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有机特产加工 土特产加工5大趋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有机特产加工 土特产加工5大趋势更新时间:2022-09-12 09:59:45

一. 江西省 上饶 玉山 三清山有机笋干

有机笋干选用三清山竹林中优质野生刚破土的毛竹笋为原料,经清洗、切片、水煮、晒干而成。该笋肉质细嫩,味道爽口,清香纯正,原汁原味,营养丰富,素有“金衣白玉,菜中一绝”、“笋中皇后”之美誉。据测定:冬笋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尤其是植物纤维素含量丰富,能促进肠道蠕动,助于消化,预防便秘和结肠癌。冬笋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食物,对防治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二. 湖北省 十堰市 竹溪 竹溪有机绿茶

在2004年10月下旬召开的第六届中国文化节上,竹溪县被命名为“中国有机绿茶之乡”。十堰市又添一块“绿色”金字招牌。竹溪县自然条件适宜种植有机绿茶。竹溪先后引进“福鼎”、“乌牛草”等优良茶种9个,新建8万多亩有机茶园,年产有机茶叶140多万公斤。

全县茶场普遍推行无公害管理和清洁化生产:种植前消毒,生长期不施化肥,不喷农药,进行生物防治,重施农家肥;生产车间不准吸烟、喝酒、化妆。经中国茶叶质量监测中心检测,竹溪茶叶有害化学物质残留量只有国家标准许可量的二十分之一。3个品牌的绿茶获得绿色食品质量体系认证。经瑞士生态市场研究所检测,龙王垭茶叶符合欧盟有机农产品标准,3年半前就获准向欧盟出口。

三. 广东省 肇庆 广宁县 有机沙糖桔

广宁县有机沙糖桔自2005年上市以来,一直都是“皇帝女不忧嫁”,远销加拿大、泰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今年9月4日,该公司的生产基地和加工厂正式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有机产品认证中心(OFDC)的有机认证,是全国第一家通过国环有机产品中心认证的农业企业。这意味着该公司生产的有机沙糖桔出口获得了“国际通行证”,可以销售到全球各个角落。从此,广宁有机沙糖桔将踏大步走出国门,高高兴兴赚外汇。

据悉,广宁县创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发展立体种养“三高农业”的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目前拥有柑桔有机种植基地1650亩,种植沙糖桔、贡柑10万株。在获得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之前,该基地已分别获得了香港有机认证中心得有机食品认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CQC认证两个权威认证。从2005年起,该基地实施有机种植,成为国内首家实施柑桔类有机种植的农业公司,开创了国内柑桔有机种植的先河。2006年,该公司品牌产品——“第一吉”牌有机沙糖桔在香港销售价达60元/公斤。目前,该基地是肇庆市获省出口检疫局批准的果园和加工厂同时获得供港澳资格的两家柑桔生产企业之一。

据介绍,有机沙糖桔区别于普通种植的沙糖桔,具有釉面更有光泽、糖度更高、化渣无核、清甜脆口等优点,糖度最高可达到17.5度。经过多年种植培养,该生产基地以华南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严格遵守有机栽培技术规范,坚决不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合成农药,利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治理虫害,配备了年加工柑桔4000多吨的流水加工生产线,建设了容积为6000立方米的沙糖桔冷藏保鲜仓库,已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种植、加工、保鲜经验。从2008年开始,该基地每年挂果合格率达95%以上,果品的保鲜期最长可达到90天。今年,该基地有机沙糖桔产量将达到2000吨,同比增长30%。

广宁有机沙糖桔品牌的打响,将更有利于全县沙糖桔的内销和出口,尤其是对全县沙糖桔的有机化、标准化种植和销售起到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近年来,广宁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把沙糖桔作为全县农业的主导产业来培植,确立了“稳定面积,提高质量、打造品牌,促进流通”的发展思路,做强、做优全县沙糖桔产业,提出从2008年起用三年的时间,通过实施有机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全县沙糖桔质量,做优做强全县沙糖桔产业,全力打造“优质沙糖桔出口基地”。

