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扬州特产特艺 扬州特产方便携带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扬州特产特艺 扬州特产方便携带的更新时间:2022-10-25 11:55:24

一. 江苏省 扬州 高邮 秦邮董糖

秦邮董糖是扬州高邮的传统名品,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原名酥糖,之所以称董糖,有两种说法。一说以此糖为董姓师傅所制而得名,一说此糖为时末清初秦淮名0董小宛所创,故名。董糖用糯米粉、芝麻、白糖、麦芽等原料,手工精制而成,色泽呈深麦黄色,厚薄均匀,入口酥软,味美香甜,老少皆宜,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扬州)

二. 江苏省 扬州 邗江区 翡翠烧麦

翡翠烧麦是维扬点心中的一种系列品种,用各种绿色菜叶为馅料调制而成,口味有甜味的,有咸味的,蒸熟后馅心透过薄皮色如碧玉故名。烧麦通常的馅心用糯米熟烩制成馅,呈棕红色,颗颗分清、犹如麦粒,北方人称之为“烧麦”,又因点心口朝上,收拢而逢松,江南人称为“鬼蓬头”。( 扬州)

三.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 扒烧猪头

扒烧猪头

将刮洗干净的猪头在后脑中间劈开,剔去猪脑和猪骨,在清水中漂2小时,入沸水锅煮20分钟捞出,挖出眼球,割下猪耳,切下两腮肉,再切去猪嘴尖,剔除淋巴肉,刮去舌膜,加清水用旺火煮2次,每次约20分钟。

把香料扎成香料袋。锅中用竹箅垫底,铺上姜片,葱结,放上猪头肉,加冰糖,酱油,料酒,香醋,香料袋,清水,盖上锅盖旺火烧;改用小火焖约2小时,直至汤稠烂。

出锅装盘时按顺序摆好舌头、头肉、腮肉、猪耳、眼球,整成猪头形,浇上原汁,缀上菜心即成。

其特点是色泽红亮、香气浓郁。

四. 江苏省 扬州 江都 江都方酥

方酥是大众化的传统扬式糕点之一,已有一百多年生产历史。初为圆形,状如蛤蟆,故名蛤蟆酥。后改为方形,更名方酥,又名小方酥。此品选用上白面粉,绵白糖、芝麻、麻油等原料,佐以黄丁、橘饼等香料,经发酵、和酥、包酥,多层折叠成型,用文火烘烤而成,香酥可口。( 扬州)

五.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三丁大包

三丁大包是扬州富春茶社传统名点之一,相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扬厨为其准备御膳早点,创制了“五丁包子”。用海参丁、鸡丁、肉丁、冬笋丁、虾仁为馅做成包子,乾隆品尝包子后,十分高兴地说:“扬州包子名不虚传。”考虑到平民的消费水平,将五丁大包改为“三丁大包”,百余年来颇受各界欢迎。( 扬州)

六. 江苏省 扬州 邗江区 杨氏猕猴桃

杨氏猕猴桃是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的。杨氏猕猴桃果型标准、优质、味美,其丰富的营养、甜美的味道,不仅受到扬州市民的高度认可,而且大部分产品销往上海、北京等大都市,特别受到儿童、孕妇、老人等人群的欢迎。

“江苏省扬州杨氏猕猴桃科学研究所”,由张爱萍将军题写的这幅字,就挂在槐泗镇陈院村一处猕猴桃园外。这片桃园共有100亩,租种于1994年,成为杨声谋一家三代人的“梦想庄园”。

与普通猕猴桃相比,杨氏猕猴桃不仅营养丰富,还因其味道甜美、无酸味、无涩感等特点受到儿童、孕妇、老人等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欢迎。据了解,扬州杨氏猕猴桃科学研究所坚持采用绿色有机种植的原则,采用杨声谋先生精心研究的定枝蔬果控产的科学种植方法,达到果型标准、优质、味美的目标,生产出的猕猴桃好看、好吃、耐贮,大部分产品都销往上海、北京等大都市,一直扬名在外。

