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临沂什么特产送人 临沂特产有哪些可带走送朋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临沂什么特产送人 临沂特产有哪些可带走送朋友更新时间:2022-10-09 08:04:58

一. 山东省 临沂 罗庄区 罗庄陶瓷

陶瓷系列

主要有“江泉”牌日用陶瓷,“银凤”日用瓷,“华星”骨质瓷系列产品,特点小、巧、便于携带,如:花瓶、茶壶、水杯、餐具等。

地点:罗庄陶瓷建筑商城地址:罗庄罗四路南段

二. 山东省 临沂 蒙阴县 蒙阴蜜桃

蒙阴蜜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蒙阴蜜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蒙阴县蜜桃种植面积65万亩,产量达到9.5亿公斤,产值28亿元。全县80%的山地丘陵种植了蜜桃,80%的果农收入来源于蜜桃,70%的村是蜜桃生产专业村,果农人均果品收入5500元。从早春到初冬都有蜜桃上市,果品销往大半个中国,蜜桃占了南方市场60%的份额。蒙阴蜜桃被评定为“中华名果”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蒙阴县成为“中国优质桃基地县”,被誉为“中国蜜桃之都”。

地域范围

蒙阴县属纯山区,平均海拔315.8米。年日照时数为225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2%;年总辐射量为115.8千卡/厘米2,早熟品种主要销往北京、天津和东北三省;中、晚熟品种主要销往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地。

特定品质

产自蒙阴的水蜜桃品种很多,因“色泽艳丽,果肉细腻,汁甜如蜜,个大味香”而得名。

文化典故

新中国成立后,蒙阴蜜桃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其中1995-2007年是蒙阴桃大面积快速发展的时期,栽培面积由1995年的11万亩发展到2007年的50万亩,其中1995-2002年6年发展了24万亩桃树,目前已处于盛果期;2003-2007年新发展的15万亩桃树,有5万亩进入盛果期,其余10万亩桃树也将在2-3年后达到最高产量。预计2010年该县桃总产量将突破1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蜜桃之都”。

地域范围

蒙阴蜜桃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蒙阴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5′-117°45′,北纬35°27′-36°02′,南北长64.9㎞、东西宽45,8㎞,地域保护范围面积158753公顷,生产面积33300公顷,年产量125万吨,产值130000万元,主要涉及蒙阴县的蒙阴、联城、常路、高都、野店、岱崮、坦埠、旧寨、桃墟、界牌、垛庄等乡镇,共计464个行政村。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蒙阴县境内主要以山区丘陵为主,山区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94%,南部属蒙山中山丘陵,中部属沂蒙河谷平原,北部属沂蒙低山丘陵。主产区土壤以棕壤类为主,椐测定有机质含量1.0%以上,水解氮75mg/kg,有效磷22mg/kg,速效钾大于60mg/kg,pH值6左右。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合果树生长。

(2)水文情况:区内水利条件配套齐全,地下水源充足,农田排灌设施配套,水质清澈,无污染,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

(3)气候情况:地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温差大,有利果树的生长发育。

光照:本区光照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有利于作物光和作

用,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82.9小时,占全年可照时间的56%。

温度:年积温4855.5℃,平均气温12.8℃,7月份最高32.1℃,1月份最低气温-3.2℃。无霜期210天左右,自然农耕期长达290天左右。夜间凉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树养分积累。

水:平均降水量600-1000mm。多集中在7-8月份。

(4)人文历史情况:蒙阴蜜桃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栽培历史。据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沂州志》将桃列为果属第一位。康熙十一年(1672)《蒙阴县志》将桃列为所属境内的重要产物之一。沂蒙山区桃树资源十分丰富,建于唐朝的蒙阴桃墟,建于明朝的蒙阴迎仙桥已有寿桃石雕,都能反映出桃树栽培历史。蒙阴蜜桃优质高产、经久不衰,与其久远的历史根源有关。

