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海盐特产是哪些 海盐县特产哪里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海盐特产是哪些 海盐县特产哪里最好更新时间:2022-09-12 02:25:45

一. 浙江省 舟山 岱山 岱山海盐

岱山海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过传统精湛的滩晒工艺制得的“岱盐”,素有“洁白、粒细、鲜嫩、营养”四大品质,在浙江省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1]

岱山盐区简介“岱山海盐”生产历史久远,拥有优越独特的海岛自然环境,据《岱山县志》记载,自宋朝以来,岱山就以使用刮泥淋卤之法生产食盐。“岱山海盐”为清朝贡盐,清代中前期,岱山盐民又采用煎煮法制盐;嘉庆年间,岱山盐民王金邦更是首创木板晒盐法,在各地广为推广。

目前,岱山县已经成为浙江省最大的盐业生产基地,拥有盐田2.1万亩,总产量近10万吨,占全省海盐产量的65%以上。岱山海盐在全省制盐产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优越的海岛自然环境,洁净的东海海水加上传统工艺操作,才有了岱山海盐‘绿色、自然、健康’的品位。”

岱山海盐素有“洁白、粒细、鲜嫩、营养”的特色,产品晶莹剔透,粒细脆嫩,鲜味可口,富含人体必需的钾、镁、钙、碘、锌微量元素,深受消费者青睐。在金华火腿、余姚榨菜等精品腌制品的生产中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

岱山海盐

岱山县盐学会

10196860

海盐(食用)

二. 浙江省 嘉兴 海盐 海盐一口茄

“一口茄”属袖珍型珍稀蔬菜,该茄子在全国种植面积少且难腌制,本品从采摘到成品只用5天时间,采用独特工艺制作,使“一口茄”皮爽口肉鲜嫩富有营养。

经科学分析发现,茄子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糖及矿物质,是一种价廉物美的佳蔬。100克茄子含维生素P高达720毫克,不仅在蔬菜中出类拔萃,就是一般的水果也望尘莫及。维生素P能增强人体细胞间的黏着力,改善微细管脆性,防止小血管出血。此外,茄子纤维中所含有抑制角苷,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一口茄,属小型的紫茄子,全国种植面积稀少。将其加工成酱菜后,不但功效不变,而且吃上去皮更爽口,肉更美嫩,让你吃了就难忘。

三.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慈溪海盐

“起床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精炼简洁的民谣,道出了这些看起来平常,其实关系到民生国计大事的日常生活用品的重要性。盐是其中之一。我国的盐业历史悠久,盐的产地辽阔,产量丰富。海盐是盐的主要来源。所谓海盐是通过煎煮或晒干海水而得。我国沿海地区产海盐,古文献中早有记载。慈溪是浙江省最重要的海盐生产区,其盐业生产历史已有1300余年。慈溪海盐产量长期位居全浙之冠,主要产地庵东素有“浙江盐都”之美誉

慈溪盐场位于杭州湾南岸,始于唐代,至宋代已具一定规模。宋庆历七年(1047),慈溪沿海人民修筑了第一条拦海大坝即大古塘,盐场移至大古塘以北。据有关史料记载,宋代慈溪自东至西已建有龙头、鸣鹤、石堰三盐场,其中石堰、鸣鹤两场的盐产量占钱塘江口南岸7个主要盐场产量的64%,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在盐的质量方面,这两场所产的盐都是名列榜首。《宋史.食货志下四》中说:“石堰以东近海水咸,故虽用竹盘面盐色尤白。”以后,随着钱塘江口门的移动和杭州湾海岸的淤涨,许多盐场先后废止。13世纪后,三北半岛的北淤速度加快,石堰、鸣鹤两个盐场的实际作业区也不断向北推移,最后形成了庵东盐场

慈溪各盐场的制盐方法经历了煎熬、板晒、滩晒三个阶段。宋代至清咸丰年间全部采用刮土淋卤火力煎盐的制法。咸丰二年(1852),板晒制盐法兴起,煎盐渐减。盐板是晒盐的主要器具,以杉木制成,四周用木框围拢,以便贮卤,板面平滑,合缝之处嵌以油灰,以防止渗漏。1938年,庵东盐场的盐板数量高达67万块,原盐年产量10万吨以上,占浙江省原盐总产量的40%,确立了其全浙第一大盐场的地位

盐板晒盐虽然比原始的煮盐法前进了一大步,但盐业工厂的劳动强度仍很大。新中国成立后,制盐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1953年,庵东盐场的部分产区开始滩晒试验,建立了滩晒试验场两处。进入60年代后,滩晒制盐开始推广,盐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到1967年,庵东盐场夺得原盐高产丰收,年产盐23万吨,为历史最高年产量

