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德宏芒市的特产有哪些 德宏芒市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德宏芒市的特产有哪些 德宏芒市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9-10 12:16:38

一. 云南省 德宏州 瑞丽市 油炸食品

少数民族的异域风情在傣家菜肴中有充分的体现,比如傣味蜂蛹就是云南昆虫席里的一道名吃,是把精心挑选的蜂蛹炸酥后加入木姜子、洋番茄汁、胡辣椒、柠檬水、茶树、香根等调料凉拌,不仅酸辣爽口,更兼平衡荷尔蒙之功效。而辣子牛皮则是一道下酒的好菜,制作时将小黄牛皮中间皮层切成条,在食用油中用小火焖煮,至牛皮呈透亮时捞出控油,晒干收存。食时再将其用油小火慢炸至雪白,看起来就像北京人吃的“炸虾片”,口感也是一样的酥脆,只是要蘸“喃咪”或椒盐吃,辛香回甜。

“豪甩”是云南德宏傣家的风味小吃,是当地人日常离不开的一道点心。用料为当地产的干豌豆粉和上等饵丝,制作时先把碗豆粉调制成稀豆粉,把饵丝烫好后放入葱姜末、精盐等调味,再佐以草果、辣椒酱、八角油、白兰花油,连稀带干吸流下去,浑身上下感觉很舒服。

二. 云南省 德宏州 盈江县 盈江竹筒饭

竹筒饭是用新鲜的竹筒装上大米及调味料烤熟的饭食。多用于山区野外制作或在家里用木炭烤制。竹筒饭风味独特,源远流长,青翠的竹节里,米饭酱黄,香气飘飘,口感柔韧,味道极佳。

竹筒饭分为普通竹筒饭和香竹糯米饭两种。普通的竹筒饭,哈尼、拉祜、布朗、基诺族群众都常煮食竹筒饭,大多见于野炊时自烹自食。煮竹筒饭,只需砍一节新鲜嫩竹,将米放在竹节内加水,然后放在火塘上烧煮焖熟,再剥去烧焦了的外皮,即可取出米饭食用。猎人们常将竹筒带饭砍成两半,各端一半食用。这种米饭包着一层白色竹瓤,米饭带有竹子的清香,令人体会一种独特的山情野趣。

香竹糯米饭,在傣语里称为“考澜”,是用一种具有特殊香味的香竹“埋考澜”煮制而成。香竹属于禾本科竹类,杆细如酒杯,竹节长两尺有余,内壁粘有一层具有特殊香味的白色竹瓤。煮制香竹饭要选用当年长成的嫩竹,依节砍下,每段留一竹节。

把提前泡软淘洗好的优质糯米,装入竹节,略加清水,然后用芭蕉叶塞住竹筒口,置于炭火或烤炉内用微火烘烤,至米饭接近熟时,取出竹节顿上几下,再继续烤至米饭熟透即可。食用时,用刀或木锤先轻轻锤打竹节,使米饭与竹子内壁松开,剥去竹片便可食用。

三.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傣族竹篾

傣族竹篾制品名目繁多,选料讲究,工艺精巧,规格多样,图案变化无穷,用途广泛,五彩“卜少”情思斑谰。那编有各种图案的篾桌、篾瓶,那精妙的篾盒、篾帽等,使人爱不释手。竹篾制品既是工艺收藏品,又是家居装饰品,还是中高档商品 的理想包装产品,远道而来的宾客都要买上几件,也有中外商家成批订购。

四. 云南省 德宏州 陇川县 阿昌刀

 户撒刀也叫阿昌刀,因产于阿昌族聚席的陇川县户撒乡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沐英西征时曾留下一部分军队驻守户撒屯垦,他们将打制刀具的技术传给了阿昌同胞,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户撒刀工艺独特,质地精良,锋利耐用,有“柔可绕指,削铁如泥”之誉,在省内外久享盛名。工匠们还喜欢在刀鞘上镌刻“龙飞凤舞”、“猛虎长啸”、“东方口出”等风格多样的图案,并对刀柄精心镶嵌装饰,使之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户撒刀的品种有生产生活用刀、匕茸、长刀、景颇刀、藏刀、维吾尔族刀等120多个品种,远销西藏、甘肃、内蒙等省区及缅甸、泰国、印度等国。

