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东北三省美食与地方特产 东北有好吃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东北三省美食与地方特产 东北有好吃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9-07 05:12:35

一.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涡河银鱼与白虾

涡河银鱼与白虾

涡河小涧境内的四条支流,丁花沟、吴沟、张沟、蔡沟入涡处盛产银鱼。

银鱼古称脍残鱼、白小。杜甫“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诗句即指此鱼。银鱼头扁平,体细长,光滑透明,洁白如银,体长一至三寸,属天然鱼类。每年三四月间繁殖,在水草丛生的河口产卵,产卵后母鱼即死去,寿命一年。每条鱼能产卵几千粒,卵化后迅速生长,五月和九月两季捕捞。

银鱼肉细嫩,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每百克含蛋白质8.2克,脂肪0.3克。由于出水鲜鱼易死、易化,捕捞后多立即曝晒成银鱼干。银鱼可做炒菜、烩菜、汤菜等十几种佳肴。1990年以来,由于涡河水质污染,银鱼已绝迹。希望各级政府加大对涡河流域的治污力度,还蓝天碧水于银鱼,使这一地方,早日得以恢复。

涡河白虾,银白色,透明,略显棕色斑纹,壳簿、肉嫩,无泥沙、无水锈味,比塘虾鲜美,每百克含蛋白质21克,脂肪0.6克。大虾美名为“鹰爪虾”。可鲜食、油炸、清蒸,醋烹虾仁是独特的一道菜,虾汤则是小涧餐桌上独具风情的佳肴。虾可制成虾干、虾仁、虾酱等。涡河白虾产量高,销路好,一直闻名淮北,为宴席上的佳品。

二. 黑龙江省 大庆 大同区 东北枸杞

枸杞是茄目茄科枸杞属(Lycium)的植物,果实称枸杞子,嫩叶称枸杞头,常见种类为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er),而主要的药用种类为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枸杞有降低血糖、抗脂肪肝作用,并能抗动脉粥样硬化。

服枸杞四季皆宜,可像普通食品一样加入茶水、粥饭、羹汤、菜肴里常服,却无滋腻、生火等弊端。春季可单服,也可与黄芪煮水喝;夏季宜与菊花、金银花、胖大海和冰糖一起泡水喝,常服可以消除眼疲劳;秋季宜与雪梨、百合、银耳、山楂等制成羹类;冬季宜与桂圆、大枣、山药等搭配煮粥。以红茶3克、枸杞子20克,用沸水冲泡即成枸杞茶;也可将20粒枸杞子、5朵干菊花一起加水冲泡;银耳15克、枸杞子25克,加适量水用文火煎成浓汁,加入蜂蜜20克,再煎5分钟即成枸杞银耳羹,隔日1次,温开水兑服。
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枸杞比较合适;治疗用可增至30克。枸杞要常吃,不可一次大量食用。
用枸杞泡水或煲汤,只饮汤水并不能完全吸收,因为受水温、浸泡时间等因素影响,只有部分药用成分能释放到汤水中,为了更好地发挥效果,最好将汤里的枸杞也一起吃掉。不用任何加工,直接嚼服枸杞子对营养成分的吸收会更充分,可将枸杞用水冲洗干净后嚼服,但服用量要减半。
由于枸杞温热身体效果明显,所以正在患感冒发烧、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同时,枸杞还有兴奋性神经的作用,性欲亢进者不宜服用;另外,枸杞子含糖量较高,每100克含糖19.3克,糖尿病者要慎用,不宜过量。
服用量也很重要!
春天,枸杞开始长出嫩芽的时候,可以象掐豌豆尖一样取其鲜嫩的枝叶,用热水淖过后,加入适量调料拌匀,作为凉拌菜食用。

三. 黑龙江省 鹤岗 萝北 东北黑木耳精品压缩块

东北黑木耳堪称全国木耳之冠,内含丰富的蛋白质,柔脆滑爽,肉质细嫩,享有“素中之荤”的美称,能强筋活血、清热、洗毛、清肺,益身健体,是纺织、矿山、化工等行业不可缺少的保健品。本品将东北黑木耳,通过高科技技术压缩成型,可提高木耳原有营养价值的数倍。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保质期长、泡松复原快,使用方便等特点。( 萝北县)