新中国成立后,蒙阴蜜桃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至80年代中期。处于缓慢发展的时期,主要品种为四月半、五月红、上海蜜等,蒙阴县引进寒露蜜桃,在岱崮、旧寨形成规模,成为蒙阴县蜜桃快速发展的起源品种。第二个时期是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是快速发展的时期。面积由1980年的67公顷发展到1995年的1900公顷。第三个时期是90年代后期至今,是大面积快速发展的时期。1995年蒙阴县成为临沂市第一产桃大县,到2003年面积增加了570.3%,产量提高了425.6%。面积达到3.3万公顷,产量达到8.4亿公斤,遥居全国产桃县区之首。

2002年蒙阴县委、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创建了30万亩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其中蜜桃面积15万亩。2004年11月份顺利通过农业部组织有关专家对我县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检查验收,我县被确定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蒙阴蜜桃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蒙阴”、“沂蒙六姐妹”、“蒙园”牌蜜桃畅销全国各地果品市场,“蒙荫”、“沂蒙六姐妹”等品牌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蒙阴蜜桃的产地选择旱能浇、涝能排,土壤、灌溉水无污染,远离厂矿企业,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蒙阴蜜桃栽培品种有100多个,形成规模产

量的近30余个,代表性的品种:早中熟品种以砂子早生、早白风、早久保、仓方早生、新川中岛为主;中熟品种以朝晖、秋风蜜、莱山蜜为主;晚熟品种以寒露蜜、北京九号、中华寿桃为主。水蜜桃占总产量的95%以上,随着加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加工类黄桃品种栽植规模逐步扩大。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和生产管理。

土壤管理:冬季深翻,使活土层达到60公分以上,夏季勤锄,保持土壤疏松;果园生草、覆草、埋草,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有机质含量,提高肥力。

科学施肥: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按照1斤果2斤肥施入。追肥分三次,发芽前、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前一个月追施化肥,以磷钾肥为主,亩用量15公斤。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和氯化物肥料。

适时灌水及时排涝:根据季节和土壤含水量确定灌水时间,萌芽前、花后、硬核期根据土壤墒情进行灌水,初冬要灌封冻水,晚熟品种采前尽量少灌水,防止裂果。桃树根系怕涝,要注意雨季及时排水。

合理整形修剪:树性多采用自然开心型、延迟开心型、Y型等树型。冬剪以疏枝、长放为主,适当回缩、短截复壮树势,夏季疏除密集枝和徒长枝,改善通风透光,使果实着色。

花果管理:花期进行人工授粉,座果率低的品种如仓方早生、早久保、川中岛等品种进行人工授粉,提高座果率。花前疏花蕾,花后两周疏果,生理落果后定果,大型果果间距15-20公分,小型果果间距15公分左右。中晚熟品种要全部套袋,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进行套袋,采收前20天左右摘袋。

病虫综合防治:采用人工、物理、生物措施控制病虫,减少化学农药用药次数,充分保护天敌。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或生物农药,生长季节喷药次数控制在5次左右。

适时采收、分级包装、保鲜运输:根据品种特性适时采收,分级包装后上市或冷库预冷后上市。包装材料清洁卫生,无毒、无异味,注明品种、产地、商标及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后进行外销。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

新鲜度:新鲜、清洁,无不正常外来水分

果形:具有本品种的基本特性

色泽:具有本品种成熟时固有的色泽,着色程度达到本品种应有着色面积25%以上。

风味:具有本品种特有的风味,无异常气味

果面缺陷:雹伤、磨伤等机械伤总面积不大于2CM2

腐烂:无

果肉褐变:无

整齐度:果重差异不超过果重平均值的5%

(2)内在品质指标:

