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川特产 沐川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川特产 沐川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10-16 14:38:43

一. 四川省 内江 威远县 川老妈香辣酱

川老妈香辣酱由威远县川老妈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是色、香、味俱全的佐餐、佐料品。川老妈系列产品以威远的七星椒、山蘑菇、酱萝卜、小子花生为原料,采用数百年传统酿制方法,加上祖传秘制香料配方精心窖制而成。川老妈系列产品现已经开发出豆豉系列香辣酱、油辣椒、辣三丁,川菜复合调料系列酱腌菜、泡菜,开胃菜系列火锅底料等20多个品种。产品保持了传统的制作风格和口味,色泽鲜艳,香味纯朴,麻辣咸淡适中,口感十分舒服,佐餐、佐菜都上等佳品,让人真切品尝到“婆城”记忆中的味道,让人发出“生活美味,人生品味”的感叹。现在,川老妈香辣酱已经成为沃尔玛中国区总部山姆会员店指定特销商品,2008年获“四川省优秀旅游商品”称号。

二. 陕西省 渭南 合阳县 洽川乌鳢

洽川乌鳢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河洽川段乌鳢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258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4300公顷,实验区面积11500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每年3月10日至8月31日。保护区地处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境内的黄河流域,东邻主河道山西河界,西接黄土峰塬,南到大荔县华原乡界,北与韩城市芝川镇接壤,主要包括洽川段主河道和沿河湿地的国有滩涂。范围在东经110°24′-110°27′,北纬34°59′-35°26′之间。核心区河道总长40公里,范围在东经110°25′-110°27′,北纬34°59′-35°26′之间。实验区位于防洪堤坝以西至黄土台塬坡脚,包括百良镇的榆林村、坊镇的太里村、洽川镇、县渔业基地、马家庄乡全兴寨村等大片滩涂,范围在东经110°24′-110°25′,北纬34°59′-35°26′之间。主要保护对象为乌鳢,其他保护物种包括黄河鲤、黄河鮎、黄颡鱼、高原鳅等。

洽川乌鳢

陕西省黄河合阳段主河道及其他养殖水域(即黄河洽川段乌鳢国家级水产种植资源保护区所规划的区域范围,E110°24′--E110°27′,N34°59′--N35°26′)。

《合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洽川乌鳢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范围的函》,合政函〔2015〕84号

渭南市技术规范:

DB6105/T045-2015

《洽川乌鳢养殖技术规程》

三. 四川省 广元市 苍溪县 苍溪川明参

苍溪川明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苍溪川明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苍溪川明参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苍溪川明参,是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的著名,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的《苍溪县志》有土产川明参的记载,咸丰初年(1851年)始人工栽培。

苍溪川明参,产于四川省苍溪县龙山及周边片区,是中药材中的佼佼者,为滋阴补肺,健脾中药,具有润肺化痰、和胃、生津、解毒等功效。注治肺热咳嗽、热病伤阴、虚损、虚寒、闭经等症。2000年5月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分析表明。川明参含有异虎耳草束,白当归脑,氧化前胡素水合物、芸香瑞亭等具有药用活性的香豆素和芦丁,从苍溪所提供的化验样品中,首次从川明参中分离得到天然界罕见的4,5,6,7-四取代苯并-,其结构为4-羟甲茎-5 -( B-丙酸甲酯茎)-6 -甲氧基-苯并--7-O-B-D-葡萄糖甙,经水煮提取后的黄色粉末,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丁立教授、王明安博士等将其命名为川明参甙。

苍溪川明参除了具备良好的药效功能外,同时与各类肉食品掺和搭配成色鲜味美的川明参系列菜谱,是宾馆、饭店、酒家、家宴广泛采用的美味佳肴。礼品袋装、盒装、川明参泥、保鲜川明参更是馈赠亲友、慰问老人佳品。

苍溪县川明参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明代。相传公元1390年(明洪武二十三年),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云游至苍溪县云台观,与云台观道长一见如故,张三丰将道长引荐给朱元璋第十一子朱椿,道长将苍溪所产优质“土人参”送给朱椿,朱椿遂将其作为贡品献给皇帝,皇帝敕令“土人参”为“明参”,视为明朝佳品,因苍溪县隶属四川,故名“苍溪川明参”。

苍溪川明参,四川省苍溪县,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苍溪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地形气候非常适宜中药材的生长,总面积、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所产川明参通体黄亮白润,形状细长规整,质地坚实硬脆,断面呈角质状花纹,粉质充足细腻,味甘淡,品质优良。

川明参喜凉爽、湿润的气候,较能耐寒,但不耐高温。幼苗期喜稍荫蔽。最怕强烈阳光。川明参喜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以腐殖质土及夹沙土为好。在砂性大的土壤中生长,其根的质量差。粉性小,不充实。在黏重、潮湿和含砾石多的土壤上栽培。根畸形,并易分叉。

