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内蒙特产油的作用 内蒙古地区都吃什么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内蒙特产油的作用 内蒙古地区都吃什么油更新时间:2022-10-11 00:06:25

一. 内蒙古 乌海 乌达区 乌海奇石

乌海奇石

内蒙古乌海市地处黄河上游中段,西接贺兰山和乌兰布和沙漠,东依桌子山脉,黄河穿市而过,在乌海境内流程达70多公里。特殊的地形结构给乌海提供了丰富的奇石资源。

内蒙古乌海市观赏石协会现有会员50余名,奇石爱好者逾千人,而且队伍正在不断扩大。乌海的奇石大体可分为黄河卵石、古生物化石、戈壁石等,本次参加中国观赏石博览会2008携手奥运北京精品展的主要是戈壁石,精美的小品组合和巨大海龟留给参观者和各方藏家深刻的印象。

二.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新巴尔虎右旗 内蒙烤羊腿

内蒙烤羊腿

三.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兴和县 内蒙古大麦

乌兰察布盟年产大麦2800万公斤,千粒重45克,大麦含有钙、磷等多种元素,大麦米制成的“麦片粥”是高营养品保健食品,所生产的大麦芽是酿酒、制曲的上乘原料,各项指标均达部颁二级标准,畅销河北、山西等地。

四.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苏尼特右旗 内蒙古口蘑

口蘑天然食用菌。历史上内蒙古草原盛产的蘑菇大都经由张家口市加工销售,因此有口蘑之名。口蘑分白蘑、香蘑、青腿蘑、鸡爪蘑、黑蘑等品种。肉质细嫩醇厚,味道鲜美,有素中之荤的美称。蘑茹的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3.74%(白蘑含4.78),糖类3.51%,脂肪0.43%,纤维0.84%和钾、磷、钙、铁等矿物质,还含有维生素B、C等。蘑茹具有杀菌作用,历史上就有蘑茹药用的记载。自治区口蘑主要产区在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和阿巴哈纳尔旗及呼伦贝尔盟、通辽市等草原地区。正常年景全区年产量可达50万公斤左右,其中白蘑约5万公斤。

五. 内蒙古 兴安盟 突泉县 内蒙古鹿茸

鹿茸,名贵中药。雄性梅花鹿或马鹿尚未骨化的幼角。性温,味甘咸。功能为补精髓,助肾阳,强筋骨。主治阳萎、遣精、腰膝痿弱等症。鹿茸含激素样物质及骨质、胶质、蛋白质及钙、磷、镁等成分。主要产于呼伦贝尔盟、锡林郭勒盟和兴安盟。其他各盟市也有出产。

六. 内蒙古 蒙古牛

原产于蒙古高原地区。广布于内蒙古、黑龙江、河北、陕西、山西、宁夏、甘肃、青海、吉林、辽宁等省、自治区。在内蒙古,主要分布于锡林郭勒、昭乌达、哲里木、兴安四个盟,即分布在湿润度在27%以上的干草原地区;在新疆,蒙古牛数量最多,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阿克苏地区等地;在黑龙江,主要分布在嫩江、绥化和松花江的部分地区;在甘肃、青海、宁夏等省、自治区分布较广

据考古发掘材料,在内蒙古的伊克昭盟乌审旗发现的人类化石,证实早在6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同时发现有牛、马、野猪及鹿等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自古以来,生活在这里的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直到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都从事畜牧业和狩猎业。秦汉时期(公元前200年),《史记.匈奴传》和《后汉书.乌桓传》中记有:“食肉饮酪”、“逐水草迁徙”和“其畜之所有则牛、马、羊……”等的记述。说明当时的养牛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

蒙古牛不论任何地区,大多以终年放牧为主,没有棚圈,一般150-200头为一群饲养管理极为粗放。

蒙古牛既是种植业的主要动力,又是蒙、汉等民族乳食与肉食的重要来源,在长期不断地进行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情况下,形成现在的蒙古牛。

