手工、半手工、丝网印刷、烙印等。

二. 辽宁省 沈阳市 沈河区 羽毛画

采用大自然中各种禽鸟的羽毛,经过剪、拼、叠、镶及热压成形,组合粘贴等巧妙工艺制成。沈阳市羽毛工艺厂首创羽毛画工艺,以“清秀淡雅,格调新颖”而闻名于世。制作的古典人物栩栩如生,花鸟更是绚丽多彩。羽毛画是旅游纪念和馈赠佳品,现在的沈阳羽毛画远销国外。(沈阳)

辽宁名品。是运用各种禽鸟毛羽,汲取国画构图技法制成的一种工艺画类。沈阳羽毛画绚丽多采,富有浓郁的装饰性,别具一格。造型方面,按内容不同要求,分别采取平贴、浮雕和圆雕三种表现手法,层次清晰,形象逼真。沈阳羽毛画善于利用各种羽毛的天然色泽、纹彩、亮度和质感,以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卷轴羽毛画,主要汲取中国水墨画艺术形式,以绫绢装裱,以供观赏。纱衬羽毛画吸取双面异色绣形式,可正反两面欣赏。羽毛壁挂,借鉴艺术挂毯形式,用羽毛层层叠贴而成,适宜表现山村风光。现有几十种不同品种,畅销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 安徽省 淮南 寿县 寿州粉皮

寿州粉皮是安徽省六安市寿县的。寿州粉皮薄如蝉翼,均匀光亮,轻似纸张,却有适度的筋力。食用前用冷水软化就可热炒、配菜、配火锅、烧汤等。寿州绿豆粉皮以优质绿豆为原料,具有保健功用。

“八公山泉”牌绿豆粉皮、粉条,取用寿县北郊八公山下清冽甘甜的玛瑙泉水,淮河两岸优质绿豆为原料,加工流程仍采用传统手工艺,产品晶莹剔透,口感爽滑,香醇可口;中医称:绿豆温胃,清热解毒;“八公山泉”牌绿豆粉皮以其独有的品质,赢得广大消费者的普遍青睐!

四. 河北省 石家庄 灵寿县 灵寿核桃

灵寿核桃

五. 安徽省 淮南 寿县 郝圩酥梨

郝圩酥梨,又称八公山酥梨。原系砀山品种,产于寿县北山八公乡郝圩村,有二百多年历史。由于八公山区独特的气候和优良的土壤条件,形成皮薄肉嫩、色正形俏、酥脆爽口、味甜汁多的特点,食之口感极好。

郝圩村梨园面积2000多亩,年产15万担。传说郝圩酥梨是200多年前由帮工砀山梨园的寿州人带回北山繁衍成林的。梨质酥脆细嫩,汁多无渣。

郝圩酥梨香甜、酥脆、细嫩、汁多、无渣,受八公山气候和土壤影响,口感极好,具有极高的的营养价值。郝圩酥梨在1989年、1997年全省水果评选会上,两次被评为“安徽省优质水果

六. 河北省 石家庄 灵寿县 锅贴饼子

锅贴饼子

玉米面或高梁面、谷子面、山药面、谷糠面等和面(玉米面和谷子面都要先用开水泼面),趁热锅贴于锅边,饭熟饼熟,挨锅一面烤焦成黄褐色,酥脆可口。

玉米面馒头的制作工序和普通馒头一样有:发面、施碱揉面、制形和上屉蒸熟。

1、

发面:在普通的的面粉中放入适量的发酵粉和3/1的玉米粉来发面,用水和匀,揉至不沾手为至,将面团放在盆中盖好,使其发酵。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下,要放在火炉旁。

2、施碱揉面:等面膨胀起来,撕开就呈蜂窝状并略有酸味时,这时可把面取出放在面板上加上适量的食用碱边加边揉,等闻不到酸味时,撕一块食指大的面团在炉边烤熟,掰开,如无黄色,鼻闻无酸味即施碱适合,就要制形。如果呈黄色,便是碱多了,可放一会,再发一发,然后再蒸。如果闻到酸味,便是碱少了,还需要施一点碱再制形。

3、制形:

把施好的面,按蒸屉的大小揉成圆条,然后用刀切成方块儿,便是方形馒头。如果用手罩在面板上将面块旋转、轻揉,便能制成圆形馒头。

4、上屉蒸熟:

将揉好的馒头按次序摆在蒸屉里,要留一定的间隔。锅里的水沸滚后,放入屉中开始蒸,锅里的水要一直处于沸腾状态,还要使蒸屉不漏气,这样蒸出的镘头又喧又好吃。蒸的时间,根据镘头的大小而定,一般的馒头需要蒸1小时就熟了,就可提屉放气。如果当时不吃,要及时把馒头从蒸屉中取出,以防粘底。

七. 河北省 石家庄 灵寿县 灵寿黑枣

灵寿黑枣

八. 陕西省 咸阳 永寿县 永寿热镜糕

永寿热镜糕的特点是色泽白亮如镜,棉软香甜。

热镜糕制作方法如下:选用上等优质糯米,剔除杂质,洗净泡软,拌以白糖、蜂蜜、大枣(或蜜枣)蒸熟即成。其中泡、蒸两道工序最为重要。软香甜。特点是色泽白亮如镜,棉软香甜。

