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特产豆腐粑 湖北菜粑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特产豆腐粑 湖北菜粑图片更新时间:2022-09-15 16:38:46

一. 湖北省 黄冈市 黄州区 黄州豆腐

黄州豆腐是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的。黄州豆腐,肉嫩,质腻,色白,没有豆腥气,而且极具韧性,用手指顶而不坠,放菜篮而不裂,打丝汤而不散的特点。

黄州豆腐,那是历史悠久,驰名荆楚。“过江名士笑开口,樊口鳊鱼武昌酒,黄州豆腐本味佳,盘中新雪巴河藕”。这首民谣在湖北流传甚广。黄州豆腐、巴河藕、樊口鳊鱼、武昌酒一向被认为是鄂东四大名产。

黄州豆腐出名,是因不用江水、湖水、塘水,系与应用“金甲古井”水源紧密相关。传说宋时,黄州一次发生干旱,井水干涸,当地群众挖掘此井时,掏出一套金甲。经过考证,此甲乃南北朝将军谢晦(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兵败南逃路经黄州时,为了射击辟追袭,便将随身盔甲投入井内,弃甲而逃。这具金甲形似龟壳,而龟壳又名八卦,故后世又称其为八卦井。由于金属长期在水中浸泡和沉淀的原因,使井水清澈凛冽,水质纯净,沁人肺腑,甘润醇厚。又因这里原来远离闹市,四周少人居住,其水全依山浸,水质清辙,故用这种井水做出的豆腐,肉嫩,质腻,色白,没有豆腥气,而且极具韧性,用手指顶而不坠,放菜篮而不裂,打丝汤而不散的特点。

其实,黄州豆腐闻名的真正秘笈,是在用水、选料、泡豆、磨浆、点浆、压板等方面拥有一套独特的操作技艺。它在制作技艺上至今流传一首顺口溜,“选料要精,虫、砂、瘪壳要去净;泡豆要勤翻洗,换水按时分;豆浆一条流;磨浆精细要适度;点浆识水性,甜、咸、淡水要分清;压板按规定,先轻后重豆腐成。”黄州豆腐可烧、可炸、可卤、可汁、可氽汤、可凉拌,厨师可用这种黄州豆腐做出各式各样的豆腐菜,如鱼头豆腐、炸豆腐泡、千张皮、豆腐丸子、黄干子等。

二. 湖北省 咸宁市 通城县 通山粑砣

通山粑砣

又名苕(薯)粉砣,形似汤圆,以豆干,竹笋、菜、糯米等各种原料做馅,以薯粉调制做外皮,可煮可炸。色、乡、味独特。轻咬一口,一股清香便喷薄而出,沁人心脾。凡是到过通山的客人,往往少部了品尝通山粑砣。

三. 贵州省 黔西南州 晴隆县 晴隆豆沙粑

晴隆豆沙粑用精选糯米、小米或鲜米,经泡、蒸、搅拌后,以豆沙、油渣或瘦肉、姜、蒜、食盐、猪油炒熟后为馅,经手工包裹成为圆形豆沙粑,烤、油煎后食用。

其外形美观,口感极佳,富有地方特色,是家居食用、馈赠亲友之佳品,深受县内外人士亲睐。

四. 湖北省 武汉 青山区 什锦豆腐脑

武汉街头早晚均有供应,因在豆腐脑里加上馓子、糯米、虾米、叉烧肉丁、榨菜丁、酱瓜丁、五香菜、芝麻、胡椒、葱花等配料、调料,称为什锦豆腐脑。吃起来脑嫩米滋、馓酥、菜脆,多味备尝,异常鲜美。( 武汉)

五. 湖北省 咸宁市 嘉鱼县 泥鳅炖豆腐渣

必须是土泥鳅,豆腐渣必须纯黄豆做成的,纯豆腐渣的加工方式:黄豆先隔夜沥水,再用磨砂机磨.要把水汁留住.这样的豆腐渣用来做菜味道一级的.

