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大方县土特产有哪些 大方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大方县土特产有哪些 大方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9-14 14:10:10

一. 贵州省 毕节 大方县 大方豆豉

大方豆豉是其豆制品系列产品中最独具特色的一种产品,具有“食一粒而知其味,尝一箪而恋其香”的传统风味。豆豉的制作也很有讲究,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以后才开始做豆豉称腊八豆豉,正月后做的豆豉称桃花豆豉,夏秋两季也可制作,但质量都次于腊八豆豉。豆豉既可以制成蘸水,也可以用作火锅底料等多种食用方法,能增进食欲,有益健康。

大方豆豉粑是用豆豉加工而成,在豆豉未干之前打成的,没逢做油辣椒的时候切上一块放入里面,可谓是飘香四溢!

《贵州通志·风土志》载:“豆豉各州县产,以大定(大方)为最佳。”

二.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三. 贵州省 毕节 大方县 大方豆干

大方豆干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一方水土不仅养育着一方的百姓,也培育出独具特色的地方。美味飘香的大方豆制品,便是依托于大方这块宝地的山和水所生产出来的特色食品。大豆,这种寻常之物,经过勤勉的大方人精心的调弄,做成了豆干、豆棒、豆豉等花样繁多、滋味悠长的豆制品。

1957年,大方豆棒被列为“贵州省传统名特食品”。2011年9月,中国食品流通协会授予大方县“中国豆制品之乡”的荣誉称号。2013年,大方豆制品制作工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 贵州省 毕节 大方县 大方冬荪

大方冬荪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方冬荪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顺德街道办事处、红旗街道办事处、慕俄格古城街道办事处、东关乡、绿塘乡、鼎新乡、猫场镇、牛场乡、马场镇、对江镇、小屯乡、羊场镇、理化乡、黄泥塘镇、六龙镇、凤山乡、安乐乡、核桃乡、达溪镇、八堡乡、兴隆乡、瓢井镇、长石镇、果瓦乡、大山乡、雨冲乡、黄泥乡、沙厂乡、百纳乡、三元乡、星宿乡等31个乡(镇)、办事处现辖区行政区域。

《大方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大方冬荪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函》,方府函〔2015〕124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大方冬荪》(草案)

五.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六. 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 竹铺大方

中国名茶。产于歙县的竹铺、金川、三阳等地,以竹铺乡的老竹岭、大方山和金川乡的福泉山所产茶质最优,故又别儿“老竹大方”。老竹大方茶中的极品又被誉为“顶谷大方”
大方茶形似龙井,但较龙井茶肥大,长扁成片,似竹叶,有锋尖,色铁黑,有油润,故有“竹叶铁色大方”之名。其汤色绿黄明亮,叶底黄绿匀称。饮之,味浓香烈,醇而爽口,略带熟板栗香,酷似炒青。据说日饮五杯大方茶,可相当于一日所吃蔬菜的营养
大方茶由于色、香、味俱佳,又对消肥减胖有特效,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声誉。现在它已远销日本、东南亚、香港等地,国内主销华北、东北和山东的胶东地区。( 黄山)

七. 贵州省 毕节 大方县 大方辣椒

大方辣椒以“皱椒”、“鸡爪椒”、“线椒”为主,历史上就享有“贵州皱椒”、“贡椒”、“椒中之骄”的盛誉。其特色是肉质肥厚,色泽红亮,辣味适中,清香浓郁,富含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优于其它产地的辣椒。大方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大方县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宜辣椒种植,是农业部区域规划中22个大面积种植辣椒的县之一。大方辣椒以“皱椒”、“鸡爪椒”、“线椒”为主,历史上就享有“贵州皱椒”、“贡椒”、“椒中之骄”的盛誉。其特色是肉质肥厚,色泽红亮,辣味适中,清香浓郁,富含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红色素的含量在2.5%-3.0%之间,优于其它产地的辣椒。长期销往周边县市、省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和港澳地区,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均占有较重的份量和独特的优势。

大方县盛产辣椒,皱椒又名鸡爪辣、线辣,是贵州大方县内传统,其中又以大方鸡场乡的鸡爪辣最为出名。鸡场乡大部分的土壤、土质均非常适合皱椒生产,而且农户有种植习惯和长期积累的经验,大方鸡爪辣就是店主的老公专门开车到大方鸡场乡选购的。鸡爪辣维生素C含量高,颜色鲜红,体长多皱,肉质厚实,具有香味浓、辣味适度的优点,是佐餐调味的佳品,国内比较著名的贵阳老干妈品牌辣椒系列就是用大方鸡爪辣为原料的.历来深受东南亚各国欢迎,在国际市场上颇具竞争力。

自1956年打入国际市场以来,年出口量500吨左右。1984年贵州省外贸部门要求大方增加符合出口条件的皱椒数量,以满足外贸需求。近年来皱椒供不应求,许多客商直接来大方收购。县内辣椒主产于鸡场、理化、双山等乡镇,年产量1500吨左右。