九. 安徽省 淮南 寿县 寿县“大救驾”

大救驾是安徽省寿县的名产。公元956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奉诏攻打寿州(今寿县),久攻不克,积劳成疾,食这种糕点,恢复了健康。后来赵匡胤做了宋朝皇帝,赐名“大救驾”。

大救驾是安徽省寿县的名产小吃。相传在公元九五六年,周世宗征讨淮南,大将赵匡胤攻了九个多月才打破城池,取得成功。由于疲劳过度,赵匡胤进城后就病了,他胃口不佳,茶饭不进。这时,有个巧手厨师为了让他进食,便精心制做了一种点心。用上好的白面、白糖、猪油、香油、青红丝、桔饼、核桃仁等材料做了一些带馅的圆形点心。这种点心的外皮有数道花酥层层叠起,金丝条条分明,中间如急流旋涡状,因用油煎炸,色泽金黄。

当厨师端上点心时,香味扑鼻,外形诱人。赵匡胤一见,心中高兴,食欲大增。他拿起一个,咬了一口,觉得酥脆甜香,十分好吃。再一看内中之馅,色白细腻,红丝缕缕,青丝条条,如白云伴彩虹,色美味佳。赵匡胤越吃越有味,一连吃了几顿,病体大愈。他十分高兴,重赏了厨师。

后来,赵匡胤做了宋朝开国皇帝,想到南唐一战和这种糕点,说:“那次鞍马之劳,战后之疾,多亏这种糕点从中救驾。”于是便叫这种糕点为“大救驾”。

大救驾”是安徽寿县著名点心,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制作大救驾的主要材料有:猪板油、金橘饼、核桃仁、青梅、青红丝、冰糖、白糖、糖桂花等,经过特殊的工艺加工而成。这种点心形状独特,其形扁圆,中间呈急流漩涡状,多层花酥叠起,犹如金丝盘绕,清晰不乱,色泽乳白滋润。品尝起来,酥脆可口,重油而不腻,而且含多种果香味,深受群众喜爱。

原料配方:

皮料:特制粉12千克炼猪油1.8千克白糖粉500克水5.25千克

酥料:标准粉8千克炼猪油4千克

馅料:白糖12千克炼猪油2.7千克红丝250克桔饼250克桂花250克核桃仁750克青梅250克冰糖750克花生仁750克

炸制用油7.5千克

制作方法:

1.制皮:先将水、油、糖搅拌均匀,再加入面粉制成均匀、光滑的面团,盖布回饧。

2.制酥:将油、面拌匀。

3.包酥:按皮95克、酥55克进行小包酥,经擀、折包好后,卷成长条备用。

4.制馅:将白糖、猪油在一起拌匀、擦透,然后将各种小料切碎擦拌均匀即可。

5.包馅:将包酥后卷成的长条,顺长切成两半,作成明酥,刀口切面向上,按扁后擀成圆片,包入馅心。包好后每只重125克,用手拍成直径7厘米的圆坯即可。

6.炸制:将生坯放在铁筛内,留一定间距,放入130℃热油中,炸至外壳发硬,表面呈淡黄色即可。

质量标准:

形态:圆形,表面酥层清晰,中间呈急流旋涡状。

色泽:淡黄色均匀。

组织:外皮酥脆,馅细软。

口味:酥松、香甜,有果料香味。

“大救驾”是安徽寿县历史悠久的美味名点。

相传在公元九五六年,周世宗征讨淮南,大将赵匡胤攻了九个多月才打破城池,取得成功。由于疲劳过度,赵匡胤进城后就病了,他胃口不佳,茶饭不进。这时,有个巧手厨师为了让他进食,便精心制做了一种点心。用上好的白面、白糖、猪油、香油、青红丝、桔饼、核桃仁等材料做了一些带馅的圆形点心。这种点心的外皮有数道花酥层层叠起,金丝条条分明,中间如急流旋涡状,因用油煎炸,色泽金黄。

当厨师端上点心时,香味扑鼻,外形诱人。赵匡胤一见,心中高兴,食欲大增。他拿起一个,咬了一口,觉得酥脆甜香,十分好吃。再一看内中之馅,色白细腻,红丝缕缕,青丝条条,如白云伴彩虹,色美味佳。赵匡胤越吃越有味,一连吃了几顿,病体大愈。他十分高兴,重赏了厨师。

后来,赵匡胤做了宋朝开国皇帝,想到南唐一战和这种糕点,说:“那次鞍马之劳,战后之疾,多亏这种糕点从中救驾。”于是便叫这种糕点为“大救驾”。

自此以后,“大救驾”的名称和制法便一直流传下来。至今,“大救驾”仍驰名淮河南北。外地来客慕名品尝,当地人们也常以此馈赠亲友,颇受欢迎。

十. 陕西省 咸阳 永寿县 永寿油汤面

油汤面制作方法如下:用纯菜油炒五花肉,加适量姜末、十全大料、盐、醋制成躁子;用菜油炒金针、木耳、蒜苗,加调料制成底料;将盐、醋、生姜、鸡精、大油放入水中烧开,先下底料,后下葱花、蛋饼,制成汤;用精粉和面,然后擀薄切细,煮熟后用温开水过一下,然后挑一筷头在碗内浇汤而食。特点是面薄筋光、汤鲜味美、油而不腻。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