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运城芦子沟特产 运城各县名吃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运城芦子沟特产 运城各县名吃特产更新时间:2022-09-27 16:59:37

一. 山西省 运城 平陆 橡籽

是橡树所结的果实。橡树生长在中条山一带,为落叶乔木。其果实为圆形球,果球的壳叫橡壳,可作染料,内仁叫橡籽。橡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淀粉、糖等,是优质家畜饲料,人亦可食用,在工业上常用来制作浆糊。橡树叶可饲养柞蚕,树皮可做软木制品,亦可做工业染料。

二. 山西省 运城 绛县 绛县苹果

绛县苹果

绛县苹果,具有晚熟、质优、味美、耐贮等优点。口感很好,皮脆水多,闲来吃一个,真的不错。

三. 四川省 乐山 峨边 黑竹沟竹笋

黑竹沟竹笋产品,取材于海拔1800-3000米的峨边黑竹沟原始森林的天然春笋,独具香、嫩、脆、鲜的特点,富含粗纤维和多种维生素,风味独特。

四. 西藏 日喀则 谢通门县 牛古沟陶器

仁钦则乡牛古沟陶器是谢通门县唯一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谢通门县的特色民族手工业产品。

五.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柘沟土陶

柘沟土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柘沟土陶

柘沟土陶的柘沟陶土属非金属矿物。该矿以柘沟为中心,东起洛里村,西至董庄,北起郭家岭,南到朱家村,面积26平方公里,储量12.2亿立方米。距地面一般0—6米,易于开采,年耗量约2万立方米。

柘沟陶土系单一五色(白、红、黄、灰、绿)陶土,化学元素齐全,比例适当,耐高温(1582℃)不仅适宜制陶,也可做翻砂用;膨胀系数小,又是井喷封口的最佳材料。该土含有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钛、氧化镁等成分。

泗水县柘沟镇陶土资源储量相当丰富,陶土储量在13亿立方,都是裸露矿床,表层20厘米以下是连片陶土,深度达6000多米,储量大,质量好,易于开采。系单一的白、红、黄、灰、绿五色陶土,化学元素齐全,比例适当,膨胀系数小,能耐1582℃的高温。

泗水县柘沟镇以鲁柘砚、儒陶、鲁陶、泥香阁等企业为龙头,抓好陶文化遗迹保护,积极争取鲁柘砚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未来将规划建设陶文化产业园,打造“北方陶都”品牌

六. 山西省 运城 平陆 葛赵杏

产于县西常乐镇葛赵村一带,个大味美,有“大甜核”、“黄甜核”、“红甜核”、“香蕉杏”、“大红袍”、“白沙杏”、“黄枝杏”、“鸡蛋杏”、“野鸡红”等多个品种。

葛赵杏皮薄汁多,肉厚味浓,香甜可口而略带酸味,吃这种杏能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健身爽体。这种杏每个重达二两之多,味道鲜美,制成蜜饯、杏脯、杏干、青梅,装入罐头,畅销国内外。现在常乐镇洪阳、葛赵、平高等村,栽植葛赵杏两千余亩,现已进入盛果期,发展前景广阔。

七. 山西省 运城 平陆 平陆蜂蜜

平陆县各乡镇均产。以曹川镇为例,1995年,该乡的蜂农拥有4000余箱蜂,年产蜂蜜80余吨,销售收入50余万元。由于1997年秋,天气特别干旱,荆条花蜜几乎绝收,许多蜂农缩小规模,或无力购买越冬饲料而致蜂群死亡,所以到1998年统计,这个镇养蜂户100余户,3000余箱蜂,年产蜂蜜50余吨,蜂王浆200余公斤,蜂腊500余公斤,蜂胶300余公斤,销售收入30余万元。

平陆山区有得天独厚的养蜂条件。一是花蜜资源丰富。本县山区林坡广阔,不仅有刺槐、荆条花,而且有油菜花、狼牙刺花以及各种山花野花,花蜜资源丰富,从春到秋,皆有花开花落,正常年份不存在饲养问题。二是具有适应于蜂业发展的独特地理气候环境。平陆地形狭长,靠山面河,北高南低,气候差异较大,即使同一种花蜜资源,开放时节也有早有晚,次第拉开,这为蜂群小转地采蜜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开春时蜂群可以先扎在沿河,大量的油菜花可为蜂群提供蜜粉,四月份可以采沿河一带和中原一带的刺槐蜜,到五月是荆条花蜜和各种山花蜜,一直持续到秋天,各种山花野花次第开放,蜜源不断。养蜂业在平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八. 山西省 运城 万荣 万荣柿饼

万荣柿饼

九. 云南省 文山州 西畴县 小桥沟香猪

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畴县城东南部,面积约38.7平方公里,区内动植物种群多,森林茂盛,古老纷繁、人烟稀少,是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地区保护较完整的自然保护区。西畴县坪寨乡位于自然保护区内,面积109.6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壮、苗、瑶、彝等五种民族,总人口为12563人。村民散居在大山怀抱中的原始森林内,过着世外桃园式的生活。独特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造就了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其中小桥沟香猪最负盛名。

小桥沟香猪,产自小桥沟自然保护区内,这里人杰地灵,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坪寨乡的。香猪外貌清秀,矮、小、短、圆、性野、早熟。外貌颜色为两头黑,中间白。皮薄肉细,胴体瘦肉多,肌肉鲜红,肌纤维细嫩,脂肪洁白,味美甘香,营养丰富。采用独特的饲养方法,加之优良的饲养环境,造就了它独特的肉质。含“三高二低”:高谷氨酸,氖氨酸,氨基酸,低脂肪,低热量,属无公害、绿色产品。因此,它的肉质符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的需求,消费市场不断扩大。

十. 陕西省 榆林 榆阳区 寺伙沟蔬菜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寺伙沟村是农业发展综合示范村,先后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特色经济村”、“蔬菜产业开发先进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2007年,榆林市启动一村一品“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以来,全市一村一品迅速发展。鱼河镇寺伙沟村紧抓这一机遇,依据区位优势,全力发展设施蔬菜。2009年,榆阳区鱼河镇寺伙沟村被列为陕西省百万亩设施蔬菜科技示范村。目前该村已建有日光温室180座,户均两棚半,年产反季节无公害鲜菜1800多吨,年产值达640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0元,其中设施蔬菜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92.8%。该村设施蔬菜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番茄、黄瓜、西葫芦获得了无公害产品认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