可药、食两用,根供药用,《本草纲目》记载,川明参可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 干咳痰粘、气阴不足、烦热口干等。其食用味道鲜美,具有质嫩、粉足、汤鲜等特点。由于川明参不仅药用价值高,而且食用价值也高,常年用量较大,因此种植川明参效益较高且稳定。

苍溪川明参的食用方法:

取苍溪川明参适量,用清水浸泡8-12小时至透心,洗净与烹料同炖同蒸即可。其味纯鲜,回味无穷。

地域范围

苍溪川明参产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辖区域内的龙山镇、双河乡、河地乡、运山镇、文昌镇、岳东镇、白山乡、彭店乡、石马镇、东溪镇、高坡镇、黄猫乡、龙洞乡、石灶乡、月山乡、歧坪镇、白驿镇、漓江镇、土鲤乡、元坝镇、石门乡、唤马镇、中土乡、龙王镇、三川镇、新观乡、雍河乡、五龙镇、永宁镇、鸳溪镇、白鹤乡、浙水乡、陵江镇、东青镇、八庙镇、禅林乡、白桥镇、亭子乡、云峰镇等39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径105°43′-106°28′,北纬310°37′-32°10′之间。保护面积3500公顷,年产量7000吨。

四. 四川省 广元 旺苍县 川仲雄花

旺苍地处神奇的北纬32度线上的米仓山区,这里气候适宜,光热条件好,雨量充沛,境内地形差异明显,属北部高山向南部中低山过渡地带,海拔380-2281米,地势落差大,垂直气候明显,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杜仲生长,旺苍土壤多为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非常适宜杜仲生长形成体内干物质的积累。这里森林覆盖率近70%,达300万亩,杜仲资源散生在其中达40万亩,是我国杜仲资源三大产区之一。这里是闻名全国的“林荫药乡”、“杜仲之乡”,这里是第四纪冰期后杜仲唯一留存地—米仓山区,是杜仲原产地。

杜仲从古至今犹如一条纵贯古今的绵延山道,从第四纪冰川延续到21世纪,作为人们养生健体的佳品,具有降三高、促睡眠、增强免疫力之功效。

旺苍特色产品“川仲雄花”是广元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杜仲雄树所开之花,采用高科技设备和工艺于2011年研发成功生产加工入市,独特的加工方式,实现细胞破壁效果,释放川仲雄花细胞内对人体有效活性物质,还保持雄花的花型完整,产品冲泡、熬水均可,汤色碧绿中透着金黄,香味醇厚,回甘绵长,其对人体有效活性物质含量达40%(其中:总黄酮6.57%,桃叶珊瑚苷4.77%,京尼平苷1.12%,京尼平苷酸2.08%,绿原酸2.88%,水解氨基酸23.32%),在全国同类产品中最高。

“川仲雄花”品质优良、独树一帜,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通过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有机食品”认证,证书编号100091300907,产品申报了发明专利、三项外观专利,发明专利号:“一种杜仲雄花的干燥方法”zl201110370971.1。2012年“川仲雄花”研发生产由国家科技部纳入国家星火计划,同年“川仲雄花”加工技术项目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川科鉴2012第52号),并获得广元市科技进步特等奖,企业技术中心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川仲雄花服用方法:

①95度以上开水冲泡,每次2g,反复冲泡5-6次饮用后,再冲泡颜色变淡,还可将杯中川仲雄花嚼碎服下,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川仲雄花丰富的天然活性物质和营养物质。

②、纯粮酒浸泡饮用

③温水壶内煮沸3-5分钟(不能超过5分钟),取汤饮之其效果更佳,可冲煮4-5次。

④亦可每日2g,研磨成粉口服。

⑤亦可炖汤,一次2g。

五. 甘肃省 天水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张家川柳编

张棉驿乡:竹席驰名。

大阳乡:盛产苹果,以质优闻名。

渠子乡:蜜梨。

恭门乡:柳编有名。

马鹿乡:柳编制品较有名。

六. 甘肃省 天水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张家川锅盔

张家川锅盔

张家川锅盔是一种极具特色的面食,主要原料为小麦面粉。有干面锅盔和鸡蛋锅盔两种。锅盔呈园形,极厚且大,口感细腻,便于携带,是出门旅游、馈赠友人的佳品。

七. 山西省 忻州 原平 同川酥梨

同川酥梨产于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县级市),梨树栽培历史悠久,尤其是老梨区的“同川”梨久负盛名,据史书记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闻名全国的唐朝梨树就源于此地。原平老梨区三面环山,中间有蜿蜒曲直的同河,俯视形如“同”字,便因此而得名“同川”。此区昼夜温差大,土壤磷、钾含量高,是一个气候独特的小盆地。所产梨皮薄肉厚,石细胞小,果核小,糖分高,口感甜爽酥脆,风味独特。果实含糖量最高可达21%,尤以含糖量高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北魏时期同川梨区每年的四月初六都要举办“梨花会”,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清代诗人王佩钰曾赞美同川梨“十里香风吹不断,万株晴雪绽梨花”,并誉为“金瓜”,列入贡品。