四. 山东省 聊城 莘县 伊尹治国美食养生宴

伊尹,商初大臣。出任前,曾在我县莘亭一带躬耕。《孟子》中记载:“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伊尹是商朝五朝元老,历佐商汤、外丙、仲壬、汤孙太甲和沃丁,理政安民60余载,治国有方,权倾一时,为商朝600年基业奠定了基础。伊尹是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宰相、第一位帝师,被孟子称为“圣之任者”。同时,伊尹还被中国烹饪界尊为“烹饪鼻祖”和“厨圣”。

伊尹治国美食养生宴,把握了伊尹治国、养生、美食三个理念。伊尹以鼎烹说汤,分析天下大势与为政之道,主张“居上克明、为下克忠”,注重尊贤、用贤。“治大国若烹小鲜”是对他的高度评价。《汤液经》为后世食疗、养生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伊尹五味调和等烹饪理论,被历代宫廷食典延续使用。本套宴席既体现了伊尹时期的美食养生文化,亦体现了伊尹的治国理政思想,是上古治国美食养生的生动再现。

五. 贵州省 贵阳 花溪区 刺绣与挑花

刺绣与挑花,是贵阳传统民族工艺,具有各少数民族的风格特色:布依族的清秀、苗族的绚丽、水族的素雅、侗族的明快┄┄以苗族的刺绣最为典型,图案多取材于自然景物,色彩丰富,针法精巧,美观大方,充满民族气息。 挑花是根据底纹布上的经纬线设计图案的装饰艺术,多为几何图案,构图严谨,富于节奏。市郊花溪的苗族挑花以工艺精致著称,且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色彩、构图上更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要求。 中外游客的欢迎。( 贵阳)

六.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德园包子与柳德芳汤园

提到包子,长沙人必称“德园”。德园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初为一唐姓业主在八角亭附近开的一家夫妻店,取《左传》中“有德则乐,乐则能久”之意,名之“德园”。民国初年,几位失业官厨集资入伙,盘下几经易手却无建树的德园,迁店于黄兴路樊西巷口,以官府菜、点招徕食客。因菜肴制作总有海味鲜货等上乘余料留下,为免浪费,故将其剁碎,拌入包点馅芯,谁知这竟使他们的包点风味异人,倍受垂青。从此,德园包子大振名声,遂有“出笼热喷喷,白色皮喧松,玫瑰甜香美,香茹爽鲜嫩”的民谣之赞。长沙“文夕”大火后,原班部分师傅重新集资,再度建店,取名德园茶馆,继续经营饭菜、包点,并逐步形成驰名长沙的“八大名包。”“八大名包”为:玫瑰白糖包、冬菇鲜肉包、白糖盐菜包、水晶白糖包、麻茸包、金钩鲜肉包、瑶柱鲜肉包、叉烧包。长沙解放后,德园茶馆获得了新生,曾荟萃一批烹饪名师和白案高手,使德园的美食形成五大系列,300个品种
柳德芳汤圆是长沙市的名特小吃,为柳德芳汤圆店独家经营。它创始于清道光(1821——1850)年间,系用姓名为店号,故名柳德芳汤圆。柳德芳,别号柳三,人称长桥柳,小时家境贫寒,以卖汤圆为生。由于汤圆选料上乘、制作精细、风味独特,因而颇有名气,买者非柳三的汤圆不食。1852年(清咸丰二年)柳三在河街南货馆购面粉,不曾想,面粉中竟有53两的大宝银子,遂又购回6篓,果然又得了6个53两的大宝银锭。得此横财,柳三随购一间铺面,专营汤圆,因其所制汤圆个大、糕糯、馅多,肉素兼备,咸、甜双全,不粘唇,不腻心,回味悠长,博得广大食客赞赏。据传,陕甘总督左宗棠曾感其汤圆鲜美香甜,赠其柳德芳汤圆馆“枵腹而来,君休问价;从心所欲,我亦重涎”的楹联。后柳德芳将其装裱挂入店堂,时值学院闳开,各县举子来长沙应试,在汤圆馆见了左宗棠的亲笔楹联,无不赞其笔力苍劲,以至招徕更多的文人墨客,从此慕名而来,以至不吃柳德芳汤圆不算到长沙成一时之风气,故其每日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声名流传响誉至今。( 长沙)