蒙阴蜜桃富含多种营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0.2-17.5%。经检测每100克桃果含糖9-10克,有机酸0.45毫克,蛋白质0.8克,脂肪0.1克,磷39.9毫克,钾157.5毫克,钙6.6毫克,镁14.8毫克,铁0.5毫克,维生素C5毫克,维生素A0.06毫克,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等,故美其名曰“寿桃”。

(3)安全要求:

蒙阴蜜桃必须达到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桃”的卫生指标(详见下表)。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情形的不得上市销售。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桃采后立即按标准规定的质量条件挑选分级,包装验收。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必须注明“蒙阴蜜桃”农产品地理标志字样。

三. 山东省 临沂 兰陵县 苍山柳编

苍山柳编,款式新颖,品种繁多,质量稳定,是山东省有名的工艺品。曾获全省工艺品百花奖第一名,1983年获国家经贸部荣誉证书。苍山柳编,是鲁南地区的传统技艺。其制品早已成为沂蒙人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其中的针线筐,长期以来就是姑娘出嫁时必备的陪嫁品之一。

苍山柳编制品,集中产于庄坞、层山、卞庄、神山、仲村等镇,其中,仅庄坞出口就达千余种。其中有供观赏用的花盆套、花篮、吊花篮、挂篮等百余种;有日常生活用品如纸篓、洗衣筐、各式提篮等共六百多种。制品原料以棉柳为主。其特点是大、中、小条挺拔均匀,条眼小,空心小,韧性大,质地洁白。

近年来,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又增加了用山红柳、煮柳和带皮柳等编制的新产品。白条产品涂施彩色,再上清漆,绚烂多彩。在工艺上亦打破了传统的横编法,逐步吸取西欧竖编法。目前沂蒙柳编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较高的声誉,产品畅销日本、美国、欧洲等28个国家和地区。

四. 山东省 临沂 莒南县 莒南板栗

莒南板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莒南板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莒南板栗,山东省莒南县名优,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莒南县地处低山丘陵区,雨热同季,秋高气爽,土壤养分齐全,适宜板栗生产,产量名列山东第一,被列为中国板栗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示范基地,所产板栗个大、色艳、光滑油亮、果肉嫩黄细腻、香甜可口,素有“糯香栗”之称。远销日本、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客户青睐。

1993年被列为中国板栗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示范基地,管理 图1 莒南板栗种植基地

.水平处于中国领先地位。.2000年3月被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国家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2006年“莒南板栗”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产品”。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莒南板栗中心产区洙边镇视察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还先后被列为“全国干果高产优质示范基地县”、山东板栗生产基地县称号。.该县“板栗良种选育与出口创汇名牌产品基地建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珠玉”牌板栗被中国经济林协会认定为“优质产品”,2006年“珠玉”牌莒南板栗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历史渊源

莒南板栗栽培历史悠久。《重修莒志》记载,“大者曰栗,其苞一实而形小者,为栗之原种,谓之树,其实曰茅栗”,证明莒南很久以前就有原(野)生栗树分布,相对于鲁中山区、江北其它栗产区在地理、气候、水土等方面更适宜于栗树生长发育。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地发掘出板栗炭化果实,莒南当时属琅琊郡,证实早在公元前1-3世纪的西汉时期,莒南一带已广泛栽植栗树。据《莒南县志》记载,21世纪初,莒南县300年以上树龄的板栗树多达3000余株,而中国国内超过600年的板栗树已十分罕见。据2010年调查,莒南洙边镇,有一棵“栗王”,高15米,周长3米左右,冠径16米左右,每年仍有数十斤的产量,据陈氏族谱载:陈氏于公元14世纪(元代末)迁此立村,后广植栗树。.

产地环境

莒南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鲁苏交界处,地处低山丘陵区,土壤养分齐全,适宜板栗生产。.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板栗坚果养分积累。.