同川梨色泽鲜黄,皮薄质细,核小汁多,香味醇厚,含糖量7--13%之间,含酸量0.1--1%之间,梨呈扁圆形,平均果重三两左右,外形美观,果面黄绿,向阳面有时带有红晕,贮藏后变为黄色,由于果面有层极厚的蜡质好像一层油,故称之为油梨。油梨果肉白色,甜而微酸,稍有香味,现在远销国内和蒙古、苏联、加拿大、新加坡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地域范围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同川梨区位于原平市区东南20-40公里处,东邻五台,南与定襄接壤,包括-、子干、南白三个乡镇,共82个自然村。坐标在北纬38°37′~38°46′,东经112°45′~ 113°01′之间,平均海拔1300米,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31公里,总面积23700公顷,年平均产量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同川酥梨果实近圆形,果面黄白色,果皮薄,果点小而密,果肉呈白色,石细胞小,果核小,糖分高,口感甜爽酥脆,品质优良,风味独特。2.内在品质指标:同川酥梨品质特色就是果实含可可溶性固性物高,一般不套袋酥梨果实含糖量在16-19%之间,最高可达21%,套袋酥梨在13-16%之间,最高可达18%,比同类产品高3-5%。3.安全要求:同川酥梨基地位于一个三面环山的小盆地,土壤、空气、水质均符合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标准GB/T18407.2-2001。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无公害酥梨生产操作规程》和《无公害酥梨质量控制措施》执行,执行标准NY/T5102-2002,使产品达到安全、营养、无污染。

八.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湖川山地猪

湖川山地猪是一款优良的地方猪品种,因猪肉品质好,获得国际优良肉质标准,因屠宰率较高,脂肪多,皮薄而著称。是制作火腿和熏肉常见的猪种,适宜山区养殖。

因产于湖北省、四川省、湖南省、重庆市交界处,四川盆地东边所属的大巴山、巫山、大娄山、武当山、荆山及乌蒙山一带而得名。

历史调研

据对四川巫山县大溪乡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出土的家猪左下颌骨和陶制猪头的考证,该地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饲养家猪,至今约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1980年在湖北、四川、湖南三个省地方猪种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经《中国猪品种志》编写组和有关省对资料的整理分析,鉴于湖北的鄂西黑猪、四川的盆周山地猪和与湖南西部接壤地区的猪种,所处生态条件类似、猪种主要特征特性较一致,历史上猪种间有一定的交往,将其归并,统一命名为湖川山地猪。2007年重庆市在猪种资源调查时,在该市合川县发现了合川黑猪,在潼南县发现了罗盘山猪,在丰都县发现了渠溪猪,经分析,这些猪种的生态条件和湖川山地猪类似,分布范围也在湖川山地猪范围之内,应是湖川山地猪中的几个类群。四川的丫杈猪是盆周山地猪中的一个类群。

湖川山地猪1986年收录于《中国猪品种志》,据记载20世纪80年代时湖川山地猪分布于40多个县,主产区约有繁殖母猪20万头(不包括合川黑猪、罗盘山猪和渠溪猪)。近年来,由于该地区引入外国猪种,湖川山地猪的饲养量有所减少。原有的类群之间也较少发生猪种交流,某些类群的猪只有在交通较闭塞的山村中才能找到,数量也已不多。

湖川山地猪-地理分布

湖川山地猪(鄂西黑猪)主要分布于湖北省的恩施、郧阳、宜昌地区;四川省的达县、宜宾地区,重庆市的万县、涪陵,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共40多个县。

品种特征

湖川山地猪头稍长,额部皱纹浅,背腰平直,腹大不拖地,臀部较倾斜,四肢结实,被毛黑色,部分猪的额部,肢端、尾部有白毛,0数5~6对

品种性能

湖川山地猪成年公猪体重128.35±3.66公斤,体长136.73±1.54厘米,胸围119.30±1.11厘米,体高70.32±0.91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94.04±0.98公斤,124.01±0.40厘米,106.65±0.29厘米,61.47±0.21厘米。母猪头胎产仔数8.69±0.18头,二胎产仔数10.27±0.18头,三胎及三胎以上产仔数11.33±0.13头,产活仔数11.39±0.28头。

九. 湖北省 咸宁市 咸安区 汀泗川玉茶

汀泗川玉茶是一种有机绿茶,由咸宁市川玉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茶园总面积达430亩,选址在著名北伐战争重镇——汀泗桥。茶园土壤肥沃,酸碱适中,茶园管理常年采用灯光引蛾,生物防治,并且全部使用有机肥。

川玉春笋芽茶,主要原料是采摘碧香早一个单芽制作而成。此茶用开水冲泡后,茶叶先是上下两层,几分钟后,茶叶上下浮动,似鱼儿嬉水,随后沉入杯中,亭亭玉立,似雨后春笋,交相辉映。经常饮用,可清心明目,止渴生津,防癌抗癌延年益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