七. 黑龙江省 绥化 望奎县 东北棒鹅

东北棒鹅

望奎境内河流众多,克音河、呼兰河、通肯河、诺敏河宛如四条玉带穿境而过,境内水草资源丰富,为大鹅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望奎县通过实施“科教兴牧”工程和大力推广“模式化”养殖技术,大打“鹅经济”牌,全县大鹅产业已初具规模。全县年可出栏大鹅80万只,素以“东北棒鹅”的美誉而“响誉全国”。东北棒鹅肉质细嫩、口感好,属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经屠宰加工冷冻后的白条鹅深受消费者欢迎,已销售到国内十多个省市。另外东北棒鹅羽翼丰满,毛绒质地柔软,加工出的羽绒制品旺销国内、畅销东欧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亲睐。

八. 辽宁省 沈阳 苏家屯区 东北山参

东北山参是没经过人工栽培管理,在深山老林里自生自长是几十年.上百年,才能百里存一的极珍品.是大自然中保持原质原貌,吸收了天地之精华,没有化学农药和脏气污水污染的上等绿色补品。山参的有效成分:人参是被子植物,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寿命最长可达4000余年。现代医学证明,人参的有效成分为人参皂甙,并富含脂肪、糖类、各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不仅是滋补强身的良药,而且对治疗心血管疾病、胃和肝脏疾病、糖尿病、不同类型的神经衰弱等均有疗效。我国和其它国家医学界人士在人参防癌、抗衰老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也收到较好的效果。 尤其防癌治碍延年益寿的有机贮含量,居全世界药用植物之首.滋阴补阳.壮身健体.强心固本.安神益智,调神养容,大补元气,抗衰老,延年益寿。

白清寨乡盛产人参。

九. 山西省 临汾 洪洞 临汾美食霸王别姬

洪洞县靠汾河一带盛产甲鱼。甲鱼即鳖,俗称“王八”,既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品,又是主治阴虚、劳热、骨蒸等病症的良药,具有活血通络、消症化积功效的名贵药材。

当地人用甲鱼作成一道道风味独特的地方名菜。用甲鱼和鸡为原料制作的名菜“霸王别姬”,色鲜味美,营养丰富。

十.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顺德美食

顺德民丰物阜,县人自古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加以外出经商、作官人多,不断传入外地的制作经验,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饮食习俗。早在清代,就有“凤城食谱”的名目,菜式烹饪成为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人称道“顺德乳蜜之乡,言饮食,广州逊其精美”(梁介香《凤城梦游录》)。及至近世,“食在广州,厨出凤城”的说法,得到外界公认;广州、香港、澳门以及海外粤人聚居地的酒楼餐馆,多喜标榜“凤城(大良)名厨”以广招徕。顺德厨师特别擅长清蒸河鲜(海鲜),小炒菜式也很到家,充分体现鲜、嫩、爽、滑、香的特色。招牌菜式如“水鱼(甲鱼)三味”:甲裙加杞子、桂圆、冬菇、瘦猪肉清炖,头、尾和爪红烧,肉切薄片配冬笋或菜胆生炒。一只甲鱼因应不同部位可制作出多样的风味。“炒水蛇片”:水蛇剥皮起去骨后切片。配鲜笋、碗豆等菜料生炒。极其鲜美爽滑。“野鸡卷”:肥、瘦猪肉分别切片,拌生粉及其他佐料,卷成圆筒形蒸熟后切成棋子状。再油炸成金黄色上碟,以汁淮盐蘸吃,甘香可口而无肥腻之感,是佐酒的上等菜式;“大良炒牛奶”将鲜牛奶混和鸡蛋清,加入蟹肉、虾仁、鸡肝粒之类炒制而成,鲜嫩软滑,浓郁可口。是中国烹饪技术中软炒法的典型菜例。其他如褪骨大鳝、六味烩长鱼、乐从鱼腐、均安鱼饼、龙江米沙肉、虾饼、大内田鸡、凤城酿节瓜、酥炸春花肉等,都制作精细,独具特色