品种特点

莒南板栗个大、均匀,皮薄易剥,色泽鲜艳,味道甘甜。经过长期生产检验和筛选淘汰,21世纪初广泛种植的主要有玉丰、石丰、丽抗三个品种。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丽抗板栗品种,树冠扩张快,早果、丰产、稳产,嫁接后第二年结果;坚果外形美观、亮丽,果粒大,商品性状优良,炒食口感好,糯性强,内在品质优良;抗干旱、耐瘠薄,适合丘陵地建园栽植,抗板栗烂果病和红蜘蛛危害。该品种2005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被国内其它板栗产区广泛种植。“莒南板栗”营养丰富。含淀粉51%~60%,蛋白质5.7%~0.7%,脂肪2%~7.4%,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胡萝卜素、维生素A、B、C及磷、钾、钙、锌、硒等元素,可供人体吸收和利用的养分高达98%。熟食莒南板栗可以益气血、养胃、补肾、健肝脾;生食还有治疗腰腿酸疼、舒筋活络的功效。莒南板栗营养价值高。.

生产情况

莒南县是山东省板栗生产基地县,板栗是主要经济树种,从1990年起,莒南县就制定了10年发展板栗40万亩的发展规划,对板栗生产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并全面落实栗园承包经营,并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网络。1995年,莒南县政府制定了《莒南县板栗规范化管理规程》,对板栗生产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做到山水田园路综合开发,实行路到园、水到园、电到园和养殖到园的“四到园”。到2002年,全县有板栗栽培良种53个,优良品种应用率达到98.8%,种植面积41万亩,年产量3584万公斤。.2008年,栽培品种发展到“燕山红”、“烟青”、“烟泉”“石丰”等优良品种,板栗良种化覆盖率达100%。.“莒南板栗”生产标准化程度高。莒南共承担国家和省市板栗科技课题项目1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8项,其中“板栗良种选育与出口创汇名牌产品基地建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莒南板栗”栽培技术,形成了稳定的生产队伍和网络技术推广模式。山东绿润食品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板栗加工企业,2006年该公司板栗产品被评为“山东省名牌产品”和“山东名优农(林)产品”;2008年8月被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该企业的带动下,莒南县已建成大型板栗交易市场1处,大中型板栗深加工企业6处,小型初加工点300多个,实现板栗年交易量1.6万吨,年销售收入3亿元。深加工产品远销日、韩、欧、美、加、中东、东南亚等地,“沂蒙绿润”牌板栗深加工系列产品成为食品行业的知名品牌,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

地理标志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莒南板栗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准予登记,2010年4月2日,中国国家农业部特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地域范围

莒南板栗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莒南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8°33′-119°11′,北纬35°06′-35°24′,南北长44㎞、东西宽50㎞,地域保护范围面积161700平方公顷,生产面积16667平方公顷,年产量1.6万吨,产值3.0亿元。莒南县平均海拔高度200m,最高点是县境北部的马鬐山,海拔高度662.2m;最低点在壮岗镇陈家河村前,海拔高度19.9m。莒南板栗主产地在县境内洙边、相沟、路镇、相邸、坊前、壮岗、坪上、朱芦、涝坡、石莲子、文疃等16个乡镇,共计654个行政村,所在地海拔100m以上。莒南县东临日照市,南接江苏省赣榆县,西南连临沭县,西邻临沂市,西北依沂南县,北与莒县接壤。地势总特点是东高西低,东部是北高南低,并向东南和西南呈脊背状倾斜,以低山丘陵为主,系崂山--五莲山脉余脉,县境内海拔高度差异大,形成多种不同的小气候区域。现有植被以农作物为主,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6%,林木覆盖率在30%以上,土地面积1752平方千米。

五. 山东省 临沂 莒南县 石雕石刻

莒南县具有石雕石刻生产的传统。1996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石雕艺术之乡”。以县外贸石刻为龙头,重点培育了以坊前、坪上、相邸、涝坡等乡镇为主的石雕石刻基地,产品主要出口,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6家。