六. 湖北省 孝感市 云梦县 云梦豆腐果

油炸时先在温油中放坯子,在热油中炸熟。即第一次放入60℃的温油中使豆腐坯徐徐胀泡,第二次放入140~150℃的热油中炸泡,炸好后捞出,控净炸油即为豆腐泡成品。炸制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防止豆腐泡喝油。因豆腐坯子含水量过低,或炸时搅动过多,或豆腐坯子表面不平滑、有麻点,或在温油中炸泡时间过久等,都易使豆腐泡产生喝油的不良现象。

②要控制好油温。油温过高不易起泡,形成"死块",或引起"放炮",很不安全。

③使用花生油作炸油为好,其味纯色正。香油炸制虽然味美,但表面色泽较暗。豆油会产生一种使有些人不习惯的味道。

简言之就是将豆腐切成1.5厘米见方的小块,投入60℃的油锅中徐徐胀泡,然后捞出投入第二个油锅中(油温140~150℃),炸好后捞出,即为成品。

七. 海南省 琼海 椰香高粱粑

椰香高粱粑流行于琼海地区一带,用当地产高梁米配鲜椰子丝蒸熟即成。

用料:高粱米500克、糯米100克、鲜椰子1个、白糖适量。

制法:

1、高梁米、糯米混和洗净,浸4小时,捞起配清水磨成浆,装入布袋压干,取出搓软成圆形小坯。

2、鲜椰子破开,刨出椰丝,用白糖拌匀待用。

3、将高粱粑坯入蒸笼猛火蒸熟,趁热粘上糖椰丝即成。

特点:相质软糯,鲜椰香甜,有补脾胃、润肺之功效。

八. 四川省 凉山 西昌 燕麦粑

彝族语称之为“都格”,将燕麦炒熟后磨成粉,细筛除壳,即为燕麦炒面,可以随携带旅行或到远处劳动,最为方便;如果要做燕麦粑,即将燕麦粉加冷水揉成团,切成小块,放入笼中蒸熟,吃起来更为清香回甜。

九. 四川省 内江 东兴区 油炸粑

油炸粑为内江民间流行的一种小吃。其制法是将糯米泡软蒸熟再把糯米饭捏成拳头大的一个个小团,小团包进豆沙。豆沙以赤豆为主要原料。掺进食盐、花椒粉为佐料。然后将糯米团压成饼状,投进滚油锅炸成金黄色即可。

其特色是外酥内软,油而不腻,咀嚼有味,口齿生香。据说此食品最初由椑木镇木板桥桥头一小吃店首创,并大受欢迎,行销至内江城内。人称“板板桥油炸粑”。至今油炸粑仍然是内江人喜爱的小吃,城区内已有多处店、摊专卖此种食品,热锅热灶,现炸现卖。热吃口味尤佳。

十. 湖北省 十堰市 丹江口 武当山冻豆腐

到武当山览胜的人,不可不尝尝武当山特有的冻豆腐。

武当山冻豆腐的制作需要具备两个自然条件:一是在零下20℃的气温,二是武当山豆腐沟的水。后一条是关键,如果没有豆腐沟的永,在其他气温、工艺相同的条件下,也做不出这种冻豆腐。

武当山的冻豆腐据说是明代道士张三丰首创的。当年武当山上的游人很多,没有下饭菜,张三丰便夜做冻豆腐,撕成小薄片,分与众人吃。人们很爱吃,张三丰的冻豆腐撕不尽,吃不完,人们因此叫他“张半仙”。冻豆腐从此成了武当山的。数百年来,武当山一带的百姓逢年过节都要吃这种冻豆腐。

冻豆腐在冬天制作,不仅当季食用,还可撕成薄片自然风干,长期食用。它洁白细嫩,吃起来像牛肉,但比牛肉经嚼昧长;也可和猪肉媲美。如用冻豆腐炖蹄膀,味道醇厚,营养丰富;如用冻豆腐煮鸡子,味道更悠长,如用冻豆腐炒瘦肉,脆嫩又鲜香。

武当山冻豆腐是纯正的绿色食品,黄豆原料来自于武当山,利用武当山的山泉水加工成豆腐块,将每块豆腐放在室外零下20~C的环境下自然冷冻3~5小时即成。

推荐特产