庵东盐场出产的盐在历史上除供应浙江省所用以外,还供应江苏、上海、皖南、赣东等地,“浙江盐都”美名远扬,成为慈溪人民的骄傲

近年来,由于海水淡化等原因,庵东盐场的部分盐田开始废盐改农或挖塘养鱼,原盐产量逐年减少。最近,有关部门开始着手研究在新涨海涂地上开辟盐田以重振浙江盐都的雄风。( 慈溪)

四. 江苏省 连云港市 东海 连云港海盐

海盐之乡——连云港市

连云港在江苏省东北端,东临黄海。沿海鱼盐资源丰富。著名的淮北盐场大部分即在本市境内。因此,连云港有“海盐之乡”之称。

五. 浙江省 嘉兴 海盐 小香薯

香薯作为一种地下块根作物,生长在青山绿水的丘陵地带,病虫危害轻,生产上根本不用农药、化学肥料,是一种安全、无污染的绿色生态食品。

香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氨基酸、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钙、钾、铁等10余种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全面的健康食品。

香薯的热量只有同等重量大米的1/3不到,而且几乎不含脂肪和胆固醇,是很好的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能健康食品。

香薯含大量膳食纤维,能够有效刺激肠道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生率,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保健食品

六. 江苏省 盐城市 滨海 盐城海盐

盐城海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盐城市区美景(15张)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 “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东晋安帝义熙7年(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 “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盐城是名副其实的“盐”城。在各地地名当中,至今仍保留着“团”、“灶”、“总”、“丿”“仓”等与盐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名称。“团”,是盐区生产组织,灶户“聚团共煎”的生产形式。每个盐场设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旧时以“团”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盐区的东台、大丰,如南团、西团、卞团等。目盐城市区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前,仍保留大丰的西团镇,全市还有18个村、48个自然村组的地名与“团”有关。“灶”,是灶民煎盐的重要设施,境内因“灶”称名的有头灶、阜宁的三灶镇、四灶等6个乡镇,另有85个村及368个自然村组也是因“灶”而得名。“总”,是盐场灶民聚居的单位。明初大规模的“洪武赶散”,移民来到荒漠的海滨烧盐,为了对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实施管理,各场设总若干,以次为序。清嘉庆时,东台富安盐场就设有30个总。今天沿海乡镇地名中仍保留有一总、二总、三总等地名,境内还有7个村和37个自然村组以“总”命名。“仓”,即盐仓,以枯枝牡丹名扬天下的亭湖区便仓镇当年就是伍佑盐场的便仓所在地。境内还有东台三仓镇以及11个村和18个自然村组因“仓”设名。“丿”是明后期及清代灶民煮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其形同铁锅,略比锅浅,径园三尺,深3-4寸。境内以“丿”命名的乡镇,有东台的曹丿镇、大丰的潘丿镇,市内还有6村和13个自然村组亦是以“丿”为地名。

盐城海盐产地范围为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新洋港、黄沙港镇107.37平方公里滩涂,滨海县滨淮镇东罾村、玉华村78.5平方公里滩涂,响水县陈家港镇、黄海农场210平方公里滩涂。

七. 浙江省 嘉兴 海盐 四季南湖菱

四季南湖菱

海盐产菱,菱角美味可口,四季南湖菱为海盐名菜,其鲜嫩滑口,香脆,用南湖菱、小藕、芥兰丝、胡萝卜原料,将原料过水捞出,用3层油温过油,捞出,防入盐、味精勾芡倒入以上原料拌匀即可。

八. 浙江省 嘉兴 海盐 南湖蟹

产于浙江省的杭、嘉、湖水网地带,素以个体肥大,肉质鲜美而著称。这里的湖蟹,过去都是靠自然繁殖,每年到汛期捕捉上市。现在已开始人工繁殖和放养,并获得了一定成果。

九. 浙江省 嘉兴 海盐 清蒸鲻鱼

清蒸鲻鱼是海盐的传统名肴。海盐位于杭嘉湖平原的东端,杭州湾的北岸,这里土地肥沃,河港密布,兼有海滨之利。鲻于生活在此处的浅海和河口咸、淡水的交界处。每当春暖花开之季,正是品尝鲻鱼的大好时节。当地自古有“春鲻夏鳎”之说,即春天当食鲻鱼,而夏天应吃鳎目鱼。鲻鱼以丰富的海藻为食,肉质丰腴,春季是鲻鱼产卵期,故春食鲻鱼,肥美鲜嫩至绝。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