近几年,产品质量和档次不断提高,花色品种不断翻新,已开发出花岗岩大小石刻、板材、墓碑、雕塑等八大系列1万多个规格品种,销往54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完成产值1.3亿元,实现出口创汇2010万美元,创利税 1850万元。目前,全县从事石雕石刻加工业的农民已发展到3万多人,年产值3亿多元。

六. 山东省 临沂 沂水县 沂水羊毛

【沂水羊毛】 羊毛是沂水县畜产品中传统大宗商品。

沂水县是山东省确定的养羊基地县,有草场面积66万亩,疏林草场15万亩,每年可提供饲草9000

万公斤,加上农作物秸杆可作饲料部分,年产饲草可达2.9亿公斤。养羊在沂水县有悠久的历史,据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国实业志》载:沂水县养羊户为4517户,养羊5780只,年产羊毛1800担,

外销1800担,销往青岛、涛洛。

沂水当地绵羊属蒙古类型,适应性强,但生产能力较低。自1952年至1986年,先后引进“考力代”、

“沙里斯”、“高加索”、“新疆细毛羊”、“美利奴”等国内外良种羊,进行杂交改良。1983年饲

养改良羊达29820只,约占绵羊总数的73%。改良羊较本地羊生产性能有显著提高。羊毛质量据省纤检

所测定,二代羊细毛占89.5%,三代基本达到同质化。

绵羊毛具有纤细而均匀、柔软、抗力大、弹性强、吸湿性好、导热性能差等优点,是一种天然纺

织工业原料。由于毛纤维的粗细、长度、弯曲、强度、匀度、弹性、光泽、油汗等差别,通常分为细

毛、半细毛、改良毛和两型毛等品类。细毛适于精纺,可纺织各种中高档呢料,粗毛则是制作毛毯、

地毯等的理想原料。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羊毛制品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沂水县绵羊毛的收购以“春毛”(谷雨前后剪毛)为主,产量大,质量好,时间集中。也有部分

“秋毛”(秋分前后剪毛)。1978年以后,境内许多农民靠养羊逐步走上富裕之路。

七. 山东省 临沂 费县 沂蒙煎饼

谁用谁说好,我品尝后在心里萌生了,日食一煎饼,不辞长做沂蒙人。都知道那里是革命老区,现在热播的,《沂蒙六姐妹》正是那里。

煎饼,是沂蒙农村传统家常主食,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土食品。旧社会,农村女孩子到十二三岁,母亲总要严教其学烙煎饼,并以烙不好煎饼找不到婆家相威胁。事实也是如此,过去的沂蒙山区妇女没有不会烙煎饼的,因为它是家家户户每餐必备的干粮,家庭主妇怎能不会烙制呢?

烙煎饼的工具主要有三件:一是鏊子,铁制,圆形,有大、中、小三种,中号鏊子直径65厘米左右,中心稍凸,下有三足,其下用柴草或煤炭加热,上面即可烙制煎饼。鏊子是烙煎饼的专用工具,《康熙字典》有“鏊”字条,唐人《朝野佥载》中有“熟鏊上猢狲”语,可知煎饼的历史之悠久。二是手持用来推动糊子的工具,当地人叫“篪子”,木制板状弧形,有柄。把糊子放在热鏊子上后,用篪子左右推摊,糊子便薄薄地摊在鏊子面上。也有的用筢子,还有的用“竹劈”,作用相同,但烙出来的煎饼却各有特点。三是油擦子,群众呼为油褡子,是用十几层布缝制的方形擦子,上面渗着食油,用来擦鏊子,为防煎饼粘连鏊子揭不下来。