据介绍,猕猴桃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A、E以及钾、镁、纤维素之外,还含有其他水果比较少见的营养成分——叶酸、胡萝卜素、钙、黄体素、氨基酸、天然肌醇,其钙含量是葡萄柚的2.6倍、苹果的17倍、香蕉的4倍,维生素C的含量是柳橙的2倍。因此,它的营养价值远超过其他水果。

七. 江苏省 扬州市 邗江区 扬州八刻

扬州八刻

久负盛名的扬州木刻、竹刻、石刻、砖刻、瓷刻、牙刻和刻纸、刻漆,统称扬州八刻。

扬州八刻之中,尤以牙刻、竹刻闻名遐迩。牙刻、竹刻有深刻和浅刻之分。扬州艺人以微刻、浅刻见长。浅刻的特点是技艺精细,虽在牙、竹上作书绘画,仿如用纸、绢一般,横竖撇捺,

擦烘染,刀过如笔,纯熟流畅,一刻而就。微刻则字如蚊足,画似指甲,小中见大,神韵自然。

明清时代,扬州曾涌现了不少技艺高超的牙刻、竹刻艺人。清时潘西凤精于皮雕,声名极盛。郑板桥有诗赞许道:’年年为恨诗书累,处处缝人劝读书。试看潘郎精刻竹,胸五万倦待何如。’金石巨匠吴让之的竹、牙刻堪称一绝,作品精美绝伦,为稀世之珍。近代扬州牙、竹刻名家有黄汉

、吴南愚等十数人。吴南愚在一粒米大的象牙上刻百余字。1927年他刻的《红楼十二金钗》等两件浅刻作品,参加巴拿马赛会,并且获奖。

如今,扬州除牙刻、竹刻、木刻外,刻纸、刻漆技艺也得到很大发展,产品畅销国内外。

八. 江苏省 扬州市 高邮 高邮罗氏沼虾

高邮罗氏沼虾是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的。高邮市是惟一的“全国罗氏沼虾标准化养殖示范区”。目前全市罗虾养殖面积占全国养殖面积的1/4以上,年产罗虾约4万吨,已成为广大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江苏高邮市地处长三角和里下河地区,古老而繁忙的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水产品十分丰富,罗氏沼虾(以下简称“罗虾”)便是高邮水产品的一大特色。

高邮罗虾养殖1993年起步,至今已经发展了20年,现在罗虾养殖面积在14万亩左右,主要集中在司徒、龙虬、马棚、周山、三垛、甘垛、横泾等镇,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左右,年产值20多亿,是高邮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为了能让罗虾尽早上市,卖出好的价格,高邮发展出了锅炉大棚增温育苗养殖技术。

每年2月底,养殖户就开始放虾苗,但是气温太低,正常情况下虾苗根本不能存活,养殖户就在虾塘中挖一个长条形的池子,池水中放入连接锅炉的热水管加热,上面搭设大棚,这样即使2月份大棚外的寒风如何呼啸,虾苗也能在温暖的大棚中存活、生长了。这批苗是在锅炉大棚中培育的,俗称“锅炉苗”。

直到5月中旬,气温上升到20度以上,虾苗在自然状态下能够正常生长,养殖户便把大棚拆掉,把塘水打满,当地人俗称“放大水”,如果锅炉苗成活率低、虾苗不足,这时可以再放一批苗,这批苗俗称“大水苗”。通过放锅炉苗和大水苗,虾苗密度一般达到6-8万尾/亩,以后不再放苗,养殖进入高峰期。

高邮罗虾每年出虾8-10次,第一次出虾在6月20号左右,以后基本每半个月出虾一次,到10月初干塘,目前正常亩产量在750斤左右。

九.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 大仪卤牛肉

“大仪卤牛肉”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以大仪饭店及一些个体经营大户为重点,以继承大仪卤牛肉的特色的基础上,对传统加工技术进行了完善和发展,形成别具风味的地方特色产品——“大仪卤牛肉”。全镇年产屠宰菜牛约千头,年销售收入300万元, 主要销往扬州、仪征、安徽等地
( 仪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