五.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潞西咖啡

咖啡是潞西市的新兴产业,是潞西实施西部大开发云南行动计划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的首选项目。现有种植面积4万亩,投产1万亩,年产鲜豆4万千克,规划发展面积10万亩。咖啡居世界三大饮料之首,潞西种植的云南小粒咖啡,经国际咖啡组织(lCO)认定为优良品质,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比其它咖啡高出30%。潞西市宏天公司在潞西市遮放镇夏中开设的咖啡种植示范园,取得当年种植当年结果,第三年进入盛产期亩产鲜豆5000千克的奇迹,宏天公司进而在潞西市芒市、遮放地区的二台山坡地试种,亩产鲜豆仍达4000千克左右。雀巢公司东宛部品尝测定,潞西市宏天公司的咖啡产品质量为一级豆。新加坡金德利公司总经理陈楚南先生到宏天公司咖啡园考察,称赞潞西及德宏州为东南亚最好的咖啡生产地。( 潞西)

六.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竹筒舂野菜

景颇族生活的山区,野生菜果众多。景颇族的竹筒舂野菜最具特色,有“舂筒不响,吃饭不香”之说。舂野生鱼腥草,取其根,加豆豉舂制而成,称豆豉根,是景颇族当家野菜之一。景颇山寨的背阴山地、林边、田埂和洼地草丛中生长的鱼腥草,其叶嫩绿,根白长,食之能消热解暑,可治扁桃腺炎、气管炎、肺炎等多种病症,是菜药合一的野生菜。景颇族另一道名菜是舂马蹄菜。马蹄菜,因叶像马蹄状而得名,长于田埂、沟渠边,全年可采,雨季最肥。加工方法是把马蹄菜洗净后拌辣椒、番茄、豆豉、盐巴等佐料放入竹筒舂制,也可揉搓后,加佐料拌制而吃。食之能解毒消肿,可治扁桃体炎,外伤痛、痢疾、中暑腹泻、疗疮疥肿等症,是菜药合一的野生菜。此外,还有舂野生芫荽。野生芫荽,又叫缅芫荽,原产于缅甸、泰国。它生长于树下、路旁和荒草地上,景颇山寨随处可见。其叶似龙舌兰,叶边有刺状齿,立秋后抽出花茎,开白花或淡绿色花,有奇特之清香。它可做佐料,可做舂菜。食用可治感冒、胸痛、消化不良、肠胃不适等症,是景颇族的主要佐料和常食野菜。

七. 云南省 德宏州 陇川县 陇川大芋

陇川时代有一样名气很大的东西,就是“陇川大芋”。不仅几涉及陇川的典籍都忘不了特书一笔大芋,还特意将它排在孔雀、大象等珍禽异兽,身价够大了。

见多不怪,知奇不奇,竟让中原仕人们叹为稀奇的陇川大芋,在当地人眼里则微不足道,真应了那句名言——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陇川大芋是芋艿家族中的“巨人”,景颇族叫“艿颇”“艿”是很面:“坡”为山坡。景颇同胞的旱地旁,园边地角常栽有这种“长三尺、三寸”叶大如伞的巨芋。坝子也有人栽,但味不如山种的美,还有点想麻舌头。

陇川大芋是高淀粉植物,既可以充蔬,还可以工粮。烧烤熟食不仅香甜可口,还面得粘牙齿根。旧的医书称,“多食肥人”如太贪口,还能让人久久“腹满不思餐”。但食用这种这中“艿颇”大芋,还有一点点玉青微瑕的小麻烦,刮生芋时最好别沾上生浆汁,会麻手,但火上烘一烘可化解。需用涨水煮,中途别添汤。若不然一锅煮拢苦菜都甜美的大芋汤就会表现得不温柔,让你的口舌嗓子眼痒一痒。

陇川大芋这学远不止旧志记载的“长一尺、三寸”。二、三尺长都随处可见。

也有人说这中乱栽乱大的长芋头是现属缅甸的雷弄、拱恋等处引来种的,但明代和清代,这些地主原则上是陇川宣抚司的辖区,归根结蒂还是陇川大芋。

八. 云南省 德宏州 陇川县 德宏傣味“撒撇”

德宏傣味“撒撇”

傣族的撒撇有苦撒、鱼撒、撒大卤、柠檬撒、茄子撒等。苦撒:一盘米线、熟牛肉片、熟牛肚片,配上一碗碧森森的浓汁。浓汁是把牛苦肠水用锅熬成,然后再把剁成细末的生牛肉加上剁细的韭菜、缅芫荽、香柳、布芽(傣语)、小米辣搅拌在一起,再把涮涮辣在里面一涮,把米线、熟牛肉片、熟牛肚片在浓汁中蘸过一下就可食用,吃起来十分爽口。“撒撇”浓汁是在杀牛时取出来的,从牛胃进入牛肠中的那一部分苦肠。撒撇以生吃为佳,第一次吃只能试着吃一点,味又苦又凉能去暑气,在炎热的夏天吃,能让人十分快意。傣家人爱吃“撒撇”,以至吃鱼都要做成“鱼撒”。将生鱼肉剁成肉泥,放上柠檬计,把剁细的香料韭菜、缅芫荽、香柳、布芽(傣语)、小米辣搅拌在一起,再把涮涮辣在里面一涮,就做成了一碗蘸水,然后再准备一盘用油炸脆的鱼骨、莴笋细丝或包白菜细丝,吃时放进到蘸水里蘸一下,味道是酸甜的,好吃极了。