煎饼的制作工艺较复杂,它以麦子、高梁、玉米、谷子、地瓜等粮食为原料,经过淘洗、浸泡,然后用石磨磨成糊状物,群众叫“煎饼糊子”。还有的地方在磨糊子前,放入1/3或一半的熟料,称为“对半子”,群众称这样磨出来的糊子好烙,烙出来的煎饼也柔软好吃。磨糊子是很费功夫的事,二三十斤粮食一般要两三个小时才能磨好,因为磨快了,糊子过粗,烙出来的煎饼自然就不好吃。磨的时候,添料必须是有经验的老手,要勤添少添,磨出来的糊子才细腻均匀。旧社会,一个家庭,常常是能抱得动磨棍的就去推磨,大半宿才能磨完二三十斤粮食。有钱的富裕人家才用得起牲口推磨。现在有了磨糊机,也可将处理干净的粮食粉碎成面粉,再用水拌成糊子。但人们总认为不如石磨磨出来的糊子煎饼好吃。

糊子调好了便可在烧热的鏊子上烙制煎饼了。用篪子烙出的煎饼叫“篪子煎饼”,稍厚,有篪子剐过的痕迹,吃起来筋道;用筢子烙出的叫“筢子煎饼”;用“竹劈”烙出的煎饼叫“抿煎饼”,较薄,这种煎饼1斤可称十几个。还有一种烙制方法是将糊子调得很稠,用双手把糊子团成团,放在鏊子上滚满鏊面。用地瓜干制成的糊子多用这种方法。现在城市又有了机器煎饼,原料是白面粉,人们又叫面煎饼,可是人们普遍认为没有传统手工煎饼味道香酥。

从使用的原料方面分类,又可分成麦子煎饼、玉米煎饼、小米煎饼、高梁煎饼、地瓜干煎饼等。不同的烙制工具,不同的原料,其味道也各不相同。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嚼头。

烙好的煎饼薄如纸,折叠成卷,即可食用。经过晾干,叠成长方,可存放半月到一个月之久而不变质,出门携带也很方便,因此,人称干粮。煎饼食用亦有多种方法。烙制煎饼时,用韭菜加鸡蛋(加豆腐)调好馅子,夹在两张煎饼之间,在鏊子上烙熟,叫煎饼合子,又叫摊煎饼,香酥可口,特别好吃,如今已成了地方名吃。早年,民间烙煎饼,烙到只剩最后一点糊子时,因多次摊刮,已经半熟,不能再烙得很薄,便烙一个较厚的煎饼,洒一些鲜花椒叶和盐在上面,揭下后再翻过来烙,老百姓叫“翻打铁”。这“翻打铁”香酥劲道,十分好吃。

煎饼亦可以在烙制好以后,食用时把各种菜卷在里面吃,群众叫“就菜”或“么就”。可卷在煎饼里的菜很多,包括肉蛋蔬菜,以及各种腌制品。旧社会,穷人吃煎饼卷肉是一种享受,俗话说“煎饼卷猪肉,吃着没有够。”用鸡蛋炒辣椒(香椿)也算上等“就菜”,也有口头禅说:“煎饼卷鸡蛋,吃得直出汗”。上学的孩子也有句趣话:“煎饼卷鸡蛋,不给吃俺不念。”最有特色的普通就菜是“渣豆腐”和大葱。渣豆腐也是沂蒙山区的地方小吃。即把白菜叶、萝卜缨、野菜、地瓜秧等洗净剁细,加点豆面和盐,用水煮焖后即可食用的一种家常菜,费县东部农村也叫“豆沫”。煎饼卷渣豆腐,再放上点辣椒面, 是贫苦农民填饱肚子的最好饭食。过去农忙时,没有时间炒菜, 煎饼卷大葱和甜酱是最具风味的吃法。其次如大葱虾皮、辣椒豆腐、腌香椿蒜苔等,只要有辣咸相配的就菜就好。俗话说:“待要解馋,大辣大咸。”

煎饼因是用原粮制作,麸皮没有去掉,所以营养丰富,吃起来香酥松柔,且便于存放和携带,是一种极富特色的地方食品。近来有人认为,食用煎饼需要较长时间的咀嚼,因而可生津健胃,促进食欲,促进面部神经运动,有益于保持视觉、听觉和嗅觉神经的健康,减缓衰老,不失为一种保健食品。