八. 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 顶谷大方

顶谷大方:顶谷大方又名竹铺大方、拷方、竹叶大方。它对消肥减胖有特效,故被誉为茶叶中的“减肥之王”。大方茶产于歙县的竹铺、金川、三阳等乡村,尤以竹铺乡的老竹岭、大方山和金川乡的福泉山所产的品质最优,被誉称顶谷大方。相传,早在宋、元年间,老竹岭山上有座古庙,住着一个叫大方的和尚。他为了招待烧香拜佛的客人,自种自制茶叶供来人饮用,大方茶就以此而得名。清代被列为“贡茶”。由于大方茶的茶园,一般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山势险峻,峰峦攒簇,竹木遍植,云雾萦绕,雨量充沛,形成了一个小气候。同时,土质优良,表层乌沙,中层红黄壤,呈酸性,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大方茶不同于一般茶叶,形似龙井,长扁成片,似竹叶,有锋尖,色铁黑,有油润,含有熟粟之香气。其内质,味浓香烈,酷似炒青,汤色绿黄明亮,叶底黄绿匀称。大方茶不仅色香味形俱佳,是茶中珍贵饮料,而且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超过一般名茶。据说日饮五杯大方茶,可与每日所吃蔬菜营养价值相等。它对帮助消化、消除疲劳、兴奋神经、强心、和胃、收敛、利尿、解毒等都有显著作用。

九. 贵州省 毕节 大方县 大方豆腐

产地:中国贵州大方。

工艺:以当地所产黄豆为主要原料,经浸泡、磨浆、高温熬浆、去渣过滤、分离结皮,将制成的豆油皮以人工卷制成棒状,然后经烧烤、干燥后,即得豆棒成品,一般每入根豆棒以竹签贯穿成排,便于保存、外运。每根长约50厘米,直径约4厘米,表色金黄,油润光亮,层次分明,表里如一。

吃法:食用前,先上锅蒸软,使之膨大,再切成所需形状,用开水煮或温水泡,洗净后氽汤,或与肉类炖、烧,其味鲜美。

特点:烹调成型好,不稀散,食味鲜嫩可口,软绵细致,味香清爽,咀嚼有劲。

十. 贵州省 毕节 大方县 大方圆珠半夏

大方圆珠半夏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圆珠半夏是中国中药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药材,它的功能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主治痰湿水饮,呕吐,咳喘等症。我国安徽和贵州等省份是原产地,另一个重要产地是贵州大方。大方圆珠半夏素以质优效佳而驰名中外,曾获“贵州十大名药”、“贵州地道药材”等盛誉,在主要出口国日本享有“免检”待遇。目前,大方圆珠半夏种植面积达到16000亩,年产优质圆珠半夏2000吨,产值2.4亿元,种植农户达到4000多户,从事地产圆珠半夏药材经营的企业有10余家。

大方圆珠半夏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大方县现辖行政区域。

一、种源

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 Breit.)。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760米至2000米的山地落叶阔叶林、阔针混交林、竹木混交林、灌木林,荫蔽度50%至75%。土壤类型为山地黄棕壤、黄砂壤,土壤质地为砂质壤土。pH值4.5至6.5,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1mg/kg至35mg/kg。

三、种植管理

1.种源管理:种源必须来自大方本地的野生圆珠半夏,或用本地种栽培后的圆珠半夏块茎或珠芽,不得使用外来种。

2.繁殖:

(1)种茎繁殖:选取本地野生或本地栽培后的半夏块茎,直径0.7cm至1cm作为繁殖种茎。

(2)珠芽繁殖:选用直径0.3至1cm的珠芽进行种栽。

3.种植:

(1)种植时间:每年3月上中旬。

(2)种植密度:使用条播,株距2 cm至5cm,每667m2(亩)用种量约75 kg至100kg,种植50000株。

(3)种植前使用腐熟农家肥等有机肥进行施肥。

(4)管理:

①除草:苗出齐后,应及时清除杂草。

②追肥:进行3至4次追肥,第一次在4月中旬半夏苗出齐后进行,每667m2(亩)施入10Kg的氮肥;第二次在5月下旬每667m2(亩)施入磷酸二氢钾1.2Kg;第三次于8月倒苗后,每15天用1:10人畜粪水浇1次,直至第二次出苗;第四次于9月上旬,每667m2(亩)施入过磷酸钙20Kg、尿素10Kg。

③摘蕾:半夏生长期抽出的花蕾应随时摘去。

④培土:6月初和7月各培土1次,厚约1.5 cm至2cm,盖住珠芽和种籽。

⑤灌溉排水:半夏喜湿怕旱。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加工

1.采收:八月末到九月在土壤干燥时采收;选取直径1cm以上的作药材加工。

2.加工:分等→清洗→脱皮→漂洗→干燥,干燥温度≤60℃。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粒圆、个大、色白、棕眼明显、质地坚实、粉性足、味辛辣、麻舌刺喉。

2.理化指标:直径≥1.2cm,含总酸以琥珀酸(C4H6O4)计,不得少于0.40%;水分≤14.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