目前,沙糖桔种植遍及全县17个镇,种植面积达23万亩。2005年10月,广宁县被评为“中国沙糖桔之乡”,沙糖桔产业成为了农民增收的甜蜜产业。有机化、标准化沙糖桔的种植推广和加工保鲜,为农民提供了创业致富的途径和就业岗位,仅创展公司就每年为当地农民提供超过500个就业岗位。2008年,仅沙糖桔种植一项,就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约500多元。

今年,在以顺广沙糖桔专业合作社、广沙桔果场、创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德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以及八一生态农场为龙头的基础上,引进了更多的流通公司参与,在排沙、南街、洲仔、古水、横山等沙糖桔种植大镇发展沙糖桔标准化生产基地5万亩,使全县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7.5万亩以上。同时,计划明年引导全县更多的沙糖桔种植户与龙头企业、示范基地挂钩,形成合作组织,使全县沙糖桔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0万亩以上,出口量达到5万吨以上,出口产值3亿元以上。

四. 山东省 泰安 肥城 边院镇有机蔬菜

肥城市边院镇地处“汶阳田”,土肥水丰,环境清洁,经国家环保局监测,全镇9万亩耕地符合有机蔬菜栽培条件。于1997年建成了全国首家经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OCIA)颁证的2000亩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目前有机蔬菜面积已达3万亩,分别获得了国际OCIA、欧盟BCS和日本JONA等有机食品机构的认证。种植的主要品种有日本大叶菠菜、绿菜花、荷兰豆、青刀豆、胡萝卜、毛豆、牛蒡等,有“三绿源”和“济河堂”两个商标。 2001年4月该镇与山东龙大集团合作建设了大型有机蔬菜加工企业《泰安绿龙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占地2万平方米,有高级管理人员32名,专业技术人员48名,职工650名,工程总投资8000万元,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加工生产线3条,德国生产流水线1条,5000吨位冷库1座,加工生产的有机蔬菜获得了国际OCIA、欧盟BCS和日本JONA等国际机构的认证,年生产能力5000吨,全部出口到国际市场。目前该公司已成为集有机蔬菜的速冻、保鲜、脱水、腌制、生产调理食品于一体,年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有机蔬菜综合加工企业。

五. 吉林省 辽源 东辽 凌镇有机大米

吉林省东辽县凌云乡位于县城东南方,总面积157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003年7月,被定为首批省级小康村建设试点乡;2004年7月,被定为首批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乡。凌镇村是省级推进村,全村幅员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2公顷。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800元。

凌镇村生产的有机大米口感润滑,清香醇厚,质量优质。

六. 山东省 泰安 肥城 桃乡有机蔬菜宴

肥城是国际有机菜生产基地,泰西宾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经多位大厨潜心研发,开发了包含40余道菜品的桃乡有机宴,主要选用肥城的有机牛蒡、秋葵、紫薯、菜花等原料,采用家常作法与现代佐料的有机结合,不只是口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尊重自然,体现绿色健康的营养理念。

美食类型:独特风味

七. 广西 百色 凌云县 浪伏有机白毫茶

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沙里乡浪伏村茶场创建于1988年,1991年开始试种凌云白毫茶,1998年后开始大面积种植,2001年已发展到180.7公顷,茶园由大大小小12块园地组成,园地与园地之间隔离的林木非常繁茂,周边是大量的原始植被,溪流纵横交错,自然环境得天独厚。2002年浪伏茶场被欧盟国际生态认证中心认证为有机茶叶生产基地。

凌云白毫叶芽肥壮,持嫩性好,加工后条索紧结微曲、白毫显露,香气馥郁持久、回味甘甜、板栗香型,而且适宜性强,已开发出绿、红、白、青、黄、黑等六大茶类,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凌云白毫市场除内销外,还销往摩洛哥、爱尔兰及港澳等地,该茶曾作为国家级礼品赠送给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被视为珍宝,称之为“茶中极品”。1991年经中国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鉴评,获全国优质名茶称号;1992年 载入《中国茶经》;1994年被指定参加蒙古乌兰巴托国际商工贸产品博览会中国方面的展品,获全国第三届“中茶杯”名优茶称号及第二、三民国际名茶评比红茶类、黄茶类金奖、绿茶类银奖,红茶类同时荣获日本标准名茶大奖;1999年 荣获全国第三届“中茶杯”名优茶称号;2002年在中国芜湖国际茶业博览会上,红茶获金奖、绿茶银奖;在2002年中国“凯捷杯”茶王赛中,绿茶获银奖、红茶获优质奖。