在吃法上,地方特色鲜明又大众化的,为淡水鱼的烹饪,方式主要有全食、块食、片食、拆食、剁食、酿食、生食和腌食八种

全食是制作时去除内脏、鳞、腮而保留鱼的全形,制法又可分蒸、煎、炸三种。加姜丝、葱丝、料酒、食盐蒸熟再淋豉油熟油(经煮沸的花生油),名“清蒸”,以鲩(草)、鲮、鲫鱼为主。煎炸则各种家鱼均可,一般在煎、炸后加酒、豉油及少许调料再蒸或炆,可免燥热上火,又别具滋味。先炸后炆称“红烧”,与“清蒸”并为两种常见的制法。如将抹盐蒸熟的鱼(以鲩鱼和鳙鱼为主)配上酸荞头丝、酸姜丝及酸甜芡法汁,则为“五柳鱼”,也很常见块食是将鱼带骨切成骨牌大小,调味后以生粉拌匀,放进沸汤锅内浸熟,蘸豉油熟油和姜丝、葱丝吃,香滑可口,俗称“浸滑鱼”

片食是将鲩鱼或大头鱼(鳙鱼)的脊肉起出,切片,以筷子夹持在沸汤锅内灼片刻,再蘸豉、熟油和姜丝、葱丝吃,俗名“鱼片打边炉”,是最方便的一种吃法。若拌蛋清等配料猛火炒之,名“炒鱼片”;若将鱼片拌少许姜丝、葱丝加入白粥稍烫片刻,名“鱼片粥”

拆食是将大头鱼的鱼头稍煎之后,放进沸汤中浸熟,取出去骨,放汤加配料制成羹,名“鱼云羹”。将整条大鱼浸熟后去骨拆肉煮粥,名“鱼蓉粥”。

剁食是将鲮鱼(鲩鱼、大头鱼亦可)的脊肉剁至糜状,加配料和挞至起胶,再捏成丸状,名“鱼球”,蒸熟或沸汤浸熟均可,又可配其他佐料煎、炆、炒、炸、皆成美食

酿食是将整条鲮鱼连头带皮完整剥出,取其肉剁糜,掺上猪肉料、冬菇粒、虾米等配料,调味后酿回皮囊内,回复原型,煎或炸熟后略炆即成

生食俗称"食鱼生",取鲩鱼(鲤鱼亦可)脊肉去皮及皮下红肉,抹干后以快刀切成蝉翼般薄片,再加入姜丝、葱丝、炸榄仁(或炸花生、炸粉丝)、酸荞头丝、蔬果(雪梨、莲藕之类)丝、熟盐末、花生油和芝麻油,拌匀生吃,味道鲜美爽滑。但由于容易感染寄生虫病,近年已不如过去盛行

腌食实为制作鱼干,将扁鱼(鲢鱼)、鲮鱼去除内脏和鳃、鳞,以适量食盐腌一夜后吊起吹至半干,里外再匀涂一层乌酱晒干,蒸熟佐膳。味道甘香,耐嚼醒胃,比之鲜食,别具风味

此外,有几种传统点心小食也名闻遐迩:一是金榜牛乳,为雪白圆状薄片的咸乳酪,以水牛奶制成,创始于明代,味略咸而甘香,佐粥下饭有坠火功效;二是大良双皮奶,始制于清代,为甜炖水牛奶,碗面覆盖一层鲜奶煮制时形成的薄膜,食味清甜嫩滑,乳香浓郁;三是大良的嘣炒,为面粉拌猪油、南乳、白糖等配料油炸而成的食品,始制于清代,形似金黄色的蝴蝶,过去广东人称蝴蝶为嘣炒,故名;四是凤城鱼皮角,始制于清代,鲜鲮肉刮青加入精面粉搓匀擀薄作皮,鲜瘦肉松、虾仁、韭黄等作馅,包成小巧玲珑的饺子状,宜汤煮、宜干蒸;五是伦教糕,始制于明代,糕体雪白晶莹,爽软滑润而有弹性,食味清甜透凉;六是龙江煎堆,始制于明代,为糯米粉掺和大米粉作皮、爆谷花与炸花生仁加糖浆作馅的球状油炸年宵食品。( 顺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