乌珠穆沁牛属蒙古牛中的一个优良类群,是在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草原地区肥美的水草条件下,蒙古族牧民长期人工选择形成的,保持着遗传上的稳定性,形态上相似性,无论颅骨结构、外形特征、经济特性或生物学特性等,都表现出其品种类群的固有特点。具有体质结实、适应性强等特点;在肉、乳生产性能中以肉质好、乳脂率高等性状而著称。在蒙古牛系统中,素以体大、力强、肉多、味美而驰名于自治区之外。

安西牛是长期繁衍在甘肃素有“世界风库”之称的安西县的蒙古牛中一个优良地方类群。

外貌特征

体格中等,地区类型间差异明显,有大、中、小三种类型。体躯稍长, 前躯比后躯发育好。头短、宽而粗重,颈部短而薄,颈垂小, 甲低平。胸部狭深,腹部 圆、大而紧吊,后躯短窄,荐骨高, 部尖斜。四肢粗短,后腿肌肉不发达。毛色以黄褐 色及黑色居多。成年牛体重,公牛350~450千克,母牛275~360千克;体高分别为113.5 ~120.9厘 们07.7~116.8厘 。

生产性能

蒙古牛具有肉、乳、役多种经济用途,但肉乳生产水平都不很高,故属 非专门化品种。蒙古牛产后100天的平均日产乳量5千克,乳脂率5.22%。母牛初情期为8 ~12月龄,24月龄始配,因四季营养极不平衡而表现季节性发情。中等营养的成年阉牛屠 宰率53.0%,净肉率44.6%,眼肌面积56.0厘米2。抓膘能力强。乌珠穆泌牛是蒙古牛 中的一个优良类群,主要产于东乌旗和西乌旗,其中以乌拉盖河流域的牛群品质最好。

七. 内蒙古 通辽 奈曼旗 诈玛宴

诈玛宴是元朝时期宫廷大宴。距今七百多年前,元朝太祖忽必烈每年巡幸上都,都要大摆宴席,招待宗亲、大臣、近侍等人员,也称“质孙宴”,即诈玛宴。这是一种集宴饮、歌舞、游戏、竞技为一体的欢庆活动,是当时最奢侈、最隆重的宴会。质孙宴的参加者必须穿质孙服,宴会连续开三天,与会者每天都换一次衣服。

现代“诈玛宴”是内蒙古高星级饭店和4A级景点推出的隆重的宴会形式,宴会的场所、入场形式、活动项目等都再现了元朝宫廷宴会的豪华肃穆,其食品集蒙古族传统美食于一宴。诈玛宴上最著名的大菜是烤全牛,烹制方法基本与烤全羊相同,要将剥过皮的整牛放入烤牛窖里,烘烤两天两夜方能出炉。当摆在台案上的烤全牛颈系红绸带,身披黄绸布缓缓推入大厅时,典雅的古乐随之而起,当绸布接开,出现色泽金红的趴卧式烤全牛时,宴会大厅顿时沸腾,接着便开始一整套隆重热烈的宴会礼仪,欢迎各方的尊贵客人。

诈玛宴除烤全牛外,还配有手把肉等以羊肉为主的多种名贵传统菜肴,饮品有马奶酒、白酒、果酒,席间有蒙古歌舞和娱乐活动。

八. 内蒙古 赤峰 林西县 内蒙野果

七合堂村是林西县新城子镇的一个山区村落,有4个自然村,228户,908口人,总土地面积3.23万亩,其中耕地6108亩,除不足200亩水浇地外,绝大多数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就是这样一个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穷山村,经过脱胎换骨的生态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81.1%,开创了生态庄园经济模式,一跃成了“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

被当地人称之为“内蒙古野果”的吉红123苹果,年果产量350万公斤,总产值700多万元。果品远销北京、广州、澳门、深圳等地,创出了“九佛山”知名品牌。现已成为七合堂村特色主导产业和主要经济来源。

九. 内蒙古 通辽 库伦旗 精品炒米

蒙古语称“胡列巴达”。将蒸熟的散糜子放在锅内,拌细沙用猛火炒干,加工去皮,即成炒米。将炒米用烧开的鲜奶或酸奶浸泡,放进乌日莫、黄油、白糖等便可食用;也可以用开水浸泡,加入黄油、白糖、新鲜奶豆腐等食用。用炒米还能做奶粥、肉粥等。炒米易于保存,携带方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