八. 湖北省 荆门 东宝区 天台山有机茶

荆门市天台山绿缘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湖北省荆门市马河镇天台山山麓。公司前身荆门市东宝区天台山茶场,精制生产“东马”牌系列茶叶产品,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型企业,占地2700平方米,生产厂房1300平方米,拥有无污染高山茶园800余亩,引进先进茶叶加工机械设备20多台套,形成年生产力达10000多公斤的名优茶生产流水线,是湖北生产和出口绿茶的重点厂家。公司主要生产和经营“东马”牌“天台山有机茶”、“绿缘香羽”、“天台剑毫”等名茶,名特茶在国内市场享有较高声誉。

九. 河北省 廊坊 文安 “古洼绿珠”牌“AA”级绿色有机食品红小豆

文安县农业局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古洼绿珠”牌“AA”级绿色食品红小豆,产于“天津红”红小豆的主产地——文安大洼。文安地处京、津、保三市交汇处,海河流域下游,冀中平原,素有盛产“天津红”红小豆金三角的美誉。隶属河北省廊坊市,丰沃的土壤,清澈的水源,无污染的大气,使该产品的生产具备了最佳生态环境。“古洼绿珠”牌“AA”级红小豆的特点是籽粒饱满、色泽鲜艳、出沙量高,纯天然品质,无农药、化学肥料残留。含有淀粉、可溶性糖、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维生素A、B1、B2及人体需要的各种氨基酸和矿物质,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多营养、多功能的营养类食品。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浓,消肿解毒”的功效,主治“水肿、脚气、黄疸、便血、泻痢、痈肿”等病症
( 廊坊)

十. 广西 河池 宜州 有机桑杆榆黄蘑

广西是全国桑蚕第一大省,以无任何农药化肥的桑杆为原料栽培榆黄蘑,培养环境接近野生状态,绿色无害,外型高贵典雅,色泽亮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维生素E含量很高,铁、锌、硒含量也很丰富,是食用菌中的黄金贵族。居家生活,养生保健,往来送礼当然首选榆黄蘑。

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ipileatus Sing.)又名金顶侧耳、金顶蘑;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

形态特征:榆黄蘑子实体多丛生或簇生,呈金黄色。菌盖喇叭状,光滑,宽2~10厘米,肉质,边缘内卷,菌肉白色。菌褶白色,延生,稍密,不等长。菌柄白色至淡黄色,偏生,长2~12厘米,粗0.5~1.5厘米,有细毛;多数子实体合生在一起,榆黄蘑色泽金黄,艳丽美观,惹人喜爱,外观恰似一朵美丽的鲜花。

营养成分:榆黄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氨基酸含量尤为丰富,且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属高营养、低热量食品,长期食用,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含量的功能,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和肥胖症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可入药,治虚弱萎症(肌萎)和痢疾等症。

栽培要求:榆黄蘑生长力强、出菇快、生长期短、产量高,既可段木栽培,也可袋料栽培,菌丝生活力强,可在榆树、杨树、桦树、椴树、水曲柳、槐树等阔叶树锯屑培养基上生长发育,也可在红松、沙松、鱼鳞松、杉、柏等锯屑培养基上生长发育,不过产量很低。还可在棉籽壳、废棉、玉米芯、花生壳、豆壳、麦秸、稻草、茶渣以及栽过草菇和蘑菇的废培养料上生长发育。其中,以棉籽壳、废棉和玉米芯栽培榆黄蘑的产量较高。菌丝生长发育温度范围为7~32℃,最适生长温度为23~27℃,45℃以上经2小时菌丝即死亡,但能忍耐零下38℃低温。子实体形成温度为10~28℃,最适生长温度为 15~25℃。pH5~7都能生长,以pH5~6.5最适宜。

食用方法:可炒、可爆、可烧、可扒、可炖汤,其味道鲜美,口感滑嫩。可与精肉、腌菜、笋、火腿肉、肚片合炒,也可放入肉类中煲汤。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