八. 山东省 临沂 费县 薛庄酥火烧

酥火烧是古代百姓祭神的食品,它以面粉、红糖和花生油为原料,精揉细做,大如碗口,厚若盘碟,香醇酥甜,风味独特,脍炙人口。在旧中国,多灾多难的老百姓为了祈求神灵保佑,将所有的企盼与虔诚,都揉进一个个酥火烧,相传祭神之后食用可"治百病"。凡是离家外出的人家,祭神时都要多烙一些,带着上路,既是途中食品,又保佑一路平安。

到清代,便发展成了节日食品,以图吉利。"七七"事变前,费城宗鲁街王德胜家生产的酥火烧最负盛名。1941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一日罗荣桓将军带领一一五师子弟兵,到了费县薛庄镇聂家庄。罗将军名震四方,抗日军民无不敬佩。聂家庄村民烙酥火烧慰劳罗将军和子弟兵。罗将军吃着香甜酥软的酥火烧赞叹不已。并说抗战胜利了,要把酥火烧推广开,变成沂蒙山区的传统名吃"。薛庄镇的酥火烧,一直保持其传统风味,1983年,回乡探亲的台胞王坤德先生,吃着美味可口的酥火烧,说:"40多年了,又吃上家乡的酥火烧,太美了。

九. 山东省 临沂 沂水县 沂水柿子

沂水县柿子主产区位于崔家峪、夏蔚、高庄、龙家圈、诸葛等西部山区乡镇,总面积30000亩,主栽品种为沂水水柿、镜面柿、日本甜柿等。年产鲜柿2500万公斤,产值3000万元,其中500万公斤加工成柿饼,成为沂蒙山区,远销上海、北京等全国各大中城市,部分产品出口日本、俄罗斯及东南亚国家,享有盛誉。

沂水县柿子栽培历史久远,据《沂水县志》记载,早在明代即有栽植柿子的习惯;到五十年代,沂水水柿已发展到16万株,年产鲜柿600万公斤。近几年来,沂水县人民政府抓住山区开发不放松,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全县柿子栽培面积以每年5000亩的速度递增,成为山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项目之一。

沂水柿子具有果大、个头均匀、果皮光滑、肉质松脆、汁多味甜,含糖量高等特点,制成的柿饼质细,味甜,透明,霜厚,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十. 山东省 临沂 郯城县 琅琊草帽

琅琊草帽

郯城琅琊编织品,是我省名牌出口工艺品。它造型美观,工艺精巧,款式新颖,色泽光洁如银,又具有轻便凉爽、经济实用的特点,一向畅销国际市场,是郯城的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琅琊草帽编织技术的改革,是工艺上的一大创新,一是跨出了传统的编织技术,创造了新工艺,不仅使产品别开生面,并为不断革新打下了基础;二是由单一帽型发展为平顶、圆顶和时式坤帽等多种型号;三是改单一为多种编织型;四是产品达到了精美、轻便、耐用、不变型的优点。工艺精巧的一顶“单草单编法”草帽,只有5钱重(16两秤),被誉为“环球所罕见”。

近年来,在继承民间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发展新编法、新产品、新工艺。由民间的单、双草编法,发展到单双草合编、草绳混编等新工艺。新创造了布纹花、菱花、席纹花、窗花、鹰爪花、通风眼等多种花样。在编发上由过去的二梢起头,梢替草,改为根起头,乱替草。并采用了“水洗、黄熏、-处理”草帽成型的新工艺,增强了琅琊草制品的韧性和拉力,使产品花样翻新,色泽纯正,轻便柔软,牢固耐用。它不仅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又是一种精美的工艺品。

这些精美的工艺品在临沂市、郯城等地商店有售。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