九. 云南省 德宏州 瑞丽市 滇青

滇青属于云南有悠久历史的茶叶,是采用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经过杀青、揉捻后,用太阳晒干而成的优质晒青茶。它与历史上经过后熟阶段(即后发酵)越陈越香的普洱茶品质风格各不相同。历史上的滇青是按季节命名,有春尖、春中、春尾、二水和谷花等品质级别。

现代的滇青就是选用晒青毛茶未经过后熟阶段直接筛制而成,分为:春蕊、春芽、春尖、甲配、乙配、丙配和春玉等花色等级,是云南绿茶中别具一格的优秀产品。滇青茶有经久耐泡的特点,除可作一般茶叶冲泡饮用外,还宜作烤茶冲泡饮用。云南民族地区,有好饮烤茶的习惯。烤茶,就是将茶叶放人特制的瓦罐里,然后把它放在火塘上焙烤,边摇动瓦罐边焙烤,使茶叶均匀受热而又不至烤焦,待茶叶烤到黄色后,将沸水冲入瓦罐,即可取茶汁饮用。烤茶又浓又香,颇有提神醒脑和消除疲劳等功效。

十. 云南省 德宏州 陇川县 陇川户撒刀

关于户撒刀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呢:

相传在很早很早的年代,有一家兄弟俩哥哥名叫阿多,弟弟唤做兴过,靠打猎维持生活。有一天,俩兄弟邀约着寨子里的人,又一起撵山去了,他们在搜索中发现一支金鹿,大伙便向金鹿追去。金鹿没命的奔跑,人们咋个也追不上,他们追到了一座山梁时,金鹿进了一个很深的山箐里,箐子里树林遮天蔽日,显得很阴森,哥哥胆怯了,怕在这山林中碰上凶恶的老虎,就折回去不敢继续追了,弟弟兴过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伙子,他带着大伙继续追进山箐。在山箐里一直追了三天三夜,他们追到一条小河边,金鹿突然不见了。兴过和大伙这时也十困倦了,他们休息了一下,又慢慢地顺着河边走去,穿过一片密林,眼前出现了一片辽阔平坦的坝子。大伙见这块水足土肥的坝子十分高兴,不想折回去了,他们便在这里住下来。

过了好久,兴过听说在这个坝子附近,山那面还有一个坝子,那里住着很多有名的铁匠,他们打的刀质量很好,削铁如泥,能把铁杆削断,他决定到那里去一趟。

五天一街的时间到了,他带上平时打得的鹿茸,兽皮,准备到那里去换一把宝刀。兴过刚走进街子,被迎面走来一个美丽漂亮的姑娘吸引住了,姑娘见兴过背着很多兽皮,知道他定是个打猎能手。含羞地向兴过微微一笑,钻进了赶街的人群之中,兴过呢!摘了一束鲜花,到人群之中去找那姑娘,好不容易在一家铁匠铺门前找到她,姑娘正在门前锈着筒帕。

兴过大胆地向前把鲜花递给姑娘,姑娘没有接花,只是叫兴过把他腰间挂着的刀给她看看。兴过把刀递到姑娘的手中,姑娘接后看了看,脸上流露出很失望的表情,把刀递还兴过,转身走进铁匠店去了。

兴过看得出神,他向近邻打听,得知这个美丽的姑娘名叫软诺,就是寨里这家老铁匠的女儿,兴过知道后,决定今天不折回去了,到了晚上,他在铁匠铺前,吹起了葫芦笙,向姑娘求婚,优美动听的葫芦笙惊动了老铁匠和他的女儿。老人出来开门请兴过进了屋,这一夜,兴过和软诺整整对了一夜歌。他们各自唱出了心中的欢乐和痛若,心中的幻想与爱情,唱出了心里所要说的话。

次日,兴过高高兴兴回到家,把多年来所积攒起来的珍贵兽皮和物品,用马驮到了铁匠铺,去向老铁匠的女儿求婚,老人对兴过说:“勇敢的小伙子,你金子般的心意我收下,这些东西你带回去,我们阿昌人祖祖辈辈都是以打刀出名,而受到各地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称赞,希望在明年的浇花水节时能够见到你”。

陇川户撒阿昌刀的名匠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标记,以便每位消费者能够一看就知道谁制作的刀,广大消费者通过标记来识别刀的质量和价格,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喜爱和收藏。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